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昆南
關(guān)于書的意義
人類利用閱讀來逃避不可避免的東西。我們通過讀書向天空揮動拳頭。只要還有這些史詩般的、無法完成的閱讀計劃在前頭,我們就不能咽下最后一口氣:叫死亡天使遲點兒來吧,我還沒看完《維萊特》呢。我覺得這就是書給人類最好的禮物。每個生命就算再精彩,結(jié)局都是悲慘的。我們崇拜的人會去世,我們喜歡的聲音將再也聽不見。書卻告訴我們,未必如此。簡會跟羅切斯特結(jié)婚,伊萊莎會襯托西蒙,冉阿讓會比沙威活得長,皮普會娶艾斯黛拉。壞人會被打敗,好人必將勝出。只要還有美好的書等在那兒,我們就有機會調(diào)轉(zhuǎn)船頭找到安全的港灣。希望還是有的,用??思{的話說:“我們不僅會活下來,我們還會得勝。希望還是有的,我們會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p>
關(guān)于讀書的目的
如果可能的話,我想一天讀書8到10小時,日日年年都如此。讀書是我最喜歡的事,再無其他。當我7歲那年,在一輛流動圖書館借書的時候,我就打定主意了。用弗蘭索瓦·拉伯雷的話說:“我天生如此。”我知道自己為什么會對閱讀如此癡迷:我閱讀是因為我想生活在別處。不錯,我身處的世界,特別是這個社會還算差強人意,但書里的世界更美好。一個人要是特別窮,或者缺胳膊少腿,這種感覺就會更明顯。當年,我受困于保障房內(nèi),面對表現(xiàn)糟糕的父母,才開始了瘋狂的讀書生涯,好像沒有明天一樣。而且我深信,這種每天甚至每個小時都會產(chǎn)生的逃離現(xiàn)實的欲望,正是人們讀書的主要原因。當然,我指的是聰明人。我的父親也屬于這一類人,他九年級輟學(xué)后便走向自我毀滅之路,無休無止地從事了一連串毫無意義、磨滅靈魂的工作,但他幾乎總是隨身帶著一本書。他讀書就像喝酒,為的是假裝他不在這里,就算他真的在這里,他也不想做他自己。我想,這種沖動是很常見的。不管他們的公開說法如何,也不管他們怎么自我安慰,大多數(shù)愛書之人之所以讀書,主要不是為了獲取更多信息、消磨時間,或者自我進步。他們閱讀,是為了逃入一個更激動人心、更有價值的世界。在那兒,他們不會討厭他們的工作、他們的伴侶、他們的政府、他們的生活。
然而,我問女兒:“閱讀是不是逃避現(xiàn)實?”她回答道:“錯,閱讀是逃避現(xiàn)實的反面。閱讀是極端的內(nèi)省,以至于你走出了自己,看見了自己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