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如
(揚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揚州225127)
中國傳統(tǒng)元素在體驗式茶館室內空間設計中的應用初探
陳桂如
(揚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揚州225127)
在如今的各大城市,體驗式茶館的運營頗受各界人士的喜愛。因為它契合當下人尋求閑適和高雅的受眾心理。而非直接的盈利,是為滿足顧客的文化體驗,旨在體驗高格調、高品質的文化氛圍。尤其是極具中國韻味的各類傳統(tǒng)元素在體驗式茶館室內的應用。如參考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各個方面進行其外部或者內部的設計。再者,其內部陳設,內部外部的裝飾,色彩的運用等等都極具傳統(tǒng)色彩。本文將以上幾個方面論述,傳統(tǒng)元素在體驗式茶館室內空間設計的運用。
體驗式茶館;設計;傳統(tǒng)元素
結合當下,在快節(jié)奏和高效率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下,舒緩和閑適似乎變得遙不可及。于是各類體驗式茶館便應時而生。都市生活本就充滿繁雜和喧鬧,人心就越是渴求靜謐和悠遠,越是浮躁吵雜,高雅和文藝就成為一種心理趨勢??v觀當今的中國茶文化已經(jīng)與格調高雅融為一體。中國茶館的模式也越來越多樣化,體驗式茶館中的中國元素的引用,也成為一種常態(tài),那么下文將細致的從各個層面分析和探討傳統(tǒng)元素怎么和體驗式茶館空間設計的有機結合。
中國的建筑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沿襲下來最具價值的文化瑰寶之一。美學家和建筑家們,常常由衷的稱道“建筑是凝固的藝術”。那么中國的傳統(tǒng)建筑則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審美體驗集中的外部表現(xiàn)。在體驗式茶館的設計上融入中國的傳統(tǒng)建筑元素無疑是最完美的搭配和審美體驗。那么究竟在體驗式茶館中都融入了怎樣的建筑元素呢?
首先,一棟建筑物的結構從上到下,基本是屋頂,脊柱,墻體,門窗。還有一些傳統(tǒng)建筑的結構,比如斗拱,吻獸,飛檐等等。那么在茶館的設計中這些建筑元素的加入也能夠讓茶館更具觀賞性,符合體驗式的主題。茶館中的屋頂設計,許多的茶館為了彰顯其文化氣息和深厚底蘊在屋頂?shù)脑O計上都沿用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特征。比如中國傳統(tǒng)古建筑中的屋頂,有硬山,懸山,攢尖等等,其形狀大多邊角向上翹起,有一個弧度的美感蘊于其中。體驗式茶館為了滿足消費群體的視覺需要往往也就利用這中屋頂來為其增添美感和意蘊。既然是古典建筑的屋頂那么為了達到渾然一體的效果,又一典型結構斗拱也常常被運用于其中。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元素,就是門窗這一部分。中國傳統(tǒng)的門窗一般是木質材料,利用的工藝有雕花和鑿花。如門窗上雕刻一些花鳥和一些古老的圖騰作為裝飾,這一類型的雕刻比較常見,也比較常規(guī),適合體驗式茶館的審美和文化體驗。茶館中圓柱較為常見沿襲傳統(tǒng)圓柱的特性,觀賞起來大方得體展現(xiàn)其大氣怡然。為什么茶館中會引入如此多的中國古代建筑的傳統(tǒng)元素?這就要回歸到茶或者是茶館本身。眾所周知,在中國,茶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象征,它有文化意蘊,有文化傳承。所以茶館,更何況是一個體驗式的茶館,它本身就應該是一個有文化意蘊涵蓋或者是說有文化意境的一個場所,所以作為其設計結構,融入中式建筑元素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竹,蘭,梅等植物意象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極具象征意義。所以在體驗式茶館植入蘭,竹等植物,盆栽也是十分雅致的選擇。竹意寓人有氣節(jié)和操守。蘭象征高潔的品質和清幽的氣質,在中國許多的文人雅客都喜歡將竹和蘭納入自己的作品中從而來表達自己高潔的氣質和不凡的情思。如,一曲《離騷》,流芳百世的屈原就十分喜歡蘭這一意象。在他的作品中香草尤其以蘭草居多。在體驗式茶館中,蘭,竹等植物映入人眼簾時,就會給人帶來不一樣的視覺享受,和來自意象之內的文化感受。使人聯(lián)想到竹蘭的清雅和高潔,從而契合消費者的文化需求和滿足他們的文化自信心理。在體驗式茶館中,竹和蘭的擺放也會遵守一些傳統(tǒng)的說法。試想一下,在一個古意盎然的中式茶館,慢慢的品啜香醇的好茶,在感受茗香的同時,也可以嗅聞竹蘭的馨香,這種心理體驗式十分愜意和怡然。在滿足視覺享受的同時也能夠達到消費者的心理預期值。就此,竹、蘭等具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的植物,也被廣泛的應用于茶館之中。
中國傳統(tǒng)的體驗式茶館,其用色大多以原木色或者是刷漆的紅色為主。這也是中國傳統(tǒng)的用色特征。原木色,這種顏色低調、不浮夸,與茶館的環(huán)境十分符合。在體驗式茶館中,因為其大多內部建筑和內部空間設計都是以木質為主。比如說典型的屋頂?shù)念伾?,圓柱的顏色,桌子,窗欞,椅子都是以木色和刷漆的朱紅色為主,因為這樣的顏色,所呈現(xiàn)出來的氛圍是古樸,沉靜的。體驗式的茶館。最主要重在感覺,讓進入茶館體驗的人有一種無法言說的厚重感和悠遠感。進入一個木色的建筑環(huán)境之中,就仿佛置身于悠遠的古代,一邊讀著唐詩宋詞,一邊細數(shù)著才子佳人的青梅舊事。美得迷離又深刻。低調的木黃色如同宣紙一般,等著有心人去用墨染。木黃色室內的用色與烹煮出來的茶水顏色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說在體驗式茶館之中其內部空間的用色,也是中國傳統(tǒng)的原木色和朱紅色,傳統(tǒng)元素散落得淋漓盡致。
書畫對于茶館是不可或缺的陳設,是一種最能引起文化感知和文化共鳴的物品。書畫不單單只是一種擺設,它有自己的靈魂和內涵。一幀字,一幅畫都有屬于自身的氣息和沉淀。大多數(shù)去茶館中體驗茶文化或者是感受文化氛圍的人,都是對于生活品質有追求,對于文化有期待的一類人。那么無疑在當書畫,這類極具文化感染力的物品可以供他們欣賞的時候,消費者的內心都會受到極大的震撼。書畫作品或疏狂洋灑,或沉靜內斂。當這些書畫懸于墻壁的時候給整個空間就造就了一種空靈的歷史感和文化內涵。書畫與茶文化相輔相成共同為體驗式茶館增添了濃郁的文化色彩。除了書畫之外,器皿的陳設,也是十分耐人尋味的。器皿,最主要的應該是瓷器的擺放。俗話說,瓷器無價。的確中國的瓷器是最具中國風的物件之一。不然為什么連中國的英文翻譯都是瓷器。這些瓷器都精美絕倫,精致的圖案,絕妙的工藝,是中華民族智慧和文化審美的交織。其實在茶館中許許多多的茶具也是用的瓷器,所以在茶館中,瓷器不僅是可以用來觀賞,滿足視覺上或者是心理上的審美期盼,同時它也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器具,在烹煮茶的時候更是可以物盡其用。除此之外,古琴的擺放,有的茶館會把一把古琴置于茶館中,請人在館中彈奏古琴,在悠揚婉轉的琴韻中細細的品嘗茗香。就算高山流水,伯牙子期已經(jīng)絕唱,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去感受,去暢想,盡情的在琴聲古韻中抒懷敘幽情。唇齒留香,散去喧囂浮世里的嘈雜和苦悶。
禪與茶一直以來就是被放在一起來論說的?!岸U茶一味”,清幽的環(huán)境,一壺茶,一串佛珠,一聲禪誦,此中的真意,需要的慢慢體味和細細的去尋覓。所以在中國的許多茶館中我們都能感受到禪文化對茶館的浸透。比如說,我們在茶館喝茶的時候,經(jīng)常可以看見一杯茶的旁邊會有一串佛珠,或者是幾顆菩提,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要凸顯出禪茶的文化關聯(lián)。既然能坐下來,能在一個有諸多傳統(tǒng)文化特征且十分考究的茶館去靜坐品茶。那么這個人的內心也就是非常的沉寂和嫻靜,所以對于禪文化也應該是十分了然和崇尚的。在茶館注入禪文化是十分明智的作法,同時這也證明茶館的經(jīng)營者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和欣賞。除了佛珠,菩提子在茶館中的擺放。還經(jīng)常在茶館中看見貼著非常大且醒目的“禪”字的書法作品,茶館這么做的用意十分的明顯,就是想讓消費者能夠感受到禪意。還有一些書畫作品是抄寫的一些佛家典藏,一些佛家經(jīng)典的論著或者是一些十分有禪意的詩句和文章。茶就是在寺院的中的一些僧侶飲用,所以就有茶,僧飲的說法。無論是現(xiàn)在還是在古代文學作品中茶和禪有著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所以在現(xiàn)在體驗式茶館中許多禪文化的滲入也是非常好的一種推廣禪茶文化的方式。這樣就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為什么禪和茶會輪為一體,為什么在說到茶的時候不可避免的要討論到禪意這一話題。所以茶館中的禪文化也是非常值得大眾關注的一個問題,很多時候一件事情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必然有它的緣由和源頭。追根溯源,茶和禪都是“正清和雅”的最好體現(xiàn)。
綜上所述,在現(xiàn)如今的體驗式茶館之中,注重受眾的文化接受心理,旨在讓顧客對于茶館文化,更甚對于傳統(tǒng)文化,有一個最直觀,最放松的體驗。上文中的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建筑比如,屋頂墻體圓柱在茶館中應用。更加細致一點的比如,門窗上的木雕,外觀上的石雕,一些獸物的應用等等。再者就是,竹,蘭,梅,等植物,如同這些極具中國傳統(tǒng)文化象征意義的植物在茶館中的應用。一些傳統(tǒng)的原木色,朱紅色的裝點。屋內的陳設,器皿,古琴,書畫,讓整個茶館瞬間文化,內涵,高品質高格調的環(huán)境氛圍都擁有。無論是中國的典型建筑,還是竹蘭等植物的擺放,書畫,色彩,瓷器的擺放和實用,以及禪文化都是極具傳統(tǒng)的元素,這些元素所表達出來的不外乎就是一種文化氛圍和一種內在的文化意蘊。體驗式茶館,所注重的其實就是一種內涵文化上的心理體驗和環(huán)境熏陶。為的就是安放喧囂繁雜的環(huán)境下一顆布滿塵埃的心,所以在以上的研究中也充分的證明了,傳統(tǒng)的文化元素在茶館中的應用是極度契合和完美的,傳統(tǒng)元素讓茶館更具文化魅力,茶館的應用讓傳統(tǒng)元素更加深厚悠久。
[1]徐小村.中國茶文化[J].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5,6.
[2]陸宇澄.傳統(tǒng)裝飾紋樣中的吉祥觀念與現(xiàn)代設計[J].民營科技, 2011(6):93-93.
[3]吳愷,葉青.淺析茶館室內空間設計中的地域文化的體現(xiàn)[J].科技資訊,2008(14):52+54.
[4]萬祥虎.解讀茶文化在茶館設計中的運用[J].大眾文藝2012(17): 113-114,.
[5]吳良鏞.世紀之交展望建筑學的未來:國際建協(xié)第20屆大會主旨報告[J].建筑學報,1999(8):6-10.
陳桂如(1974-),女,江蘇如皋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和室內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