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艷,張愛武(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yī)院藥劑科,武漢 430064)
?
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yī)院中藥注射劑應用分析
楊曉艷*,張愛武#(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yī)院藥劑科,武漢430064)
DOI10.14009/j.issn.1672-2124.2016.01.028
摘要目的:統(tǒng)計分析中藥注射劑在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yī)院(以下簡稱“我院”)的應用現(xiàn)狀,促進中藥注射劑在我院的合理應用。方法:對我院2012—2014年中藥注射劑的品種、銷售金額、用藥頻度、藥品平均日費用、排序比、臨床各科室的使用情況和聯(lián)合用藥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結果:存在品種重復、超適應癥、無指征用藥和聯(lián)合用藥不合理等現(xiàn)象。結論:我院中藥注射劑在臨床使用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藥現(xiàn)象,應采取積極有效的干預措施規(guī)范用藥。
關鍵詞中藥注射劑; 用藥頻度; 平均日費用; 合理用藥
Analysis on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 in Tianyou Hospital Affiliated to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ANG Xiaoyan, ZHANG Aiwu(Dept.of Pharmacy, Tianyou Hospital Affiliated to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64,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atistically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jections in Tianyou Hospital Affiliated to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our hospital”), and to promote the rational drug use of TCM injections in our hospital. METHODS: The varieties, consumption sum, 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 (DDDs), defined daily cost (DDC), ranking ratio, service condition of clinical departments and drug combinations of TCM injection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2012-2014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and then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found out. RESULTS: The main irrational phenomenon were variety repetition, ultra indications, no indications of medication and irrational drug combination, etc. CONCLUSIONS: TCM injection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our hospital has showed some irrational phenomenon,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some positive and effect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to regulate the standard medication.
KEY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 DDDs; DDC; Rational drug use
中藥是我國的國粹,有著數(shù)千年的應用史,劑型多種多樣,而中藥注射劑是中藥多種劑型中發(fā)展較快的品種,因其具有療效確切、起效迅速、價格適中的特點,廣泛被臨床醫(yī)師和患者接受,近年來在各類醫(yī)院和多種疾病中使用頻率越來越高,但其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和使用安全性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對中藥注射劑的安全風險始終保持高度警戒,湖北省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也在《關于推薦基本藥物省級非目錄藥品的通知》中倡導,不推薦抗微生物藥品和中藥注射劑。為指導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yī)院(以下簡稱“我院”)正確合理使用中藥注射劑,筆者回顧性分析了2012—2014年我院中藥注射劑的使用情況,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提出改進措施。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從我院信息系統(tǒng)中抽取2012—2014年所有中藥注射劑的銷售品種、數(shù)量和金額,從病案室抽查全部聯(lián)合用藥病歷,按照制訂的檢查標準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2方法
以《新編藥物學》(17版)[1]規(guī)定的成人日劑量為標準,并參考臨床常用用藥劑量確定限定日劑量,部分藥品根據(jù)使用說明書推薦的成人平均日劑量,并結合臨床用藥習慣確定,計算用藥頻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與平均日費用(daily drug cost,DDC)。DDDs越大,表示該藥使用頻率越高,臨床對該藥品使用傾向性越大;DDC代表藥品的使用成本,表示患者應用該藥物的平均日費用,用于衡量該藥在經(jīng)濟上被接受的程度[2];排序比(B/A)=藥品銷售金額排序(B)/DDDs排序(A),排序比反應銷售金額與DDDs是否同步的指標,比值接近1,表明同步情況良好,藥品占有的市場份額較大,用藥人數(shù)較多,具有較大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3]。
2結果
2.1用藥品種及銷售金額
近年來我院使用的中藥注射劑品種達20種,主要應用于心腦血管疾病、各種外科手術的術前和術后、呼吸系統(tǒng)疾病、消化系統(tǒng)疾病、腫瘤和感染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將2012—2014年我院中藥注射劑的使用情況按銷售金額從高到低進行了排序,見表1。 從表中可以看出,20種中藥注射劑涉及6類,祛瘀類(活血化瘀類)品種數(shù)最多為11個,銷售金額與排序也最高,這與目前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患病人數(shù)的不斷增加有關,而活血祛瘀類中藥注射劑具有疏通血脈、祛除瘀血的作用,目前廣泛用于內、外、骨傷、婦、肛腸、五官及皮膚等臨床科室[4]。各種中藥注射劑銷售金額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不同程度增加,這與我院門診量及住院患者數(shù)量逐年增加和中藥注射劑在各大醫(yī)療機構的使用量逐步攀升[5]相吻合。
2.2DDDs與DDC
通過統(tǒng)計藥物DDDs、DDC、B/A比值等指標,能從宏觀上分析某類藥品的用藥模式是否經(jīng)濟、合理,其在醫(yī)院藥物評價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3]。通過對表1中20種中藥注射劑近3年來在我院的DDDs、DDC、DDDs排序、B/A比值進行了統(tǒng)計和排序,見表2。由表2可見,2012—2014年,B/A比值>0.7的中藥注射劑品種占91.7%,表明3年來大部份中藥注射劑的銷售金額與用藥人數(shù)同步性較好[6],比較3年的數(shù)據(jù),20種注射劑的DDDs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DDC值卻有所下降。丹紅和川芎注射液的DDDs位于前3位但DDC低于康萊特和艾迪注射液,這與康萊特和艾迪注射液為抗腫瘤類輔助藥,在中藥注射劑中價格較高有關,而丹紅和川芎注射液臨床應用較廣泛,患者使用療程也較長;喜炎平注射劑的DDDs 3年來均位于較高水平,這與近幾年由于抗菌藥物使用的嚴格控制, 清熱解毒類中藥注射劑也正在逐年快速增長,越來越多的應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療有關[7]。
表1 2012—2014年我院使用中藥注射劑品種及銷售金額
2.3各科室使用情況
傳統(tǒng)觀念認為中藥注射劑可以有病治病、無病防病、毒副作用小,因此從醫(yī)師到患者樂于使用。通過對臨床各科室各類中藥注射劑銷售金額統(tǒng)計,對比分析在相關科室的使用趨勢、分布情況,判斷其是否合理,見表3。從表中可以看出,活血祛瘀類中藥注射劑和清熱解毒類中藥注射劑在我院各臨床科室均有使用,活血祛瘀類中藥注射劑銷售金額以消化內科為最高,清熱解毒類中藥注射劑銷售金額以呼吸內科為最高,外科患者(術前或術后)在這兩類中藥注射劑中的銷售金額比例也較高,而止痛類中藥注射劑銷售金額在骨科3年來均占有較大的比例,腫痛輔助類和補益類中藥注射劑銷售金額在腫瘤內科3年來均占有較大比例。
表2 2012—2014年我院使用中藥注射劑的DDDs及DDC
表3 2012—2014年我院中藥注射劑在各科室使用情況(萬元)
注:“—”表示無相關數(shù)據(jù)
Note: “—”stands for no relevant data available
表4 2012—2014年我院各科室中藥注射劑聯(lián)合用藥情況(萬元)
注:“—”表示無相關數(shù)據(jù)
Note: “—”stands for no relevant data available
2.4中藥注射劑聯(lián)合用藥情況
聯(lián)合用藥是為了增強療效,減少毒副作用。而中藥注射劑的聯(lián)合使用時不僅需要考慮治療效果,同時更應兼顧安全性與必要性。我院常見的8類中藥注射劑聯(lián)合用藥情況,見表4。中藥注射劑的聯(lián)合用藥中,以兩種活血祛瘀類或聯(lián)用清熱解毒類聯(lián)合應用最廣泛,我院各臨床科室均存在此現(xiàn)象,其它類聯(lián)用現(xiàn)象相對較少。
3討論
3.1用藥品種與銷售金額
通過對我院中藥注射劑用藥品種和銷售金額統(tǒng)計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兩年來中藥注射劑使用品種基本無變化,各品種銷售金額均有增加。尤其是活血袪瘀類中藥注射劑,無論是銷售品種還是銷售金額均居首位,與文獻報道[8]類似,但我院活血袪瘀類中藥注射劑存在品種過多和藥品重復現(xiàn)象,如丹紅、谷紅、紅花、紅花黃色素注射液都是以紅花中有效成份為藥理基礎,丹紅、參芎葡萄糖、丹參粉針都含有中藥丹參成份,醫(yī)院應根據(jù)實際情況對活血化瘀類中藥注射劑予以簡化,嚴格遵循“一品兩規(guī)”,使中藥注射劑品種結構趨向合理。近年來部分心腦血管類中藥注射劑入選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存在頗多爭議[9-10],心腦血管類中藥注射劑所致不良反應位居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的首位[11],因此,建議臨床在使用此類藥物的同時應高度關注其不良反應。
3.2各品種DDDs、DDC和B/A比值
2012—2014年川芎葡萄糖、喜炎平和丹紅注射液的DDDs占據(jù)著前3名,川芎葡萄糖注射液臨床主要用于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如腦供血不足、腦血栓形成、腦梗死及其他缺血性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脈管炎等,在我院各臨床科室如消化內科、呼吸內科等科室作為輔助用藥均有較大使用量,多屬于超范圍用藥;喜炎平注射液DDC高達260元以上,該藥的主要成分為穿心蓮內酯,具有清熱解毒,止咳止痢的作用,臨床上用于支氣管炎、扁桃體炎、細菌性痢疾等,但在我院外科術后患者中使用較多,使用合理性需加強關注。谷紅注射液的DDC高,但B/A連續(xù)3年均﹤1,應提醒臨床關注是否存在不合理用藥現(xiàn)象[12]。臨床醫(yī)師應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使用,嚴禁超范圍無指征用藥,縮短用藥療程并減少患者經(jīng)濟負擔。
3.3中藥注射劑在各科室的使用
活血袪瘀類中藥注射劑使用量排名前3位的科室是消化內科、骨科和神經(jīng)內科,消化內科多用于慢性胃炎的輔助治療,外科用于術前或術后患者的活血化瘀用藥,都存在有超范圍超適應癥用藥現(xiàn)象;清熱解毒類中藥注射劑使用量排名前3位的科室是呼吸內科、骨科和普外科,外科以術后患者使用喜炎平較多,是因為抗菌藥物臨床控制日益嚴格,而清熱解毒類中藥注射劑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為臨床提供了新的選擇[13]。根據(jù)《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基本原則》,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應辨證用藥,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規(guī)定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藥”[14]。
3.4中藥注射劑的聯(lián)用
我院中藥注射劑聯(lián)合用藥主要以兩種活血祛瘀類或聯(lián)用清熱解毒類聯(lián)合應用居多,存在聯(lián)合用藥不當?shù)默F(xiàn)象。《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醫(yī)院中藥注射劑使用情況調查》[15]指出同時接受2種活血化瘀類藥物治療的現(xiàn)象應引起足夠重視,《某院中藥注射劑使用情況調查分析》報道[16]同時使用2種相似藥理作用的中藥注射劑,如2種活血化瘀類中藥注射劑同時使用或同化學類的心血管系統(tǒng)用藥同時使用易引起藥理作用疊加而產(chǎn)生藥品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我院在中藥注射劑的使用中存在有諸多不合理之處,合理使用中藥注射劑應做到:(1)嚴格按照原衛(wèi)生部制定的《中藥注射劑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辨證施治,真正做到安全、有效、合理用藥,同時要加強不良反應監(jiān)測。(2)臨床醫(yī)師在中藥注射劑的使用中應以中醫(yī)藥理論為基礎辨證施治,嚴格按照說明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項等,結合病情合理使用,確保臨床用藥安全、有效、經(jīng)濟、合理。(3)充分發(fā)揮藥師的作用,定期對中藥注射液的合理使用進行督促檢查;臨床藥師也要加強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的指導,確保用藥安全。
參考文獻
[1]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M].1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185-187.
[2]苗苗,劉俊,徐文科.某“三甲”醫(yī)院2010—2012年中藥注射劑應用分析[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4,14(8):734-737.
[3]韓冬,安愛軍,安廣文,等. 2010—2012年某院住院患者中藥注射劑應用分析[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3,13(11):980-983.
[4]韋煥麗,朱莉,羅亞妮.我院活血化瘀類中藥注射劑用藥合理性分析[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4,21(11):127-130.
[5]王娟,張慧芝,張曉燕,等.2012—2014年鄭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情況分析[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5,15(4):510-512.
[6]錢海燕.我院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情況分析[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3,20(12):92-93.
[7]紀金梅,馬宏軍.我院2012—2014年中藥注射劑使用情況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5,9(19):290-291.
[8]黃玉斌,李贊東.2007—2011年我院中藥注射劑應用分析[J].中國執(zhí)業(yè)藥師,2013,10(3):12-16.
[9]孟銳,任曉宇,藍培元.中藥注射劑入選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存在問題的分析:以丹參注射液為例[J].中國藥房,2010,21(28):2606-2608.
[10]符冰,盧榮枝.中藥注射劑入選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存在問題的分析:以參麥注射液為例[J].中國藥房,2011,22(36):3369-3370.
[11]苗苗,劉俊.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調查分析[J].安徽醫(yī)藥,2012,16(10):1550-1552.
[12]洪勇育,鄭重踐.廈門市中醫(yī)院病區(qū)西藥房2011—2013年中藥注射劑使用分析[J]. 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4,14(9):809-811.
[13]唐扣明, 呂遷洲. 我院2011—2013年中藥注射劑應用分析[J].中國藥房,2014, 25(31):2952-2955.
[14]衛(wèi)生部.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導原則[S].國中醫(yī)藥醫(yī)政發(fā)〔2010〕30號.2010-06-11.
[15]程軍,馮燕嫻,張士勇,等.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醫(yī)院中藥注射劑使用情況調查[J].醫(yī)藥導報,2011,30(11):1526-1527.
[16]王勝偉.某院中藥注射劑使用情況調查分析[J].中國藥師,2012,15(3):432-433.
(收稿日期:2015-09-17)
中圖分類號R9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124(2016)01-0077-03
#通信作者:主管護師。研究方向:骨科護理與用藥。E-mail:1095454743@qq.com
*主管藥師。研究方向:醫(yī)院藥學。E-mail:3219734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