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賽賽
本課為小學四年級故事教學,內容選自修訂版PEP四年級上冊 Unit 5 Dinner’s ready Part C Story time部分(見圖1),故事是以對話文本形式展開,內容是Zip到Mr Cat的餐館就餐的故事,她先后點了米飯和魚、面條和牛肉、湯和蔬菜,最后賬單被小鳥叼走。筆者在執(zhí)教本課時,著眼于故事本身,巧設故事前因,運用多種方式讓學生理解并體驗故事內容,復習和鞏固本單元語言點,之后進行續(xù)編故事、閱讀新故事等拓展活動,讓學生的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逐步提升。
1.Enjoy the song“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課件呈現(xiàn)歌曲視頻“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來自優(yōu)酷網(wǎng)),視頻中兩人以說唱的形式問答,歌曲部分內容如下:I’m hungry.I’m hungry,too.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tonight? I’d like a hamburger...由于歌曲旋律輕快、動感十足,學生很快能隨著音樂一起說唱,同時模仿視頻人物的肢體動作,氣氛熱烈。之后,教師順勢問學生: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tonight?學生自由回答。
2.Play a game:Catch the food
抓單詞游戲:課件先呈現(xiàn)了一個光圈,在動感音樂中,光圈中心快速出現(xiàn)食物類圖片和單詞,之后迅速消失,在食物出現(xiàn)時,讓學生伸出雙手做抓食物的動作,并讀出單詞。
設計意圖:以歌曲熱身,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從歌曲延伸到現(xiàn)實,讓學生用本單元重點句型“I’d like...”表達自己的意愿。再通過趣味游戲復習學生已學的食物類單詞,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為他們后續(xù)閱讀故事做好鋪墊。
1.Present a restaurant.
課件上呈現(xiàn)了一家餐館,讓學生猜測是誰開的餐廳(見圖1),之后揭示答案是Mr Cat新開的餐館。Mr Cat拿著菜單在餐廳門口做宣傳 (見圖2):“Hello! This is my new restaurant.Welcome!”Zip經(jīng)過餐館被菜單上的菜品吸引,進入餐館點餐(見圖3)。之后教師讓學生猜測Zip會點什么菜。
T:Whose restaurant?Guess!
S1:Mr Cat’s.
S2:Mr Dog’s.
T:Look!It’s Mr Cat’s restaurant’s new restaurant.
之后課件播放Mr Cat和Zip的對話錄音。
Mr Cat:Hello!This is my restaurant.Welcome!
Zip:Wow,yummy food!
T:Then Zip goes into the restaurant.Whatwould Zip like?Can you guess?
圖1
圖2
圖3
設計意圖:教材中故事文本的第一幅圖,呈現(xiàn)的是Zip在餐館里點餐時和Mr Cat的對話,簡單直白、毫無懸念。筆者認為故事要體現(xiàn)故事味,要有故事的前因,要交代故事的地點和主人公,因此設置了猜測餐館所屬人環(huán)節(jié)和Mr Cat招攬顧客的情境,貼近生活實際,讓故事內容更加豐滿,同時激發(fā)學生繼續(xù)閱讀故事的好奇心。之后讓學生通過猜測Zip點餐內容,復習已學單詞和句型,并預測故事內容。
1.T presents the story and asks Ss to find out what Zip orders in the story.
2.T asks Ss to watch the story again and get what Zip orders at the first time,the second time,and the third time.
兩次播放故事視頻,內容是故事的前五幅圖(故事文本第六幅圖是故事的“出乎意料”之筆,因此留到最后再呈現(xiàn))。第一次播放視頻是在學生猜測Zip點餐內容后,帶著自己的疑問觀看視頻,找出Zip點了什么菜,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在菜單上勾選菜名(見圖4)。第二次播放視頻時,學生需要找出Zip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點餐時分別點了什么菜(見圖5)。
圖4
圖5
設計意圖:先后兩次觀看視頻的任務,由易到難,讓學生整體感知故事的內容,較快地了解故事大意,并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
教師將故事文本圖片重新組合,根據(jù)Zip三次點餐和Mr Cat三次送餐分成三個場景(見圖 6、圖 7和圖 8),而每個場景的要求不同。第一次點餐的場景,教師要求學生聽說Mr Cat和Zip的對話;第二次點餐的場景,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Zip的點餐內容以及插圖中的食物,對Mr Cat所說的“Your____and_____.”填空,學習這一新句型;第三個場景是以Mr Cat所說的“Anything else?”為突破難點,師生有如下對話:
T:Mr.Cat comes again,what will Mr.Cat say?
S1:What would you like?
T:Yes,that’sa good answer.Look!What’s on the table now?
Ss:(觀察圖片)Rice,fish,beef and noodles.
T:Yes,Zip has ordered thesefood.SoMrCatsay,anything else?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插圖中的食物(見圖8),從而理解第三次點餐時Mr Cat所說“Anything else?”的具體含義。
圖6
圖7
圖8
設計意圖:根據(jù)三次點餐,教師設置了三個不同梯度的任務,循序漸進,讓學生借助插圖理解故事內容,并借助插圖理解語言難點,讓學生的思維呈螺旋式上升。
1.T asks Ss to read the story and rearrange the four pictures of the story and then act it out.
在了解點餐過程后,教師讓學生為四幅圖片排序(見圖9),之后兩人一組使用食物類卡片合作表演故事。
圖9
設計意圖:看圖排序是為了幫助學生厘清故事的脈絡,有效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而模仿表演符合小學生好模仿、愛表演的特點。學生在表演過程中充分體驗了故事學習的樂趣,充分運用了目標語言,鍛煉了語言及表演能力。
1.Mr Cat在第三次送餐時,送上了Zip的賬單,并說:Here’s your bill.教師根據(jù)這一情節(jié)設置懸念,并續(xù)編了一個結局。
T:Will Zip get the bill?
Ss:Yes./No.
T:Look!The bird gets the bill.(呈現(xiàn)故事文本的最后一幅圖:小鳥叼走了賬單)
T:Mr Cat is very angry.He says,you!What will Zip say?
S1:Haha!
S2:Cute bird.
T:Zip may say,haha,no bill(見圖 10).Then Zip eats all the food.Is he happy?
S3:No.She’s too full.
Zip:(吃撐了不舒服)Oh,no!I’m too full(見圖11).
T:So we should not eat too much.
圖10
圖11
2.Make another ending for the story?
教師引導學生為故事編一個新的結局(見圖12):Can you make another ending for the story?學生三人一組展開討論,續(xù)編故事。其中一組學生續(xù)編如下:
Miss Bird:I’m hungry.
Mr Cat:What would you like?
Miss Bird:I’d like some rice and vegetables,please.
Zip: I have rice and vegetables.Let’s eat together.
Miss Bird:Thank you very much.
圖12
設計意圖:第一次續(xù)編故事由教師主導,故事結局是Zip吃撐了而不舒服,以反面的例子向學生表明適量飲食的重要性,適時教育。之后讓學生自主續(xù)編故事是一個綜合性和開放性較強的任務,給學生發(fā)揮想象的空間,引導其內化所學語言,全方位調動學生的思維,并綜合運用所學語言進行表達,以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T:Some days later,Zip and Miss Bird come to the restaurant again.What happens then?
教師根據(jù)這個故事創(chuàng)編了另外一個故事(見圖13),讓學生自主閱讀故事,完成練習。
圖13
故事文本如下:
1.MrCat:Hello,Zip!Hello,Miss Bird.Welcome!
Zip&Bird:Thank you,Mr Cat.
2.Mr Cat:What would you like?
Zip:I’d like some cake and juice.
Bird:I’d like some beef and noodles.
3.Mr cat:Your cake and juice.Your beef and noodles.Anything else?
Zip&Bird:No,thank you.
MrCat: Haha,you’re right.Don’t eat too much.
4.Mr cat:(見圖 14)Your bill,please.
Zip&Bird:Thank you.20 yuan?
Mr Cat:Yes.You are my friends now.20 yuan is OK.
Zip&Bird:Thank you,Mr Cat.
練習如下:
(1)Zip would like______.
A.cake and juice B.beef and noodles
(2)Miss Bird would like_______.
A.Beef and vegetablesB.beef and noodles
(3)_______is Zipand Miss Bird’s bill.
圖14
設計意圖:拓展活動是Story time板塊教學的點睛之筆。故事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學生在學完本節(jié)課的故事之后,鞏固了語言知識,從而獲得自主閱讀新故事的能力,使閱讀能力上了一個臺階。
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明確、設計合理、內容童趣,緊緊圍繞故事本身展開教學,真正體現(xiàn)了故事課的故事味。基于對故事教學的理解和對本節(jié)課的反思,筆者認為故事課教學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故事主題導入要有趣,以趣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既可以承上啟下,又可以溫故知新。為了能讓學生從一開始就積極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在故事課導入與熱身階段,教師應圍繞故事主題營造一種能吸引兒童注意的外語學習氛圍,或吟誦歌謠,或播放歌曲,或做個游戲,甚至可以給故事編一個有趣的前因,優(yōu)化讀前活動,激發(fā)學生探求故事發(fā)展的好奇心,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
第二,故事內容學習要漸進,以任務來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在故事教學中可以通過多個任務將學習內容串聯(lián)起來,環(huán)環(huán)相扣、循序漸進,關注故事情節(jié),關注文本理解,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獲得知識與技能,并獲得情感體驗。比如本課中教師先讓學生猜測Zip會點什么菜來預測故事內容,再讓學生觀看視頻整體感知故事并獲取信息,再根據(jù)三次點餐場景設置不同的任務,之后讓學生將打亂的故事圖片排序后分角色表演,讓學生在閱讀故事、表演故事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鞏固本單元的重點詞匯和句型,學習新的語言點,并體驗故事學習的樂趣。
第三,故事拓展環(huán)節(jié)要開放,以語言運用拓展學生思維。《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在課程性質中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就工具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英語基本素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在拓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續(xù)編故事,可以使他們大膽地展開想象,運用豐富的語言,呈現(xiàn)不同的故事發(fā)展軌跡,從而真正拓展學生思維;而閱讀新的故事則有效檢驗了學生故事學習后獲得的閱讀能力。
總之,要凸顯故事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要以學生為本,從學生已有的水平、知識儲備和語言能力出發(fā),聚焦故事本身,關注故事的主題、語境和情節(jié),設計有層次性的任務,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體驗,讓其享受故事學習的樂趣,發(fā)展與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讓學生的思維之花在英語課堂中盡情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