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萍
摘 要:語文教學是整個教學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而單元主題教學模式其實就是讓一篇或兩篇課文帶動起整個單元的教學,這一特點符合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特點。所以,在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把主題教學模式有效的應用在教學中,以便給教學帶來更大的發(fā)展機遇?;诖?,本文主要對小學語文單元主題教學模式進行了深度的研究,以便給我國小學語文教師提供更多的參考資料。
關鍵詞:小學語文;單元主題教學模式;探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162-01
新課程明確提出:語文教師必須要注重學生的聽說讀寫的培養(yǎng),加強教學內容的整合,讓學生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尊重學生的主體角色,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單元主題教學模式的定義
所謂的單元主題教學其實就是以一個單元作為語文教學的基本單位,從整體出發(fā),以一篇或兩篇帶動整個單元教學,把講讀、自讀、練習、寫作、考查等環(huán)節(jié)有機地靈活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教學整體。
二、單元主題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
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教師只是采用傳統(tǒng)的單篇教學,極有可能會導致教學時間被浪費,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降低,更有可能會限制學生獨立創(chuàng)造意識。而在新課程理念下的單元主題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促使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得到提升。具體優(yōu)勢如下:
1、單元主題教學模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單元主題教學模式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把課文的聽說讀寫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以便達到以讀促寫,以聽促進讀的目的,堅決避免課堂的單一性。通過這樣的訓練既可以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在讀文章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文化知識,更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單元主題教學模式可以讓師生發(fā)揮出各自的作用
在傳統(tǒng)教學活動中,太過于突出教師的主體地位,從而導致學生只能在教學中扮演一個學習的接受者,嚴重弱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必須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同時教師也應該從課堂控制者轉換成指導者與引導者。相關教育工作者經(jīng)過長時間的探究,終于發(fā)現(xiàn)單元主題教學可以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缺陷,也可以使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得以保證。特別是,該模式中的舉一反三的教學方法,更適合語文教學,學生可以從教師的一個例子想出更多的知識,從而幫助學生連成閱讀和作文的技能。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教師在采用舉一反三的教學方法時,一定要選擇一篇精讀課文或者具有探究價值的課文。
三、單元主題教學模式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措施
在應用單元主題教學模式之前,教師應該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還應該注重課文中某一個主題單元的核心思想,訓練重點,主要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情況。只有對課文的某一個主題單元內容進行合理的設計與安排,方能讓單元主題教學模式發(fā)揮出作用。本文主要以人教版第六冊第七組為例,探究單元主題式備課法的具體措施如下:
1、有效的結合某一單元課文內容,找到相同點
單元的課文內容必有其聯(lián)系。所以,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千萬不能孤立地設計某個單元或者某篇的教材內容,而是應該根據(jù)語文的大綱要求和階段教學的總目標,找到課文中的相同點。只有找到相同之處,方能設計出科學合理的三維目標以及教學目標,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明白語文知識是相通的,還可以更好的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譬如:該組中的四篇課文分別是:《李時珍》《愛迪生》《飛機遇險的時候》《千里躍進大別山》,這四篇無論是寫李時珍采藥的辛苦,還是寫愛迪生發(fā)明燈泡中的辛酸都沒有離開一個字“堅持”,通過先描寫李時珍和愛迪生,最后襯托出千里躍進大別山和飛機遇險的時候的“堅持”。因此,教師一定要對該組課文內容進行深度的剖析,以便設計出更具有創(chuàng)新性又易于學生接受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
2、從課文整體出發(fā),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中,雖然教師都設計出詳細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學環(huán)節(jié)并沒有發(fā)揮出作用。就目前的發(fā)展趨勢來看,我國部分教師的教案都是應付檢查,并沒有有效的應用在教學中。因此,為了更好的提高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效率,教師一定要結合每組教學內容的課堂目標、重難點內容以及共同特點,從課文整體出發(fā),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以此來讓學生在閱讀課本內容過程中知曉更多的文化知識。同時,教師還應該適時引導學生學會在課外獲取知識,如:進行單元教學后,推薦與本單元共通的文學性較強的閱讀材料,鼓勵學生閱讀。
結束語:綜上所述,單元主題教學模式其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教師舊有的教學觀念,而且還可以強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地進行學習,從而保證教學質量。因此,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根據(jù)實際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情況,合理地使用單元主題教學模式,以便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從而促使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吳洪江. 小學語文單元整組教學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
[2] 段 穎. 初中語文教科書中文學文本的“母題”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3.
[3]馬敬茹. 人教版與冀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綜合性學習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