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帥
摘 要:在分段教學法的開展下,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和頑強拼搏的精神。在增強體質(zhì)的同時,讓學生愛上體育課,愛上體育運動。讓校園體育充滿陽光!
關(guān)鍵詞:小學;競賽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020-01
400米是小學體育教學的基本教材,同時也是《國家體育鍛煉標準》中的重要項目之一。它能發(fā)展學生的速度、速度耐力和耐久力素質(zhì)。增強心肺功能。是一項發(fā)展下肢力量,同時具有較高鍛煉價值的運動項目。但在當今小學400米教學中,許多教師至今還采用單一的400米跑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費時多,效果差。通過多年的教學和訓練實踐,我摸索出400米跑的技術(shù)特點,采用“分段跑”的教學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課前預測
在教學前,首先應測驗,測驗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獨立思考,啟發(fā)學生的思維。結(jié)合老師的講解找出問題的關(guān)鍵,從而誘發(fā)學生的積極性,為400米跑的教學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心理條件。
400米跑在小學階段屬于中長跑距離。必須采用勻速跑,因為小學生自控能力差,經(jīng)常出現(xiàn)以下三種情況:1、先快后慢:起跑就用百米的速度,跑到150米左右能量基本上消耗完了,后250米就開始明顯減速;2、先慢后快:前300米速度較慢,把能量都留給后100米。3:在途中跑時,當同伴超過自己時就拼命跑,當自己領先時,速度就會降下來。以上三種跑法都是錯誤的。400米跑采用勻速跑是合乎少年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的,也是最省體力的。
二、分段教學法
在教學中。講清勻速跑和呼吸的方法,同時也要了解和掌握學生的100米、200米的成績,對提高速度有一定的作用。如:一名六年級女生測試成績?yōu)?分36秒,平均每100米為24秒,而她的百米成績是17秒6。在教學中按要求她每一百米以22秒跑完,400米成績?yōu)?分28秒,她跑到終點時感覺比跑1分36秒還要輕松省力。近幾年通過分段跑的教學,在達標和測試中400米的成績有很大提高。
但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都知道400米跑的健身作用。不能忽視。400米跑它屬于中長跑,可以鍛煉小學生的意志品質(zhì),激發(fā)學生參加中長跑活動,從而使健身、健心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達到既鍛煉身體同時又陶冶了情操。
三、步幅、步頻的穩(wěn)定
在跑是教學中,步幅、步頻的穩(wěn)定是關(guān)鍵之一,尤其在400米教學和訓練中起著重要作用。因為400米跑需要均勻的速度,均勻的速度等于均勻的步幅加均勻的步頻(在單位時間內(nèi))。六年級學生步幅在1.70米---2米左右,控制步幅和步頻的穩(wěn)定,也是取得好成績的重要因素。
四指定目標
通過測試了解每個學生的成績。根據(jù)成績和學生身體素質(zhì)情況,結(jié)合實際制定出;一個目標。經(jīng)過一段練習之后,采用比賽的形式來完成目標。在比賽前把水平相近和目標相近的學生編成一組進行,這樣有利于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幫助,更有利于競爭提高成績,實現(xiàn)目標,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終上所述,在分段教學法的開展下,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和頑強拼搏的精神。在增強體質(zhì)的同時,讓學生愛上體育課,愛上體育運動。讓校園體育充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