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文物藝術品資產化戰(zhàn)略

      2016-03-22 06:19:57陳旭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6年3期
      關鍵詞:藝術品文物博物館

      文物藝術品資產化,是將文物藝術品通過文化挖掘、市場傳承,在確真、確權、確值的基礎上,實現(xiàn)金融價值,成為可流動資產,逐步成為黃金的后續(xù)補充,為國家貨幣信用背書、計入社會資產、財富信用體系。文物藝術品資產化對弘揚中華文明、提高綜合國力、促進金融流通、吸收海外資本、提升經濟活力、實現(xiàn)中國夢具有戰(zhàn)略意義。

      一、文物藝術品的價值挖掘

      按照國際慣例,凡距今約100年由人類創(chuàng)造和生產的,具有歷史、科學與藝術價值的遺物和遺跡叫做文物藝術品。文物藝術品具有雙重性,既是文物又是藝術品。中國收藏的歷史非常悠久,始于三代,興于唐宋,明清時期達到鼎盛。無論是皇家收藏還是民間收藏,都能體現(xiàn)出文物藝術品的多重價值。

      (一)文物藝術品的歷史價值

      文物藝術品既是物質產品又是精神財富,它往往是藝術和文化的綜合成果。文物藝術品的歷史價值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方面:

      1.任何藝術品都有產生演變和發(fā)展的過程。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人們的審美觀在不斷發(fā)生變化,文物藝術品的形式和內容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文物藝術品的發(fā)展變化過程可以體現(xiàn)出它的歷史價值,文物藝術品在中國的歷史和藝術史上更是享有無可爭辯的地位。

      2.文物藝術品既是文化藝術的創(chuàng)造,也是科學技術的產物。隨著新材料、新工藝、新工具的不斷出現(xiàn),能工巧匠通常會把藝術和技術巧妙地結合起來,創(chuàng)作出新的藝術門類和新的藝術產品。文物藝術品連接的是古老和現(xiàn)代相互交流與交融的文化。

      3.任何文物藝術品都會受到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影響,同時還會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民族特性和地域特性產生了文物藝術品獨有的民族風格和特有的形式、規(guī)律和技法,顯示出不同的地域藝術風貌。

      (二)文物藝術品的藝術價值

      文物藝術品是一種特殊的精神產品,它的藝術價值對人類的精神文明建設有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1.欣賞價值。文物藝術品的色彩、線條、質地、形狀及所含文化價值和思想情感,對人的審美欲求和身心健康都能給予滿足,可以調適人的心理,對人的生理器官起到滋潤作用。

      2.認識價值。文物藝術品是古代人類心靈和客觀世界的反映,是人類歷史和社會關系的表現(xiàn),是能工巧匠的創(chuàng)作實踐,對欣賞藝術品的人具有認識的作用。欣賞者可以通過藝術品的表現(xiàn)內容和表現(xiàn)形式,能動地認識客觀世界和人生,從而影響自身的世界觀和行為。

      3.啟迪價值。文物藝術品的內容和形式都是古代藝術家智慧的結晶,是古代藝術門類間的交流和借鑒,碰撞出豐富多彩的藝術觀和多元的藝術領域。

      4.資料價值。藝術品可為美學、藝術史、美術史的研究提供珍貴的實物資料。

      (三)文物藝術品的商業(yè)價值

      文物藝術品是一種稀缺的精神產品,每件文物藝術品都是獨一無二的,是無價的。但是文物藝術品一旦進入市場,就自然釋放出巨大的商業(yè)價值。

      1.文物藝術品進入市場后,就和商品一樣有一個價格。文物藝術品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越高,它的價格相應也就越高。文物藝術品的價格隨著大的經濟環(huán)境和小的市場環(huán)境及人們的收入水平的變化而變化。

      2.藝術品和其他商品不同,稀缺性保證了它具有持續(xù)增值性。中國文物的價值舉世公認,特別是古瓷器,國外市場價格遠遠高于國內十幾倍。

      3.文物藝術品的商業(yè)價值隨著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而穩(wěn)步上升。我們經??吹脚馁u場上文物藝術品的價格屢創(chuàng)新高,一方面是人們逐漸認識到文物藝術品珍稀、難能可貴,力圖搶占先機購買在手;另一方面是社會經濟水平的整體提高,產生了富裕階層和閑置資金,從而推動了文物藝術品商業(yè)價值的抬升。

      二、文物藝術品資產化

      文物藝術品資產化,是將文物藝術品通過文化挖掘、市場傳承,在確真、確權、確值的基礎上,實現(xiàn)金融價值,成為可流動資產,逐步成為黃金的后續(xù)補充,為國家貨幣信用背書、計入社會資產、財富信用體系,實現(xiàn)文物藝術品的流通性、信用性、金融性。

      (一)文物藝術品的資產特性

      1.高效能:文物藝術品具有貨幣價值的超濃縮性,如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價值接近2700千克黃金,文物藝術品貨幣價值能量巨大。

      2.綠色:文物藝術品跟核能源一樣,有著綠色環(huán)保的特性,無需工業(yè)化再生產就可以使用。

      3.瞬間激發(fā):文物藝術品只要制度規(guī)則啟動就可以使用,不需要生產開發(fā)的周期和前期大規(guī)模的投入。

      4.價值可控:文物藝術品被中國傳統(tǒng)古文化浸潤了幾千年,其價值經得起任何時間、地域、文化框架的考驗,完全可控。

      5.公認性。根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完全統(tǒng)計,在全世界47個國家、200多家博物館的藏品中,有中國文物164萬余件。中國文物藝術品成為世界財富是無法磨滅的事實。中華文明五千年,為全世界累計了巨量文化和金融財富,作為世界金融的杠桿具有一定的存量。作為人文本的當代金融體系來講比稀有金屬有更大的認可空間。

      6.可行性。文物藝術品作為金融杠桿建設初級早已完成,作為金融杠桿的價格體系經過多年國內外的拍賣操作和銀行抵押,價格框架已經成熟。在西方藝術品體系運作了百來年,已經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體系讓我們去參照、復制、使用。多年的抵押、拍賣形成了各種門類、檔次、時期的價格趨勢標桿。交易的過程也是在歐美體系認可下進行的,具有國際法律效應。這些數(shù)據(jù)都可以作為依據(jù)來進行價格評估以及趨勢分析。文物藝術品的投資價值和升值趨勢是真正的金融核動力。

      (二)文物藝術品資產化的時代意義

      1.活躍社會經濟,吸引海外資金

      中國目前的貨幣存量已經達到130萬億元人民幣,現(xiàn)在短期出現(xiàn)了通貨緊縮,其實是階段性工業(yè)產能過剩導致的。一旦籠中之虎放出來,通貨膨脹成為必然。銀行不良資產的解決,社保資金的不足,傳統(tǒng)產業(yè)產能過剩等,都需要政府買單,財政赤字是必然的。由于經濟處于轉型過程之中,經濟增長率的不斷下滑,房地產、證券投資增速的下降,造成巨大的就業(yè)壓力。

      文物藝術品資產化,將帶動國內投資市場快速發(fā)展,巨大的投資需求將大幅提升金融資本效率,使社會經濟面貌大幅提升。同時文物藝術品將吸引巨量海外資金追逐,通過制度化疏導將凝聚成巨大的“資金池”。這無疑成為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引擎。

      2.弘揚傳統(tǒng)文化,打贏“文化戰(zhàn)爭”

      當今國際形勢群雄爭霸,政治、軍事、金融、文化、貿易等各個戰(zhàn)場的博弈空前激烈。而在和平環(huán)境下,文化是改變人類的價值觀、精神信仰乃至生活方式的決定性要素。真正擊垮對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只有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國外勢力對華展開諸如領土爭端、歷史問題、經濟摩擦等圍剿,其最為隱蔽的戰(zhàn)線是文化冷戰(zhàn)!他們制造針對中國的新型精神文化“毒品”,不停地、系統(tǒng)地指責、批評、唱衰中華文明。

      中華文明五千年,傳承了博大精深、璀璨絢麗的文化精髓。文物藝術品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弘揚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髓,凝聚著中華美德。中華文化的主要思想來自儒、釋、道、諸子百家,崇尚中庸、包容、和平、和睦、和諧、真、善、美。中華文明是人類文化的精神寶庫,是西方文化望塵莫及的,也正是中華文化的價值所在。中華民族這種系統(tǒng)而又獨立的文化傳統(tǒng)、哲學精神所形成的價值體系,是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基礎,也將成為世界文明的主流價值觀。

      當下,正是我們用優(yōu)秀文化做武器奮起反擊,維護民族權益,捍衛(wèi)中華文明尊嚴的時候。不斷挖掘歷史文化遺產的文化價值,重塑中華文化傳承體系,使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中華文化影響持續(xù)擴大,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以弘揚傳統(tǒng)文化做武器,打贏國際文化戰(zhàn)爭。

      (三)文物藝術品資產化的戰(zhàn)略意義

      1.為“一路一帶”“亞投行”提供金融核動力

      中國歷史遺留的文物藝術品可以為中國實現(xiàn)“一路一帶”“亞投行”戰(zhàn)略提供經濟基礎保證和文化基礎保證。西方的經濟理論研究,認為發(fā)達的國家民眾資產配置高,而發(fā)展中國家民眾的資產配置低,而文物藝術品恰恰可以增加民眾的資產配置。

      文物藝術品資產化可以為中國創(chuàng)造一個難以估量的綠色GDP。文物藝術品資產化每年能持續(xù)釋放10萬億人民幣的存量資產,2012年石油及制品的增加值是1514億、汽車2681億、房地產也才2.9萬億。相比之下,文物藝術品資產一旦發(fā)力,必將真正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yè),為國民經濟發(fā)展做出巨大的貢獻,為“一路一帶”“亞投行”提供金融核動力。

      2.支持人民幣國際化,文物藝術品成為國家信用背書

      由于美國人制定了二戰(zhàn)以后的貨幣制度,那么美國人就有了控制世界的權力。但是美國的貨幣由于沒有實物支撐,過去有中國清代的銀本位,還有西方的金本位。現(xiàn)在各國貨幣均缺乏實物支撐,造成國際貨幣金融秩序動蕩。

      我國GDP在2025年前后將要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而要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就必須有充足的黃金儲備作基礎。就目前來說,我國的黃金儲備僅1050噸,美國卻有8453噸,尚存7400噸黃金儲備的差距,如何彌補?我們擁有的超過世界任何國家的文物藝術品—“文化黃金”,就是貨真價實的“軟黃金”。

      三、文物藝術品資產化路線圖

      (一)文物藝術品資產化三大基石

      確真、確值、確權,是文物藝術品資產化的三大基石。

      1.真?zhèn)沃妗奈锼痉ㄨb定

      長期困擾文博界的文物藝術品鑒定難,已成為制約文物藝術品資產化的瓶頸。文物藝術品司法鑒定體系,為建立權威文物藝術品鑒定、建立文物藝術品溯源體系、文物藝術品資產化起到奠基作用。(詳見《文物收藏與鑒賞》2016年元月刊《文物藝術品資產化之奠基篇 —六維文物物證司法鑒定》)

      文物爭議案件的最終裁決,要靠國家司法程序保障,司法機關成為終局裁決機關,司法鑒定結論在司法證據(jù)體系里具有最高證據(jù)效力。寧夏六維辯證文物鑒定研究所成立于2012年,是在我國文物鑒定思想理論體系標準已嚴重滯后,文物保護、收藏、拍賣、投資、交流都因鑒定形成瓶頸而大受影響導致混亂無序的背景下成立的。針對我國文物鑒定的亂象,寧夏六維辯證文物鑒定研究所成立前,研究所就已經具備自己的研究團隊,并已經開展研究十余年。成立之初具有研究成果 “六維十八步三論”及根據(jù)該鑒定技術研發(fā)的鑒定設備,創(chuàng)立了“寧夏六維物證司法鑒定中心”,開具了文物鑒定科學、系統(tǒng)鑒定方法的先河。其研發(fā)的文物鑒定方法和技術對于我國文物鑒定極具影響力。目前,六維文物物證司法鑒定體系,已在建立權威文物藝術品鑒定標準、建立文物藝術品溯源體系、文物爭議案件、文物藝術品資產化中起到奠基作用。

      2.價值之體—玫茵堂評估體系

      文物藝術品價值評估問題,是文物藝術品資產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目前國內沒有完善的文物藝術品評估體系和行業(yè)準入制度。

      文物藝術品具有基準價值高、穩(wěn)定增值、隱性升值、價值彈性空間大、價值影響要素復雜等特點,其價值評估與其他資產評估相比,具有重大差異。文物藝術品資產化,價值標準化是基本前提,科學穩(wěn)定的文物藝術品價值評估體系,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文物藝術品資產化、金融化、證券化,依賴于穩(wěn)定的、均衡的、標準化的價值評估體系,否則將造成市場混亂。系統(tǒng)科學的文物藝術品價值評估體系,是打造循環(huán)文化產業(yè)鏈、文物資產證券化、保證文物資產價值穩(wěn)定增值的核心基礎性工作,對文物產業(yè)發(fā)展具有引領作用。文物藝術品價值評估體系包括文物藝術品評估職業(yè)道德基本準則、文物藝術品評估程序準則、文物藝術品評估實體準則。

      玫茵堂文物藝術品價值評估體系,是在分析大量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針對文物藝術品資產化的特定需要,制定的相對均衡、規(guī)范的文物藝術品價值評估體系。目前已在授權中藝金控使用該體系應用于文物藝術品資產化實踐。一個體系的建立,要通過企業(yè)標準建立、在市場檢驗中完善充實、上升為行業(yè)標準、國家標準、國際標準。文物藝術品價值評估體系的建立,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

      3.物權之基—民間文物備案

      文物藝術品確權,是文物藝術品資產化的重要前提,因文物藝術品來源渠道多樣化,市場傳承記錄不完善。文物藝術品資產化首先以民間文物為標的,文物備案是文物藝術品資產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文物確權、文物交易傳承的依據(jù)。

      2013年開始,國家文物局開始國有可移動文物備案,預計2017年全部完成,目前已備案文物8000萬件。民間文物備案尚屬空白,民間上億件文物等待備案確權。

      寧夏六維辯證文物鑒定研究所,在文物司法鑒定的基礎上,已率先在全國建立了文物備案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和備案中心,并得到寧夏自治區(qū)政府的大力支持,成為民間文物備案的先行者。備案系統(tǒng)不僅是對文物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還應用高科技手段,建立了多維度的電子防偽溯源系統(tǒng),保證了備案文物的同一性和識別性。民間文物備案為文物藝術品資產化、文物交易提供重要的數(shù)據(jù)支持,也為《文物藝術品產權登記管理條例》出臺奠定了基礎。

      (二)文物藝術品資產化的三大保障

      文物藝術品資產化的推進需要法律保障、金融保障、平臺保障三個基本條件。

      1.法制之本—文物藝術品法律體系

      《憲法》《物權法》《民法通則》《文物保護法》《拍賣法》《博物館條例》以及相關配套法規(guī),構成了我國文物藝術品法律體系。不斷完善以憲法為綱、以民法為基礎、以行政法為規(guī)范的文物資產保護法律體系,是文物藝術品資產化的法律保障。

      2015年1月,中國銀監(jiān)會下發(fā)了《中國銀監(jiān)會關于中信銀行等27家銀行開辦信貸資產證券化業(yè)務資格的批復》,27家股份制商業(yè)銀行和城市商業(yè)銀行獲得開辦信貸資產證券化業(yè)務的主體資格。2015年3月20日新的《博物館條例》施行。2015年4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修訂。2015年12月,《文物保護法修訂草案》再次征求意見。法律制度的保障對推進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文物藝術品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在文化產業(yè)大潮中必將引領潮流。

      2.金融之門—文物藝術品金融化

      金融資本的介入為文物藝術品提供了流動性保證,文物藝術品又成為市場的潤滑劑和催化劑。藝術銀行、文物藝術品質押、文物藝術品基金、文物藝術品信托、文物藝術品保險、文物資產交易所等都是金融資本介入的渠道。促進文物藝術品質押融資業(yè)務科學化、系統(tǒng)化、社會化、規(guī)模化,是文物藝術品資產化的金融保障。

      在西方國家,藝術品作為標準的抵押品,金融信用屬性遠遠超過房地產,中國文物藝術品又是“硬通貨”。目前國內在藝術品質押融資的實踐方面,濰坊銀行高度重視文化金融服務。濰坊銀行的藝術品質押業(yè)務自2009年推出至今不斷完善,業(yè)務規(guī)模和范圍在不斷擴大。濰坊銀行藝術品質押融資業(yè)務為業(yè)界樹立了標桿。另外工商銀行、民生銀行等也開展過藝術品抵押貸款業(yè)務。

      3.經營之道—文物資產證券交易所

      文物經營機構包括文物拍賣公司、文物公司、文物商店,目前文化產權交易所、藝術眾籌、藝術銀行等經營模式逐步關注文物藝術品,文物藝術品資產包組合上市成為熱點。多元化的文物經營體系,是文物藝術品資產化的平臺保障。

      目前各類文化產權交易所,以郵幣卡等藝術品為標的,單純炒作吸引大量資金博弈,沒有實際的資產退出渠道,造成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建立全國統(tǒng)一的文物資產證券交易所,站在國家文化產業(yè)戰(zhàn)略高度,以民族利益為重,以傳承民族傳統(tǒng)文化為宗旨,建立以文物藝術品為價值保障、以實體產業(yè)開發(fā)為預期收益的“文物資產包”證券化交易模式,使文物藝術品與實體產業(yè)相結合,實現(xiàn)良性互動的資產證券交易體系。通過證券融資發(fā)展實體產業(yè),通過實體產業(yè)開發(fā),實現(xiàn)證券收益。文物資產證券交易所是文物資產化的核心平臺。

      (三)文物藝術品資產化的三大體系。

      文物藝術品資產化,需要民間博物館體系、人才培養(yǎng)體系、文化傳承體系的全面建設。

      1.品牌之源—民間博物館體系

      民間文物藝術品分散在眾多收藏家手里,大多數(shù)文物藝術品保存環(huán)境較差,不利于文物保護。文物藝術品資產化需要將文物藝術品托管在第三方機構,目前的托管機構基本上是銀行保險箱,難以容納大量文物藝術品的托管,博物館是文物藝術品托管的最佳選擇。

      目前,我國博物館數(shù)量已達到5000家,博物館藏品都是單一所有權,國有博物館藏品所有權屬于國家,企業(yè)博物館藏品所有權屬于企業(yè)所有,私人博物館藏品所有權屬于個人。很多收藏家沒有能力建設自己的博物館。目前,混合所有制博物館初露頭角,天禧閣博物館采取藏品眾籌的模式征集藏品,走品牌化連鎖經營的道路。

      收藏家采取“藏品+資金”入股的方式。天禧閣博物館采取連鎖品牌方式建館,每個單體博物館收藏家藏品經評估合意,藏品入股博物館,藏品入股后藏品所有權轉化為博物館股權。博物館收益,所有股東按股權比例享受分紅收益。博物館股權可繼承、可轉讓。博物館由博物館管理公司統(tǒng)一管理,博物館管理公司負責博物館藏品管理,通過國際展覽、市場運營、文物交流、企業(yè)冠名合作等方式發(fā)揮藏品價值。投資方可投資入股博物館管理公司,享受相應經營收益。天禧閣博物館逐步發(fā)展成集博物館孵化、博物館管理、博物館衍生產品開發(fā)經營為一體的專業(yè)博物館管理機構。

      通過博物館建立,將民間藏品集中保管、展示,建立博物館為主題的文化產業(yè)聚集地,就形成了博物館群落旅游景觀,同時作為文物藝術品資產化的基礎性體系。博物館屬于公共文化體系建設,政府可以采用PPP模式,吸引多元化資本參與建設。

      2.人才之籃—人才培養(yǎng)體系建設

      在文物藝術品資產化大背景下,需要大量了解歷史文化、熟悉經營管理、精通金融工具的復合型人才。

      首先要建立文物鑒定、文物評估、文物經營、信用評級等各個專業(yè)領域的國家標準。其次,現(xiàn)有高校文博專業(yè)、藝術專業(yè)、金融專業(yè)的基礎上,互相融合課程,培養(yǎng)復合型高端人才。再次,社會職業(yè)學校開展包括文物藝術品鑒定師、文物藝術品經紀人、文物藝術品評估師、博物館管理師、文物資產管理師在內的實戰(zhàn)型人才培訓。最后,博物館、文物經營機構通過實戰(zhàn)體系,培養(yǎng)市場應用人才。

      學術知識體系構建、國家標準制定、高校學歷體系完善、實戰(zhàn)課程培訓、市場實戰(zhàn)檢驗,搭建了文物藝術品經營管理人才成才之路。

      3.傳承之經—文化傳承體系建設

      文物藝術品資產化,首先要從挖掘文物藝術品的文化內涵出發(fā),收藏的價值首先在于文化的傳承,然后才是保值增值功能,要引導大眾樹立正確的收藏觀、價值觀。

      文物藝術品記載著中華文化的傳承,“一束蓮”昭示著清正廉潔,“二十四孝故事”是中華孝道文化的集中體現(xiàn),“嫦娥奔月”詮釋著飛天夢想,“狩獵圖”記載著勤勞勇敢的精神。

      文物藝術品資產化的過程,是中華文化、中華美德逐步挖掘、弘揚、傳承、傳播的過程。依托文物藝術品開發(fā)出的多樣化衍生品,是一道道亮麗的中華文化風景線。博物館參與到文創(chuàng)產業(yè)發(fā)展中,將給博物館帶來新的活力,也給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提供了新的動力。大眾化、規(guī)?;?、國際化的文化傳承體系的建設,是國家文化戰(zhàn)略、文物藝術品資產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文物藝術品資產化的戰(zhàn)略選擇

      (一)文物藝術品資產化從古瓷器入手

      文物藝術品品類眾多,包括青銅器、玉器、書畫、木器等。根據(jù)綜合分析,文物藝術品資產化最終選擇了古瓷器,具體原因如下。

      1.國際影響

      文物藝術品資產化是國家戰(zhàn)略,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支撐。古瓷器在國際市場具有重要地位,中國以“CHINA”而為世界所知。古瓷器不論是人物故事、飛禽走獸、花鳥風景、吉祥紋飾,都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

      2.壽命長久

      古瓷器壽命已達數(shù)百年、上千年,根據(jù)其物質載體的不同長的可達數(shù)萬年,短的也可保存數(shù)千年。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保存年限會不斷延長。古瓷器不怕水火、便于保存,為文物托管、保險、交付提供了基礎性保障。

      3.數(shù)量適當

      古瓷器文物藝術品是由歷史沉淀的,數(shù)量稀少。由于供給有限,所以成為人們爭相擁有的對象。而古瓷器相對古書畫、古木器等又具有一定的量的保證,資源不致枯竭。

      4.單體價值量高

      一件古瓷器藝術精品價值可達數(shù)百萬元,甚至可達數(shù)千萬元。一件普通的民國民窯瓷器也可幾十萬元成交。對普通人來說,一生都不可能擁有一件文物藝術精品,足見其珍貴。

      5.安全增值

      由于古瓷器供給有限,國內市場較國際市場有十幾倍的差價,其價值有大幅提升空間,甚至隨著時間的推移,價值會幾何級增長。

      6.技術保障

      古瓷器相對于其他文物,鑒定技術非常成熟,可以標準化、規(guī)模化進行鑒定。

      (二)文物藝術品資產化從體系建設入手

      文物藝術品資產化,是一個完整的產業(yè)鏈,產業(yè)鏈缺損,就會流轉不暢,搭建以文化資產證券交易所為核心平臺的文物藝術品資產化體系至關重要。

      文物資產證券交易所,是以文物藝術品資產化、金融化、證券化為依托,以稀缺的具有持續(xù)增值性的文物藝術品為價值保障,以支持文化產業(yè)發(fā)展、“一路一帶”建設、“亞投行”發(fā)展為目標,以提升文化需求和擴大文化消費為導向,以打造循環(huán)文化產業(yè)鏈為內容,以電子化交易為操作模型的跨境文物資產證券交易平臺。

      文物藝術品資產化,是綜合性系統(tǒng)工程,需成立國家部委聯(lián)席會議,制定法律法規(guī)、行業(yè)標準,統(tǒng)一協(xié)調,全面監(jiān)督管理,集中力量進行全產業(yè)鏈搭建。

      (三)文物藝術品資產化從國家戰(zhàn)略入手

      文物藝術品資產化,使傳統(tǒng)文化、金融資本、實體產業(yè)高度融合。文物藝術品資產化,對提高國家形象、國際地位、人民幣國際化具有重大意義。文物藝術品資產化始終要圍繞著國家戰(zhàn)略。民間文物資產化帶來的積極作用,使國有文物存量巨量增值,逐步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支撐,文物藝術品資產成為國家信用背書。

      “一路一帶”“亞投行”是國家經濟、文化、外交、產業(yè)綜合戰(zhàn)略的凝聚,文物藝術品資產化,發(fā)揮其在文化、金融方面的綜合優(yōu)勢,成為“一路一帶”“亞投行”的核動力。如何才能獲得世界公認的金融杠桿,源源不斷的資金將成為未來亞投行主要面臨的難題。中國,在唐代就有過這樣的成功案例讓全世界分享。當時唐代就有轉換古代文明為當代財富,轉換銅本位為金本位金融體制改革過程,盛唐時期中國的GDP占全球80%以上(2013年美國大概在20%)。重新啟動這個超能量勢必成為亞投行的一個新熱點和賣點!

      順應國家戰(zhàn)略,文物藝術品資產化大幕已經拉開。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大力挖掘文化遺產,以文物藝術品、文化遺產為載體,打造集文化產業(yè)規(guī)劃、文物鑒定、價值評估、確權備案、文化產權開發(fā)、媒體運營、國際文化交流、實戰(zhàn)人才挖掘培養(yǎng)、文化資產交易、博物館群落建設為一體的公益文化產業(yè)鏈,把中國文物藝術品定價的話語權拿到中國來,成為歷史的必然選擇。

      作者簡介:

      陳旭,國家文物藝術品金融資產化實踐研究課題組組長,天禧閣博物館館長。

      猜你喜歡
      藝術品文物博物館
      文物的棲息之地
      金橋(2022年6期)2022-06-20 01:35:46
      藝術品鑒,2021年征訂中…
      藝術品鑒(2020年11期)2020-12-28 01:36:14
      《藝術品鑒》常年征訂中…
      藝術品鑒(2020年5期)2020-07-27 02:43:16
      藝術品鑒,2020年征訂中…
      藝術品鑒(2020年4期)2020-07-24 08:17:14
      博物館
      小太陽畫報(2020年4期)2020-04-24 09:28:22
      藝術品鑒,2020年征訂中……
      藝術品鑒(2020年1期)2020-01-19 06:00:38
      文物的逝去
      東方考古(2019年0期)2019-11-16 00:46:08
      文物超有料
      露天博物館
      文物掉包案
      贵阳市| 大英县| 长葛市| 河曲县| 大姚县| 万州区| 吴桥县| 博罗县| 兰西县| 富平县| 班玛县| 耒阳市| 青岛市| 长治市| 阿坝县| 泉州市| 长武县| 于都县| 德格县| 潼关县| 出国| 砀山县| 汉中市| 鄂托克旗| 太仆寺旗| 方正县| 凤凰县| 凤翔县| 精河县| 鄂州市| 文山县| 灵武市| 华池县| 神木县| 谢通门县| 娄烦县| 高阳县| 瑞安市| 平湖市| 陇南市| 徐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