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麗,劉志強
(1.濱州醫(yī)學院,山東 濱州 256600;2.山東省濱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山東 濱州 256600)
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的臨床特點與妊娠結局分析
周曉麗1,劉志強2*
(1.濱州醫(yī)學院,山東 濱州 256600;2.山東省濱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山東 濱州 256600)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的臨床特點,并了解其與妊娠結局之間的關系。方法 選取2014年6月-2016年1月間在我院婦產科接受產前檢查并確診為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患者93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治療后甲狀腺功能是否恢復至正常水平分為兩組,恢復正常為研究組61例,未恢復正常為對照組32例,追蹤其分娩結果,并比較其不良妊娠結局的發(fā)生率。結果 研究組孕婦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特別是新生兒甲減和死胎的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會增加不良妊娠結局的發(fā)生率,早期積極篩查并給予有效干預至關重要。
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功能篩查;妊娠結局
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屬于妊娠合并癥的一種,在所有妊娠女性中發(fā)病率約為1.0%-2.5%[1],相對較低,但如不能及時發(fā)現并給予科學治療,可能會對胎兒的發(fā)育、孕婦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增加不良妊娠結局的發(fā)生率。做好圍生期孕婦甲狀腺功能的篩查與監(jiān)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就在我院婦產科接受產前檢查并確診為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患者93例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其臨床特點及其與妊娠結局之間的相關性。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6年1月在我院婦產科接受產前檢查并確診為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患者93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參與本次研究的孕婦均在妊娠期內按時到醫(yī)院接受產前檢查,且分娩地點也在我院產科,排除合并其他內外科合并癥的患者。無一例失訪的情況,圍生期資料完整。所有患者均經甲狀腺功能篩查證實,篩查時的孕周8~32周,平均(20.9±1.5)周,符合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標準,即:促甲狀腺激素水平異常升高,而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游離甲狀腺素的水平降低。其中,血清促甲狀腺激素水平在10.0 mU/L及以上,而游離甲狀腺素水平在10 pmol/L以下為臨床甲減;血清促甲狀腺素水平在2.5-10 mU/L之間(孕早期)或3.9-10 mU/L之間(孕中晚期),而游離甲狀腺素水平正常的情況為亞臨床甲減。
孕婦確診后均給予左旋甲狀腺素等藥物進行針對性治療,按照其治療效果將其分為兩組,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的61例為研究組,未能達標的32例為對照組。
研究組年齡21~39歲,平均(29.1±3.5)歲,初產婦41例,經產婦20例。合并臨床甲減的孕婦13例,合并亞臨床甲減的孕婦48例。
對照組年齡22~37歲,平均(29.6±3.1)歲,初產婦20例,經產婦13例。合并臨床甲減的孕婦6例,合并亞臨床甲減的孕婦26例。
兩組孕婦在年齡、分娩史、甲狀腺功能減退的類型等方面的比較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定期對孕婦的甲狀腺功能進行監(jiān)測,通過全自動免疫分析儀對各組孕婦血清中促甲狀腺激素(TSH),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等的水平進行測定,并根據測定的結果確定治療方案,孕婦只接受碘鹽補充,限制脂肪、膽固醇類物質攝入,加強蛋白質攝入等常規(guī)治療,不行藥物干預23例。孕婦70例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左甲狀腺素治療,按照患者不同妊娠階段的不同治療目標不同,調整左旋甲狀腺素的給藥劑量(妊娠早期治療目標為0.1 mU/L<TSH<2.5 mU/L,妊娠中期的治療目標為0.2 mU/L<TSH<3.0 mU/L,妊娠晚期治療目標為0.3 mU/ L<TSH<3.0 mU/L)。做好孕婦及胎兒狀況的監(jiān)測工作。
比較兩組孕婦圍生期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并對其妊娠結局進行追蹤,計算各組不良妊娠結局(包括早產、流產、剖宮產、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胎兒畸形、新生兒甲減、死胎等)的發(fā)生率。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對比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孕婦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特別是新生兒甲減和死胎的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孕婦不良妊娠結局的比較 [n(%)]
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是引起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的主要原因,其與孕婦的碘攝入量、自身因素及胎兒生長發(fā)育因素等有關[2]。
本文對臨床甲減、亞臨床甲減孕婦干預后的妊娠結局進行了分析,并按照治療后甲狀腺功能恢復效果的差異分為了兩組,結果可見接受左旋甲狀腺素干預后各項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的孕婦各項不良妊娠結局的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未達標的孕婦,提示甲狀腺功能的正常與否與孕婦的妊娠結局息息相關,由于甲狀腺激素受體存在于卵巢的顆粒細胞與間質細胞中,當女性出現甲狀腺功能異常時,可通過影響下丘腦-垂體-卵巢功能對妊娠狀態(tài)造成影響。甲狀腺激素參與促進機體組織生長、分化、成熟等過程,并與骨骼、腦的生長發(fā)育息息相關。但妊娠期血清中甲狀腺激素與球蛋白、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等結合,碘清除率大大提高,妊娠期不同階段甲狀腺激素的水平也有不同變化。胎兒一般在孕10-12周形成甲狀腺組織,并于孕18周后分泌甲狀腺素T4,參與胎兒大腦生長發(fā)育,一旦孕期發(fā)生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情況,則會對胎兒智力發(fā)育造成影響;而患病女性如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則可能導致早產、流產、死胎、胎盤早剝、低體重兒、新生兒智力低下等一系列不良結局。因此,臨床上應重視妊娠合并甲減孕婦的甲狀腺功能監(jiān)測。本文患者在確診為甲狀腺功能減退后均通過食物或者藥物等進行干預,并根據干預結果分組,以分析甲狀腺激素水平與不良分娩結局之間的關系。對照組患者經治療后甲狀腺功能未能恢復正常的原因可能與患者的治療不到位、不能遵醫(yī)囑用藥等有關。
柯學禮等[3]的研究結果也證實了上述結論,其還分析了不同組別孕婦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的不同,發(fā)現甲狀腺功能各項指標未達標的孕婦糖代謝異常發(fā)生率高于甲狀腺功能正常的孕婦,提示對于臨床癥狀不典型,容易被忽略的孕婦,通過對其血糖進行監(jiān)測也可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其甲狀腺功能,有利于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及時發(fā)現。
綜上,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會增加不良妊娠結局的發(fā)生率,早期積極篩查并給予有效干預至關重要。
[1] 鞏梅麗,陳 晨,宋美玉.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癥26例妊娠結局分析[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3,13(2):309-311.
[2] 白 符,徐 艷,齊媛媛,等.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癥42例妊娠結局分析[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2,13(1):26-28.
[3] 柯學禮,胡文格,何素瓊,等.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的臨床診治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3,19(8):101-103.
R581.2
B
ISSN.2095-8803.2016.15.126.02
劉志強,博士,主任醫(yī)師,doctorlzq2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