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麗娜
摘 要:《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明確提出了以下要求:“培養(yǎng)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的閱讀方法?!备鶕€人教學經驗談談本人從激發(fā)閱讀興趣,尋找閱讀方法,調動閱讀欲望,提高閱讀能力,感受閱讀樂趣。五個方面談談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的一點體會。
關鍵詞:培養(yǎng);激發(fā);調動;感受;閱讀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234-01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低年級的重要任務,特別是在母語教育的起步階段發(fā)揮著奠基作用,直接關系到識字寫字、寫作、口語交際教學等各個方面?!缎W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明確提出了以下要求:“培養(yǎng)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的閱讀方法?!毕旅娓鶕€人教學經驗談談個人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的一點體會。
一、激發(fā)閱讀興趣
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是閱讀活動持續(xù)發(fā)展的不竭動力。伴隨著學生學校學習生活的正式開始,讓學生逐步感受到閱讀的樂趣至關重要。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正在從無意學習逐步轉移到有意識的獲取知識,在這本身就是一個質的變化,而閱讀文章對于識字不多的他們無疑是一個難題,但在一個具體的情境中來閱讀,則對他們理解文本有著莫大的幫助,從而使閱讀不會是一種任務,不感興趣的則放置不理,感興趣的也不過是囫圇吞棗的猜個大概意思。引起他們閱讀的興趣就需要老師創(chuàng)設愉悅的閱讀氛圍,引導學生步入故事之中,站在文本主人翁的角度來閱讀,充分的發(fā)揮他們的想象思維深入到情節(jié)中閱讀。學生的內心世界是豐富的,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他們渴望能盡情抒發(fā)內心的感觸,能夠使自己的情感得以宣泄。特別是那些適合學生年齡特點、語言淺顯、內容生動活潑、貼近學生生活、展現學生情感世界的兒歌、故事、童話,他們都顯出極大的興趣,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想學生所想、樂學生所樂,利用教材的特點和教師自身的感染力,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
低年級學生識字量少,要培養(yǎng)他們從小就愛看書,老師首先就要利用每天的夕會或者每周的班隊活動課的時間,聲情并茂的講述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故事,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看到老師講得有趣,也會無形中受到感染,而且老師要有計劃的堅持每天講一個小故事,這樣耳濡目染,學生就會覺得書是那樣的神奇,慢慢的也會覺得書里有很多故事在等著他,而且,故事又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一種學習課外閱讀的方法之一。
二、尋找閱讀方法
在初讀課文過程中,可以通過教師范讀,學生自由讀,同桌讀等方式,幫助學生讀準字音。首先是教師的范讀,可以給學生樹立朗讀的榜樣,建立朗讀的規(guī)范,給學生正音正字。實踐證明,老師生動形象、準確地范讀,能激起學生讀書的欲望,并在讀中感受語感。其次是學生自由讀,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去感受語言,觸發(fā)語感。再次是同桌互讀,可以互相幫助糾正字音。
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更多地讓學生讀,并且要多讀。如果學生還沒有去讀,而是教師牽著學生,直接進行講授,讓學生死記硬背結論,久而久之,學生便索然無味。應該讓學生去讀,同時要讓學生讀完后交流自己的樂趣。每位學生獲得的樂趣可能不同,帶有個性化的色彩,不同樂趣的匯集與相互碰撞,必然會豐富和發(fā)展每個學生的樂趣,也可能激發(fā)和產生更多的樂趣。因此,在開始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時候,學生閱讀的樂趣比對于閱讀材料認識的最后結論可能更重要,只要學生喜歡閱讀,其他的事情也會隨之迎刃而解,閱讀樂趣的獲得應該成為評價閱讀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
三、調動閱讀欲望
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和充滿情趣的表演來表現文章,化難為易,使其重點突出,突破難點,從而理解課文所要表達的內容和所富含的意義。由于孩子的表現欲望特別強,模仿能力也特別強,所以在教師范讀時,教師應注重范讀的重要性,并做好領頭人的作用,發(fā)揮指導作用。當學生閱讀一些寓言或神話故事時,老師可以利用班隊活動課的時間,來進行表演訓練,這樣既鍛煉了孩子們表演的能力,也促使孩子認真閱讀書中人物的動作、表情、樣子,孩子的模仿的能力很強,我是小主角的課本劇表演,把文本當成一個劇本去“演”,使得學生的好奇心和表演欲得到充分的利用,他們的積極性一下子就提高了。
四、提高閱讀能力
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觀察畫面細節(jié),豐富他們的閱讀內容。,讓學生看懂其中一部分,只有在他們能看懂時才會有看書的積極性,并從看懂一部分慢慢地到能看懂大部分到最后看懂全部,繼而大膽地表述畫面。從細節(jié)出發(fā),讓學生觀察到、表述出更豐富的畫面內容。閱讀要關注到畫面的整體,因為畫面與畫面之間是有聯系性的,畫面中某一個細節(jié)的變化就可能會使前后幾張畫面上的內容有所改變,這就是“圖畫語言”,只有關注了整體才能促進學生對畫面前后的完整閱讀。通過從局部到整體的觀察,能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畫面前后的意思,促進對畫面或圖書的完整閱讀。
五、感受閱讀樂趣
學生課內閱讀量總是有限的。課外可增加閱讀量,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獨立讀書的習慣,提高獨立讀書的能力以及泛讀、速讀的能力。隨著孩子對閱讀的深入,老師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孩子們充分利用語文課后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這個平臺,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去閱讀,并且學會有選擇的讀書,查找相關資料,這樣學生的能力會得到不斷的提高,不僅僅會讀書,還懂得把讀的書為我所用。閱讀的好處有多么大,培養(yǎng)閱讀能力有多么重要。
總之,在低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讀書形式,教師以信任和鼓勵的態(tài)度來肯定學生,支持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滿懷信心地相信他們,同時教師在教學中把說、讀、畫、思等相互關系能相互滲透于語文教學中,并注意給予積極性的評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將點點滴滴積累于平時,孩子的閱讀能力就會提高。
參考文獻:
[1] 《小學青年教師》.河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