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霞
摘 要: 相對于結論來說,過程更重要。教學過程,即教師從課前準備到課中組織及課后評價的整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有可能直接影響這個過程所帶來的教學效果。所以關注物理教學行為的過程“細節(jié)”,是新時期教育者應認真思考的課題。
關鍵詞: 初中物理 過程教學 細節(jié) 行為
物理教學中,過程與結論是一對相輔相成的重要關系。結論,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教學預期要達到的結果或者是目標;而過程,則指為了預期的結果或者目標所必須開展的一切活動。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在于輕過程,而重結論,新時期的物理教學則更強調教學行為的“過程”,即教師從課前準備到課中組織及課后評價,都被列入過程教學的范圍之中,同樣,學生的分析、概括、綜合等多種認知活動也是過程教學的內容[1]。因此,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行為非常重要,要在過程教學中體現(xiàn)教師的教學水準,彰顯教師的教學智慧,就要圍繞“細節(jié)”二字展開思考。本文從文本細節(jié)、互動細節(jié)及語言細節(jié)三方面對物理教學行為的過程“細節(jié)”進行探析。
一、關注“文本細節(jié)”,彰顯教學智慧
教師只有對文本進行了透徹的解讀,才能夠為課堂的精彩“生成”做好準備,然而,對文本的解讀,就要通過析讀評語文中的很多細節(jié)才能夠做到把握全文?;蛘呤呛啙嵉囊痪湫畔ⅲ苍S是生動的一貼畫面,可能是簡單的一個裝置圖。也只有把握住了這些細節(jié),才能夠將文本的精髓展現(xiàn)給學生,讓他們有所收獲。如同在講“電阻”時,如果照搬教材,先引入調節(jié)燈設計的課題,然后問題引導:電路中電流的改變是否能夠影響電燈的明暗程度,如果是該如何改變電流大小?這樣突兀的問題得到的結果就是學生茫然,氣氛緊張,教師無奈之下,一個人自問自答,唱“獨角戲”。如果同樣的,在問題之后,在黑板上畫出電路圖,并給學生一個細節(jié)上的提示:同學們看到這個電路圖上面的哪幾個元件,能夠通過改動使電流發(fā)生改變?這樣,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與分析立刻“明朗化”了,他們能夠準確找到切入點,意識到一旦電源電壓發(fā)生改變就會影響電流,接下來的認知就會水到渠成。
教學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源于教師對環(huán)境、對學生及對文本的深入解讀和有效利用,教師要關注文本中那些具有教育價值的每一個細節(jié),選擇適當?shù)慕逃龝r機,挖掘并運用,讓細致的預設演繹出無數(shù)精彩生成。
二、關注“互動細節(jié)”,提高教學質量
有時,教學行為僅是教師的自身行為,無需學生的呼應,但更多的行為細節(jié)則是師生之間共同完成的一系列的反應和互動[2]。教學行為的過程,就是教與學的互動過程,在這個互動過程中學生會表現(xiàn)出不同反應,如對待問題時也許會皺眉,感覺遇到困難;也許會沉思,需要多想想;也許會仰起頭,有期待的眼神,這些都應該引起教師的注意,并反思自己的問題是否指向明確?是否難度適中?是否與學生實際契合?在反思中關注互動細節(jié),從而對教學行為進行及時調控,就會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如在上“滑動變阻器”一課時,在此課之前學生通過用鉛筆芯使電流發(fā)生改變的實驗中,都明白了滑動變阻器電流的改變,是通過導線長度的改變使電路電阻發(fā)生改變而完成的,然而實驗過程中滑動變阻器將電路接入后,卻只有少數(shù)學生能夠移動滑片對電流變化情況進行具體分析。所以在課上引導學生做好既定的實驗之后,在此處增加一個“互動細節(jié)”:讓學生相互之間進行討論和分析后,分成小組畫出在不同的接法下,滑動變阻器電流流過路徑圖,然后各小組之間對不同方法進行交換練習和驗證,電流路徑圖的方法讓學生非常清晰地看到了電阻線長度的變化情況,并通過練習對移動滑片電阻變化情況進行快速掌握。一個小小的互動細節(jié),既降低了學生的分析難度,又讓他們在互動中既感受到了集體力量又領略了個人魅力。
三、關注“語言細節(jié)”,提升教學水準
精煉且高效的教學過程,與教師精簡的教學語言息息相關,雖然我們不要求教師字字珠璣,但務必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句句到位,對關鍵的、重要的知識內容應注重“語言細節(jié)”,進行仔細推敲,必務求語言做到規(guī)范、準確,避免發(fā)生“學科性”錯誤。同時,要結合中學生的認知心理,賦予教學語言以情感性、直觀性、針對性及啟發(fā)性特點。如在教學生認識光的反射定律時,由于反射和入射二者之間存在因果的邏輯關系,因此教師在表述時,反射必須在入射之前,不能夠將二者的前后順序顛倒,給學生造成思維理解上的偏差。而在教學生如何正常使用刻度尺時,可以將冗長的知識歸納總結成十個字“一選、二看、三放、四讀、五記”,牢記好這五個步驟后,再教給學生“選”,即選擇適合量程;“看”則看清單位、分度值、量程及零刻度線;“放”應“緊靠”被測物,并與所測長度“平行”;“讀”要注意與尺面“垂直”,“估讀”分度值下一位;“記”必須有“數(shù)字”和“單位”,這樣學生在使用時會不由自主地想到選是怎樣選、看是如何看……尤其是在實驗時,更應注重語言的細節(jié),一是要準確介紹每個器材名稱,如滑動變阻器,不要簡單地用“電阻器”作為代表;而托盤天平同樣不要用“天平”概括;二是應格外注意不同概念的區(qū)分,切忌用重量代替重力,給學生造成認知混亂。
細節(jié)能夠決定成敗,也能夠成就過程,只要教師抓住行為過程中的“關鍵細節(jié)”,就能憑借自己的教學智慧,為中學生打造別開生面的物理課堂。
參考文獻:
[1]賀智元.優(yōu)化物理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11):25.
[2]丁娟.初中物理互動討論課堂模式的構建[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5(8):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