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的優(yōu)勢及存在問題
吉林省輝南縣第五中學 蘇政權
“以學生為中心”就是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這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運用“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并能有效提升高中英語的教學效果。但是,目前,高中英語教學中采用“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還存在許多問題,本文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應對措施。
傳統(tǒng)的高中英語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模式進行的。學生在課堂上缺乏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師生之間的互動較少,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也缺乏具體的了解。在這樣的情況下,提倡“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是十分必要的。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處于教學的主導地位,一切教學活動都是圍繞著教師在開展,學生處于十分被動的地位。這樣的教學方法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十分不利的,難以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以聽為主,師生之間的互動極少,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極低。而“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卻完全不一樣,它強調(diào)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圍繞學生開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指導作用。這樣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加強師生間的互動,在提高其學習效率的同時還能從整體上提高教學水平。
“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模式不適合大班教學
“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模式不適用于大班教學,由于大班人數(shù)較多,基本在50-60人左右,每個學生實際情況不一樣,不可能全部兼顧到。許多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都無法得到有效實施,常常會顧此失彼,這就阻礙了“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二)學生的英語水平差異較大,參與度參差不齊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在學習的過程中還需要對其有一定的語言感知能力。正是因為一些學生對英語缺乏語感,沒有學習興趣,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也就不高。而有的學生對英語的語感能力強,對這門課程也有著濃厚的興趣,會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來。這樣就造成了學生間的英語基礎差距較大的后果,使“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很難真正的得到實施。
(三)缺乏完善的評價和測試體系
迫于高考的壓力,教師們在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能力時,通常只注重其筆試能力的培養(yǎng),將筆試成績作為評價和測試高中生英語水平的唯一依據(jù)。在提倡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英語交際能力必須引起重視。因而,要想使“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得到全面實施,就必須建立完善的英語評價與測試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