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凱波
摘要:在平面設計中,中國的平面設計要想在世界上獨樹一幟,民族化表現手段是最為有效且可行的選擇。我國的平面設計發(fā)展從模仿和學習西方開始,發(fā)展至今我國的平面藝術已經走到了如何凸顯特色,突出自身特點的階段。借鑒我國傳統(tǒng)藝術,是中國平面設計實現創(chuàng)新、走出中國特色,實現古今結合交相輝映的首選。
關鍵詞:平面設計;傳統(tǒng)藝術;水墨藝術;傳統(tǒng)圖形;漢字藝術
平面設計藝術是文化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表現方法通常是根植于一定的文化土壤之上的。平面設計發(fā)展到今天,其表現方法已經向民族化方向發(fā)展,民族化的表現方法已經成為設計師們越來越青睞的選擇。時代、地域、社會的不同必然會衍生出相應的視覺語言,當代平面設計師不僅要能夠學會創(chuàng)新,同時還要能夠學會傳承,學會以傳統(tǒng)文化作為基礎推動平面設計向國際化現代化不斷邁進。我國有著悠久的文化積淀,數千年的文化中有許多可供平面設計借鑒的藝術形式,我們的平面設計師要以這些藝術形式所體現的獨特思維和風采為基礎,創(chuàng)新設計,創(chuàng)造出民族特色鮮明的平面藝術作品。
一、平面設計借鑒傳統(tǒng)藝術的背景
文化的全球化與傳媒的國際化和日?;?、以及大眾化相伴發(fā)展。我國的平面設計藝術在這樣的背景下應該向國際化、大眾化方向發(fā)展,然而在這一過程中如果過分片面強調與國際接軌,往往就會造成對西方平面設計從理念到具體表現方法的模仿和照搬,進而失去中國平面設計藝術應該具有的民族文化特征。因此,在平面設計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將中國傳統(tǒng)藝術融合于其中,以民族化的平面藝術表現方式將中國平面設計藝術推向世界。
二、平面設計對傳統(tǒng)藝術借鑒的具體分析
(一)對水墨藝術的借鑒
作為中國特色的形式語言,水墨藝術是外在形式和內在精神的高度統(tǒng)一。其水平和內涵具有超越時代的價值。在現代平面設計中,中國傳統(tǒng)水墨藝術可以為其設計提供一些表現語言和構成法則上的借鑒,擴展和豐富現代平面設計的設計語言。具體來說,現代平面設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借鑒傳統(tǒng)水墨藝術。
首先,水墨藝術的簡約之美。傳統(tǒng)水墨藝術最為獨特的表現形式就體現為簡潔的形式語言,具體來說,這種形式語言主要體現為“以少勝多”、“計白當黑”水墨畫畫面常常以追求以最少的要素表達最多的信息。水墨藝術將中國繪畫文化所追求的“虛實相生,無畫之處皆成妙境”的簡約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F代平面設計中,人們通常會追求以簡約的形式來構成畫面,以使得畫面的訴求能夠最大限度集中于一點,以簡單的畫面元素將設計要求簡單明了、一目了然地表現出來,現代平面設計中通常會為了突出重點,將一些細節(jié)、背景等刪去,這種突出重點化繁為簡的設計理念可以從傳統(tǒng)水墨藝術的簡約之美的藝術理念中吸取經驗。
其次,水墨藝術的線條之美。中國傳統(tǒng)水墨畫藝術實質上就是線與墨的藝術,線既是一種結構,同時也是畫家表情達意的藝術語言。不同畫家的線的特點既是畫家個人性格、氣質、情感、學養(yǎng)的體現,同時也是對象神韻、質感的體現,是水墨藝術中用來體現人物個性常用的藝術語言。在現代平面設計中,設計師要想取得成功必須要創(chuàng)造出自己獨特的風格,就必須在用線繪制圖形和表現物象時在線條運用上下足功夫,而傳統(tǒng)水墨藝術中的線條之美顯然值得加以借鑒。
(二)對漢字藝術的借鑒
在現代平面設計中,常見的書籍設計、以及招貼和包裝設計、廣告設計等形式都是將文字和圖形穿插結合起來,共同構成完整的設計作品。在平面設計中對漢字藝術的借鑒具體來說表現為:應用于標志設計,例如北京奧運會的會徽設計就是將漢字“京”字巧妙地幻化成一個熱烈舞動和向前奔跑的人形。應用于包裝和招貼設計,包裝設計中的文字主要分為功能說明性文字、品牌形象文字、以及廣告宣傳文字等,為了引起消費者的注意通常這些文字在印刷時,品牌字體通常在印刷字體的結構特征上進行加工、變化,并且根據表現對象的內容,加強文字的內在含義和表現力,例如,一些酒的名稱就采用具有水墨重淡變化的毛筆書法進行書寫,對傳統(tǒng)漢字藝術進行古為今用的借鑒。在招貼廣告中,許多設計師就借鑒了漢字在造型、骨骼、筆畫方面的特點,將其與圖形有機結合起來,創(chuàng)新招貼廣告的設計形式。例如,在一張時裝品牌《派》的減價廣告設計中,廣告作品就巧妙地運用了“派”的時裝標識與“減”字在筆畫形象上的相似性,將二者有機結合成渾然一體的結構。
漢字是目前世界上保留至今且仍然在使用的表意文字,漢字既能直接通過視覺符號來表示概念,同時也能表現深層次的多種外在文化因素?,F代平面設計無論是表情還是達意,都與漢字的概念含義存在相通之處。因此,現代平面設計對漢字藝術加以借鑒自然具有可行的文化基礎。
(三)對傳統(tǒng)圖形的借鑒
傳統(tǒng)圖形通常分為幾類,一種是以具象形式出現,以借喻、諧音的方式給人們帶來吉祥的祝福和愉悅的心理。例如,蓮花河魚組成的圖形就表現年年有余。一種是圖形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間,這種圖形通常借助其中的褒義所在,表達和平安康以及生生不息等美好的含義,例如,太極、八卦、以及雷紋等抽象圖形的運用。最后一種是傳統(tǒng)圖形多用詩意化的物品作為內心追求和精神向往的表現。例如,“歲寒三友”、“荷花”就起到化實為虛和寄托心物的作用。此外,大量的古代文物書畫以及戲曲臉譜也有這些作用??傊?,大量具有人格化意義的傳統(tǒng)圖形,可以為現代平面設計提供大量有益的借鑒。
三、結語
在國際化發(fā)展過程中,現代平面設計不可避免地在某些方面趨向同質化,這種同質化不僅是單純意義上的設計的同質化,同時還是基于不同地域和文化的設計理念的同質化。中國平面設計要在這種趨勢下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模式,在設計藝術文化中獨樹一幟,在全球化、國際化進程中尋找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民族性設計,就必須立足于中華本土傳統(tǒng)文化,從中國傳統(tǒng)藝術以及民族文化中吸取靈感,創(chuàng)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視覺語言風格和語言?;谶@一理念,本文從傳統(tǒng)文化和現代平面設計理念結合的角度出發(fā),從傳統(tǒng)水墨藝術、漢字藝術、以及傳統(tǒng)圖形元素等三個方面就平面設計可以進行的借鑒進行了簡要論述,力圖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與現代平面設計的深度融合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靳棣強.靳棣強設計與藝術[M].汕頭大學出版社,2003.
[2]李硯祖.視覺傳達設計的歷史與美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3]杭間、何潔、靳棣強.歲寒三友中國傳統(tǒng)圖形與現代視覺設計[M].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