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陸
綜觀2015年全國各地中考文言文閱讀試題,閱讀材料選自課內(nèi)的約占30%,選自課外的約占70%。閱讀材料的篇幅大多為300~400字。題型主要有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簡答題等。主要考查以下四個方面的能力:信息提取、內(nèi)容概括、鑒賞評價與文字表達。下面根據(jù)中考文言文閱讀所涉及的考點分別進行例析。
考點一:斷句
【考點透視】斷句是考查文言文的傳統(tǒng)方式。斷句題所選的句子一般不會很長,為了降低斷句的難度,命題者在考查中一般會限定斷句處數(shù)。
【備考指津】一般地,斷句應遵循的原則是:①通讀全文,整體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和主題;②仔細體會詞語的含義和詞語之間的關系;③先易后難,逐步縮小范圍,直至斷開全句。
例1.(2015·浙江寧波)
昔伍子胥累諫吳王,忤旨,賜屬鏤劍而死。臨終,戒其子曰:“懸吾首于南門,以觀越兵來伐吳。以鮧魚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當朝暮乘潮以觀吳之敗?!弊允亲院iT山,潮頭洶涌高數(shù)百尺,越錢塘,過漁浦,方漸低小,朝暮再來。其聲震怒,雷奔電激,聞百余里。時有見子胥乘素車白馬在潮頭之中,因立廟以祠焉。
【題目】用“/”給下面句子斷句(限斷三處)。
以鮧魚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當朝暮乘潮以觀吳之敗。
【解析】題干中限定斷句為三處,這樣就降低了難度。先把全文讀懂,把握全句意思。這句話可以翻譯為“用鮧魚的皮包裹我的尸體,然后投到江水之中,我會在早上和晚上踏著潮水來觀看吳國的失敗”。它包含四層意思:一是用鮧魚的皮包裹尸體;二是將尸體投到江水之中;三是“我”會早上和晚上踏著潮水來;四是吳國一定會被越國打敗。理解了這四層意思,斷句就不難了。另外,“投”“吾”“以”三個詞語亦可以成為斷句的標志。
【答案】以鮧魚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當朝暮乘潮/以觀吳之敗。
考點二:劃分朗讀節(jié)奏
【考點透視】劃分朗讀節(jié)奏的考查形式主要有兩種:①標出句子朗讀時的正確停頓;②選出朗讀停頓標示正確或有誤的一項。
【備考指津】一般來說,文言語句的停頓應遵循兩個原則:①人名、地名、物名等中間不能停頓;②表示一個完整概念的短語中間不能停頓。
例2.(2015·江蘇南京)
金山寺(并序)
[宋]梅堯臣
昔嘗聞謝紫微言金山之勝,峰壑攢水上,秀拔殊眾山,環(huán)以臺殿,高下隨勢,向使善工摹畫,不能盡其美。初恨未游,赴官吳興,船次瓜洲,值海汐冬落,孤港未通,獨行江際,始見故所聞金山者,與謝公之說無異也。因借小舟以往,乃陟回閣,上上方,歷絕頂以問山阿,危亭曲軒,窮極山水之趣。一草一木,雖未萼發(fā),而或青或凋,皆森植可愛。東小峰謂之鶻山,有海鶻雄雌棲其上,每歲生雛,羽翮既成,與之縱飛,迷而后返,有年矣。惡禽猛鷙不敢來茲以搏魚鳥,其亦不取近山之物以為食,可義也夫。薄暮返舟,寺僧乞詩,強為之句以應其請。偶然而來,不得仿佛,敢與前賢名跡耶。
吳客獨來后,楚橈歸夕曛。
山形無地接,寺界與波分。
巢鶻寧窺物,馴鷗自作群。
老僧忘歲月,石上看江云。
【題目】下列句中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昔嘗聞/謝紫微言金山之勝
B.向使/善工摹畫
C.窮極/山水之趣
D.惡禽猛鷙不敢來/茲以搏魚鳥
【解析】朗讀文言文時,主謂之間、動賓之間應該有適當停頓。上述四個選項中,D項是主謂句,“惡禽猛鷙”是主語,“不敢來茲以搏魚鳥”是謂語,朗讀停頓應該在這兩者之間。
【答案】D
考點三:常見文言虛詞的意義與用法
【考點透視】這個考點的考查一般集中在“之”“其”“而”“于”“以”等幾個常見的文言虛詞上,試題多以選擇題的形式呈現(xiàn)。
【備考指津】要掌握這些常見文言虛詞的意義與用法,不妨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①積累整理,系統(tǒng)歸納??梢苑制窟M行,對每篇文言文中所出現(xiàn)的常用虛詞的意義和用法進行歸納整理,并結合典型例句進行分析,以加深理解。②結合語境,靈活運用。理解文言虛詞要把它放在具體的語境中,結合具體語句確定其在句中的意義和用法。
例3.(2015·湖南長沙)
蘇武傳
初,武與李陵俱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單于使陵至海上,為武置酒設樂,因謂武曰:“單于聞陵與子卿素厚,故使陵來說足下。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shù)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復誰為乎?愿聽陵計,勿復有云?!蔽湓唬骸拔涓缸油龉Φ拢詾楸菹滤删?,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愿肝腦涂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亡所恨。愿無復再言。”陵與武飲數(shù)日,復日:“子卿,宜聽陵言?!蔽湓唬骸白苑忠阉谰靡?!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歡,效死于前!”陵見其至誠,喟然嘆曰:“嗟呼!義士!陵與衛(wèi)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
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fā)盡白。
【題目】下列選項中加點文言虛詞的含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陵見其至誠
A.太守即遣人隨其往(《桃花源記》)
B.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C.安陵君其許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D.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解析】“其”是常用的文言虛詞之一,主要用作代詞、連詞,也可用作助詞、副詞。題目中四個選項均為課內(nèi)所學內(nèi)容,分析起來不難。A項,“其”作代詞,指“他”,即漁人;B項,“其”作代詞,指發(fā)生火災時的聲音;C項,“其”作副詞,起加強語氣的作用,可翻譯為“可要”“一定”“務必”等;D項,“其”作助詞,表示推測,譯為“恐怕”。例句“陵見其至誠”中的“其”作代詞,指“他”,即蘇武,含義和用法與A項相同。
【答案】A
考點四:常見文言實詞的意義與用法
【考點透視】這一考點常見的考查形式有:準確理解常見文言實詞的常用義;辨別通假字,并解釋其意思;正確理解古今異義詞的古義,并比較其與今義的區(qū)別;準確解釋一詞多義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思;辨別詞類活用現(xiàn)象,并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意義和用法。
【備考指津】①熟悉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和詞類活用等文言現(xiàn)象;②注意分類搜集整理常見的文言實詞,并對其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和用法正確理解、牢固識記。
例4.(2015·重慶B卷)閱瀆《鄒忌諷齊王納諫》,完成下面題目。
【題目】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l)鄒忌修八尺有余 修:
(2)朝服衣冠
服:
(3)私我也
私:
(4)王之蔽甚矣
蔽:
【解析】第(1)題中“修”作名詞,可理解為“長”,這里指“身高”;第(2)題中“服”是名詞活用為動詞,可理解為“穿戴”;第(3)題中“私”是名詞活用為動詞,可理解為“偏愛”;第(4)題中“蔽”作動詞,意為“蒙蔽”,這里解釋為“受蒙蔽”。
【答案】(1)長,身高;(2)穿戴;(3)偏愛;(4)受蒙蔽
考點五:文言句子翻譯
【考點透視】文言句子翻譯是中考的必考內(nèi)容,其考查主要集中在:①文中有深層意義、表現(xiàn)力強、反映主旨的句子;②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等比較特殊的句子;③含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特殊現(xiàn)象的句子。
【備考指津】翻譯文言句子的方法有:①保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國名、官名、年號以及與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同的詞語;②補充,即補充單音節(jié)詞為雙音節(jié)詞,或補出省略的句子成分等;③省略,即省略不需要譯出的虛詞等;④替換,即用意思相同的現(xiàn)代漢語替換古漢語;⑤調(diào)整,即調(diào)整詞序或語序,使之合乎現(xiàn)代漢語用語習慣。
例5。(2015.上海)
陸象山少年時,常坐臨安市肆觀棋,如是者累日。棋工曰:“官人日日來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毕笊皆唬骸拔匆病!比蘸髤s來,乃買棋局一副,歸而懸之室中。臥而仰視之者兩日,忽悟曰:“此《河圖》數(shù)也?!彼焱c棋工對,棋工連負二局。乃起謝日:“某是臨安第一手棋,凡來著者,皆饒一先。今官人之棋,反饒得某一先,天下無敵手矣。”象山笑而去。
【題目】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常坐臨安市肆觀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痹谶@里是“常常”的意思;“臨安”是地名;“市肆”是一個固定名詞,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集市的店鋪”;“棋”,在這里名詞用作動詞,意思是“下棋”??梢?,整個句子理解起來并不難。不過,為了句意完整,翻譯時應加上主語。
【答案】(他)常常坐在臨安的市井中看(人家)下棋。
考點六:歸納內(nèi)容要點
【考點透視】“歸納內(nèi)容要點”,即對文中信息進行提煉和綜合,對所述事件或所講道理進行綜合判斷與推理,分析出事件發(fā)生的原因、某個論點的依據(jù)、某個人物的特征等,并由此感知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所要表達的感情。
【備考指津】解答這類題要在準確理解句、段、篇的含義的基礎上,梳理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根據(jù)題目要求分清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從而整合和歸納要點。答題主要有三種方法:①引用原文中的句子;②摘錄原文中的關鍵詞語;③用自己的話(可聯(lián)系原文中的有關詞句)。
例6.(2015·江西)
游大林寺
[唐]白居易
余與河南元集虛、范陽張允中……幾十七人,自遺愛草堂,歷東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頂,登香爐峰,宿大林寺。大林窮遠,人跡罕到。環(huán)寺多清流蒼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東人。
山高地深,時節(jié)絕晚。于時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華,澗草猶短;人物風候,與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別造一世界者。因口號絕句云:“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奔榷苡[屋壁,見蕭郎中存、魏郎中弘簡、李補闕渤三人姓名文句。因與集虛輩嘆且日: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由驛路至山門,曾無半日程,自蕭、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寥無繼來者。嗟乎!名利之誘人也如此!時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樂天序。
【題目】用自己的話說說白居易一行游大林寺的行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答題前,要認真閱讀材料,弄懂文章大意。答題時,要抓住題干中的“用自己的話”和“行蹤”來進行歸納與概括。
【答案】白居易一行從遺愛草堂出發(fā),經(jīng)過了東林、西林二寺,到達化城寺,在峰頂上稍事休息,便登上香爐峰,投宿于大林寺。
考點七:分析人物形象
【考點透視】所謂人物形象,就是文言文中所塑造出來的、生動具體的、激發(fā)人們思想感情的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人物形象分析,是文言文閱讀的一個常見考點。
【備考指津】①分析人物的語言?!把詾樾穆暋?,從人物的語言很容易看出一個人的性格特點。②分析人物的動作、行為。動作、行為,尤其是細節(jié),很容易暴露人物的特點。③注意側面描寫(烘托)。寫旁人對文中人物的反應和看法,就是側面描寫(烘托),如《愚公移山》中京城氏母子和鄰人大力支持愚公的行為。④關注人物的神態(tài)(表情)。⑤分析具體事件。事件反映人物品格,如《唐雎不辱使命》就是通過寫唐雎與秦王針鋒相對的斗爭這一事件,刻畫了唐雎不畏強權、正義凜然的人物形象。
例7.(2015·山東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