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驕
摘要: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步入了新媒體時代并逐漸適應甚至依賴其存在。手機的使用對我們接受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青少年產(chǎn)生了不容小覷的影響,于是我們調(diào)查了這種影響的現(xiàn)狀,并從中趨利避害,設計了一個將教育與新媒體相結合的移動學習平臺。
關鍵詞:中學生;手機依賴癥;移動學習平臺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2-0241-02
一、引言
現(xiàn)如今許多網(wǎng)絡新媒體(如微博、微信朋友圈等)所代表的現(xiàn)代傳媒手段正以不可遏制的趨勢滲透進日常的社會生活。由于青少年自身媒介素養(yǎng)的缺乏等因素,他們中有很大一部分將現(xiàn)實中的學習、生活完全“挪移”到新媒體環(huán)境中,樂此不疲。而在治學過程中幾乎是最為重要的專注力卻在他們身上隨著浮躁的心氣日漸蒸發(fā)。青少年對于新鮮事物的興趣與接受力要高于其他年齡段的人群,因此他們其實具備比成年人更好地利用新媒體的能力。
二、研究過程
1.研究對象。本次調(diào)查共發(fā)放問卷500份,調(diào)查對象為山東省實驗中學、山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濟南市歷城第二中學的學生,主要以高一、高二學生為主,也包括了少量的高三學生。調(diào)查共回收有效問卷437份,有效率為87.4%。
2.問卷內(nèi)容,如下圖所示。
三、結果分析
1.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如下圖所示。
2.結果分析。在中學校園內(nèi)僅有3%的學生有過上課玩手機的情況,但回家后平均每個人用來玩手機的時間竟高達58分鐘。如果按正常睡眠時間休息的話,一位背負升學壓力的高中生每晚回家的有效學習時間大概是4個小時,花在手機上的時間就用去了1/4,也難怪有如此多的家長一定要將孩子的手機鎖在抽屜里。
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明確地分辨出手機使用的利弊,但也是幾乎所有已有“手機依賴癥”癥狀的學生都無法做到自我控制使用手機的時間,因此我們不難看出,自制力不足是導致手機依賴癥的一大原因。由于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大部分家長并沒有使用“強制力”來幫助孩子戒掉“手機癮”,即使有的家庭將孩子的手機鎖起來,也并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所以這個問題才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熱點問題,它存在于每一個焦慮的家長身上,甚至是每一個面臨著升學壓力卻下不了決心的學子身上,存在于越發(fā)浮躁的治學風氣中,成為了一個社會問題。
四、思考
我們要解決一個問題,首先要遵循的原則就是不違背時代的潮流。新媒體已成不可遏制之勢,所謂揚長避短,我們裹挾在這股巨浪中,就要明確方向,還要控制浪的方向,讓浪的力量成為載我們前行的動力源。
在同學們描述自己使用手機的感受時,最普遍的一種感受就是“覺得時間在手滑動屏幕的過程中莫名地流逝了,即使并沒有什么很感興趣的內(nèi)容,也出奇地專注與投入”。這一點,筆者也感同身受。專注力是青少年的一筆財富,但如果我們將其都投放在“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做了什么”的事情上,實在是青少年一代人的共同缺失。因此,如何將這份專注力用于我們的學習生活,用于對知識的積累,是筆者的第一大解決思路,另一大解決思路也是筆者認為更為重要的,那就是關于思想道德的建設。就微博的使用而言,每天都有無數(shù)新的熱點被大家廣泛關注,在輿論的力量日漸強大的今天,新媒體的“開放性”與“滲透性”既有利又有弊。如果吸收了好的觀點,那么不僅對于青少年“三觀”培養(yǎng)有一個正確的引導,并且也會使這一代年輕人比以往更深入地了解這個社會,更好地建設社會;如果不辨是非,一味跟隨錯誤的輿論導向,那么現(xiàn)在也許僅僅是孩子與家長、教師之間的分歧,但是今后有可能會成為社會上正確觀念與錯誤觀念的沖突,并且錯誤觀念會越發(fā)離譜,深入骨髓。所以在青少年成長階段,有意識地在新媒體領域呵護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環(huán)境,不僅僅是一個創(chuàng)新的想法,更是一件必要的事情。
五、關于移動平臺設想
1.引入學習性功能并建立排行機制。單詞類(例如百詞斬)、古詩類、真題類(例如猿題庫)引入的同時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個排行機制,根據(jù)單詞數(shù)量、題目數(shù)量、學習時間等,將一個班、一個學校的用戶進行排名。不需要硬性安排任務,相信同學們會在原本閑下來刷著手機不知道該干些什么的時候,登陸上去背幾個單詞,超越別人的。
2.師生家長共同關注熱點話題。每天可以就微博上的熱點問題展開討論,同學們各抒己見,教師、家長引導,相信激烈程度一定不亞于一節(jié)語文課甚至是辯論賽。這樣正好填補了校園中社會經(jīng)驗方面教育的不足,也做到了對于青少年成長過程中“三觀”建立的監(jiān)督。將同學們原本在QQ群里討論八卦的時間用在這上面,酣暢淋漓又使心靈得到了成長。
3.建立文學交流的平臺??梢酝ㄟ^多種形式,例如“班級日志”、“小說接龍”、“美文共享”等,將同學們平時各自的那些碎片式閱讀集中起來,并通過教師的點評與篩選,將優(yōu)秀的文學氣氛通過新媒體帶入校園。
4.強制性的手機鎖,現(xiàn)在已經(jīng)存在類似的APP(我要當學霸),其功能就是在設定時間內(nèi)手機無法開啟任何應用(社交軟件、游戲等),但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效果并不好,因為隨時可以放棄學習并且懲罰措施不過是聽一首歌或者是發(fā)一條整蠱狀態(tài)而已。但如果與我們的這個校園APP結合,它可以將學生每天使用手機到底是在利用它學習還是做無關緊要的事情的時間清楚地反饋給自己、教師和家長,從而起到一個很好的督促作用。家長也不用將手機鎖在抽屜里,可以避免很多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