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海
到2014年4月,以“責任、標準、對標、考評”為核心的班組建設管理體系已經在國家電網山東省電力公司(以下簡稱國網山東電力)正式運行兩月有余。此前,這項新的班組建設管理體系于2013年9月經公司總經理辦公會研究批準,在當年第四季度開展試運行。
責任、標準、對標、考評“四大體系”希望取得“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效:構建新的班組建設格局,實現“70%的任務交給管理層,30%的業(yè)務歸班組”;以反映核心業(yè)務水平的可量化的指標衡量班組建設;在班組建設中引入對標管理,實行動態(tài)性考評;建立省公司至班組的四級管控與考核。
在國網公司社會責任管理的頂層設計方案中,班組建設向來被視為重要環(huán)節(jié)。一直以來,國網公司致力推進“領導表率、專業(yè)融合、班所建設、崗位發(fā)動”的社會責任根植模式,推動社會責任管理融入和服務班組建設和崗位工作,從源頭上促進了電網企業(yè)管理強化,服務提升和價值創(chuàng)造。
在推動社會責任根植班組基礎上,國網山東電力以最基礎的班組單元作為切入點,打通、貫穿管理層級間責任,著力促進基于社會責任班組建設的“末梢回流”,努力找到一條班組建設的科學路徑。構建上述“四大體系”旨在為班組減負,同時層層明確責任,事事明確標準,全面對標提升,量化評價考核。
在國網山東電力看來,“班組強則企業(yè)強”,堅持服務基層、夯實基礎、錘煉基本功,切實為班組減負,全面提高班組素質和管理水平,也是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題中之義。目前,國網山東電力正在開展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將班組建設及其管理提升作為一項重要的戰(zhàn)略任務,作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課題。
劃分責任田 抓住“牛鼻子”
——70%的任務交給管理層 30%的業(yè)務歸班組
“對班組建設一直存在兩個誤區(qū),一是認為班組建設是班組的事情,二是認為班組建設是工會的事情”。國網山東電力工會主席杜軍認為,班組建設的問題根子在上面,其實,省、市、縣公司管理層,各專業(yè)部門,專業(yè)室和班組等,都在班組建設中承擔著重要職責。過去,班組建設評價過多地傾向檢查班組,而忽視了管理層面承擔的職責和任務。
對此,新的責任體系旨在明確“誰來干、干什么、怎么干”,即是要厘清各單位、專業(yè)部門、基層專業(yè)室及班組在班組建設中的職責,做到“誰的責任交給誰”。
在充分聽取基層班組建議意見的基礎上,國網山東電力重新劃了班組建設的“責任田”,形成了《班組建設評價細則》《班組對標指標體系》等7個支撐文件,把班組建設納入專業(yè)管理范疇,構建了“公司統(tǒng)一領導、班組建設辦公室牽頭協調、部門分工負責、各單位組織實施、班組全員參與”的班組建設格局。
新格局把不屬于班組的70%的管理工作從班組剝離,30%的核心業(yè)務留在班組,班組負擔明顯減輕了。同時,為了引導大家種好“責任田”,國網山東電力把班組建設管理納入企業(yè)負責人業(yè)績考核體系,并作為先進單位評選的重要依據。這樣,就引起了基層單位“一把手”的重視,抓住了班組建設的“牛鼻子”。
本刊記者實地采訪棗莊供電公司市中營業(yè)廳、滕州運維檢修站及鄉(xiāng)鎮(zhèn)供電所發(fā)現,管理部門和所屬班組成員普遍對重新劃分后的班組職責持有較高滿意度,可以更加集中精力做好核心業(yè)務工作了。
“本子少了、電腦多了,會議少了、學習多了,檢查評比少了,指導服務多了,”棗莊公司變電檢修室黨支部書記王耀對本刊記者說。該變電檢修室成立了黨政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班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1個生產管理組、4個班組工作組,并明確了專業(yè)室和每個班組的專責人,力求落實好責任劃分。
核心要突出 標準可量化
——134項關鍵績效指標強化管控
評價一個班組,拿什么尺子去衡量?
國網山東電力的回答是:用班組核心業(yè)務這把尺子去衡量,而且這把尺子有清晰的刻度,其刻度就是能反映核心業(yè)務水平的、可量化的指標。
“把班組的關鍵績效指標找出來,我們歷經了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兩個階段。先讓班組提,讓基層單位提,再對比分析,讓專業(yè)管理部門綜合權衡。”工會干事閆斌介紹說,根據國網公司“三集五大”班組設置,國網山東電力最終制定47類班組134項關鍵績效指標。
“開始有擔心,怕班組建設與核心的安全生產有沖突,”運檢部技術處處長王興照曾經的顧慮沒有發(fā)生,“挖掘出了班組的安全生產核心指標,明確了指標的量化途徑”。134項指標看起來多,真正具體到一個班組并不多,像配電檢修班,只有狀態(tài)檢修覆蓋率、缺陷消除及時率、檢修計劃完成率3個評價指標,正是這個班組的核心業(yè)務。
《班組建設評價細則》指班組建設標準體系的制成文件。厘清省市專業(yè)管理部門、業(yè)務實施機構和班組的不同職責,實行分類指導,分層建立生產管理、綜合管理2類管理評價細則,生產檢修、生產運維、營銷現場、營銷服務、業(yè)務支撐5類班組評價細則。
據介紹,有的標準雖然是對班組提出的,但責任在管理部門的,則會讓管理部門負責。比如,提升班組信息化辦公標準,要求班組微機配置達到班組人數50%,未達標的,要對省公司的科信部和市公司調控中心扣2分;班組辦公桌椅未達到每人一套,扣后勤部1分。
建立班組對標常態(tài)運行機制
——251項指標 92.43%可采集
實現主要班組對標全覆蓋,核心業(yè)務指標全跟蹤,建立健全班組對標常態(tài)運行機制,這是國網山東電力以對標推進班組建設的主要目標,也是在國網公司系統(tǒng)創(chuàng)新開展班組對標工作并取得突破的嘗試和努力。
為此,國網山東電力制定《班組對標指標體系》,明確2項基本信息、3項創(chuàng)新成效指標和251項專業(yè)指標的具體定義、采集方式、統(tǒng)計周期、計算方法和口徑、管理職責、與班組的對應關系等。每類班組專業(yè)指標設置數量為4到6項,體現各類班組核心業(yè)務業(yè)績水平和創(chuàng)新能力,突出班組業(yè)績提升重點。
251項指標,會不會加重班組負擔?國網山東電力用科技手段解決了這一問題,251項核心業(yè)務指標中,信息系統(tǒng)自動提取232項,占92.43%,非信息系統(tǒng)采集僅占7.57%。
“信息系統(tǒng)采集不僅減輕了班組的統(tǒng)計負擔,更是一種導向?!睜I銷部專工王鑫說,山東電力直供區(qū)的用電信息采集覆蓋率、日均采集成功率、自動抄表核算比率均已達到98%以上,這說明,98%的抄表工作不用依靠手工了,大大減輕了營銷班組抄表人員的工作量。而通過對上述幾個指標進行對標,也引導各單位更多地應用信息手段解決管理和服務問題。
四級考核明晰導向
——考核結果重在應用
“考核是個指揮棒,”國網山東電力工會副主席宋士鋒對本刊記者說,正是因為關鍵,他們在考核問題上更是著眼戰(zhàn)略,統(tǒng)籌舉措,反映斟酌。
考核體系方面,國網山東電力班組建設實行四級管控與考核,即省公司、市縣公司、部門、班組,層層有考核?!拔覀內速Y部在班組建設工作中就有15項任務,如果完不成,部門績效獎金、先進評比都要受影響。”人資部企業(yè)業(yè)績考核管理專工李玉華說,考核讓各個層級和單位高度重視班組建設。
落實到考核結果應用上,班組評價結果與人才選拔、升遷競聘、評先樹優(yōu)、職稱評定、技能鑒定、教育培訓等掛鉤。先進班組年度績效考核A級員工比例適當上調5%;評為不達標班組,班組A級員工比例則下調5%。
作為一項基礎長遠的工作,班組建設離不開優(yōu)秀員工的成長鍛煉?!八拇篌w系”支撐文件《關于加強班組長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15年,35歲及以下班組長將占到1/3;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達到1/2;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yè)技術資格或技師及以上職業(yè)技能等級的超過2/3。
2014年以“重基礎、補短板,標準化”為主題
自2013年5月至9月,國網山東電力班組建設“標準、對標、考核、綜合”四個專業(yè)組分兩個階段開展分層分類調研和駐點調研攻關,完成《班組建設評價細則》等初稿,并在72個班組、26個專業(yè)室和17個部門進行驗證。在廣泛征求公司系統(tǒng)意見,修訂完善325條次后,“四大體系”在當年9月發(fā)布試運行,并于2014年正式運行。
本刊記者獲得的上述調研報告指出了此前班組建設存在的數項問題,涉及各單位班組建設不均衡、班組管理職責不清晰、班組負擔較重等等?,F在看來,“四大體系”運行的成效已初步顯現,上述問題正獲得逐步的解決。
“雖然近年來公司系統(tǒng)不斷加強基層管理,但總體來看,公司管理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基層,難點在班組”?!氨仨殢母旧希瑥捏w制機制上解決問題”,這就是山東電力的結論。
“四大體系”鼓勵員工創(chuàng)新創(chuàng)效,一線員工創(chuàng)新成果不斷涌現。2013年,國網山東電力共獲得專利授權1158項,平均每天誕生3項專利,比2012年增長46.6%,其中由一線班組研發(fā)的新型實用專利占有相當比重,并且已有389項職工技術創(chuàng)新優(yōu)秀成果在全省大力推廣應用。
同時,新的管理體系理順了不同管理層級的職責劃分,激發(fā)了各級管理者履職盡責、服務班組的活力,提升其服務能力和水平。“班組建設新體系從根本上解決了班組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大幅度地減負,讓班組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開展核心業(yè)務,這對班組來說是一場管理革命,對企業(yè)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國網山東電力總經理李同智如是說。
2014年是國網山東電力全面運行班組建設“四大體系”的關鍵之年。在該公司擬定的班組建設工作思路中,“重基礎、補短板、標準化”是主題,要保證落實班組建設責任制,把握“四大體系”落地這一主線,爭取在班組建設管理機制、班組長隊伍建設、減輕班組負擔和班組典型選樹上實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