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江 李葆春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自覺性,培養(yǎng)合作意識、團隊精神的學習方式,但是,操作起來并非想象的那么簡單,需要老師的引領與訓練。
一、建設好合作學習小組
也許有人以為,小組建設不是很容易嗎?把幾個學生自然劃分在一起不就行了嗎?可是這樣自然形成的小組,人員的搭配往往不盡合理,很難形成真正的互幫互學,所以有步驟地操作與訓練很有必要。
第一步:綜合分組
針對大班額的特點,設定為前后6人一個小組,小組合作學習時,單數(shù)排學生轉(zhuǎn)過來,兩排學生即形成一個小組。遵循“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分組原則,根據(jù)性別、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特長等,對前后座六個孩子進行均衡搭配,使各組的組員實力基本相當,組際之間的綜合水平基本平衡。學習小組一旦建立,一段時間內(nèi)要保持相對穩(wěn)定,一般不作調(diào)整。
第二步:命名及任務分工
小組分好后,對每個小組的孩子進行編號,設立崗位,每個小組設組長一名,副組長兩名,記錄員一名,發(fā)言人兩名,組內(nèi)的職務最初由老師設置,每組1號同學為組長,2、4號同學為副組長、5號同學為記錄員、3、6號同學為發(fā)言人。在一段時間內(nèi),組內(nèi)的崗位不進行輪換,讓孩子們清楚明了自己的崗位職責。在熟悉崗位和職責后,組內(nèi)的崗位進行每兩周一次的輪換。最后,小組合作給自己的組起個名字。“草莓組”“天天向上組”“快樂百分組”等不一而足,組名讓小組成員有了集體歸屬感。
第三步:規(guī)范合作禮儀
小組合作學習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但是也給教師控制課堂秩序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很容易造成課堂教學看似熱鬧實則混亂的局面。制訂合作禮儀很重要??梢詫献鞫Y儀作如下規(guī)定:①合作學習時聽從組長安排。②傾聽別人發(fā)言,中途不插嘴;③說話聲音要小,組內(nèi)成員聽見即可;④發(fā)言時間不超過規(guī)定時間,保障每一個人的說話權(quán)利;⑤合作完畢后舉手或拍掌示意。
第四步:教給合作方法
一是訓練小組長。對于小學生而言,喜歡負責,但是不知道怎么做。最好的辦法就是老師示范。每一節(jié)課教師有計劃、有目地的深入到一到兩個小組,親自在小組內(nèi)擔任小組長做好示范。通過示范,讓學生明白怎樣分配任務并組織組員學習。一般情況下,培訓一個小組長需要2~4節(jié)課左右的時間。二是教給合作方法。小組討論開始之初,教師一定要為學生留有一段“準備”的時間,讓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在形成基本思路后再發(fā)表自己意見的習慣。即針對問題,先思考再有序發(fā)言,再補充自己的意見。輪流讀文或讀詞時按成員編號進行輪流,并給出準確的指令,如全文有12個自然段,會讓每個成員朗讀2個自然段,提高合作效率。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學會合理分工。此外,為了便于分享討論的結(jié)果,教師還特別加強了對于學生記錄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給學生一些記錄用的表格,標上需要填寫的重要信息的項目名稱,避免學生遺漏有價值的信息資源,逐步讓學生學會按信息的重要程度分辨、篩選信息,學會記錄討論的過程要點。
方法的獲得、習慣的養(yǎng)成是需要一定時間的,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老師不斷通過課堂評價進行反饋、糾正、引領。一般來說,4~8周,學生能比較好地進行合作學習。
第五步:多向評價,促進班級小組文化建設
(1)“捆綁式”評價。合作學習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教學所追求的一種境界,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yōu)樾〗M之間的競爭,把個人計分改為小組計分。為了讓整個班級形成“組內(nèi)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新格局,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qū)育才第二小學(以下簡稱育才二小)鄔江班上嘗試采用“捆綁式”評價的策略,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小組中任何一位同學得分集體加分,小組中任何一位同學因作業(yè)、成績等原因失分,小組集體扣分,在整體評價量化考核實施過程中,優(yōu)生在小組中已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成為小組成員歡迎的對象,學困生也不再是班級中被遺忘的角落,而是被一個個充滿愛心的合作小組同學包圍著。在這種評價機制的激勵下,優(yōu)生可以得到發(fā)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鍛煉,學困生可以得到幫助和提高。班級合作小組形成了一個積極融洽的氛圍,使每個學生都能平等合作,快樂學習。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達到最好的學習效率。
小組評價還要突破課堂成績評價的局限,可以從學生的學習習慣、衛(wèi)生、紀律、學?;顒訁⑴c等方面分類評價,在培養(yǎng)團隊意識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例如育才二小鄔江老師制訂了班級的評價細目表(見附表),所有個人的評價,最終指向的是小組的榮譽。
(2)評價覆蓋合作全過程。教師不僅注重學習結(jié)果的匯報,更要注意對合作過程的評價。對合作學習禮儀好、參與度高、有實效的小組進行集體表揚,小組學習的評價重過程、重體驗、重全員參與,且在不同的合作過程、不同的學習階段、不同的學習內(nèi)容中盡應有所側(cè)重。如:小組合作初期,要多關(guān)注些全員參與,合作禮儀;合作過程中可能多關(guān)注些合作體驗、交流內(nèi)容,合作基本成型時則更多地關(guān)注合作的技能,等等。教師可根據(jù)不同的學習階段、學習內(nèi)容有所側(cè)重,不必面面俱到。在全組評價的同時,也對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成員都及時評價、表揚和激勵,讓他們充分體驗合作的樂趣,充分享受成功帶來的喜悅。比如:誰能用正確的方法向其他同學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見,誰最會傾聽別人的發(fā)言,等等。讓學生感到雖然是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但老師仍在時時刻刻關(guān)注著我。
二、組織有效的小組學習活動
第一,要有明確的合作任務
每次展開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首先要提出明確的任務和要求,讓學生圍繞某一主題展開合作,這樣的合作才有效。如在預習檢測環(huán)節(jié),老師會提出以下三個要求:①拿出預習單,輪讀詞語,互聽互糾。②組員按序號輪讀課文,互聽互評。③都讀好了,擊掌三次并坐好。
第二,設置有價值的合作學習任務
開展合作學習,任務選擇非常重要。必須選擇那些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開放性、探索性學習任務才行。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生命生命》一課時,學生通過初讀了解內(nèi)容后,安排小組合作學習,給出如下任務:①默讀2、3自然段,畫出最能讓你感受生命力量的地方。②小組交流你所畫記的句子,并說說從哪些關(guān)鍵處可以體會到這種力量。這個問題開放,有思考空間。再如教學四年級下冊第23課《古詩詞三首》中,安排了這樣一個合作學習活動:對比讀詩歌。要求學生把《鄉(xiāng)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兩首詩對比著讀一讀,結(jié)合預習單中讀過的《古詩賞析》,小組討論,它們之間有什么相同或相似之處。記錄員在學習單上記錄下關(guān)鍵詞。這樣的問題比較有難度,學生要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進行對比、分析,更需要集思廣益,相互啟發(fā)。
第三,動動腦、動動筆、動動手、動動嘴
在合作學習中,不能只讓學生想,還要動動筆寫寫,動動手擺擺,動動嘴說說。為了提高“說”的質(zhì)量,可以規(guī)范句式:如“請同學們看到第……自然段的……句子,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認為……,因為課文中提到……”“我們小組經(jīng)過討論,認為……”等。更重要的是要設置一些能讓孩子動手操作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寫一寫、擺一擺、貼一貼,避免純口頭討論老師難以跟蹤、指導的情況。
在教學四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詞三首》時,古詩的意思已放在預習單中,那么學生是否理解了呢?課中檢測預習的合作環(huán)節(jié),就安排“詩句詩意碰碰碰”的任務,讓學生動手在詩句后面貼詩意。再如教學四年級下冊《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時,在引導學生理清游記順序時,就安排小組合作畫出路線圖并借助路線圖說說課文內(nèi)容。既動手又動嘴,不用老師多說,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已經(jīng)印到了學生腦海。
實踐表明,只要操作得法,學生的合作能力是可以得到培養(yǎng)的。在大班額中也能讓學生全體參與,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
(作者單位:鄔 江 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qū)育才第二小學;李葆春 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qū)教育科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