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飛 遼寧大學外國語院
?
性別在言語行為中的差異
徐燕飛遼寧大學外國語院
摘要:從古至今性別就是存在于人來生活中最重要的社會身份之一。語言對人們的生活來說至關重要。男人和女人生來性別不同,在以后的成長過程中,各自按照自己的性別接受教育,有了男性和女性的社會意識。一直以來社會也為男性,女性制定出了許多條條框框。研究語言和性別的學者們在做大量的工作來對比男人和女人在語言方面的區(qū)別。男人和女人在會話行為方面確實有很多不同。本論文也主要探討了男女說話的不同,以及產(chǎn)生不同的原因。
關鍵詞:性別差異語言會話行為
(一)詞的選擇
由于男性和女性有不同的社會活動,所以他們通常會選擇不同的詞。女性比男性更傾向說標準語言。男性更傾向于使用更多的俚語,臟話和其他非標準的英語變體因為俚語是嚴厲的,而女性則被鼓勵使用建立的“信譽”的語言。男人可能會通過能使他們有具有“隱蔽的威望”的非標準變體來尋求“團結”和“男子氣概”。例如,男性經(jīng)常說 “He walks too slow”, 而女性會說 “He walks too slowly”。男性也傾向避免使用聽起來很女性化很弱的單詞。因此,男性和女性在標準單詞的選擇上有很多不同,而且女性的詞匯量要比男性的更豐富。
(二)語調(diào)和發(fā)音
受早期社會化和權力的影響,女性和男性在使用的語調(diào)和發(fā)音方式上也有所不同,由Lewis Riley (1967), Wolfram (1969), Peter Trugill (1975), Jenny Chershire (1978) and Patricia Nichols (1978)的研究一致表明與男性相比,女性更可能使用“標準的”或“具有高聲望的”發(fā)音。 男性傾向使用開放的,非標準的變體,但是女性更在意自己發(fā)音是否正確,渴望說更一口標準和精致的口音。就講英語的國家而言,女性通常會比男性更傾向使用“正確的”發(fā)音。性別與語音差異可分為三個一般類型。第一類是同性別組的成員省略一個或多個其他性別的聲音第二個和第三個的差異可以合并為一個:發(fā)音方式的差異。
關于語調(diào),女性的語調(diào)要比男性更具有動態(tài)性。女性傾向提高她們的語調(diào),通常會顯示更寬范圍的間距,而且她們要比男性說的要頻繁的多。與男性相比,女性也使用了一些帶有驚訝語調(diào)和禮貌的模式.。Robin Lakoff 說女性在回答一個問題時可能會提高她的語調(diào)而不是降低她的語調(diào)來回答一個很正式的問題。 使用附加問句是女性語言的一個主要特點。例如,如果一位男性說“It is good”, 則女性通常會說 “It is good, isn’t it?” 或者 “It is good, don’t you think?”
通過以上討論我們可以看出男女在語言使用上有很多不同,但是造成這些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女性和男性的大腦結構有所差異,這就導致了他們在學習語言和使用語言表達上的差異。女性在學習語言上比男性更為熟練和有天賦。他們的聲帶也不同。這也導致了他們語調(diào)和音質(zhì)的不同。生理差異對語言性別差異造成嚴重影響.
第二,男女在社會上扮演的角色也不同,社會期望從他們有不同的行為模式。當母系社會發(fā)展為父系社會時,婦女與男性的角色有了變化:“男主外女主內(nèi)”。 隨著女性地位的降低,她們對語言變體的社會意義更敏感。她們通過使用一種具有更高聲望的語言變體來保護他們的社會地位。
第三, 歷史上存在著社會偏見的性別差異。男人被認為是男子氣概的,獨立和果斷的;但是女人被認為是溫柔的,依賴他人的,順從的。因此,女性的語言需要更有禮貌,正式和帶有復雜性,正確的發(fā)音,但男人的言語可以是非正式的,不太禮貌的,模糊的。在日常生活中,女性應該說話溫柔而男性可以說話粗魯大聲。甚至有時女性會被要求在男性說話時保持沉默。如果女性說話像男性一樣,她們會被認為沒有女人味;如果男性說話像女性那樣,他們則會被嘲笑。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例如,男女從小生活的環(huán)境以及他們心里上的一些差異等等都會造成男女在語言行為上的差異。
性別是由社會和社會化的人構成的。而性別對語言變體有很大的影響,男人和女人有不同的語言方式。語言學家發(fā)現(xiàn)女人通
常使用更具有狀態(tài)意識,間接的,情感的,直覺的和主觀的語言而男人在語言使用上更帶有邏輯性,理智性和客觀性。此外,男人和女人也會以一種相當不同的角度看世界。許多男人認為自己是一個社會階層的人,在那里生活是為了維護獨立和避免失敗而奮斗的。另一方面,女人們通常會把自己看做是一個充滿聯(lián)系網(wǎng)絡里的個體,在這個網(wǎng)絡里他們生活就是為了保持親密和避免隔離。因此男人更關心其統(tǒng)治地位而女人則更關心聯(lián)系。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男女之間在語言行為上有很多差異。語言是社會的鏡子,性別差異在語言上是一個不可爭議的事實。語言本身不具有性別性但語言的使用暗示了性別歧視。
參考文獻:
[1]Bernard Spolsky. Sociolinguistics.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2]Coates, Jennifer. Women, Men, and Language. [M]. London: Longman. 1986.
[3]Holmes, Janet. Women, Men and Politeness. [M]. London: Longman, 1995.
[4]Holmes, J. Politeness and Sex Differences. [M]. New York: Longman, 1984.
[5]Lakoff, Robin. Language and Women’s Place [M]. Harper&Row New York, 1975. [6]Lakoff, Robin. You Say What You Are:Acceptability and Gender related Language [A]
[ 7 ] M a l t z , D . N . & B o r k e r, R . A Cultural approach to Male-female Miscommunication. In J.Gunperz(ed.), Language and Social identity. CUP,1982.
[8]Trudgill. Language and Sex: Difference and Dominance. [M]. Rowley: Newbury House. 1978.
[9]胡壯麟. 語言學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
[10]楊永林. 社會語言學研究: 功能稱謂性別篇[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