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琳,王 鳳
(吉林農(nóng)業(yè)科技學院文理學院,吉林 132101)
外交場合中英漢幽默語言翻譯策略的研究
張福琳,王鳳※
(吉林農(nóng)業(yè)科技學院文理學院,吉林 132101)
在外交活動中,翻譯是外交的橋梁,而幽默語言是一種重要的交際手段和策略,所以對外交往中英漢幽默語言的翻譯也就成為尤為重要的一項工作。本文以外交活動形式中的公共外交為主,對幽默語言的翻譯案例及對應翻譯策略進行探究,希望這種探究對該領(lǐng)域以及英語愛好者有一定的幫助。
外交活動;幽默語言;公共外交;翻譯策略
幽默是一門藝術(shù),在交際中象征智慧和魅力。中國領(lǐng)導人以往被外界認為是嚴肅有余但幽默不夠,而現(xiàn)今中國領(lǐng)導人在外交活動中時常運用幽默語言,不僅使世人眼前一亮,還能達到拉近關(guān)系的效果。當然發(fā)生這種轉(zhuǎn)變有翻譯的功勞,因為只有翻譯準確得當才能使外界接收到無誤的信息,翻譯失誤就可能鬧出國際笑話,所以在外交翻譯中對幽默語言的翻譯顯得格外重要[1]。本文旨在對近年來幽默語言翻譯案例的研究,分析相應翻譯策略以供參考。
1.1幽默語言的特點
幽默的本質(zhì)是輕松詼諧的,不僅能夠愉悅身心、調(diào)動氣氛、緩和沖突、促進交際,它也是睿智和機敏的表現(xiàn),同時也能體現(xiàn)出個人魅力。幽默還有言語幽默與情景幽默之分,前者是語言表現(xiàn)的幽默,后者指依賴情景的幽默。言語幽默的特點主要以語音、詞匯以及句法三個方面為載體,比如同音詞、詞匯及語義雙關(guān)等;而情景幽默的語言通常都很尋常,它所使用的語言本身并不一定是幽默的,但當它被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時,就會產(chǎn)生獨特的幽默效果。然而不論是言語幽默還是情景幽默,只要是借助言語表達出來的幽默就是幽默語言。也正是由于幽默語言自身的特點,使其成為了一種重要的交際手段和交際策略,人們在交際中使用幽默語言往往會被視為是有智慧的,所以現(xiàn)今的對外交際場合也更多的使用幽默語言以更好地達到交際目的[2]。
1.2常見外交活動形式
外交活動包括歡迎儀式、正式會面會談、簽署協(xié)議、演講、國宴、國際會晤、謁墓等形式,這些都屬于較為傳統(tǒng)的外交活動形式,主要是政府與政府之間的交流。然而現(xiàn)今的公共外交在諸多外交形式中脫穎而出,成為最主要的外交活動形式。一方面,它可以借助媒體以文化傳播為主要方式,說明本國國情和本國政策,對政府的外交工作有相輔相成的支持性意義;另一方面,公共外交打破傳統(tǒng)外交形式擴大了對外交往的范圍,它既可以存在于一國政府與另一國的公眾之間,也可存在于兩國的公眾之間。本文涉及的外交活動內(nèi)容大都包含在公共外交的范疇內(nèi),比如兩會中外記者見面會、記者問答會和政府工作報告等。
2.1歸化與異化
翻譯理論家施萊爾馬赫在《論翻譯的方法》一文中提出,翻譯的途徑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盡可能讓作者安居不動,而引導讀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種是盡可能讓讀者安居不動,而引導作者去接近讀者?!泵绹g理論家勞倫斯·韋努蒂在《譯者的隱身》中將前者概括為異化,后者為歸化。按韋努蒂的說法,歸化法是“把原作者帶入譯入語文化”,而異化法則是“接受外語文本的語言及文化差異,把讀者帶入外國情景”。歸化和異化不僅是兩種翻譯理論同時也是兩種翻譯策略,在翻譯實踐中一直被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帶有語言、文化和美學因素的因素時,比如本文涉及的外交場合中的幽默語言,其語言時常飽含民族文化特色,此時就應用歸化策略或異化策略來翻譯,以達到不同的外交效果。
2.2外交場合中幽默語言翻譯策略的應用
2.2.1中國特色詞匯
例1.知道“習大大”怎么翻譯嗎?
外媒刊登了一篇介紹中國人怎么稱呼領(lǐng)導人的文章,文章解釋說,Xi Dada字面意思是Xi Bigbig,音譯為“Xi Dada”這個詞的意思可以是習伯伯(Uncle Xi),甚至可以是習爸爸(Daddy Xi)。
中國走向世界舞臺,刮起了一陣陣的中國風,也讓更多人對中國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所以現(xiàn)今出現(xiàn)越來越多被拼音化的詞,這同時也意味著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正在逐漸擴大。對我國主席的稱呼“習大大”的翻譯也引來中外媒體的關(guān)注,有外媒將“習大大”音譯為Xi Dada,按照其中文意思從而衍生出Uncle Xi以及Daddy Xi,這種幽默的表達既能體現(xiàn)中國民族特色、文化內(nèi)涵,又能簡練地保留了漢語言的形式。Xi Dada這種音譯的表達形式使用了異化翻譯策略,這使得外國人了解到中國對親戚的一種稱呼,更體現(xiàn)習近平主席在國民心中的地位;而衍生出Uncle Xi以及Daddy Xi的則使用了歸化的翻譯策略,這使得外國人更容易理解這一稱呼代表的意義。
2.2.2官方話語對接網(wǎng)絡(luò)詞匯
例2.李克強總理在答第一財經(jīng)大眾創(chuàng)業(yè)問題時的回答:真的是高手在民間啊,破繭就可以成蝶。
I believe there are a lot of people with brilliant talent among the people,and we must lift all the restrictions so that they can bring their talent to actual use.
網(wǎng)絡(luò)上普遍流行的這句“高手在民間”,通過總理的表述變得更幽默。而對此類幽默語言的翻譯采用的是轉(zhuǎn)譯,在譯文中將“高手”譯為people with brilliant talent,將“民間”譯為among the people,通過這種譯法將原句翻譯得準確無誤。許多網(wǎng)絡(luò)詞匯無法找到恰如其分的英譯版本,此時不如使用歸化法,會將其內(nèi)涵意義表達得更清楚[3]。
例3.大道至簡,有權(quán)不可任性。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powers should not be held without good reason.有權(quán)不可任性。Power is not to be used arbitrarily.
國務(wù)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嚴肅又不失活潑地強調(diào):大道至簡,有權(quán)不可任性。對此,中國日報給出翻譯版本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powers should not be held without good reason,官方英譯版本則是 Power is not to be used arbitrarily。這句話的性質(zhì)如同政治性口號,起到號召和宣傳的作用,所以在翻譯時應盡量做到簡潔明了。中國日報給出的譯本使用雙重否定表示“有權(quán)不可任性”,使句子又長又繞,影響一定的宣傳效果;而官方譯本僅用arbitrarily一詞表達出“任性”,不僅結(jié)構(gòu)簡短,表達上更是清晰。由于原文帶有一定的語言文化,所以在翻譯時很難達到效果對等,此時便可采用歸化策略,將其原意完整的表達出來促成了流暢的交流[4]。
例4.《印度時報》報道,在李克強總理首次出訪印度與印度總理辛格握手道別時,剛欲離去的李克強,聽到人群中有人呼喊便停住了腳步。他幽默地對要求補拍鏡頭的印度記者說:“It will be a headline of your newspaper?”(這張照片能夠成為你們報紙的頭條嗎?)
“Yes,Yes!”印度記者回答道。
聽到肯定的回答,李克強開懷大笑,一邊說:“Once again?。ㄔ賮硪淮危?,一邊面向記者區(qū)再次與辛格握手。這時人群中爆發(fā)出一陣笑聲。
總理的幽默是充滿智慧的,當然并不是由于關(guān)心自己是否能“上頭條”而發(fā)問,而是借此多停留一刻回饋熱情的印度人民,這三句話也給訪印之旅畫上圓滿句號。從報道中的譯文可看出外交語言翻譯的特點:準確無誤,用詞嚴謹。以第一句話為例:It will be a headline of your newspaper?直譯為“這張照片能夠成為你們報紙的頭條嗎?”,而沒有被翻譯成“我能上頭條么?”。由于外交場合畢竟還是自帶嚴肅屬性的,所以此時的翻譯采用異化策略,更多的是考慮到將原文意思表達并且不失莊重。
2.2.3修辭的翻譯
例5.safety of every bite of food.
舌尖上的安全。
此句是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式中,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wù)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時發(fā)表的講話。本句話的翻譯參照了中央電視臺播出的美食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A Bite of China)”,使用仿擬的修辭手法,利用大眾熟悉的事物吸引人們注意,對一向平淡無奇的政府工作報告產(chǎn)生興趣從而深入了解報告內(nèi)容[5]。此處的翻譯選用的是異化翻譯策略,一方面能體現(xiàn)出政府工作報告的核心,另一方面還宣傳了我國大型美食類紀錄片,可以說是表達和宣傳兩不誤。
例6.老虎、蒼蠅一起打。
hunting tigers and fliescracking down on both tigers and flies.
這是習近平主席在2013年時的反腐口號,此句口號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的將貪污的人比作老虎和蒼蠅兩類??谔栔械摹袄匣ⅰ庇髦干蠈诱莆沾髾?quán)且貪污的人,“蒼蠅”喻指間接受益者,偷食老虎吃剩下的殘肉的人?!袄匣?、蒼蠅一起打”的說法在國外也有著較高的普及度,如今“cracking down on both tigers and flies”的表述成為常見譯法,也有外媒將其翻譯為Hunting Tigers and Flies。對“老虎”和“蒼蠅”這兩個詞語也都采用異化的翻譯策略,保留了中國特色文化的原汁原味。
2.2.4當外交遇上中國諺語和俗語
例7.(改革貴在行動)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
Talking the talk is not as good as walking the walk.
這是兩會中外記者見面會上,李克強總理回答記者提問時的答復,主要是要說明改革貴在行動。此句話借用英文常用表達walk the walk,talk the talk意為“說到做到”或“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而此句的翻譯很巧妙地借用了英語的習慣說法,很自然,外國人一下子就能聽懂,這也是本次記者招待會上最出彩的翻譯之一。民間俗語或諺語的言語雖不華麗但很真切,在外交語言中也是必不可少,而其中不少都可以與英語中的一些習慣表達相對應,比如:East or west,home is best.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Do not cast your pearls before swine.莫把珍珠丟豬前莫對牛彈琴等。即使在文化各不同的兩個國家里,還是會有文化交匯的地方,此時我們選用歸化策略更好,使見面會上的外國記者立刻就能理解李克強總理表達的真正含義。
例8.李克強:主持人說到吃午飯的時間了。中國人說民以食為天。所謂民是眾的意思,你們的肚子加起來遠遠超過我一個人,還是要讓大家不能挨餓。
Li Keqiang:The moderator indicates to me that it’s already lunch time.The Chinese people see food as an overriding priority.With so many people at the press conference,I hate to stand between you and your lunch.
這是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記者會上結(jié)束時說的一句話,意在結(jié)束這場記者問答會,既機智又幽默。譯文中overriding priority意為“首要事項”,多出現(xiàn)于政治領(lǐng)域,而譯文將這個屬于政治范圍內(nèi)的詞語融合到諺語的翻譯中,替代現(xiàn)有許多翻譯版本,同時將此諺語也融合到當前的環(huán)境中,暗示中國人民很看重食物,到了時間絕不能耽誤大家吃飯??偫硪赃@種謙虛幽默的方式作為記者會的收尾也是智慧之舉。此處的翻譯采用的是歸化的翻譯策略,雖然沒有完全對等的將其翻譯出來,但其中的含義還是表達的很清晰,可以讓人們馬上理解話語中的含義。
2.2.5習氏幽默與外交的碰撞
例9.2014年3月,習近平在荷蘭海牙會見了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會議期間,習近平幽默地說:“我在與米歇爾臨別時,她讓我正式轉(zhuǎn)達對總統(tǒng)先生的親切問候?!痹诼牭接⑽姆g后,包括奧巴馬在內(nèi)的全場人員都被逗笑了[6]。
When I was bidding farewell to Michelle in Beijing,she asked me to formally convey to you her best regards.
如果不了解這期間所發(fā)生的事件背景,就很難理解這段幽默。在習近平主席會見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前期,奧巴馬的妻子米歇爾正在進行訪華之旅,米歇爾在習主席臨行前托習主席向丈夫奧巴馬捎去問候,所以奧巴馬從身旁的習主席那里收到了來自自己妻子的問候。這其中幽默的關(guān)鍵在于這個“親切問候”,首先這屬于外交禮儀用詞,很少用在夫妻間;其次妻子請一個外人親切問候一下丈夫,這本身就帶著幽默;而且是在正式的外交場合,且由一個外界一向認為嚴肅有余、幽默不夠的中國領(lǐng)導人來表述。這不僅體現(xiàn)米歇爾的幽默,也凸顯了習主席的幽默。這句話的翻譯采用了歸化法,在漢譯英中增加了一個地點信息in Beijing,用英語常用習慣表達清晰地詮釋了原文包含的所有信息。
[1]姜秋霞.外事筆譯[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5-6.
[2]徐亞男,李建英.外事翻譯:口譯和筆譯技巧[M].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2-5.
[3]楊紅梅.從中國特色詞語的翻譯略談“不折騰”的英譯[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2009(6):85-89.
[4]高彬.外交語言的特點及翻譯策略探析[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2014(3):57-60.
[5]黃蘭花.從合作原則看外交活動中的幽默交際策略[J].科技信息,2011(32):220-221.
[6]薄景山.政府層面上的公共外交話語修辭策略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3(12):123-125.
責任編輯:建德鋒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Humors in Diplomatic Occasions
ZHANG Fulin,WANG Feng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Jilin 132101)
In diplomacy,translation as a bridge,where as the humorous 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communication strategy,so the translation of humorous language in diplomacy has become 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ask.This paper will study on the successful translation cases and its strategy mainly based on the public diplomacy and might contribute to this translation field.
foreign activities;humorous language;public diplomacy;translation strategies
H315.9
A
2016-03-18
吉林農(nóng)業(yè)科技學院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2015077)
張福琳(1993-),女,河南省洛陽市人,吉林農(nóng)業(yè)科技學院2012級英語專業(yè)學生。
※為本文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