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煥軍
(濟寧市公安消防支隊,山東濟寧 272000)
?
關于消防給水問題的探討
王煥軍
(濟寧市公安消防支隊,山東濟寧272000)
摘要:結合實踐經驗,從消火栓設計流量計算、消火栓按鈕設置、區(qū)域消防系統(tǒng)等方面著手,探討了《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中的消防給水問題,有利于理解掌握和貫徹執(zhí)行新規(guī)范,從而保證消防供水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關鍵詞:消火栓,消防設計,消防供水系統(tǒng),規(guī)范
水是火災撲救過程中的主要滅火劑,其供應量的多少直接關系著滅火的成效,必須確?;饒龉┧陌踩煽俊B 50974—2014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以下簡稱《消規(guī)》)于2014 年1月29日發(fā)布,并于2014年10月1日開始實施?!断?guī)》的頒布實施為我國設計、施工、監(jiān)督管理人員安全、可靠、科學、經濟、環(huán)保供水提供了依據,但由于新規(guī)范剛剛頒布實施,相關人員難免對條文的理解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分歧。在此,對《消規(guī)》中的幾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建筑物的室外消火栓設計流量是由建筑物的用途功能、體積、耐火等級、危險類別等因素決定的。GB 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以下簡稱《建規(guī)》)規(guī)定了建筑物成組布置的相關要求,對于工業(yè)建筑第3.4.8條規(guī)定:“除高層廠房和甲類廠房外,其它類別的數座廠房占地面積之和小于本規(guī)范第3.3.1條規(guī)定的防火分區(qū)最大允許建筑面積(按其中較小者確定,但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不限者,不應大于10 000 m2)時”,對于民用建筑第5.2.4條規(guī)定:“除高層民用建筑外,數座一、二級耐火等級的住宅建筑或辦公建筑,當建筑物的占地面積總和不大于2 500 m2時”,可成組布置。單體建筑的室外消火栓設計流量可依據《消規(guī)》表3.3.2直接查詢得到,成組布置的建筑其室外消火栓設計流量應如何計算,一般有如下兩種方法:1)先按各自建筑物體積查得設計流量,再予以疊加;2)先將建筑物的體積疊加,再按總體積查得設計流量?!断?guī)》3.2.2條采用的是第二種方法,也就是說對于成組布置的建筑物先按體積逐一查出流量,再與相鄰建筑的流量進行疊加,比較出流量疊加最大的相鄰兩座建筑物,然后將這兩座建筑物的體積疊加,最后根據疊加后的體積重查表3.3.2得出流量。但還應注意,成組布置的建筑與采取特殊措施后的多棟相互靠近的建筑不同。成組布置是建筑物的防火間距不能滿足防火規(guī)范要求時的建筑物群,有些建筑雖然也是相互靠近但并不是成組布置,如符合《建規(guī)》第5.2.2條規(guī)定,建筑物相鄰較高一面外墻為防火墻的兩建筑,這時兩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限,兩建筑物貼鄰布置,其室外消火栓設計流量就應按最大的一棟計算;如果間距不符合《建規(guī)》第5.2.2條的規(guī)定,而只滿足成組布置的要求,室外消火栓設計流量就應當按剛才所描述的相鄰兩建筑物的體積之和計算。
GB 50016—2006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和GB 50045—95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都是依據地上建筑的體積、高度等確定消火栓設計流量,都沒有把地下建筑獨立出來計算,地下部分一般不算體積。現《消規(guī)》第3.3.2條建筑物室外消火栓設計流量、第3.5.2條室內消火栓設計流量和第3.6.2條火災延續(xù)時間都分別規(guī)定了對地下建筑的相關要求,但如何定義地下建筑目前存在歧義,個人認為可以這樣解決:
1)對于上部沒有建筑的獨立地下建筑,自然是按《消規(guī)》有關規(guī)定確定。2)地上、地下組合建造且地上、地下使用功能不同時,室內消火栓設計流量應該地上、地下分開分別計算后取最大值,室外消火栓設計流量則應按該地上、地下建筑總體積之和的公共建筑計算,其根據是《建規(guī)》第5.4.10.3條:“住宅部分和非住宅部分的安全疏散、防火分區(qū)和室內消防設施(如室內消火栓設計流量)配置,可根據各自的建筑高度分別按照本規(guī)范有關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規(guī)定執(zhí)行;該建筑的其他防火設計(如室外消火栓設計流量)應根據建筑的總高度和建筑規(guī)模按本規(guī)范有關公共建筑的規(guī)定執(zhí)行。”和《消規(guī)》第3.5.2條注3:“當一座多層建筑有多種使用功能時,室內消火栓設計流量應分別按本表中不同功能計算,且應取最大值”。3)地上、地下組合建造且地上、地下使用功能相同時,如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都是商場,共用安全出口,這時應從嚴要求,按地上、地下的總體積之和確定消防設計流量。4)地下建筑不包括汽車庫、修車庫,汽車庫、修車庫的消防設計流量按GB 50067—2014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5)地下建筑有多種使用功能的,如既有汽車庫,又有人防,還有商業(yè)等功能,則應按不同功能計算后取最大值。
消火栓箱處是否設置消火栓按鈕一直存有爭議?!断?guī)》取消了GB 50016—2006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和GB 50045—95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關于設置直接啟泵按鈕的規(guī)定?!断?guī)》第11.0.19條也規(guī)定消火栓按鈕不宜作為直接啟動消防水泵的開關。但考慮滅火救援的現實需要,個人認為,對于設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的臨時高壓消火栓系統(tǒng),可不設消火栓啟泵按鈕,而只設報警按鈕,這時的聯動控制方式是用消火栓系統(tǒng)出水干管上設置的低壓壓力開關、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設置的流量開關或報警閥壓力開關等信號作為觸發(fā)信號,直接控制啟動消火栓泵;對于沒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的臨時高壓消火栓系統(tǒng),在消火栓箱內仍宜設置消火栓啟泵按鈕,以便火災時救援人員能夠及時啟動消防水泵,供應消防用水,這時消火栓按鈕的動作信號作為報警信號及啟動消火栓泵的聯動觸發(fā)信號,由消防聯功控制器聯動控制消火栓泵的啟動。這樣的建筑一般體量較小,布線簡單,為防止因弱電信號的損耗而影響系統(tǒng)的可靠性,可考慮提高直接啟泵的電壓等級。
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fā)展,廠礦企業(yè)、多個小區(qū)、同一小區(qū)的多棟建筑共用消防供水滅火系統(tǒng)越來越普遍,在工業(yè)廠區(qū)、居住區(qū)等建筑群采用一套臨時高壓消防供水系統(tǒng)投向多棟建筑的水滅火系統(tǒng)供水是一種經濟合理的消防給水方式,我們一般稱之為區(qū)域或集中消防供水系統(tǒng)?!断?guī)》第6.1.11條規(guī)定了建筑群共用臨時高壓消防給水系統(tǒng)的設置條件,結合當今工程施工和滅火救援實際,個人認為符合《消規(guī)》第6.1.11條規(guī)定的建筑群可以設置成區(qū)域消防給水系統(tǒng),而符合《建規(guī)》第3.4.8條和第5.2.4條規(guī)定的成組布置建筑也宜設置成區(qū)域消防水系統(tǒng)。但因當前消防規(guī)范對區(qū)域消防系統(tǒng)規(guī)定較少,建議《消規(guī)》在后期修訂時,對區(qū)域消防供水系統(tǒng)的具體技術要求等細節(jié)問題進行明確。個人認為,區(qū)域消防供水系統(tǒng)可以共用消防水池、高位消防水箱和消防泵(房),但不應共用水泵接合器,水泵接合器應在每座建筑附近就近設置。
《消規(guī)》第12.3.10.4條規(guī)定:“消火栓箱門的開啟不應小于120°”,GB 14561—2003消火栓箱第5.13.3條規(guī)定“箱門的開啟角度不得小于160°”,二者相互矛盾,建議統(tǒng)一規(guī)定為開啟角度不得小于120°。
參考文獻:
[1]GB 50974—2014,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S].
[2]GB 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S].
[3]GB 14561—2003,消火栓箱[S].
[4]GB 50268—2008,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標準[S].
Discussion on fire water supply problems
Wang Huanjun
(Jining Public Security Fire Control Team,Jining 272000,China)
Abstract: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from the fire hydrant design flow calculation,fire hydrant button setting,regional fire control system and other aspects,discussed the fire water supply problems of Fire Water and Fire Hydrant System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beneficial to grasp and carry out the new specification,so as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fire water supply.
Key words:fire hydrant,fire protection design,fire water supply system,specification
作者簡介:王煥軍(1974-),男,高級工程師
收稿日期:2015-10-29
文章編號:1009-6825(2016)01-0137-02
中圖分類號:TU991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