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家樂 姚樂野
摘要 函授教育是民國時期圖書館學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具有學習時間靈活,教育費用低廉,不受地域限制等種種優(yōu)點。以上海圖書館學函授學校為據(jù),兼及參考其他圖書館學函授學校教育情況,考察了民國時期圖書館學函授教育辦學史及教學各環(huán)節(jié)的相關內容。由于戰(zhàn)爭導致圖書館事業(yè)衰敗是民國時期圖書館學函授教育難以為繼的主要原因。
關鍵詞 民國時期 圖書館學函授教育 上海圖書館學函授學校 陳伯逵
分類號 259.29
DOI 10.16603/j.issn1002—1027.2016.01.015
清末及民國時期是我國圖書館事業(yè)萌芽發(fā)展的重要階段。伴隨20世紀初各地圖書館如雨后春筍般的設立,1920年代以后圖書館學教育也隨之興起。然而,民國時期一直處于政治動蕩、經濟困窘的狀態(tài),以固定教學場所,統(tǒng)一授課與實習,按期畢業(yè)的傳統(tǒng)辦學形式發(fā)展緩慢。1930年代以后,一種新的圖書館學教學方式——函授教育,在圖書館學人的推動下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嘗試。這種靈活的教學方式在新中國成立以后的圖書館學教育活動中亦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資料稀缺及關注不夠,目前學界有關這一問題的論述僅有蕭林來“解放前我國的圖書館學教育史料”一文,以及吳徐年、顧燁青“中國近代圖書館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之途徑”一文分別有數(shù)百字的簡略介紹,除此之外的討論幾于空白。筆者收集整理了相關公開出版資料,查閱了上海市檔案館收藏的相關檔案,并以資料保存較完整的上海圖書館學函授學校為對象,兼及參考商務印書館函授學校圖書館學科、中華圖書館學函授學校圖書科、上海文化函授學校圖書館學系函授班四所圖書館學函授教育機構的實踐,分析民國時期圖書館學函授學校創(chuàng)辦的社會背景及所取得的成就,并對其中的師資、教材、考評、實習、就業(yè)等環(huán)節(jié)進行研究,形成這一時期有關圖書館學函授教育的總體認識。
1發(fā)起背景及辦學優(yōu)勢
1.1發(fā)起背景
20世紀20年代以后,中國圖書館事業(yè)從簡單模仿西方漸漸走向科學化、專業(yè)化的發(fā)展道路。其中有幾個重要標志,一是以文華圖書館學??茖W校為代表的圖書館學教育機構開始建立,各地短期圖書館學教育陸續(xù)開展,標志著圖書館員專業(yè)化教育的開始。二是以中華圖書館協(xié)會為代表的各地圖書館協(xié)會紛紛成立,圖書館員有了自己的行業(yè)組織,開始發(fā)出統(tǒng)一的聲音。三是各類圖書館學期刊、著作不斷涌現(xiàn),開始從學科理論的視角研究西方圖書館學中國化進程中所產生的種種問題。這些重要特征均表明當時的圖書館事業(yè)處在一個非?;钴S的階段,帶來了對專業(yè)人才的旺盛需求,這一狀況可以從當時圖書館學人的論述中窺見一斑:
“即以本市而言,復旦大學自沈丹泥先生受聘清華大學圕后,年余無相當者主管圕,遂聘余前往,余本已應聘,旋以南市頗多牽制,不能驟然分身,未幾又辭去;于是復旦改聘孫心磐先生,孫先生以商整會圄之牽制,又不能前往專任,計無所出,于是孫先生以一日分兩處,半日在商整會圕,半日在復旦大學圕,但此亦只可暫時,不能持久,蓋長途往返,有損精神,職務不專,難望美滿;其次如交通大學圕,他去者他去,作古者作古,久思不得其人,乃至廣州中山大學圕調聘杜定友先生主管,杜先生又以一木難支大廈,復往廣州調來涂祝顏先生錢亞新先生,于是廣州又告缺人矣;又其次,如洪有豐先生往北平長清華大學圕,于是首都中央大學圕無人矣,恰好上海圣約翰大學暫時停辦,于是是校羅氏圕主任黃維廉先生前往擔任,去秋圣約翰大學復開,卜校長以圕關系重要,調回黃維廉先生主持。黃先生以母校情切,未及沈先生南來,即辭中央大學之事而回原職。其后中央大學雖曾禮聘戴志騫先生主持,而戴先生又不久升任是校副校長,又其次如愛群女子中小學校圕清心女子中學圄,迄今未得分類編目者,目下雖由余及宋景祁先生分別兼理,但終非長久之計。以外埠而言,北平北海圕,奉天東北大學圕,又同澤中學圄,均需專才。于是乎劉國鈞李小緣孔敏中等數(shù)位先生或離金陵大學或離清華大學等圕而去矣。是年中央黨部宣傳部訓令海內外各級黨部籌設圕,于是圕館界之范圍頓時擴大,而人才荒亦益形劇烈矣。最近青島大學教授宋春舫先生專程來滬采辦圖書,并物色圕管理人才,適孔敏中先生南歸,本會即擬介紹孔先生應聘青島大學圕,孰意首都中央政治學校圕亦在物色主管者,孔先生以遠毋寧就近,逐罷青島之行?!?/p>
這段有關20年代末的圖書館敘事,反映了當時各地圖書館高速發(fā)展所造成的人才短缺現(xiàn)象。以上海為例,據(jù)呂紹虞統(tǒng)計1937年淞滬會戰(zhàn)前上海有各類圖書館265所,而同期的文華圖書館學??茖W校及金陵大學圖書館學系每年的畢業(yè)生均為數(shù)人到十數(shù)人之間,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斑h至川滇黔桂,近如浙閩湘鄂,每函詢本會可有專才介紹?!碑敃r各類臨時開設的圖書館學短訓班,由于舉辦多無規(guī)律,師資力量無保障,培訓時間很短,僅能進行一些基礎知識的普及工作,還談不上系統(tǒng)性、專業(yè)性。一些專業(yè)課程因學生選修人數(shù)過少不能開課,以1925年中華圖書館協(xié)會與其他教育機構合辦暑期學校為例,袁同禮等圖書館學家原本預備開課13門,因學生選課過少,最后僅開4門,而且多為學生選修。這類短訓班培訓質量較差亦是顯而易見的。
在1929年中華圖書館協(xié)會第一次年會上,圖書館界對于人才培養(yǎng)漸有統(tǒng)一的認識,認為可以通過“創(chuàng)立圖書館專門學校,在大學添設圖書館系,并資遺留學員生出洋研究及考察?!眮砼囵B(yǎng)一個人數(shù)較少的精英群體。通過“設立圖書館員速成班,講習所,暑期學校及在中等學校添加圖書館學課程,添設職業(yè)科?!眮砼囵B(yǎng)一個以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職業(yè)群體,此即沈祖榮所謂:“為普通一般圄設想,則圄人員,仍應對圕整個工作有所諳習,庶可應付圕中各方面之業(yè)務,如俗所謂生,旦,凈,丑,末,樣樣俱能者也?!碑敃r尚未提出設立圖書館學函授學校的建議,直至1936年在中華圖書館協(xié)會第三次年會上,方有“武昌文華圕學??茖W校增設圕學函授部案”提出,但并未見實施。因此陳伯逵于1930年在上海開辦圖書館學函授社在當時是一個創(chuàng)舉。
1.2辦學優(yōu)勢
20世紀20年代正值中國圖書館學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初期,圖書館人才還極為稀缺,當時的圖書館學專家如杜定友、胡慶生、沈祖榮、袁同禮、金敏甫、戴志騫、馬宗榮等,還只是一個不超過五十人的小群體,且主要分布于上海、廣州、北京、南京、武漢數(shù)地。當時的圖書館學教育機構亦只有文華圖書館學??茖W校、上海國民大學圖書科及之后的金陵大學圖書館學系,每年的畢業(yè)生極為有限,依靠傳統(tǒng)方式要在短時期內普及圖書館學教育,造就圖書館學專才幾乎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任務。
而圖書館學函授教學在當時有幾大優(yōu)勢,一是受地理限制小,教育質量有相當保障。教材由圖書館學專家統(tǒng)一編撰,學生與學校之間通過郵件往來完成評閱及交流,使分散在各處的學生能得到同等質量的專業(yè)教育。然而由于當時郵件遠距離寄運緩慢,學生反饋不易,從上海圖書館學函授學校學生籍貫來看,盡管報名時學生籍貫有十數(shù)省之多,但至畢業(yè)時學員主要集中在江浙、安徽、上海等東部省份,30年代中期以后函授學校學生集中于上海周邊的情況更加常見,例如第六屆畢業(yè)者“計王惠亭「黃縣」孫蘊璞「黃縣一羅三水」過蘇民「無錫」吳衢生「浦城」達仲格「南通」鄭建安「蕪湖」朱培鳳「上?!乖S人濟「松江j等九名?!本鶠樯虾V苓叺貐^(qū)學生??梢钥闯龊诮逃诋敃r仍存在著地理的局限性。二是節(jié)約經費,便于學員兼職進修。函授學習對于學生以及學校而言都可以節(jié)約很大的費用,上海圖書館學函授學校學生學費一年僅18元,商務印書館函授學校圖書館學科一年僅5元,后降至2元。而同期文華圖書館學??茖W校一年的學膳食費及雜費一年就須250元??梢姾诮逃M用較傳統(tǒng)學校教育費用低廉得多,適宜在職圖書館館員進修,經濟條件較差的學生亦能獲得教育機會,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進度,合理安排時間進行學習。三是學習系統(tǒng)性強,函授學校設置有系統(tǒng)的課程體系,較一般圖書館學短期培訓要完善的多。函授教育也不完全等同于自修,學校對學生有相應進度要求,避免學生中途放棄。四是授予文憑。函授學校與其他短期圖書館學教育相比較,學生可以獲得專業(yè)資質認可,畢業(yè)時可以獲得文憑,在當時圖書館學專業(yè)人才稀缺的時代,圖書館學函授學校的這一優(yōu)勢顯得非常重要。
2陳伯逵的圖書館學教學經歷
提起我國第一個圖書館學函授教育機構,就不得不簡要述及該校創(chuàng)辦人陳伯逵先生。陳伯逵(又名陳天鴻)早年曾參與多次圖書館學教育活動,是一位著名的圖書館學教育家。1925年8月,杜定友在上海國民大學文科創(chuàng)辦圖書館學系成立的時候,陳伯逵就作為圖書館學教師身份開始教學工作。“現(xiàn)任教授有杜定友胡樸安二人。助教有孫心磐陳伯逵二人。臨時講師多人?!?/p>
1926年陳伯逵又在上海中學高中部講授實用圖書分類法。在1928年上海東方圖書館開辦的圖書館學暑期講習班上陳伯逵擔任教習,“民國十七年(1928年)七月上海東方圖書館館長王云五,為提倡圖書館事業(yè),在該館開辦圖書館學暑期講習班,并在上海圖書館協(xié)會內推請孫心磐、沈丹泥(即沈學植)、陳伯逵、宋景祁、陳友松等五君,分別演講圖書館學及其他應用學術。自七月九日至八月十八日止,定額四十名,須現(xiàn)在圖書館服務人員,及大學二年級肄業(yè)生。課程為四角號碼檢字法及實用圖書館。第一星期上午聽講,下午實習,第二星期起接連五星期全日實習,晚間聽講?!?930年夏又曾第二次開班。1929年又有“中央大學區(qū)立上海中學校長鄭西谷先生,以圖書館事業(yè)日見重要,特在師范科設圖書館學學程,……是項學程聞已聘定陳伯逵先生擔任教授云?!边@些正規(guī)或臨時的教育培訓活動從時間上來看基本連續(xù),可見陳伯逵自1925年以后趨于專門從事圖書館學教育工作,在當時圖書館界已有較高的知名度。1930年陳伯逵創(chuàng)建上海圖書館學函授學校,之后主要投身于圖書館學教育事業(yè)。
3上海圖書館學函授學校及其他圖書館學函授學校辦學概況
上海圖書館學函授學校創(chuàng)辦于1930年初,最初命名為“上海圖書館協(xié)會附設函授學社圖書館行政學系(The Correspondence School of The ShanghaiLibrary Association:Schoo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陳伯逵認為“以各處急需者,無非主管人員或分類員編目員等,概而言之,即圕行政人員,所以先辦圕行政學系?!毙V吩O在上海大南門中華路民立中學圖書館,開辦至工935年后“遷至小西門薛家橋白漾一街七十六號”,1938年時又遷移至“上海戈登路三六三弄七四號”,1941年時又見地址設于“新闡路甄慶里三十六號”,說明該校曾屢次搬遷。
上海圖書館協(xié)會附設函授學社圖書館行政學系于1931年初改名為“上海圖書館學函授社,隨后又于1932年初再改名“上海圖書館學函授學校”。本文為行文方便,統(tǒng)稱為“上海圖書館學函授學?!薄T撔U惺罩袑W畢業(yè)或具有同等程度者,“預定一年為畢業(yè)期限,并發(fā)給中西文對照畢業(yè)證書一紙,備學員應聘時證明學力之用?!鄙虾D書館學函授學校曾因戰(zhàn)事中斷過一年時間,于1938年10月復課?!叭デ镆驊?zhàn)事暫停,現(xiàn)假戈登路三六三弄七四號繼續(xù)招男女新生?!?937年上海圖書館學函授學校規(guī)定“一年發(fā)給證書,學習迅速者縮短為半年?!?938年復課以后該校畢業(yè)期限則一律改為半年,“學費十八元半年畢業(yè)?!?/p>
1939年陳伯逵在“上海圖書館事業(yè)檢討”一文提到“(在1937年淞滬會戰(zhàn)后)猶在掙扎者,為大同大學圖書館,新中國大學圖書館,及上海圖書館學函授學校。新起奮斗者,為中國流通圖書館,中華業(yè)余圖書館,新亞圖書館,進修圖書館,自學圖書館及中華圖書館學函授學校?!闭f明辦學仍在繼續(xù),1941年11月18日《申報》又有“上海圖書館學函授學校設獎學金”的消息,此后再未見任何報道。筆者查閱檔案,見上海圖書館學函授學校1931入學學生及1932年畢業(yè)學生名單表各一份,其1932年畢業(yè)學生名冊見表1。
1942年以后該校是否停辦,抑或繼續(xù)經營?筆者認為繼續(xù)經營的可能性仍舊存在。1943年陳伯逵在其《實用圖書館學講義》一書末頁有“中華民國三十二年歲次昭陽協(xié)洽春日陳天鴻伯逵識”,說明1943年春他還在對該教材進行整理,文中又有“凡閱本講義時,遇有未能明了之處,可來函討論,但須附回件信封與郵票?!弊謽?,說明他仍對圖書館學教學抱有極大興趣,因此即令該校當時已經停辦,可能停辦時間亦很接近。當然這只是猜測,未能得到史料的證實,由于抗戰(zhàn)爆發(fā)以后上海成為淪陷區(qū),圖書館學相關期刊有關上海等淪陷區(qū)的報道極少,與1937年以前信息豐富的狀態(tài)形成鮮明反差,使我們缺失了對淪陷區(qū)圖書館事業(yè)進行觀察的很多資料。
除上海圖書館學函授學校開辦期限稍為確定以外,其余三所圖書館學函授學校均只有開始時間而未查知明確的終止時間,商務印書館函授學校圖書館學科至少開辦至1938年,“1938年6月商館當局擴充函授學校,并修訂函授學校章程,在原來各科辦學的基礎上,改設中學部和大學部,……中學部設國文、日文、英文、算學、自然、史地、圖書館學等七科?!睆堝\郎文中曾介紹該?!翱箲?zhàn)后,隨商務印書館管理處遷往長沙,繼續(xù)辦理?!钡笙⑷绾危形凑业较嚓P資料。
其余兩所學校存續(xù)可能均很短暫,因為在當事人的回憶錄中極少提及函授辦學之事。在呂紹虞“圖書館生活的十年”一文里附有一個編者前言,稱其“呂先生前任大夏大學圖書館主任兼圖書學教授,現(xiàn)任鴻英圖書館主任仍兼大夏大學教授,中華圖書館函授學校校長,為我國圖書館專家?!钡珔谓B虞在文中僅有半句提及函授辦學情況,“二十八年秋再兼大夏圖書館學教授,中華圖書館學函授學校也于此時創(chuàng)辦,登報招生,入學者頗為踴躍?!?,然后再無下文,其學生查啟森在《緬懷恩師呂紹虞先生》一文里甚至未提到此事。在另一位當事人錢亞新的《我的回憶錄(9)》中亦未提及上海文化函授學校圖書館學系函授班辦學一事。筆者只是在檔案《教職員履歷表》中找到有關他的介紹:
姓名:錢亞新性別:男年齡:四四籍貫:宜興學歷:武昌文華大學圖書科畢業(yè)經歷:國立社會教育學院教授職務:圕學科主任所授學科:圕學講話專任或兼任:專任
可見要么當事人從事函授教學的經歷相當短暫,認為不值一書,或者該函授學校開辦時間極短,很快草草收場。
4教學情況
4.1師資與講義特色
陳伯逵在1930年初曾擔任上海圖書館協(xié)會主席,因此該校最初是以上海圖書館協(xié)會函授學社的名義開辦的。在《本會函授學社圕行政學系章程>>中附有該校的教員名單,見表2。
這些人多是當時中國圖書館界的著名人物,有著豐富的圖書館實踐經驗,采用的教材系將各位圖書館學專家的研究成果匯集成冊,分為12組課程,每組課程內又設若干章節(jié),比如理論組目次中又分“怎樣叫圕”“怎么叫圕學”“圕的沿革”“圕和圕學”等章,然后“分訂數(shù)十小冊,發(fā)給學員?!?943年陳伯逵出版的《實用圖書館學講義》很可能是該校歷年講義的總結,該書有幾個特點,
一是匯集了多位圖書館學家的研究成果,除他本人撰寫了主要部分以外,還收錄了馮陳祖怡的“圕之責任與人生”、黃維廉的“著者號碼編制法”、“目錄片排列法”、金敏甫的“標題目錄概述”等文章。在上海圖書館筆者還查到胡卓著《實用圖書館學講義(編目組要目)》一書,裝幀排版風格與陳伯逵所著《實用圖書館學講義》一致,因此此書應為上海圖書館函授學校教材之一。1937年商務印書館函授學校增設圖書館學科招收學生,也出版過《圖書選擇》、《圖書編目法》、《圖書運用法》等函授教材。
二是教材注意吸收中國學者及西方圖書館學的研究成果,各節(jié)往往附錄相關問題的參考書,比如有關標題目錄的參考書籍與論文,方便學有余力的同學自修。
“舉要如次:
杜定友:圖書目錄學。52—60頁。
沈祖榮:中文編目之管測。圕學季刊二卷一期。
沈祖榮:中文編目中一個重要問題。圕學季刊三卷一期。
劉國鈞:圖書目錄略說。固學季刊二卷一期。
黃星輝:中文編目之標題。圕學季刊三卷一期。
西文:
Bishop:Practical Handbook of Modern Li-brary Cataloging,1927.pp.115—147.
Cutter:Rules for Dictionary Cataloging,1904,pp.66—80.
Fellow:CatalogingRules,1926,pp.38—54.
Hitcher:Cataloging for Small Libraries,1915,pp.35—54.”
三是文字淺顯多用白話文,每章篇幅較短,課后附有思考題,題目多是要求聯(lián)系實際作答,不做抽象的思考。講義中將涉及到的圖書館學術語盡量在正文中闡釋而很少單列注腳,從而使講義顯得簡潔,方便了讀者學習。
中華圖書館學函授學校師資則有呂紹虞、景培元、陳鴻飛等,基本為文華圖書館學??茖W校的畢業(yè)生。
4.2課程設計及課程內容
圖書館學函授學校在課程設置上有兩種方式,第一種以圖書館工作流程來設置課程,具有明顯的職業(yè)培養(yǎng)傾向,其典型是上海圖書館學函授學校。該校課程最初分為10組:理論組、設備組、選擇組、訂購組、登記組、分類組、編目組、出納組、參考組、裝訂組,后又增加法規(guī)、廣告兩組,共計12組,其主干課程即是按工作流程進行編排,商務印書館函授學校圖書館學科課程設計亦與之類似(表3)。
第二種是按學習內容進行遞進式及專門式的課程設計,以培養(yǎng)讀者檢索利用及圖書館從業(yè)人員為目標,其典型是1946年3月成立的上海文化函授學校圖書館學系。內分為一、二、三級課程,第一級課程即初級課程以“為普通學人及圖書館職員對于圖書館學欲得門徑,或知其初步的管理方法者而設,共分10回?!狈Q之為“圖書館學講話”。內容為:開宗明義,建立重心,堅強機構,計劃經濟,布置環(huán)境,征購原理,制備食糧,供應消費,擴張市場,實施教育等。第二級課程即中級課程,圖書館利用法,“為一般民眾或從業(yè)人員欲利用圖書以資進修而設?!闭f明該校的教學對象還包括讀者。第三級課程即高級課程為圖書館學專題研究,“內分行政與設計,經營與管理,推廣與輔導三門,為對于圖書館學或圖書館事業(yè)欲求深造及發(fā)展者而設云。”
“本校用函授方法輔導自學天才養(yǎng)成圖書館主管專員▲高中程度入正科有專門學程十二種A初中程度入預科有高中學程二十八種▲學費低廉可分期付▲半年畢業(yè)發(fā)給證書介紹出路▲報名即日起不限年歲A細章可附郵二分向上海戈登路三六三弄七四號本校索閱。校長陳伯逵。”
縱觀四所函授學校課程內容多是實務類課程,純理論課很少,亦很少設有文華圖書館學??茖W校那樣的與圖書館學相關的毗鄰學科課程,例如金石學、簿記大意、當代史料等,是完全職業(yè)化教育或者說應用式的教育模式。
除正規(guī)的課程外,圖書館學函授學校往往還收集圖書館學研究的最新材料,供給學生參考。例如上海圖書館學函授學校平日搜集各國圖書館學書報,以備畢業(yè)實習時參考,并且“添辦學術講座,每月禮聘著名學者講演,并以講詞印發(fā)各地畢業(yè)同學會分會?!弊鳛檎浇虒W的補充,可見雖為函授教學,圖書館學函授學校對于最新學術動態(tài)仍是關注的。
4.3實習與考評
圖書館學函授學校中不少學生在入學前就是圖書館館員,也有許多學生之前沒有圖書館經驗,欲通過學習進入圖書館行業(yè)。上海圖書館學函授學校為此設有實習科目,聯(lián)系市內的專門圖書館供學員實習,因此圖書館學函授學校并非完全的通信教學,仍有教師親授的環(huán)節(jié),這可能也是造成外地學生報名較少的原因。
上海圖書館學函授學校辦學的一個重要特色就是注重理論問題的研究,“畢業(yè)學員修業(yè)完畢時,須先寄本社論文一篇,俟本社連同平日成績審查及格后,給予中英文對照證書一紙?!逼鋵W校章程第十四條亦規(guī)定“畢業(yè),學員修業(yè)完畢時,加作論文一篇,俟本校連同平日成績審查及格后,給予畢業(yè)證書。”學校將學員畢業(yè)論文結集出版,名為《上海圖書館學函授社學員畢業(yè)論文集》。在《上海圖書館協(xié)會會報》、《中國圖書館聲》等刊物上均發(fā)現(xiàn)有學員發(fā)表的文章,例如譚祥烈的“巡回圕和通訊圕”,李瑞華的“家庭圕和家庭教育的關系”,朱作孚的“怎樣引起閱讀興趣”,方承謨的“最適用的圖書分類法與檢字法”等不少文章。上海同學會還在《司法日報》上刊登“書聲旬刊”,提倡圖書館事業(yè)與讀書運動,又編著《圖書館服務門徑》一書廣為發(fā)行。這些注重研究的辦學方式與同時期的武昌文華圖書館學專科學校教學傳統(tǒng)非常相似。
圖書館學函授學校對學生的考核主要有平時成績,論文,實習三種方式。圖書館學函授學校依據(jù)學生郵件作答進行考核,對答卷格式有嚴格要求,甚至要求用專門的紙張。學生學習后回答課后問題,將答案寄回學校評閱,學校評閱后再寄還學生。以商務印書館函授學校圖書館學科的規(guī)定為例:
(一)學者讀畢一章之后,即須將本章習題依次作齊,抄于課卷紙上,即行寄與本社評閱,至末章所附試題,亦須如此謄寫清楚,方可交卷。
(二)習題或試題題文均須依次照錄于答案之前。
(三)每一習題之前,須冠以某種某章習題字樣(如《圖書分類法第一章習題(一)》是),試題更宜注明其所屬種類。
(四)每一習題,短者一紙,長者二紙或三紙,每易一習題,須另易一紙,以醒眉目。
(五)課卷中漢字須用正楷謄寫,添注涂改,每頁至多不得過三處。
(六)課卷中左邊之空白,須逐頁填明。住址尤詳細。
(七)課卷紙須用本社印就者為限,(此項課卷紙各地商務印書館均有出售)以歸一律。
(八)課卷不照上列規(guī)律者,作不合格論,原卷退還。
商務印書館函授學校圖書館學科是商務印書館面向館內外的培訓機構,王云五認為圖書館學與出版學相鄰近,學習圖書館學有助于業(yè)務水平的提高,因此鼓勵職工學習。為此對于職工有嚴格的教育計劃,圖書館學函授教育是其職業(yè)培訓的重要部分,有專門機構負責監(jiān)督職員進修,“為嚴密考查各生修學進程并養(yǎng)成其作讀書筆記習慣,特規(guī)定各人須逐日作讀書日記一篇,將當天所讀課文之起訖,內容概要及心得等項簡明記人筆記簿,于每星期一繳送人事科核閱一次。”其他如中華圖書館學函授學校也明確設有實習環(huán)節(jié)。
對于學業(yè)優(yōu)秀者,上海圖書館學函授學校章程第十五條規(guī)定,“獎品學員畢業(yè)成績在九十分以上者,由本校酌贈獎品?!?941年又規(guī)定,“本年特設民眾教育建設獎學金額一百名,備戰(zhàn)后需要,獎學金每名十元,不分性別,凡持有高中畢業(yè)證書前往登記者,均可享受。”商務印書館函授學校圖書館學科對學生考核合格者發(fā)給畢業(yè)證書,對于學業(yè)優(yōu)秀者給予獎勵,“畢業(yè)學員中成績最佳之三名,各得獎金數(shù)目如下:第一名五十元、第二名三十元、第三名二十元、每年兩次,每次共將國幣壹百元,又凡參加評獎之學員成績合于規(guī)定標準平均在九十分以上者,所繳學費全數(shù)退還?!倍撔W生學費每人僅二元,可見該校對于優(yōu)秀學生的獎勵力度很大,對于學業(yè)考核非常重視。
5余論
民國時期四所圖書館學函授學校均設在上海(表3),與上海作為中國最為發(fā)達的經濟文化中心,能為畢業(yè)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就業(yè)機會有密切的關系,也與上海是我國函授教育開展最早的地區(qū),與歷史傳統(tǒng)有關。1937年以前圖書館學函授教育取得了很大成功,“私立上海圕學函授學校成立以來,學員甚為踴躍,學業(yè)優(yōu)良者,均以介紹至各處圃服務,莫不勝任愉快,成績斐然?!标惒尤紊虾D書館協(xié)會主席時亦常通過決議來推動學生就業(yè)。比如1933年時有決議“函請全國各圖書館主管機關盡先聘用上海圖書館學函授學校畢業(yè)學員?!?934年時又請上海教育局代為推薦學生就業(yè)。
但也要看到函授教育存在著一些弱點。首先,由于函授教學完全依靠學生自律學習,學校監(jiān)督力度很弱,因此對學生個人素質要求較高,不少學生最初自信滿滿,學習中途由于缺少規(guī)律性學習及監(jiān)督,因各種原因中途輟學或不能完成學業(yè)者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這是傳統(tǒng)教學很少出現(xiàn)的狀況。以上海圖書館學函授學校1931年8月入學學生為例,當屆學生共入學75人,一年后按時畢業(yè)加上延遲畢業(yè)的學生僅14人,畢業(yè)率僅18.67%。其次,上海作為函授教育發(fā)達的地區(qū),當時各種名目的函授教育機構紛紛建立,其中少數(shù)人利用函授教育缺少監(jiān)督的狀況騙取學生錢財,以致學生疑慮重重,不敢貿然求學。有讀者(吳衢生之后成為該校第六屆學生,筆者注)居然致函上海市政府要求查證,“衢生畢業(yè)于浙江省立第八中學將及兩載,身充小學校長以。成才陋謬膺重,對于圖書管理尚乏專門知識,且欲環(huán)境之活動,爰是有意于此校,惟未審查以為防范未來,本著前車以謀兩全計,務懇代為查明郵寄回示,勿登報?!鄙虾J姓疄榇宿D交教育局處理。
“上海市政府秘書處公函字第一七○七號
案奉
市長發(fā)下吳衢生函呈一件,為報載上海民立中學圖書館內設有<上海市私立上海圖書館學函授學校>是否真實,請予查示等由,奉驗交教育局查明謹復等因;奉此,相應抄同原函一件,函請查照理為荷!
此致
教育局
附抄原函一件”
1937年淞滬會戰(zhàn)爆發(fā)以后,圖書館事業(yè)受到極大破壞,進而引起圖書館學教育事業(yè)的嚴重萎縮?!疤┌雸D書,散失無存;其有幸免者,或間道西運,或裝箱保管。得友邦之維護而無恙者,僅余徐匯圖書館,明復圖書館,鴻英圖書館,海關圖書館,工部局圖書館及震旦大學圖書館?!笨梢姂?zhàn)爭的破壞是非常嚴重的,也直接導致了上海圖書館學函授學校及商務印書館函授學校圖書科的衰落,而后續(xù)開辦的兩所圖書館學函授學校亦是曇花一現(xiàn)。在錢亞新的回憶錄里,像他這樣有名望的圖書館學專家,在戰(zhàn)時要找到工作亦主要依靠文華圖書館學??茖W校的師長及同門引薦,一般圖書館學函授學校學生要想謀到一份圖書館工作的難度就可想而知了。
與當時著名的文華圖書館學專科學校相比較,上海四所圖書館學函授學校學生入學學歷程度較低,學期一般以半年至一年為限,所學課程較集中于圖書學實務課程或應用課程,而較少發(fā)展到圖書館學相關學科,比如語言學、考古學、簿記學等課程,雖也有部分函授學校有實習環(huán)節(jié)及理論研究的要求,但無論從實習要求及研究深度來看,都不能與前者相比較。在一些內陸省份,一些圖書館也嘗試著圖書館學函授教育,并對教育方式進行了一些改進。廣西省立民眾教育館通過把講義公布于報章之上,學員通過閱報來完成學習,然后再通過信件與圖書館進行交流。
總的說來,圖書館學函授學校是當時介乎正規(guī)圖書館學教育與地方臨時圖書館學教育的一種補充教育方式,以培養(yǎng)圖書館專業(yè)職員為目標。函授教育方式雖仍有一些不足之處,但其所具備的先天優(yōu)勢在當時為普及圖書館學教育,培養(yǎng)圖書館學人才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