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洧(湖北美術(shù)學院基礎部,湖北武漢430050)
?
透過宋朝茶事繪畫分析其文化意蘊
鄧洧
(湖北美術(shù)學院基礎部,湖北武漢430050)
摘要:茶文化的發(fā)展,茶畫和茶書成為文人墨客抒發(fā)情懷的重要方式。宋朝四大書法家都寫過茶書,其中蘇子的《啜茶帖》和米芾的《道林帖》經(jīng)常為茶人談及。本文首先闡述了宋朝茶事繪畫興起的原因,并介紹了宋朝茶事繪畫的題材,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宋朝茶事繪畫的文化意蘊。
關鍵詞:宋朝;茶事繪畫;文化意蘊
宋朝是我國茶文化的巔峰時期,文人雅士對茶頗為推崇,飲茶成為高雅的標志。宋朝盛行飲茶之風,茶畫茶詩這類藝術(shù)作品更是不勝枚舉。透過宋朝茶事繪畫,觀者可以在其中領略文人墨客相約飲茶的樂趣,品味歷史長河中的一泓清泉。宋朝的茶室繪畫種類很多,涉及范圍較廣。茶畫不僅屬于繪畫體裁,同時也是茶文化發(fā)展的產(chǎn)物。我們通過研究宋朝茶畫藝術(shù)作品,可以更好地發(fā)揚和傳承茶文化。茶事繪畫是描繪茶事活動的茶畫。就繪畫題材加以區(qū)分,茶事繪畫屬于人物畫。宋朝茶事繪畫中描繪了不同階級不同地區(qū)人們的飲茶習慣,這對于茶文化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1.1宋朝茶藝的影響
茶藝是漢族茶文化的體現(xiàn),發(fā)源于唐代,并在宋朝得到較大的發(fā)展。茶藝在飲茶活動中形成,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xiàn)象。茶藝涉及的方面較多,主要包括擇水、選茗、茶具選擇以及烹茶等。雖然說起來較為簡單,但事實上茶藝十分考究,是一門大學問。由于茶藝背景會影響到茶客的飲茶活動,所以茶藝背景需要根據(jù)茶藝的種類進行區(qū)分。茶藝匯聚了沖茶、泡茶和飲茶等多種技巧,是飲茶風俗習慣的體現(xiàn)。茶藝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僅是生活藝術(shù)也是舞臺藝術(shù),同時更是一種人生藝術(shù)。宋朝茶文化較為成熟,從日常層面和文化層面推動了茶藝的發(fā)展。據(jù)歷史記載,宋朝茶飲技藝的種類極為豐富,比如沖茶、點茶、分茶和斗茶等。當然,這些飲茶方式在插畫中也有所反映。不同于唐代的煮茶方式,沖泡方式在宋朝更為常見。所以,這種飲茶方式對茶具的外形和功能等都有著一系列的影響。宋朝茶藝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茶事繪畫的發(fā)展。
1.2書畫名人的推動
讀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宋朝有著明顯的“重文輕武”趨勢。事實上,這也正是宋朝的國策之一。受到這種觀念的影響,儒學得到了較大的發(fā)展,這給士人階層的審美情趣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飲茶在宋朝是一種高雅之舉,滿足士人階層的審美情趣。由于茶文化的發(fā)展,茶畫和茶書成為文人墨客抒發(fā)情懷的重要方式。宋朝四大書法家都寫過茶書,其中蘇子的《啜茶帖》和米芾的《道林帖》經(jīng)常為茶人談及。宋朝上層社會也對茶事活動較為看重,這一點從宋徽宗趙佶編著《大觀茶論》的史實中可以看出?!洞笥^茶論》舉世聞名,其對于茶文化的發(fā)展有著較大的推動作用。由于上層社會的重視,貢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除此之外,蘇東坡寫過很多與茶相關的詩詞,并被傳誦至今。宋朝文人蔡襄所著茶書是四大家中最多的,因此也被當時的茶人稱作“茶博士”。蔡襄的著作《茶錄》在茶學界的影響力僅次于茶圣陸羽的著作《茶經(jīng)》,其歷史地位可見一斑。北宋文學家范仲淹的《斗茶歌》描述了斗茶活動的細節(jié),比如茶具的選擇和茶水的挑選等?!抖凡韪琛吠瑯佑兄^為深遠的影響。正是因為這些書畫名人對茶的熱愛之情,他們才寫出膾炙人口的著作??傮w來說,書畫名人主要推動了茶事繪畫的發(fā)展。
1.3市民階級的興趣
茶肆在宋朝較為常見。茶肆俗稱茶館,是宋人的品茗之所。茶肆正是茶文化發(fā)展的結(jié)果。隨著茶館的發(fā)展,其功能不斷完善。宋朝茶館從最開始的飲茶之所到后來成為人們休閑娛樂和交流的地方。茶館主要是店家獨立經(jīng)營的,茶館接納任何階層的茶客。在《清明上河圖》中,我們可以看出任何人都可以進出茶館。在諸如杭州的大都會,還有專門的茶司。茶司背著裝滿茶水的茶擔,在街市上向過往行人兜售茶水。茶司滿足了尋常百姓解渴的需求。隨著時間的推移,茶肆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宋朝茶肆是我國現(xiàn)代茶館的雛形,對于茶館文化的發(fā)展也起到了較大的影響。宋朝的茶俗包括“以茶待客”,這也為當時的市民階級所接受。宋朝飲茶之風盛行,茶不僅成為睦鄰友好的表現(xiàn),同時也融入當時的婚姻習俗之中。茶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1皇室場景
宋朝茶事繪畫有著多種題材,其中有專門描繪皇室場景的茶畫。宋徽宗創(chuàng)作的茶畫就屬于這類風格。宋徽宗編著過《大觀茶論》,足見其對茶的熱愛。宋徽宗在位期間,經(jīng)常在皇室內(nèi)舉辦茶宴。他在《文會圖》中就向人們呈現(xiàn)了一副宮廷茶宴圖。從文人雅士的神態(tài)、場景的布置以及細節(jié)的把控上來說,《文會圖》有著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也因此得到了較高的評價。飲茶意境和高雅氛圍都在該畫中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后人能夠從中感受到宋朝茶文化那種別樣的精致和儒雅。
2.2茶文化名人
茶在宋朝是高雅的象征,因此也受到了文人雅士的親睞。宋朝著名畫家劉松年創(chuàng)作了很多此類題材的茶畫,比如備受推崇的《攆茶圖》和《盧仝煮茶圖》等。在他的筆下,既有賢人雅士,也有尋常百姓。每一幅畫都栩栩如生。值得指出的是,劉松年等畫家還畫過以茶文化名人為題材的茶畫。這些茶文化名人包括“茶圣”陸羽和“茶仙”盧仝在內(nèi)。茶文化名人對于茶文化的發(fā)展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他們的飲茶趣事也經(jīng)常被作為茶事繪畫的內(nèi)容。除此之外,宋朝畫家錢選也創(chuàng)作過此類茶畫,比如《盧仝烹茶圖》等。在《盧仝烹茶圖》中,盧仝席地而坐,神情悠哉地傳授著烹茶技巧。
2.3民間百態(tài)
茶事繪畫中也有描寫民間百態(tài)的作品。宋朝時期飲茶之風在全國范圍內(nèi)興起,民間茶文化也得到了較大的發(fā)展。劉松年創(chuàng)作的《茗園賭市圖》就屬于這類茶畫。宋人講究斗茶,這幅茶畫很好地反映了民間的斗茶活動。和以往的茶畫相比,《茗園賭市圖》選取民間百態(tài)作為題材,打破了茶畫題材的限制。除此之外,劉松年和趙孟頫分別創(chuàng)作過《斗茶圖》,他們讓民間的斗茶風俗躍然紙上,給人帶來了美的享受??偟恼f來,民間社會的飲茶風俗被作為茶畫習俗,這是難能可貴的。
2.4其他題材
除了上述三種常見的題材之外,宋朝茶事繪畫還涉及其他題材。茶畫在當時還被作為墓室壁畫使用,這一點從考古學家發(fā)掘的《宋人宴樂圖》中能夠得以體現(xiàn)。壁畫以墓主生前的生活為主要內(nèi)容,當然其中也包括對茶具和飲茶習俗的刻畫。通過觀察壁畫,我們可以更進一步了解宋朝社會飲茶風俗。另一幅作為墓室壁畫的作品《進茶圖》也很好地反映了這一點。和紙上繪畫有所不同的是,壁畫的側(cè)重點會隨著時間和地域發(fā)生改變。壁畫的面積較大,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更為廣泛,有利于宋朝歷史研究工作的推展。還有的茶畫被工藝師刻在石磚上,比如《洛寧樂重進畫像石棺進茶圖》和《婦女烹茶》等。從這些獨特的插畫作品中,我們可以了解宋朝茶文化的發(fā)展情況。
3.1體現(xiàn)了茶道思想
茶畫還原了那個年代特有的飲茶之風,向人們展示著人與茶之間的交流。茶道被茶人稱作品茶活動的美感之道。茶畫中,我們不僅能夠感受到古韻古風的飲茶禮儀,同時還能夠從中體悟到茶道的精神。茶畫體現(xiàn)了“和、靜、怡、禮”的茶道思想?!昂汀敝饕傅氖秋嫴钑r的中庸之美與謙和之儀;“靜”指的是茶人的心靜如水和物我兩忘的態(tài)度;“怡”指的是怡然自得和雅俗共賞的身心感受;“禮”指的是個人茶德與民族精神的體現(xiàn)。比如,宋徽宗趙佶的《文會圖》描繪了文人雅士相約飲茶的情況,人與自然在畫中達到高度統(tǒng)一,體現(xiàn)出茶道“和”的思想。錢選創(chuàng)作的《盧仝烹茶圖》將茶仙盧仝的悠然自得描繪在畫紙上,毫無疑問這幅畫體現(xiàn)了茶道的“和”與“怡”的情操。在劉松年的《茗園賭市圖》中,民間斗茶活動的細節(jié)躍然紙上,這反映出尋常百姓積極快樂的心態(tài)。人們在飲茶中表露出和樂奮進的情感,這正是茶道中的“怡”的思想的體現(xiàn)。當然,在其他茶畫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以茶待客”之道,這正是“禮”的思想所在。茶禮儀被記載在茶畫中,更加體現(xiàn)出茶道的思想。茶畫中對茶具、茶器和烹茶順序等都進行了刻畫,而這正是茶禮儀的表現(xiàn)。除此之外,畫家從容冷靜的人生態(tài)度也在一筆一劃中得以展現(xiàn),而這恰如其分地透露出茶道中“靜”的內(nèi)涵。
3.2體現(xiàn)了宋人的審美心態(tài)
宋朝茶畫不僅體現(xiàn)了茶道思想,同時還展現(xiàn)了宋人的審美心態(tài)。茶畫的發(fā)展與變化會受到審美理念潛移默化的影響。在諸如《茗園賭市圖》在內(nèi)的茶畫中,民間飲茶習俗在畫紙上被刻畫得栩栩如生。茶館內(nèi)“斗茶”的情景是該幅作品的主題。尋常百姓的衣著和舉止、茶館內(nèi)的陳設以及人們的生活神態(tài)等都可以體現(xiàn)出當時人們的審美心態(tài)。描述文人墨客的茶畫則將當時文人的狀態(tài)、茶具的考究以及宋代獨特的藝術(shù)氛圍表現(xiàn)在我們面前?!安琛辈辉賰H僅是人們解渴的飲料,而成為一種文化象征。文人墨客將其作為剛正廉潔的象征,更是說明了這一點。當時的士人們追求一種隱逸的心靈境界,很多茶畫的作者正是這些文人雅士,他們借助茶畫表達自己的情懷,展露自己的人生觀。正是這種對茶的熱愛,他們才能夠畫出如此生動且富有文化價值的茶畫作品。
綜上所述,宋朝茶事繪畫的題材內(nèi)容較為豐富,主要體現(xiàn)了茶道思想和宋人的審美心態(tài)。宋朝茶事繪畫中描繪了不同階級不同地區(qū)人們的飲茶習慣,這對于茶文化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徐書城.宋代繪畫史[M].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00.
[2]陳洙龍.山水畫技法與要點答問[M].中國美術(shù)學院出版社,2003.
[3]劉墨.中國畫論與中國美學[M].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03.
[4]潘天壽.中國繪畫史[M].北京:團結(jié)出版社,2005.11.
[5]沈冬梅.茶與宋代社會生活[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鄧洧(1978-),男,湖南石門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