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中寧縣第十小學 楊 莉
多種方法積累素材,提高學生習作能力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中寧縣第十小學楊莉
《語文課程標準》注重在寫作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運用各種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充滿寫作激情和創(chuàng)作欲望,使其個性在寫作中得到張揚。善于發(fā)揮想象的人,善于創(chuàng)造。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量想辦法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不斷訓練,使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
閱讀 積累 想象 創(chuàng)造 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對習作教學提出新要求,帶來習作教學理念的全面更新。教師要使“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惫P者認為這一目標可以從以下的五個方面實現(xiàn)。
新課程標準指出:“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痹谶@樣的前提下,筆者結(jié)合我校讀書活動,大力倡導學生閱讀健康有益的課外書,利用學校圖書室和學生自發(fā)組織的圖書角,讓學生大量閱讀,如《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中國四大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讀促思,以讀促寫,愉悅學生的身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自主挑選貼近生活實際的兒歌、童謠、童話、小說、詩歌、謎語、腦筋急轉(zhuǎn)彎、民間流傳等,使學生借鑒積累創(chuàng)作思路,形成感性認識。
學生提高習作能力必須有高效的閱讀方法。學生將讀寫相結(jié)合,挖掘素材,能有收獲、有提高。通過寫讀書摘抄、讀書心得等形式,學生借鑒別人的寫作方法、寫作思路,學習優(yōu)美的語言,為今后自己的創(chuàng)作打下堅實基礎(chǔ)。因此,筆者所在班里倡導每位學生建立摘抄本和日記本,教師對學生一周內(nèi)的學習情況在周一進行驗收檢查,表揚先進,鼓勵后進。在廣泛讀書的同時,班內(nèi)倡導讀書活動,教師要求學生注意生活的積累,把一些名言警句、精彩篇段匯集為習作的素材,成為豐富的“百科全書”。這對我們學生的習作富有啟發(fā)性和指導性。
學生寫的文章感人,首先學生自己要對生活有所感悟。學生要把生活這股活水注入習作的水池。學生熟悉的生活是學生習作文思泉涌的不竭源頭。小學生在習作訓練中,為把景物寫得更美好,把事情寫得更富有意義,把人物特點寫得更鮮明,可以綜合生活中的直接、間接積累,根據(jù)習作需要,加以重新組合,構(gòu)思表達。
教師要把“習作—做人”的觀念貫穿于習作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寫的習作中有一個正確的思想或主題,巧妙引導學生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新課程標準規(guī)定,教師要以身作則,注重寫范文、讀范文,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使他們感受到“老師陪我們一起寫習作了”。例如,教習作《后悔的一件事》時,筆者講了自己最后悔的一件事,說到動情之處,筆者淚流滿面。教師以自己的事情為學生舉例,使學生體會到后悔的含義。之后,筆者引導他們搜尋生活中后悔的事,抓住“為什么后悔”“從后悔中你明白了什么”,讓學生分組討論后列出提綱,并選拔說得好的學生在班內(nèi)交流。學生在示范的引領(lǐng)下,自然而然地有了興趣,感覺到說話不難,說完了再寫下來,思路通順了。
學生是有感情的?!叭恕眿D女節(jié)那天,筆者利用語文課對學生進行“感恩媽媽”的教育。當筆者說到自己的長輩時,潸然淚下。筆者要求學生寫一篇日記。有一位平時日記只寫三言兩語學生在那天竟然寫了滿滿一頁:“老師,你今天又哭了,看見你哭我也想哭,我知道你愛你的爺爺、奶奶,可是他們已經(jīng)不在了,你要堅強起來啊。相信他們在天堂里,也不愿意看見您傷心的。我們都愛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多么純真的感情呀。”過了幾天,筆者裝著不在意地問這位學生:“你那篇日記是不是媽媽指導了你?”他害羞地說:“沒有呀。那天爸爸、媽媽出去吃飯了?!彼幕卮?,深深地震撼了我。在他的字里行間里,筆者看到了一顆善良純真的童心。這是習作要充滿情感化、生活化、自由化、實踐化、人文化 的真實寫照。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提倡采用成長記錄的方式,收集能夠反映學生語文學習過程和結(jié)果的資料”“提倡為學生建立寫作檔案,寫作檔案除了保留學生有代表性的課內(nèi)外習作外,還應有關(guān)于學寫作態(tài)度、主要優(yōu)缺點及典型案例等為分析的記錄,以全面反映學生的寫作實際情況和成長發(fā)展過程?!睂W生寫好習作后,教師可以讓他們在小組里進行閱讀和評價,收集整理學生《成長記錄袋》,使學生有自豪感、成就感。
習作評價的目的不應只是評價學生習作的好壞,隨便打一個等級或者給個分數(shù),而應立足于發(fā)現(xiàn)學生寫作中的閃光點,激發(fā)學生寫作的激情和興趣,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為目的,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新課程標準理念下的習作教學,其目的對初學寫作的小學生來說,它是生活的寫照、見聞的記載、實物的攝像、口語的筆錄、真情的表露、文字的花圃、語言的熔爐、思維的火花、創(chuàng)造才能的顯示器。習作成為學生生活的需要,能消除學生怕寫習作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想寫、愛寫、善寫習作,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習作興趣的目的。
[1]徐 府.堅持讓學生“抄”習作[J].小學語文教學,2008
[2]余艷玲.習作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誤區(qū)[J].寧夏教育,2007
ISSN2095-6711/Z01-2016-1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