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金源 劉桂賓 尹國利
(青島青建新型材料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青島 266000)
?
超高層建筑中頂升自密實鋼管混凝土配制與應用
臧金源劉桂賓尹國利
(青島青建新型材料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青島266000)
摘要:結(jié)合青島市國際航運中心項目的施工難點,介紹了頂升自密實鋼管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方法,從泵送設備的選擇、混凝土澆筑、泵管清洗等方面,闡述了混凝土的質(zhì)量控制及現(xiàn)場施工要點,達到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關鍵詞:鋼管混凝土,泵送頂升法,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
隨著建筑理論的深入研究和高性能自密實混凝土施工工藝的不斷發(fā)展,鋼管混凝土在超高層建筑中得到廣泛應用。鋼管混凝土是在鋼管內(nèi)填充混凝土,使鋼管內(nèi)的混凝土處于三向受壓狀態(tài),提高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同時,鋼管內(nèi)部的混凝土又可以有效地防止鋼管發(fā)生局部屈曲,將兩種不同性能的材料組合在一起,充分發(fā)揮了兩者的特點與優(yōu)勢。
目前,鋼管自密實混凝土的施工方法主要有兩種:1)高位拋落免振搗法,鋼管分成多段,將自密實混凝土從頂部澆筑,該施工方法可能導致管內(nèi)混凝土不連續(xù)、整體性差,且施工時間長,施工質(zhì)量無法保證,同時存在較大的施工安全隱患。2)泵送頂升澆筑法,該施工方法是在管柱下部開臨時澆筑孔,利用混凝土輸送泵自下向上澆筑混凝土,該施工方法能較好的避免高拋法的各種弊端,是目前澆筑鋼管混凝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所述的鋼管自密實混凝土的施工采用泵送頂升法澆筑。
青島市國際航運中心項目位于市北區(qū)連云港路66號,建筑面積160 057.13 m2,主樓塔高為254.4 m,主樓為框架—核心筒結(jié)構(gòu),框架結(jié)構(gòu)由鋼管混凝土柱和鋼梁組成。平面共布置了15根鋼管混凝土柱,鋼管柱最大直徑為1 400 mm,最小直徑為1 000 mm,鋼柱最大壁厚為35 mm。
本工程主樓豎向鋼管柱采用超高層自密實混凝土頂升法施工,自密實混凝土等級為:C60(頂升高度6層~24層),C50(頂升高度25層~56層)。
1)鋼管內(nèi)加肋。本工程外框架由鋼結(jié)構(gòu)圓管柱和鋼梁組成,鋼管柱內(nèi)灌注混凝土,為加強鋼管柱的剛度,在鋼管柱內(nèi)設置橫向加勁肋,因此給混凝土施工帶來極大難度。
2)超高層泵送。本工程最大泵送高度為256 m,泵管總長度大于320 m,因為泵送高度大,泵送距離長,因此該工程對泵送設備的可靠性,泵管的直徑、壁厚以及泵管的設置、固定均有較高的要求。
3)15根柱子連續(xù)施工。15根柱子依次澆筑,需要足夠的拆管接管時間,工人操作時間控制在15 min~30 min之間。
綜合考慮,本工程采用泵送頂升法澆筑鋼管混凝土,鋼管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60(頂升高度6層~24層),C50(頂升高度25層~56層)。要保證鋼管混凝土的順利澆筑和質(zhì)量,關鍵是要保證混凝土的泵送性和自密實性,因此制備出的混凝土需要具有良好的流動性以及流動保持性,同時還需具有較小的黏度和適當?shù)哪Y(jié)時間。在澆筑過程中混凝土要經(jīng)過鋼管中的橫向肋板填充密實,因此混凝土流動性要高。由于樓層高,泵送壓力大,混凝土要有較小的黏度,以降低泵送頂升壓力,且要求混凝土流動性和坍落度的經(jīng)時損失要小。
3.1原材料選擇
1)水泥:選用煙臺三菱水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P.O52.5級水泥。水泥組分及性能對混凝土施工性能影響較大,要根據(jù)細度、標準稠度用水量來選取水泥,本文選用三菱P.O52.5水泥,性能指標見表1。
表1 水泥主要性能指標
2)礦物摻合料:選用Ⅰ級粉煤灰,細度為11%,燒失量3.1%,需水量比93%。由于礦粉比表面積大、顆粒形狀不規(guī)則,并且會增加混凝土的黏度,因此本文僅選用粉煤灰作為摻合料制備混凝土。
3)骨料:本工程輸送管內(nèi)徑為125 mm,頂升混凝土的施工工藝,保證混凝土的密實效果,針對目前青島的地材情況,采用5 mm~20 mm連續(xù)級配的玄武巖碎石,針片狀含量1.2%,壓碎值指標4.6%,堆積密度1 510 kg/m3,表觀密度為2 760 kg/m3。砂選用水洗兩邊河砂,細度模數(shù)2.7,含泥量2.3%,堆積密度1 480 kg/m3,表觀密度為2 660 kg/m3。
4)外加劑:選用山東中巖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專門配置的NZY-TPC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固體含量11.5%,pH值6.5,減水率28%,推薦摻量2.5%。確保了混凝土在高流動性狀態(tài)下具有較好的黏聚性。
5)膨脹劑:選用武漢三源特種建材有限責任公司SY-AEA型高效減縮膨脹劑,限制膨脹率水中7 d不小于0.025%。為防止鋼管混凝土在水化過程中的化學收縮和自干燥收縮,在配制混凝土時,采用了一定量的優(yōu)質(zhì)膨脹劑。
3.2混凝土性能要求及配合比設計
為了滿足泵送頂升施工工藝的質(zhì)量,混凝土除了要有較好的自密實性,還要有較低的收縮性能以及較好的流動保持性(3 h無大的坍落度、擴展度損失),同時具備足夠的混凝土初凝時間(不小于10 h),以保證混凝土在整個泵送頂升過程中保持良好的流動性。另外,為了滿足15根柱子連續(xù)施工,要求混凝土在泵管中靜置30 min無分層抓底現(xiàn)象,保證和易性良好。
通過大量試驗對比和驗證,最終確定滿足工程需要的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見表2,具體性能見表3。
表2 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 kg/m3
表3 自密實混凝土性能
4.1泵送設備的選擇及管線布置
本工程施工高度為256 m,項目考慮到實際情況,24層(100 m左右)以下頂升施工采用ZLJ5121THB型普通車載泵,24層以上采用三一重工生產(chǎn)的HBT90CH-2128D超高壓混凝土泵。
由于施工工藝的特殊性,對泵管線路設計要求嚴格,經(jīng)過多方考慮確定了本次混凝土澆筑泵管的布置方案,具體管線設計如下:
1)在高層混凝土泵送中要求,水平管與豎直管道長度之比應不小于1/4左右,用來平衡垂直管道混凝土產(chǎn)生的反壓。泵送高度256 m,地面水平管設置長度為65 m,水平管節(jié)點處采取泵管固定措施,見圖1。
圖1 水平管節(jié)點構(gòu)造措施及液壓截止閥示意圖
2)在28層設置轉(zhuǎn)換層,轉(zhuǎn)換層樓面設置30 m的水平管,來平衡垂直管道混凝土產(chǎn)生的反壓。在距離車載泵5處,設置1個液壓截止閥,防止泵管內(nèi)的混凝土回灌入泵車內(nèi)。
3)由于下部泵管內(nèi)壓力較高,所以在30層以下采用了φ125×8高頻淬火鋼管,壁厚為8 mm,彎管采用耐磨鑄鋼,有30°,60°和90°,管道使用平口法蘭螺栓連接,采用O形圈端面密封方式密封。
4.2混凝土的澆筑
1)合理的泵送工藝:混凝土泵送前,先用清水潤濕泵管;接著泵送0.5 m3水泥漿,避免泵管中潤泵砂漿和水直接接觸,防止水沖刷砂漿堵管;接著泵送同混凝土配合比的砂漿用以潤滑泵管,潤泵完成后水和水泥漿統(tǒng)一收集接出,砂漿泵入柱子內(nèi),每根鋼管柱混凝土連續(xù)澆筑完成(見圖2)。
2)混凝土頂升至柱頂后,輸送泵停止工作,穩(wěn)壓5 min~6 min,若柱頂混凝土面無明顯回落,關閉止回閥,拆除混凝土輸送管,安裝封頭,混凝土輸送泵管移至下一鋼管前就位。單根鋼管混凝土澆筑完后,應及時清理從排氣孔流出的水泥漿污染的鋼結(jié)構(gòu)。
圖2 混凝土輸送圖
4.3混凝土泵管清洗
由于自密實混凝土自身黏度較大,輸送管道的清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泵送管道清洗不到位會直接影響下次施工的順利進行。
本工程采用超高壓清洗的方法,混凝土泵送完成后,澆筑2料斗~3料斗同混凝土配合比的砂漿作為過渡層,再用清水進行清洗,砂漿和清水之間加一海綿球進行間隔。這樣清水到達的高度和泵送高度相同,這樣既清洗了泵管又避免了泵管內(nèi)混凝土的浪費。
青島國際航運中心項目成功應用頂升混凝土施工工藝,C60自密實混凝土最大澆筑高度104 m,C50自密實混凝土最大澆筑高度256 m。順利施工的關鍵是混凝土具有較高的流動性、良好的自密實性、較低的黏度和較好的流動性保持性能;同時頂升自密實混凝土施工是一種系統(tǒng)工作,除對混凝土性能嚴格要求外,還要從設備的選用、混凝土泵管布置、施工工藝及泵管清洗等方面綜合考慮,才能保證工程的質(zhì)量。
同時,頂升法施工與傳統(tǒng)的高拋法相比,在施工進度、質(zhì)量和安全等方面給工程帶來了較好的收益和效果,具體如下:
1)頂升法施工降低了接管難度,單次混凝土澆筑時間縮短,減少了人工投入;頂升施工不受節(jié)點施工的制約,同時也不會影響上部鋼結(jié)構(gòu)的安裝和樓層混凝土的施工。鋼管柱混凝土頂升可以在“業(yè)余時間”進行施工,對整體工程而言,大大縮短了施工工期。2)頂升法施工無須搭設專用的澆筑平臺,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降低了大量的安全平臺搭設成本和人工費。3)頂升自密實混凝土施工,更能實現(xiàn)鋼管混凝土的密實性,保證混凝土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余成行.C60泵送頂升自密實鋼管混凝土的配制與施工[J].混凝土,2010(10):102-106.
[2]蔣正武,潘微旺,李享濤,等.泵送頂升鋼管拱自密實混凝土施工技術(shù)[J].建筑技術(shù),2011,42(2):134-137.
[3]王明月,李科研,王晶晶,等.C50頂升自密實鋼管混凝土在高層建筑中的應用[J].商品混凝土,2014(2):57-69.
[4]牛志平,彭世發(fā),朱文生,等.超高層鋼管自密實混凝土頂升法施工技術(shù)[J].建筑技術(shù),2013,44(1):37-40.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lifting-up pumping self-compacting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s in high building
Zang JinyuanLiu GuibinYin Guoli
(Qingdao Qingjian New Materials Co.,Ltd,Qingdao 266000,China)
Abstract:Combining with construction difficulties of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in Qingdao city,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mixing proportion design methods of the lifting-up pumping self-compacting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and describes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and in-situ construction points from aspects of pumping facility selection,concrete casting and pumping-pipe cleaning,so as to achieve great construction effect.
Key words: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lifting-up pumping method,self-compacting concrete,mixing proportion
作者簡介:臧金源(1986-),男,助理工程師;劉桂賓(1982-),男,工程師;尹國利(1976-),男,工程師
收稿日期:2015-10-26
文章編號:1009-6825(2016)01-0128-02
中圖分類號:TU528.59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