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明++金永明
摘 要: 中職院校是培養(yǎng)基層勞動者的主力軍,學校在軍訓實踐中要不斷探尋民族團結教育的有效途徑,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化為學生的行動,才能使學生真正確立“五觀”、“四個認同”、“四個人人”,從而有效抵制三股勢力的滲透,實現(xiàn)新疆社會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的總目標。
關鍵詞: 中職新生軍訓 民族團結 民族平等
民族平等是黨和國家民族政策實施的基石,民族團結是社會繁榮進步的基礎,民族工作是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如《關于黨和國家民族政策宣傳教育提綱》所指出:搞好民族關系,加強民族團結,事關實現(xiàn)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事關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全局,事關國家的長治久安。
青年學生是新疆未來建設的主力軍,新疆的社會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最終要在他們的手中得到延續(xù)。中職院校是培養(yǎng)基層勞動者的主力軍,學校只有根據(jù)中職學生的特點,在軍訓實踐中不斷探尋民族團結教育的有效途徑,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化為學生的行動,才能使學生真正確立“五觀”、“四個認同”、“四個人人”,從而有效抵制三股勢力的滲透,實現(xiàn)新疆社會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的總目標,進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中職院校黨委要將新生軍訓中的民族團結教育工作作為學生軍訓期間的重要工作抓緊抓好。學校黨委要把加強民族團結教育作為新生入校后軍訓期間學生政治思想教育的一項突出的政治任務抓,強化責任、明確分工,確保軍訓期間將學生的各項民族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學校要根據(jù)學校少數(shù)民族工作的新形勢和《教育部關于各級各類學校在各項工作中嚴格執(zhí)行黨和國家民族政策的通知》的要求,擬定較科學合理的軍訓期間民族團結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內容。
軍訓期間要大力宣傳黨的民族政策,營造民族團結的氛圍。學校要在新生入校軍訓期間開展馬克思主義民族宗教觀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積極營造民族團結的校園氛圍,利用軍訓期間給入學新生介紹黨和國家的民族宗教政策,提高學生對民族團結重要性的認識,增強貫徹執(zhí)行黨和國家民族政策的自覺性。學校充分發(fā)揮軍訓期間政治學習主陣地和網(wǎng)絡、校內廣播、校報和宣傳櫥窗等媒體的作用,廣泛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宗教政策,注重各民族學生文化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積極營造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尊重少數(shù)民族師生的氛圍。
學生管理部門要加強對新生的管理,防范出現(xiàn)影響民族團結的錯誤言論傳播,同時發(fā)揮好班主任、政治輔導員的作用,向少數(shù)民族學生宣傳介紹黨和國家對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優(yōu)惠政策,向來自貧困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學生宣傳國家、教育部及學校各項貸款、獎助學金的申報要求等資料信息,幫助他們盡快掌握有關信息,確保新生在軍訓期間就能充分了解國家、學校給予的優(yōu)惠政策。
政治輔導員和班主任要在軍訓期間與學生面對面地進行思想交流,一對一解決學生思想中的疑慮,在民族團結教育活動中要創(chuàng)新學習形式,開展民漢師生“一家人、心連心、結對子”活動,組織“愛新疆、愛家鄉(xiāng)、講團結、要穩(wěn)定”主題演講,學唱《一家人》等民族團結歌曲,觀看中央電視臺開學第一課《我愛我的祖國》和民族團結電影,組織學生創(chuàng)作民族團結的歌曲和詩詞等各種各樣的活動,深化學習效果。
在軍訓日常工作中要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切實尊重少數(shù)民族師生的風俗習慣,在學生軍訓中切實關心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及生活上的各種困難,使各族學生在緊張的軍訓的過程中感受到黨的關懷、祖國大家庭的溫暖和學校領導的關心。
學生管理部門要在軍訓期間重視并建立學生成長導師制,幫助少數(shù)民族學生適應中職學校生活;對生活自理能力較弱的少數(shù)民族學生,安排自理能力較強的學生與較差的學生結成一幫一的對子;輔導員、班主任高度關注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生活情況,對軍訓期間精神壓力大的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導工作,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完成軍訓任務。
新生入學后的軍訓教育活動是加強民族團結教育的有力抓手,教育引導各族師生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五觀”、“四個認同”、“三個離不開”的思想,更珍視和愛惜民族團結。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促進民族融合、抵制宗教滲透是理論層面的教育,還需要實際行動與之相輔相成,學校要以此為契機,在新生中推行民漢合宿,各族新生在入校的第一天,彼此就吃在一起、玩在一起、學在一起,共同進步,共同提高,在不知不覺中相互了解、交融。
總之,中職學校在軍訓期間,根據(jù)少數(shù)民族學生特點制定好軍訓期間民族團結教育的方式、方法、內容并加以認真實施,將對學生真正確立“五觀”、“四個認同”、“四個人人”的意識,從而有效抵制三股勢力的滲透,實現(xiàn)新疆社會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的總目標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