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燕
【摘要】隨著農(nóng)村學前教育的發(fā)展,各地區(qū)為了給更多的幼兒提供入園的機會,各地區(qū)農(nóng)村建立了很多寄宿制幼兒園,這些幼兒園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了幼兒的獨立性,加強了幼兒生活的自理能力,但是,寄宿制的生活給幼兒的心理的發(fā)展造成了一些負面的影響;本文針對這些負面的影響,同時為了促進寄宿制幼兒園幼兒的身心健康,從家長和幼兒教師的角度分別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寄宿制 幼兒園 幼兒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3-0187-02
一、寄宿制給幼兒帶來的積極影響
(一)能夠加強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寄宿制的幼兒園中,幼兒要學習和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穿衣、吃飯,中大班的幼兒還要學會在進餐后收拾餐具和進行簡單的打掃,幼兒在動手做每一件事的時候,他們的手眼協(xié)調的一致性都得到了充分的鍛煉,3歲以后的幼兒自理的意識比較強烈,所以對于寄宿的幼兒來說,在學習基本生活技能的同時,也逐漸形成了在集體生活中自己解決問題的意識,在集體中,幼兒的洗手、吃飯、入廁等基本的生活環(huán)節(jié)都得到了幼兒園教師的專業(yè)的指導,這樣就有利于幼兒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兒的自理能力和意識也在逐漸提升。
(二)能夠加強幼兒的社會合作能力
寄宿制的幼兒通過幼兒園的生活和學習,會改變他們原先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同時也會強化幼兒的合作性行為。這些幼兒在幼兒園中與同伴交往的機會比起走讀的幼兒大大提升,同時,幼兒通過與同伴一同游戲和生活,從而逐漸學會了與人交往、與人合作,與走讀的幼兒相比,寄宿的幼兒與同伴交往的時間更長。因此,他們在選擇與同伴交往的時候也逐漸發(fā)展了社會合作能力。
二、寄宿制給幼兒帶來的消極影響
(一)增強幼兒的分離焦慮
在寄宿制幼兒園中,幼兒會周期性的產(chǎn)生分離焦慮,因為幼兒每周一會被父母送到幼兒園,幼兒就會感覺焦慮和痛苦,對于他們來說剛剛享受到家庭的溫馨但又要與父母分別,這個時候,幼兒大多數(shù)表現(xiàn)為牽著父母的手不愿意進入教室;有的幼兒會茫然的望著窗外父母遠去的背影,可以看出,這種落差給幼兒所造成的心理上的沖擊會使得幼兒周而復始的出現(xiàn)焦慮感,從而影響了幼兒的學習和生活,使得幼兒在學習和生活中感到壓力和缺乏安全感。同時,在幼兒園的寄宿條件下,教師往往控制著幼兒的活動過程,漸漸地,幼兒活動的主動性將會減弱,轉而變?yōu)榕浜吓c服從,這會對幼兒的情感和思維的自主性的發(fā)展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從而加重幼兒的分離焦慮感。
(二)幼兒與家長容易產(chǎn)生隔閡
幼兒對家長、家庭的安全感依戀,是孩子成長的親子心理對應機制,對孩子與父母間架構起安全、穩(wěn)固的親情關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寄宿的幼兒在一周中只有兩天和自己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這些幼兒在一周的五天內都不能與自己父母進行必要的交流,對于他們來說,他們與父母的分離在一定意義上說是“被迫”分離,他們對幼兒園環(huán)境的適應是被迫適應,親情的欠缺,使得幼兒在遇到困難或是挫折的時候不能夠及時宣泄自己的情緒,從而使自己與父母產(chǎn)生一定的隔閡。
(三)幼兒會形成過分依戀的心理
在寄宿制條件下,由于離開父母,幼兒的依戀對象往往會遷移到幼兒教師或是幼兒園中自己熟悉或喜愛的玩具上。有些幼兒由于無法緩解分離焦慮,他們就會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喜歡的玩具娃娃之類的東西上,他們只有接觸了這些東西,才會感到一種寄托,長此以往幼兒這種情緒如果得不到緩解,那么幼兒就會產(chǎn)生孤獨感甚至會有自卑心理。
(四)阻礙了幼兒的認知發(fā)展
寄宿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時間占的比重較大,自由活動、游戲活動的時間較少,時間安排上呈現(xiàn)出比較緊湊的特點。寄宿制的幼兒除每天所上課程之外,留園后還要寫一個小時的“作業(yè)”。同時,比起走讀的幼兒,寄宿制幼兒的生活總是有“環(huán)境單純”、“服從集體”等特征。寄宿制的幼兒總是生活在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中,導致幼兒親近大自然的機會較少,由于他們接觸到的事物的范圍比較狹窄,就導致了幼兒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感知覺的發(fā)展的速度相對緩慢,從而阻礙了幼兒的認知發(fā)展。
三、建議
(一)家長在送幼兒入園時,應考慮到寄宿制幼兒園對幼兒的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影響
幼兒家長在為幼兒選擇寄宿制幼兒園時,應該全面考慮寄宿制對于幼兒的心理健康的發(fā)展所產(chǎn)生的負面影響。家長要多關心自己的孩子,多與幼兒教師交流幼兒的近期身體和心理的發(fā)展狀況;同時多創(chuàng)造與幼兒交流和互動的機會,避免與自己的孩子產(chǎn)生隔閡與疏離
(二)幼兒園的教師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的活動氛圍和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
1.幼兒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多關心幼兒,使用親切的語言與幼兒交談,并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幼兒教師在幼兒動手完成一項活動后,要經(jīng)常用親切的、鼓勵性的語言夸一下幼兒,如“xx小朋友真棒”。只有這樣經(jīng)??溆變?,幼兒的自信心才會增強。
2.學會傾聽幼兒的心聲,教會幼兒學會表達自己所遇到的困難。在寄宿制幼兒園中,幼兒教師要學會通過仔細觀察和與幼兒交談來了解幼兒的需要,教師可以通過從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入手,從而逐漸了解幼兒的心理活動;同時可以通過交談,鼓勵幼兒多與同伴交往,讓幼兒認識到除了父母和教師,可以得到自己同伴的關心和愛護。
通過以上建議無論是寄宿制幼兒園的幼兒家長或是教師都應該積極的尋求方法來緩解幼兒在幼兒園中產(chǎn)生的分離性焦慮,通過關心幼兒、多與幼兒交流來了解幼兒的心理變化來盡量消除寄宿制幼兒園給幼兒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更好的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白燕.寄宿幼兒情緒情感問題研究[J].學前教育信息與研究,2003,5.
[2]熊焰.蒙臺梭利論幼兒獨立性與自主性的培養(yǎng)[J].教育評價,1995,5:48-49.
[3]孫亞娟,李姍澤.鄉(xiāng)村幼兒的寄宿制生活——基于云南德宏M鄉(xiāng)A幼兒園的批判民族志研究[M].學前教育研究,2013,11:28.
[4]王美芳,王玉延.學前兒童焦慮狀況的追蹤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2005,5.
[5]馬麗莉.全日制與寄宿制相結合辦園模式的理論與實踐[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