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清 胡 宇 徐宗軍 仇 苗 衛(wèi) 昊
陜西中醫(yī)藥大學(咸陽 712046)
?
水飛薊軟膏劑對淺Ⅱ度燙傷模型大鼠的療效評價*
劉清胡宇徐宗軍仇苗衛(wèi)昊△
陜西中醫(yī)藥大學(咸陽 712046)
摘要目的:評價水飛薊軟膏對淺Ⅱ度燙傷創(chuàng)面的治療效果,擴展水飛薊新的臨床應用。方法:將60只大鼠隨機分為水飛薊組(70g/kg、50g/kg、30g/kg) 、陰性對照組、模型對照組、潤濕燒傷膏組(50g/kg)。復制淺Ⅱ度燙傷模型,連續(xù)給藥20d,1次/d。持續(xù)觀察創(chuàng)面愈合情況,末次給藥后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300mg/kg)麻醉,股動脈取血分離血清,分別檢測血清中蛋白、羥脯氨酸含量和XOD活性。結果:與模型組比較,水飛薊軟膏各給藥組可不同程度縮短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提高愈合率,升高蛋白、羥脯氨酸含量,降低XOD活性。結論:水飛薊軟膏可明顯促進淺Ⅱ度燙傷創(chuàng)面的愈合作用。
主題詞 燙傷,淺 Ⅱ度@水飛薊軟膏大鼠傷口愈合
水飛薊(Silybi Fructus)具有清熱解毒,疏肝利膽等功效,用于肝膽濕熱、脅痛、黃疸等[1]。該味中藥及其有效成分的相關制劑在臨床上用于治療各類肝病療效顯著,機理較為明晰,但在外用治療燒燙傷方面鮮有文獻報道,本課題組前期研究發(fā)現(xiàn)水飛薊及其復方的提取物及軟膏劑對燙傷模型具有較好的療效,可有效緩解疼痛,消除炎癥,清除自由基,促進組織修復[2-3]。在此基礎上,本文著重考察其對淺Ⅱ度燒傷模型大鼠創(chuàng)面愈合情況和血清中蛋白、XOD、羥脯氨酸的影響,為臨床上有效治療燒燙傷提供中藥新制劑。
1儀器與試藥1.1實驗材料 試藥:水飛薊軟膏劑[3],美寶潤濕燒傷膏(批號:Z20000004),凡士林、乙醇、硫化鈉、水合氯醛、蛋白定量測試盒(批號:A045-2)、黃嘌呤測試盒(批號:A002)、羥脯氨酸測試盒(批號:A030-2)。實驗動物:wistar大鼠60只,雌性,由西安交大醫(y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動物合格證號:SCXK(陜)2012-003。
1.2儀器酶標儀(biotek 2010ELX-808型自動酶標儀,美國寶特)、電子天平GH-202(220/5kg-0.01mg)、恒溫箱、美國熱電702型超低溫冰箱。
2方法與結果2.1對燙傷創(chuàng)面愈合作用的研究取健康雌性大鼠60只,適應性飼養(yǎng)3d后按體重隨機分為水飛薊組(70g/kg、50g/kg、30g/kg) 、陰性對照組、模型對照組、潤濕燒傷膏組(50g/kg),參考文獻[4],定位復制淺Ⅱ度燙傷創(chuàng)傷模型。傷后立即給藥,1次/d,空白組和模型組給予生理鹽水,連續(xù)給藥20d后測創(chuàng)面愈合率,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以結痂全部脫落,創(chuàng)面完全上皮化為愈合標準,結果見表1。
注:與模型組比較,△P<0.05
2.2對創(chuàng)面蛋白含量、XOD、羥脯氨酸水平的影響 給藥20d后,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300mg/kg)麻醉,股動脈取血,3000r/min離心10min后分取血清,按照各試劑盒說明書,分別測定血清中蛋白、羥脯氨酸含量和XOD活性,結果見表2。結果顯示,與模型組比較,水飛薊軟膏大、中劑量組能顯著縮短傷口愈合時間,提高創(chuàng)面愈合率;同時水飛薊軟膏各給藥組均可顯著降低血清中XOD活性,不同程度升高血清中蛋白和羥脯氨酸含量,且受試藥物在實驗劑量下療效明顯優(yōu)于陽性對照藥物。
注: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3討論 基于水飛薊前期抗燙傷實驗研究和藥物抗燙傷作用機理的文獻研究,本實驗主要考慮燒燙傷后局部創(chuàng)面微循環(huán)障礙,缺血缺氧狀態(tài)下黃嘌呤脫氧酶轉(zhuǎn)化為XOD,進而產(chǎn)生大量的O-和H2O2,是燒傷后活性氧的主要來源;羥脯氨酸是膠原蛋白的主要組成成分,通過測定組織或血液中羥脯氨酸的含量可以檢測組織代謝活性及狀況,故主要選擇檢測受試藥物對XOD、羥脯氨酸水平的影響來探討水飛薊抗燙傷作用機理[5-6]。
另外,根據(jù)文獻研究,抗燙傷實驗一般選擇測定創(chuàng)面組織中的XOD、蛋白和羥脯氨酸含量,如創(chuàng)面已愈合則取瘢痕組織進行測定。本實驗給藥20d后,創(chuàng)面已基本愈合,又由于淺Ⅱ度燙傷主要損傷表皮,對真皮和皮下組織損傷較少,瘢痕組織形成不明顯,加之皮膚組織勻漿較難制備,故本實驗未切取創(chuàng)面組織而改為測定血清中上述指標。
參考文獻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
[2]郭惠玲,衛(wèi)昊,武可泗,等.燙傷靈對大鼠抗炎鎮(zhèn)痛作用的實驗研究[J].陜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8,31(6):63-64.
[3]衛(wèi)昊,萬朝陽,張瑩.水飛薊提取物對燙傷創(chuàng)面愈合作用的實驗研究[J].陜西中醫(yī),2013,34(10):1428-1429.
[4]楊軍,劉曉瑾.大鼠燙傷創(chuàng)面模型的制備和創(chuàng)面觀察[J].陜西醫(yī)學雜志,1999,38(7):794-795.
[5]謝欣梅,龐曉斌,叢悅.醇提蛋黃油對大鼠燙傷愈合作用的機理研究[J]. 中成藥, 2013,35(1):172-175.
[6]蘇涌,許杜娟,高昌琨,等.八號膏對大鼠深Ⅱ度燙傷模型創(chuàng)面的治療作用及其機制研究[J].中成藥,2013,35(1):20-23.
(收稿2015-10-30;修回2015-12-09)
通訊作者△
【中圖分類號】R64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