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四安中學 盛玉珍
求真務實——班主任工作漫談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四安中學 盛玉珍
猶記得我在高中里第一次做班主任,那是中途接班,想想都是一部血淚史。那時的我,年輕氣盛、急功近利、眼里容不得沙子,只知道蠻干而不懂得巧干,到最后就是很辛苦付出,卻很難俘獲學生的心。想起曾經(jīng)的我,怎一個“傻”字了得?人真的只有接受教訓后才能成長,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在年復一年的實踐中,我覺得離不開“真”和“實”,我也總結了一些經(jīng)驗和反思。
對于一個剛組建的新班級來說,班級建設必須開好頭,比如班規(guī)班紀的制定、班干團隊的打造等,我是這樣做的。
一個班級必須要有鐵的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diào)一致才能得勝利。新接手班級,一定要從嚴要求,我在開學初會跟同學們一起學習《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并根據(jù)本班情況,和同學們一起制定班級公約。守紀的學生給予表揚獎勵,違紀的學生必定要接受懲罰。但懲罰僅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所以,當孩子犯錯違紀受到相應的懲罰后,我們定要對其進行思想教育,使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努力改正。這一過程極具藝術性,我也一直在探索,如何讓一個違紀的學生既能欣然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努力改之,又能對老師不心生怨恨之情。
一個班干團隊是一個班級的管理者,是核心力量,他們是班級各項指標能否上去的關鍵。所以我們在選擇班干上要慎重。
在接手新班級時,我一般都是先做調(diào)查,了解哪些孩子曾經(jīng)做過班干,哪些孩子想做班干。然后根據(jù)孩子的自我推薦,讓他們先試著管理一段時間。到期后,這些管理者競聘演講,再讓全體同學打分,選出優(yōu)秀的班干。在試用階段里,我主要是觀察哪些孩子比較有責任心、辦事公正、有領導能力等,然后在競聘演講前,我會偷偷地找他們,給他們鼓勵、一些演講技巧的指導,但最終能否被選上,還取決于他們自己。在演講過程中,真的有同學準備得相當充分,有的能把稿子背下來。我感到很欣慰,其他同學很是佩服。
班干最終確定后,接下來還有幾項是必須完成的。首先對班干進行上崗培訓,手把手的教他們?nèi)绾芜M行管理,做好模范帶頭的作用;其次幫助班干樹立威信,對他們的管理能力及時地給予表揚和鼓勵;再者和全體同學明確規(guī)定好,班級管理者是大家千挑萬選的,所以大家必須服從班干的管理,同時也要行使監(jiān)督班干的權利。
教育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溝通的問題。所以一次成功的溝通,就是一次成功的教育。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要學會和學生、家長、老師溝通交流,以此達到教學相長、共同進步的目的。
1.與學生的溝通以平等、尊重、關愛為基礎
當面對犯錯的孩子時,我們尤其要冷靜,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所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永遠是正確的。在和學生的溝通中要抓住時機。以前我班上有一個孩子在教室里丟了50元,后來我在班上做了一番思想工作,這個孩子的50元失而復得,雖然一直不知道這個還錢的孩子是誰,但我相信他一定能向善發(fā)展。后來班上拾金不昧的人更多了,再也沒有失竊這回事。
和學生溝通的方式也有好多種,比如面對面地交流、肢體語言的交流、以書面方式進行溝通。我經(jīng)常在不同時期,讓學生圍繞某些話題來寫寫,比如《老師,我想對您說》《假如我是值日班干》《我的大家庭》《我的初三打算》《我的喜怒哀樂》等等。通過這些,我能掌握很多信息,然后有針對性的進行管理。
2.與家長的溝通以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為目的
我們要將學生在校的表現(xiàn)如實反映給家長,尤其是急需要家長配合解決的一些問題。當然反映問題的時候,也要記得先表揚幾個優(yōu)點,因為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師的認可。如果能取得家長的支持,那我們開展工作就順利多了。我很珍惜每一次和家長的交流,比如每一次家長會我都精心準備,讓每位家長都能了解到孩子的現(xiàn)狀、了解如何配合老師督促孩子學習等,家長也會向我反映孩子存在的問題。
我會跟家長們開玩笑說班主任其實要帶兩個班,一個是室內(nèi)的,一個是場外的,不管是哪一個都要為班級建設而努力。我的一些家長會跟我反映他自己孩子的問題,比如以前有家長告訴我他兒子偷偷地帶了一本小說書來教室,也有家長會跟我反映一些班級問題。取得家長的配合,管理班級就更有效了。
3.與任課老師的溝通以教師團隊的通力合作為宗旨
一個班要搞好,班主任固然至關重要,但僅僅靠班主任顯然不夠,還必須依靠班級教師團隊的力量和智慧。班主任要信任、支持任課老師,要有意識地在學生面前夸贊任課老師,使學生更加崇拜每位老師。也要多從老師那了解學生的表現(xiàn),從學生那了解學習的困難,如果有矛盾要協(xié)調(diào)好,從而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
班主任和任課老師之間也要保持思想上的高度統(tǒng)一和行動上的和諧協(xié)調(diào)。班主任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每位任課老師有歸屬感。比如,我班的老師會及時向我反映班級情況、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一些老師和我交流時,會用一個詞“我們班”,而不是“你班上”,我聽了很感動。
以上是我在帶班過程中的三大做法,在實踐中,我也有以下幾點反思。
一、對學生付出更多的愛
這里的愛更多是指愛學生,我們不僅要關心他們的學習、身心,還要尊重、理解他們。對待犯錯的學生,我們要多點耐心、多份寬容;對待不同層次的學生,我們要嚴愛優(yōu)等生、博愛中等生、偏愛后進生。
二、微笑比發(fā)怒更有效
以暴制暴,永遠是兩敗俱傷,那么就以柔克剛吧。遇到難教育的學生,不要以此來難為自己,讓自己大發(fā)雷霆,做到自己該做的,就問心無愧。微笑地面對學生,也許會春暖花開。
三、大膽放手,分化任務
班主任要管理班級的各項事宜,如果事事親為,那將是苦不堪言,甚至是出力不討好,反而讓學生感到厭惡。曾經(jīng)我就是這樣事無巨細,自己全包,后來我慢慢學會把任務分配到班干、組長、課代表,甚至是班級每個人,我只要及時監(jiān)管、了解情況。
有人說,班主任是最小的主任,卻做著最累的活。想想確實如此,班主任要管理學生的方方面面,我覺得班主任最要穩(wěn)抓學生安全、班風學風、人格品行的建設,這需要我們不斷求索,將工作做真做實做細做穩(w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