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研究型圖書館變革與轉型專業(yè)學術會議探析

    2016-04-05 08:38:00許軍林董澤淑
    新世紀圖書館 2016年2期
    關鍵詞:學術會議研究型館員

    許軍林董澤淑

    ?

    研究型圖書館變革與轉型專業(yè)學術會議探析

    許軍林董澤淑

    摘要學術會議是學科理論研究和實踐的反映,也是提高學術研究水平、推進學科發(fā)展的重要途徑。論文在綜述圖書館變革與轉型學術會議及其特點的基礎上,總結研究型圖書館變革與轉型學術會議的主要成果,并論述了圖書館變革與轉型學術會議對圖書館理論和實踐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專業(yè)圖書館變革與轉型學術會議

    分類號G251

    DOI10.16810/j.cnki.1672-514x.2016.02.002

    On Research Library Change and Transformation Academic Conferences

    Xu Junlin,Dong Zeshu

    Abstract Academic conferences not only reflect the theoretic research and practice, but also promote the research qua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Whil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chievements of academic conferences on library transition are summed up, this paper expounds that academic conferences on library transition give a major push to the lib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Key wordsUniversity Library.Professional library.Change and transformation.Academic conference.

    研究型圖書館包括大學圖書館和科研院所圖書館,由于二者在服務對象、服務功能、服務策略上具有相同的屬性,故可將其作為同一研究對象。學術會議是一種以促進科學發(fā)展、學術交流、課題研究等學術性話題為主題的會議,也是促進學科發(fā)展、推動學科實踐的重要方式。近年來,研究型圖書館為應對信息環(huán)境變化和用戶需求多元化發(fā)展帶來的挑戰(zhàn),進行了一系列變革、轉型發(fā)展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其中圖書館專業(yè)學會、專業(yè)期刊雜志社、大學圖書館等機構組織的專業(yè)主題學術會議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促進了學術繁榮,將圖書館變革與轉型理論研究推向高潮,為圖書館變革與轉型發(fā)展實踐提供了明確的方向指導。因此,本文以圖書館變革與轉型發(fā)展學術會議為研究內容,總結研究型圖書館變革與轉型發(fā)展學術會議的特點、成果,并闡述學術會議對圖書館理論和實踐的推動作用。

    1 圖書館變革與轉型學術會議及其特點

    學術會議作為重要的學術活動方式,是科學和技術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1]。學術會議是科研人員收集科研資料、發(fā)表和交流學術觀點、溝通研究信息、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把握科技前沿和最新發(fā)展動向的重要渠道和途徑[2]。階段性同一或相近主題的學術會議集中反映了某一學科領域的研究動態(tài)、研究方向和前沿領域。2010年以來,研究型圖書館舉辦了一系列關于圖書館變革、轉型、發(fā)展的學術會議(見表1),推動了圖書館學理論研究的深入和實踐探索的進程。

    此外,《圖書情報工作》雜志社在2013年11月在云南騰沖以“圖書館的變革、轉型與超越”為題召開學術會議,總結國內外對圖書館變革的理論研究成果,推動圖書館變革的理論創(chuàng)新與實踐探索;2014年9月在吉林延吉市以“轉型期圖書館服務模式變革”為題召開學術會議,探索圖書情報機構及其服務模式向知識、智能、智慧、泛在以及開放創(chuàng)新方向轉型的策略。

    研究型圖書館持續(xù)開展的變革與轉型研究學術會議具有明顯的特點,表現(xiàn)在:①會議組織者為不同類型的學術機構、組織或團體。大學圖書館、圖書館學術機構、專業(yè)期刊雜志社、科學研究院等都圍繞著變革、轉型、發(fā)展的主題召開學術會議,表明了不同的機構都在關注圖書館變革與轉型這個主題。②會議組織形式多層次。圖書館變革與轉型學術會議包括國際性學術會議、高層次學術會議、專家論壇等,表明圖書館變革與轉型已經成為中外圖書館界研究的熱點。③會議主題內容明確。信息環(huán)境的發(fā)展、科學研究范式的變革、用戶信息需求與行為的變化已經對圖書情報工作產生越來越深刻的影響,圖書館的服務不應停留在信息服務層面,而是必須以新的服務模式來應對變化了的信息環(huán)境與需求。雖然國內外各類型圖書館都有各自不同的發(fā)展需求,也都面臨著相同的變化和挑戰(zhàn)。因此,以知識服務推動圖書館的變革和轉型發(fā)展成為學術會議研討的中心內容。

    表1 2010—2014圖書館變革與轉型研究學術會議一覽表

    2 圖書館變革與轉型學術會議的主要成果

    學術會議的功能就是交流學術思想、展示學術研究成果。學術會議成果大多不在正式刊物發(fā)表,屬于灰色文獻,但其含有大量的最新學科研究信息,是了解學科發(fā)展動向、水平和最新成就的重要信息資源。研究型圖書館變革與轉型學術會議產生了眾多成果,主要包括學術報告、會議征文、會議綜述等。

    2.1學術報告

    學術會議的主要議程是進行學術報告。學術報告是專家學者就自己的研究成果或某一專業(yè)知識通過大會演講的形式進行專題發(fā)言,通過會議交流,起到傳授知識、溝通信息、開闊思路、更新觀念、擴大合作等多種功能[3]。圖書館變革與轉型學術會議報告人不僅有中外著名的圖書情報學專家,還包括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大學和專業(yè)圖書館館長,代表著圖書館轉型理論研究和實踐的最高水平,具有引領和導向作用。本文所列圖書館變革與轉型學術會議交流學術報告134場,反映了在圖書館變革轉型這一領域學術研討的繁榮與學術活躍度(見表2)。

    表2 2010—2014圖書館變革與轉型研究學術報告一覽表

    2.2會議征文

    向會議提交學術論文用于會議宣讀、交流、討論是學術會議常見的方式。一般來說,會議論文圍繞某個科學領域進行集中研究,并通過學術會議交流,產生智力“碰撞”,有利于形成學術“群落”,并利用專家學者的集體智慧來解決學科發(fā)展和實踐中的難點問題。

    研究型圖書館變革與轉型學術會議除學術工作會議和專家論壇外,有四次學術會議進行了圖書館變革與轉型研究征文活動。其中,“學科館員服務:戰(zhàn)略、模式和最佳實踐”學術會議收到征文129篇?!白兏锱c走向:重新定義大學圖書館的未來”國際學術會議共收到來自大陸地區(qū)和海外的作者投稿69篇。從會議征文作者來看,包含了研究院所、高校不同層次的圖書館專家、學者。其中,大陸作者來自中科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蘭州大學、四川大學、浙江大學等大學圖書館;海外作者主要來自美國、德國、波蘭、澳大利亞、印度、沙特阿拉伯,以及香港、臺灣等地區(qū)。

    2.3會議綜述

    會議綜述是通過整理、分析、研究會議的學術報告、學術論文等材料,采用客觀敘述和綜合評價的方法,對會議主題、成果以及會議中提出的問題進行認真分析和深入研究而形成的文章體裁[4]。會議綜述要求客觀公正地介紹學術會議不同的學術觀點和見解,提煉出學術會議的內容要點,分析學術研究對推動學科理論和實踐發(fā)展的作用,其目的是引導人們對某一學術問題或某一理論問題作更進一步的探究。

    2010年以來的圖書館變革與轉型學術會議有三篇會議綜述公開發(fā)表在學術期刊上,對于傳播會議學術成果,促進圖書館變革與轉型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趙樹宜在《推動圖書館向知識服務轉型——2012學科館員服務學術研討會綜述》中,從學科館員的戰(zhàn)略與布局、任務與方法,不同類型圖書館學科化服務實踐經驗,嵌入式個性化學科館員服務的組織機制等方面,全面闡述了學科館員服務戰(zhàn)略,總結了圖書館學科館員服務實踐的經驗和成果,深度分析了圖書館學科館員服務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和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等[5]?!秷D書情報工作雜志社》記者撰寫的《知識服務推動圖書館轉型——“2012知識服務專家論壇”紀要》,圍繞知識服務動因、范疇、核心、實踐、主體的分析,闡述了圖書館轉型與重新定義、知識服務概念到戰(zhàn)略、知識服務模式到機制、知識服務從案例到應用、知識服務人員素質與人才培養(yǎng)等問題[6]。張春紅、廖三三、鞏梅等人撰寫的《變革與走向:共同探索圖書館的未來——北京大學圖書館建館110周年國際研討會暨PRDLA2012年年會綜述》,對會議戰(zhàn)略規(guī)劃與管理創(chuàng)新、知識發(fā)現(xiàn)與學科服務、用戶研究與服務推廣、數(shù)據(jù)管理與數(shù)據(jù)服務、合作與共享、社會媒體與共享空間等6個專題的主要報告進行了分析,闡述了促進圖書館應對挑戰(zhàn)、深入思考未來圖書館的定位和方向、重新制定發(fā)展策略等方面的理論和實踐問題[7]。其他學術會議在會后以新聞稿的形式進行了報道,宣傳會議內容,展示會議成果。

    總之,縱觀歷次圖書館變革與轉型學術會議,其理論成果豐碩,展示了學術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出圖書館“變革與轉型”這一主題的最新學術動態(tài),體現(xiàn)了圖書館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其成果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

    3 圖書館變革與轉型學術會議的作用

    以圖書館變革與轉型為主題的學術會議,對圖書館所處的信息環(huán)境和面臨的挑戰(zhàn)以及用戶需求特征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對圖書館變革的必要性進行了充分的論證,對圖書館變革與轉型發(fā)展的方向進行了認真的探索,從而掀起了圖書館變革與轉型研究的高潮,推動了研究型圖書館變革與轉型發(fā)展的實踐探索。

    3.1深刻分析圖書館轉型背景,闡明圖書館轉型的必要性

    圖書館變革與轉型學術會議深刻分析并揭示了當代圖書館在全球化、信息化環(huán)境中的生存特征及其面臨的困境,為研究型圖書館變革和轉型提供了現(xiàn)實依據(jù)。

    從圖書館面臨的環(huán)境來看,進入21世紀,在計算機技術的推動下,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數(shù)字化技術、現(xiàn)代通訊技術越來越成熟,尤其是移動通訊技術的發(fā)展,人們通過電腦、手機、手持閱讀器等設備,能方便地獲取工作、學習、研究需要的信息和知識,上網(wǎng)瀏覽、使用搜索引擎、在線購買已成為人們信息獲取的主渠道。信息傳播的方式和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的多元化,使圖書館的業(yè)務分散而出現(xiàn)功能萎縮。事實上,研究型圖書館到館人數(shù)減少、圖書流通降低、參考咨詢下降、編目業(yè)務邊緣化、期刊閱覽室“門可羅雀”已非罕見。

    從圖書館面臨的挑戰(zhàn)來看,表現(xiàn)在:①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引擎的挑戰(zhàn)。以Google為代表的網(wǎng)絡運營商,在網(wǎng)絡上提供了大量的紙本圖書數(shù)字化資源;以百度為代表的百科類和資訊類服務取代了了圖書館的參考咨詢服務[8]。圖書館資源中心地位喪失,專業(yè)價值遭受質疑。②信息機構的挑戰(zhàn)。CNKI、萬方數(shù)據(jù)、維普、超星等數(shù)據(jù)庫商不僅與圖書館爭奪用戶,推出了大量數(shù)字化圖書、期刊,并開設提供網(wǎng)上閱讀服務的網(wǎng)站向用戶開放,而且還壟斷了圖書館賴以生存的數(shù)字信息資源。③圖書館用戶的挑戰(zhàn)。圖書館用戶需要的已不僅僅是文獻產品的供給,而需要有深度的知識產品。然而,圖書館的專業(yè)能力往往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導致用戶拋棄了圖書館。因此,圖書館變革與轉型學術會議對圖書館所處生存環(huán)境進行了深刻的分析,闡明了研究型圖書館變革與轉型的必要性。

    3.2重新定義圖書館功能,確立知識服務為轉型發(fā)展方向

    圖書館變革與轉型學術會議對未來圖書館的功能、轉型發(fā)展的方向進行了深入的研討,提出重新定義圖書館的功能,以知識服務推動圖書館轉型的戰(zhàn)略舉措,為圖書館變革與轉型發(fā)展指明了方向。

    重新定義圖書館的功能。傳統(tǒng)的以文獻服務為中心的圖書館功能已經無法適應信息環(huán)境和用戶的需要,未來的圖書館必須適應用戶的多元化需求,承擔多元化的功能和角色。這就要求圖書館應進一步深入地了解、分析、研究新信息環(huán)境下用戶的需求特征和愿望,形成差異化的知識服務策略,并通過業(yè)務流程重組,形成新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重新定位圖書館的功能。正如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叢樹海教授所言:“大學圖書館發(fā)展戰(zhàn)略的調整首先必須解決圖書館自身定位的問題。大學圖書館作為一個多功能機構,應該成為大學的信息中心、學術活動中心、研究中心以及學習中心。”[9]

    以知識服務推動圖書館轉型。數(shù)字移動環(huán)境下,知識生產、存儲的整個形態(tài)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知識存在的方式不僅僅包含傳統(tǒng)的出版文獻或數(shù)字化后的數(shù)據(jù)庫,而是還包括廣泛存在于網(wǎng)絡的原生數(shù)字資源。用戶對文獻獲取已再不感興趣,而希望直接獲取知識單元,甚至直接使用知識單元。知識獲取、使用、需求呈現(xiàn)多樣化,要求圖書館能夠從知識管理層面上進行知識組織和知識挖掘,從海量的信息中組織符合用戶邏輯需求的知識內容,為用戶的教學和科研提供對某個知識領域的持續(xù)跟蹤、深入挖掘的知識產品,并有針對性、選擇性地向用戶推送知識產品。而要完成這個使命,圖書館員也應順應時代發(fā)展而求變,成為數(shù)字時代的知識導航員和知識管理者??傊瑤啄陙韴D書館變革與轉型學術會議,確立了以知識服務作為未來圖書館發(fā)展的方向,并以知識服務推動圖書館的轉型發(fā)展,這一具有深遠意義的研究成果已經成為圖書館界的共識和行動指南。

    3.3總結知識服務模式,推動圖書館轉型的實踐探索

    目前,圖書館在知識服務推動圖書館轉型的實踐上形成了較多的發(fā)展模式,包括學科化服務、信息共享空間(IC)、咨詢服務、智慧服務、機構知識庫等等。高校及專業(yè)圖書館轉型中應用最廣泛和典型的模式有學科化服務和信息共享空間建設。

    學科服務是圖書館知識服務的主要形式。在圖書館變革與轉型研究的推動下,高校和專業(yè)圖書館在學科館員服務領域進行了創(chuàng)新變革和實踐探索。通過變革傳統(tǒng)的以文獻信息為中心的服務模式,不斷探索學科館員服務的新理念、新方法,形成適應新信息環(huán)境的學科館員服務工作流程、服務規(guī)范和運行機制??梢哉f,以知識服務為核心的學科館員服務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如中國科學院研究所近十年來在學科館員嵌入科研一線的知識服務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和有益的實踐,逐步形成適合數(shù)字化科研的文獻情報需求的知識服務模式[10],此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大學圖書館不斷深化學科館員制度,探索學科館員知識服務推動圖書館轉型的實踐。

    信息共享空間(IC)建設是知識服務的另一種形式。圖書館IC空間由實體環(huán)境、虛擬環(huán)境和技術環(huán)境構成,包括多媒體空間、知識空間、學習空間、研究空間、文化空間、創(chuàng)新空間、社交空間等,可支撐個人學習、團體協(xié)作、信息咨詢等活動。通過舉辦名家講座、藝術展覽等,IC空間還為用戶營造濃厚的人文氛圍,促進跨學科的協(xié)同創(chuàng)新思維。不論從功能設計、空間構造,還是提供服務、細節(jié)關注等方面,IC空間都貫徹了活潑多元、合作共享的理念。如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建立以泛學科化服務體系為核心的組織機構、管理策略與運行機制,全方位支撐教學與科研過程;北京大學圖書館進行了物理空間的改造和虛擬空間的建設,其虛擬空間包括針對大學生的學習空間和針對教師的研究空間,學習空間里有相應的課程指南、教學大綱、參考文獻、習題庫、作業(yè)等;研究空間中提供科學研究所需的資源和各種各樣的工具等等。近年來,研究型圖書館學科館員服務的實踐,信息共享空間的建設,深化了學科館員服務制度,推動了圖書館向知識服務轉型。

    4 結語

    研究型圖書館變革與轉型學術會議既是應對圖書館面臨信息環(huán)境和用戶信息行為變化而開展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的總結,又是對圖書館未來發(fā)展的方向的探索和指導,對于豐富圖書館學研究的內容,促進圖書館變革與轉型發(fā)展研究,推動圖書館轉型實踐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縱觀若干次學術會議對圖書館變革與轉型研究來看,還存在諸多不足:①將圖書館變革與轉型原因歸結為外力的推動,對圖書館變革與轉型內力推動研究不足;②對知識服務如何實施未能形成明確的技術方案;③變革與轉型研究集中在高校圖書館和研究院所圖書館,對其他圖書館如何變革與轉型鮮有涉及。因此,在圖書館變革與轉型這個領域還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廣泛的實踐,既豐富和完善圖書館學理論,又指導圖書館變革與轉型發(fā)展的實踐,以彰顯圖書館學術研究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劉興平.學術會議的興起與發(fā)展[J].科技導報,2010,28 (6):19-24.

    [2]林則夫,李建平,紀建悅,劉玉珠.提升學術會議質量的若干建議[C].信息時代的學術交流:中國科協(xié)第四屆學術交流理論研討會論文集.北京:108-114.

    [3]高鳳云.科技情報機構學術報告工作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2(24):204-208.

    [4]方樂.會議紀要和會議綜述辨[J].秘書,2007(11):35-37,45.

    [5]趙樹宜.推動圖書館向知識服務轉型:2012學科館員服務學術研討會綜述[J].圖書情報工作,2012,56(9):145-147.

    [6]圖書情報工作雜志社.知識服務推動圖書館轉型:“2012知識服務專家論壇”紀要[J].圖書情報工作,2012,56 (3):5-11.

    [7]張春紅,廖三三,鞏梅,等.變革與走向:共同探索圖書館的未來:北京大學圖書館建館110周年國際研討會暨PRDLA2012年年會綜述[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3,31(1):5-14.

    [8]初景利,楊志剛.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圖書館新消亡論論辯[J].圖書情報工作,2012,56(11):6-11.

    [9]陳驍,劉金濤,譚丹丹,等.巨變中的大學圖書館:現(xiàn)狀思考與學科化服務發(fā)展趨勢:2010年“全球化視野·大學圖書館館長論壇”綜述[EB/OL].[2013-09-26].http://www.lib.shufe.edu.cn/dotnet/news/newcontent.aspx ID=1110.

    [10]劉細文,吳鳴,張冬榮,等.中國科學院研究所文獻情報機構的知識服務探索與實踐[J].圖書情報工作,2012,56(5):5-9,31.

    許軍林樂山師范學院圖書館研究館員。四川樂山,614004。

    董澤淑樂山師范學院圖書館講師。四川樂山,614004。

    收稿日期:(2014-11-26編校:鄒婉芬)

    猜你喜歡
    學術會議研究型館員
    國有企業(yè)研究型審計思考與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關于轉聘謝承華、斗尕館員為榮譽館員的決定
    青海政報(2018年1期)2018-07-09 05:50:56
    青海省人民政府關于轉聘謝佐等3位館員為榮譽館員的決定 青政〔2017〕32號
    青海政報(2017年7期)2017-07-24 14:14:41
    關于召開第18屆24省(市、自治區(qū))4市鑄造學術會議的(第一輪)通知
    時軍:定錨現(xiàn)代化研究型醫(yī)院
    定錨研究型人文醫(yī)院
    學術會議通訊
    廣州文博(2016年0期)2016-02-27 12:49:26
    淺談圖書館青年館員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
    河南科技(2014年19期)2014-02-27 14:15:53
    研究型教學模式在線性代數(shù)課程中的探索與實踐
    河南科技(2014年14期)2014-02-27 14:12:22
    第十八次全國焊接學術會議通知
    逊克县| 堆龙德庆县| 秭归县| 邵阳县| 平罗县| 米脂县| 乌拉特后旗| 镶黄旗| 卢湾区| 嘉荫县| 梁平县| 同德县| 南皮县| 延寿县| 凉城县| 德钦县| 翁源县| 马尔康县| 云浮市| 宁南县| 安顺市| 桑植县| 宜君县| 涟水县| 巴马| 惠水县| 保靖县| 石门县| 湘西| 蒙山县| 宁津县| 沛县| 宾川县| 平和县| 紫阳县| 无极县| 株洲市| 凤阳县| 习水县| 榆社县| 禹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