張大隨
【摘 要】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效導引策略,也體現(xiàn)在多媒體應用,教師應不斷提高自己多媒體教學的理論素養(yǎng)和技術水平,努力尋找傳統(tǒng)教學與現(xiàn)代教學模式的結合點,優(yōu)化教學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 政治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4-0061-02
時代呼喚創(chuàng)新教育。傳統(tǒng)的政治課堂存在許多弊端,長期以來,思想政治課教學普遍存在著“滿堂灌”、( 教師講授多,學生思考少);“一言堂”、 (強求一致多,發(fā)展個性少);死記硬背(學生啟動問題少,教師啟動問題多)的現(xiàn)象。學生成了被灌輸?shù)摹叭萜鳌?,他們對思想政治課越來越沒有興趣。這些傾向妨害和限制了學生與生俱來的個性和潛能,不利于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作為教師,應該充分地正視和嚴肅地對待這一問題,要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多媒體具有生動、形象、直觀的外部特征,它以聲、文、色、形作用于人的眼、耳、腦等多個器官,使知識的容量增大,內容更充實,形象更生動,它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景,具有激發(fā)興趣、啟迪思維,展現(xiàn)認知過程的潛在功能,為思想品德課的愉快教育提供了一個重要手段,也為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現(xiàn)代化提供了優(yōu)越的條件。
一、中學思想政治學科中多媒體手段的作用。
第一、利用多媒體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發(fā)展,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了更廣泛地運用。多媒體能使課堂教學更直觀、更生動、更形象,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多媒體教學應用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等各種信息交互傳遞,增加了課堂教學的感染力。例如在講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時,為了更好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我特意剪輯了《心理訪談》的兩個片段:一個是反映母女關系非常緊張的,一個是反映母子關系緊張的。我把它運用在教學中,通過文字、圖像、聲音,就把學生的心靈抓住了。讓他們去分析應該如何解決緊張的母女、母子關系。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積極開展討論發(fā)言,從而懂得了什么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第二、利用多媒體教學,豐富政治課的教學資源
隨著信息的網絡化,學生獲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徑也很多、很廣。因此在高中政治新課改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運用多媒體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服務。利用網絡信息的豐富性,彌補教學信息量的不足;利用網絡信息傳播的便捷性,增強教學活動的實效性。例如在講授高一年級“分配制度”時,我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利用網絡技術,查找現(xiàn)階段我國主要有哪些分配方式,分別有哪些特點,并舉出一些例子。在上課時,學生在講臺上展示自己收集的信息,其他同學根據展示的信息,判斷不同性質的分配方式。學生利用網絡技術,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同時,在學生親自查找資料的過程中,也深深地感受到分配制度在我國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理解現(xiàn)階段我國的改革完善分配制度的意義、作用,從而促使學生擁護我國分配制度改革。
第三、利用多媒體教學,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教師可以很方便地制作一些圖片、影片以配合教學。比如在《量變與質變》一節(jié)內容中,關于量變和質變的兩種狀態(tài),課本給的一個素材是涼水加熱到變成水蒸氣的事例,當溫度達到一定程度而引發(fā)水的存在狀態(tài)的變化,清楚而準確的表明了量變與質變兩種不同的狀態(tài)。說明水溫變化但液態(tài)性質未變是量變,當水溫達到一百度后繼續(xù)加熱就變成水蒸氣,屬于質變。這是一個經典的例子,能夠恰如其分的說明要解決的知識點。但如果只是泛泛的講授,盡管學生都知道這個事實情況,要通過其掌握哲學道理,感受也不深刻。于是我運用flash將故事制作成了動畫,講授時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課后學生反映對此知識點的掌握印象非常深刻。
第四、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利用多媒體,不但節(jié)省時間,而且體系完整、表達清楚。在講述知識的同時,有關知識要點、有關資料能及時展現(xiàn),教師講課配以多媒體展示資料,必然會加強講課的效果。在練習鞏固階段更可發(fā)揮巨大作用,傳統(tǒng)教學進行課堂練習,要么教師印發(fā)講義,費時費錢,要么教師板書題目,文字學科練習題的一個共性是題目較長,思考和解決則能在短時間里完成,講課效率極低,要么是由教師或學生朗誦題目,不利于對題目的理解,也浪費時間,運用多媒體則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練習的數(shù)量和范圍大大擴展,參考答案的展示也變得十分方便,從而提高了講課效率。
多媒體網絡教學所具有的優(yōu)越性在教學中是顯而易見的,但不可否認,還具有一定的困難和限制,在實施多媒體教學過程中還應思考以下問題:
第一、多媒體網絡教學只能是教師的一個輔助手段,要避免不顧學科特點一味實施多媒體網絡教學的現(xiàn)象。因此,我們必須堅持“當用則用”這一原則,而不能一味追求多媒體網絡教學。應以課程目標為最根本的出發(fā)點,在運用傳統(tǒng)教學手段能夠取得良好效果的時候,就不必生硬地使用網絡教學。例如語文課教學,有的教師丟棄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功能,讓學生上網查資料、談看法,雖然課堂氣氛熱烈,但整堂課學生對課文閱讀的時間很少,對課文中關鍵詞句的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領會、討論得很少。只有活動沒有體驗,學生對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的感受,對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的理解往往被直觀的圖像所代替,忽略了深層次的情感體驗和溝通。
第二、多媒體課堂教學還存在教師操作不熟練問題。我發(fā)現(xiàn)在平時教學中,不少教師不運用多媒體,只是在公開課或觀摩課時才用,往往由于不熟練,操作不規(guī)范而錯誤百出,不但沒有發(fā)揮出多媒體網絡教學應有的作用,而且適得其反,對課堂教學造成干擾。更有甚者,上課時由于操作不熟練,不得不由其他教師幫助自己完成多媒體教學的操作。因此,作為教師平時應該自覺運用多媒體網絡這一輔助教學手段,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和操作熟練程度,切實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實效,真正推動新課程改革的進程。
總之,盡管在多媒體課堂教學中存在不少的問題,但我們應該看到多媒體教學手段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改革中起到了積極重要作用。作為教師,為了優(yōu)化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我們要積極探索如何把多媒體技術手段更好地融入到政治課堂教學中,要努力尋找傳統(tǒng)教學與現(xiàn)代教學模式的結合點,不斷提高自己多媒體教學的理論素養(yǎng)和技術水平,以期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