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平
痔瘡術后出血的護理
●付平
痔瘡是直腸下端粘膜下或肛管皮膚下靜脈叢擴張形成的結節(jié)性的靜脈團。痔瘡發(fā)生于任何年齡,隨著年齡增長發(fā)病率增高。手術切除是最常見的治療方法,術后出血是痔瘡的常見并發(fā)癥,可危及患者生命。2015年我科痔瘡手術患者54例,其中2例發(fā)生術后出血,經(jīng)積極治療和護理,2周后出院。
痔瘡;術后出血;護理
本組病例54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21例;年齡18歲~66歲;病程6個月~10年。內痔8例,外痔16例,混合痔30例。有煙酒嗜好者29例,辛辣飲食嗜好者49例,所有病例均排除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等全身出血性疾病。
2.1 病情觀察 術后12小時內嚴密觀察患者局部傷口敷料滲血、滲液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應立即通知醫(yī)生。術后7~14天為脫線期易發(fā)生術后出血,如出現(xiàn)下腹部脹痛進行性加重,應立即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出現(xiàn)異常,應立即通知醫(yī)生,及時處理。
2.2 感染護理 感染是引起術后出血的常見原因,其護理除了手術前嚴格清潔灌腸以防腸道細菌感染外,從術后第一次排便起,就應采用各種措施,保護會陰部及肛周皮膚的清潔衛(wèi)生。主要措施:每次排便后用溫開水沖洗肛周及臀部。每天2~3次,用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坐浴,時間10~30分鐘。對于切口局部水腫,充血疼痛的患者,可用中藥熏洗坐浴。
2.3 飲食護理 痔瘡術后出血患者飲食應嚴實飲食計劃,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嚴重后果。膳食安排應以保持大便通暢不刺激肛管為宜。以防止大便干燥對創(chuàng)面血管的擠壓破壞引起出血。飲食可多選水果、蔬菜等富含維生素和粗纖維較多的食物,宜食清淡、富有營養(yǎng)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4 排便護理 痔瘡術后出血患者對解大便往往有一種特殊的恐懼感,總怕引起更為嚴重的出血。所以每當有便意時,就強忍著,致使大便愈發(fā)燥結,形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一定要向患者講解痔瘡術后科學排便的重要性,督促患者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平時若有便意,也應及時臨廁。便秘時可口服蜂蜜、緩瀉劑以利排便,一般不主張使用強瀉劑或灌腸,因為灌腸或強瀉劑所用藥物對痔瘡術后創(chuàng)面會造成較大刺激,易誘發(fā)出血。
2.5 心理護理 痔瘡病人多數(shù)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手術是他們期盼根治的希望,然而術后的頻繁便血使病程延長,影響了病人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因此,醫(yī)護人員一定要加強有關痔瘡術后出血知識的宣教,向病人講解痔瘡的發(fā)病機理及轉歸預后,以及痔瘡術后出血的發(fā)生原因及應對措施,使病人加深對自己疾病的認知,緩解患者對疾病的緊張心理,主動配合醫(yī)護人員進行治療。
2.6 生活護理 痔瘡手術后最初幾天,患者要臥床休息,減少活動,隨后可逐步增加活動量,避免久坐久站,注意勞逸結合。因為肛門直腸黏膜血管極為豐富,且無靜脈瓣,術后過早或過多的活動,久蹲久坐,強力負重,都可使靜脈回流受阻,血液瘀滯引起出血。所以痔瘡術后出血時,一定要合理安排生活,不可過度勞累[1]。
感染、劇烈活動、強力負重、飲食欠合理、排便過度用力是痔瘡術后出血的最常見因素。術前清腸殺菌,術后保持肛周清潔是預防感染發(fā)生的有效方法。痔瘡手術后應遵循從小到大,由輕及重的原則,盡量避免劇烈持久的運動,注意勞逸結合。督促患者養(yǎng)成定時排便習慣,排便后及時清潔坐浴。
(作者單位:合肥市第八人民醫(yī)院 肛腸科 )
[1]黃洪坤.痔瘡術后出血的原因及處理.中國肛腸病雜志,1996,16(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