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士群
一滴露珠,就是一面鏡子,不光映照了自然萬物,還如蹙眉入露,化作如花笑靨。一滴露,功用如此顯著,全在一顆晶瑩的心上。
露珠總是附著在別的物體上,或植株,或小草,或柴草垛,或橫陳的竹竿……露珠并不直接和大地接近,它們仿佛是游離于生活之外的東西,然而,也正是這種游離于生活之外的東西,才最懂生活。
流年匆匆,我們或許會忘記原野,忘記河流,忘記在原野和河流近旁的一棵樹,一塊石頭,卻可能對某個清晨蹚落的露珠印象深刻。那些被我們的雙腳蹚落的露珠,浸濕在我們的褲管上,涼涼的,這種腳底的涼意會簡化我們心間正在思忖的東西,讓心靈的空谷顯得異常靜謐。
世界上,有兩種東西最奪心攝魄,一為夜空中滿天的繁星,二是清晨漫山遍野的露珠。繁星是天空的珠貝,露珠是大地的眼睛。朝陽初升,露珠閃耀著七色的光,隨著太陽逐漸爬高,氣溫升高,這些大地的眼睛逐漸消失了。
這一度讓我想起故鄉(xiāng)的一種說法:年幼的孩童目光明澈,能看到大人看不到的事物,譬如魂魄。當(dāng)然,這種說法比較迷信,但是,若從心靈的角度去考慮,又無比浪漫。
這些散落在青草碧樹間的露珠,不也正像孩童們的眼睛嗎?露珠會被蒸發(fā),孩童們清澈的眼神也會在不堪的流年里逐漸迷蒙和渾濁。
有一個詞,叫童心。還有一個詞,叫初心。
童心是與生俱來的純潔。初心是在一件事物上萌生的“童心”。
所以,童心易逝,我們索性還可以抓得住初心,抓得住我們與一件事物初相遇的美好,抓得住那份熱情和激情,抓得住那種執(zhí)著。
所有人都對童心不設(shè)防,所有人面對露珠都會敞開鏡頭,綻放笑臉。露珠——孩子的臉龐——飽滿的心靈,他們,如此相像,如此“神通”。
守著一顆心,如露,遼闊的云天都會凝結(jié)在這樣一粒清澈上。
(作者單位: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大堰鄉(xiāng)中心學(xué)校)
責(zé)任編輯 劉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