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重寫:無可窮盡的小說之道

      2016-03-18 01:17:44趙月斌
      大家 2016年1期
      關鍵詞:御風列子巴斯

      ∥趙月斌

      ?

      重寫:無可窮盡的小說之道

      ∥趙月斌

      趙月斌,作家、評論家。著有文學評論、小說、詩歌、隨筆若干。主要作品有文學評論《承受與掙扎:余華小說論》《逍遙與沉迷:胡河清論》《山東新生代作家論》,小說《追念一九零九》《我是禿子》《啞巴歌手》《在深夜裸行》《沉疴》《后半夜的月偏食》等。

      美國后現(xiàn)代小說家約翰·巴斯有一篇著名的文論,即發(fā)表于1967年的《文學的枯竭》。正是在這篇文章中,巴斯提出了文學的“某些形式的耗盡,或者某些可能性的明顯枯竭”的論斷,進而宣布:“小說的時代已經(jīng)終結”,“文學這個活兒很久之前就已經(jīng)干完了”。他一邊發(fā)出文學——尤其是小說——的瀕危通知,一邊把貝克特和博爾赫斯樹為“最好的活標本”,認為只有像他們那樣“既在技術上,也在主題上,反映和處理了終極性”,“令人信服地重新發(fā)現(xiàn)語言和文學的技巧”,才可能獲得“美學上的勝利”,“實現(xiàn)新的人類杰作”。

      巴斯此舉意在超越技術上的過時——這種“過時”意味著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或巴爾扎克早已落伍,甚至喬伊斯、卡夫卡也已日薄西山。他并未悲觀地認為枯竭的文學只能束手待斃,而是試圖尋求一種“積極的藝術道德”,為小說的存活創(chuàng)造新的可能性。有鑒于此,巴斯認為博爾赫斯擅長的“戲仿”手法大可發(fā)揚,所以他很是推崇突破了傳統(tǒng)小說形式和概念的所謂“模仿小說”,也即“對一部小說的故意模仿或一部模仿其他類型文獻的小說”。巴斯在1972年出版的《客邁拉》便是這樣一部由戲仿希臘神話和《一千零一夜》而成的“模仿小說”?!翱瓦~拉”即希臘神話中的怪獸,包括三個各自互獨立又相互關聯(lián)的中篇小說,巴斯對神話中人物、情節(jié)進行了大尺度的改造、重寫,把古老的神話故事轉化成了極具時代感的現(xiàn)代文本,他以推陳出新方式凸顯了某種不可復制的原創(chuàng)性。

      鄒波的《漂流在中國》和林為攀的《御風》兩個短篇便是以“重寫”的方式生成的小說。具體說來,它們都有可資考據(jù)“母本”,作者是在前人“母本”的基礎上,重新結構寫出了迥異于“母本”的小說文本?!镀髟谥袊访撎ビ诔r人崔溥500多年前(1488年)所寫《漂海錄》。《漂海錄》系以漢語文言文寫成,五萬余字,記載的是朝鮮文官崔溥因海難羈留中國四個多月的經(jīng)歷見聞。小說基本是對崔溥原文的忠實轉述,只個別地方微有不同。如:原文幸存者計42人,小說里是45人。原文系崔溥以日志形式呈給朝鮮國王的咨情報告,整篇皆恭敬嚴整、清晰平實,既有公文之工正,亦可見敘述者之情懷。小說則是崔溥的整體回憶——他打亂了時空秩序,只是以個人思緒連綴、拼接一個外國人的“中國印象”。所以崔溥的《漂海錄》是君臣之間的大敘事,它以敘述個體的低姿態(tài)反映了一種國族的自負。鄒波的《漂流在中國》則是假崔溥之口完成的自我觀照的小敘事,它以“卻顧所來徑”的心態(tài)表達了一種卑微的自尊。小說擺脫了國君這樣一個預設讀者,把作為敘述人的“我”徹底解放出來,因此才能夠使文字更顯輕盈無忌,以至可以讓想法悄悄越界,甚而說出“忘記了祖國”這樣出格的話來。《漂流在中國》也當屬于重寫經(jīng)典,只是這種重寫是對外國典籍(文言文)的現(xiàn)代漢語重寫,是對崔溥的旁觀者視角的主觀性轉換,作者鄒波也便借著崔溥過了一把“漂流”癮:他模仿著崔溥的口氣寫出了不像小說的小說。

      《御風》來自“列子御風”的傳說。即便作者不作交待,我們大體也可知道,小說的敘事資源該是取材于《列子》等古代經(jīng)典。從其內容和寫法看,能看到魯迅《故事新編》的影子。因此也可以說,這篇小說是在古籍的只言片語和道聽途說的故事“鋪陳”“敷衍”而成的。列子是帶有特異功能的神秘人物,《莊子·逍遙遊》有句話:“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贝蟾攀亲顝V為人知的說法了?!坝L而行”當是列子的絕世武功,小說《御風》的結點也在于此,列子本可高飛入云,甚至飛到王母那兒得到了瑤池的蓮花。他想把家門前的小河變成瑤池,可是從天上移來的蓮花非但沒成活,反而把小河變成了臭水溝。更要命的是,當他試圖飛到河中央救起落水的雉時,卻怎么也飛不起來了——列子的御風之術徹底無端消失,變成了一個狼狽、平庸的人。從能御風、可升天的大人物,重新歸零成了一無所長的小人物,列子由圣入凡,才發(fā)現(xiàn)自己還不如胸無大志的尹生活得真實自在。作者林為攀說,這篇“游戲筆墨”意在“抒發(fā)自己心境”,我們誠然也可從列子的“去神圣化”讀出一些平淡的滋味。列子能把雉的翅膀加長,讓其化為鷓鴣一飛沖天,卻難擺脫自身的負重,他的法力之所以消失,或許正跟他把太迷信這種能力有關。反倒不如實用的尹生,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看到了好去處便來安家落戶,砍柴打獵,詠而忘形,其樂融融。神圣與平凡,也許只在一念之間。

      試圖解讀《漂流在中國》和《御風》這樣的作品或許并不明智。從個人感受來說,它們看起來只是一種嘗試性重寫,你只能認為作者復活了相對冷僻的敘事資源,寫出了有別于當前主流話語的新東西。所有的重寫文本都與它的前驅文本具有一定的關聯(lián),即專業(yè)術語所謂互文性。鄒波和林為攀的小說當然會和《漂海錄》《列子》形成互文關系,《漂流在中國》《御風》便不純是孤立封閉的文本,而是留有開放的出口,可以讓你溯流而上,發(fā)現(xiàn)更多的枝蔓或歧途。

      假如對崔溥的《漂海錄》一無所知,《漂流在中國》當然也不失其獨立性,但是對它的閱讀體驗可能就大打折扣,你會覺得它不過是以第一人稱寫成的歷史隨筆,只會感覺作者不過是另辟蹊徑,借著異族人抒發(fā)了一番羈旅情思。如此,《漂海錄》作為潛文本的而隱含的豐富性便與小說文本全無干系。《漂流在中國》只有和《漂海錄》放在一起才能體現(xiàn)出“重寫”的魅力,否則便只是一篇自說自話的遣興之辭。恰是因為這篇小說,我才找到《漂海錄》粗略瀏覽了一下,也了解了一些相關背景材料。比如,當時與崔溥結識的臺州人張輔作有《送朝鮮崔校理序》,可與《漂海錄》相呼應,韓國120多學者和崔溥后裔曾于2002年赴浙江寧海立下了崔溥漂流事跡碑。大概這便是互文性的直接表現(xiàn),要不然誰曾知道有一朝鮮人為500年前的中國留有一段非同尋常的記憶?若從文本發(fā)生學的角度,倒可以好好比對一下《漂流在中國》與《漂海錄》的對應關系,對小說內容作一通文字考古,完全能做出一篇很有學問的學術論文。然而,這活兒只能交給專業(yè)的研究者去做,作為普通讀者,有誰會從《漂流在中國》追究到《漂海錄》?就此而言,《漂流在中國》似乎還只是《漂海錄》衍生的一個副本。從總體上看,《漂流在中國》仍像是忠實于原著的白話簡寫版。當然它也有“千百年后,如有強敵從天津上岸,北京唾手可得”這種背離“母本”時限的溢出式表達,和原著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錯位、緊張關系,從而也給小說文本增添了頗堪追索的隱線。

      相比而言《御風》與它的前驅文本就沒有那么緊密的關聯(lián),如作者引述魯迅所言,這小說不過是“取了一點因由,隨意點染而成”。我們大可拋開《列子》原文,只把《御風》看作自足的小說文本,至少,小說里的列子已非典籍、傳說中的列子,而是作者重新塑造的一個人物形象。這種重寫更多了些戲謔、添加、篡改、臆造的成分,所以它與作者林為攀的關系更密切,與列子的原型卻無甚相關了。閱讀《御風》,盡可放下母本的拖累,專去審視這一小說文本。當然,拿《御風》去比對《列子》《莊子》,定能發(fā)現(xiàn)些許蛛絲馬跡,卻未必找得到完全吻合之處,這種重寫多半不是演練學問,而是要靠作者的想象力進行顛覆性的重構。林為攀的重寫策略是攻其一點,不及其余,雖然《御風》只是寫了列子的一個側面,卻足以自圓其說,讀者亦可會心一笑,不必死摳它的來歷出處。盡管《御風》總體上仍屬于伶俐機巧的小制作,但它已擺脫了經(jīng)典文本的鉗制,推開了自行其道的窄門。

      《年華之二》王煜48cm×65cm絲網(wǎng)版畫2015年

      這讓我想到我們的很多先鋒小說家也曾寫過非常出彩的“模仿小說”,比如余華的《鮮血梅花》,便是重寫武俠小說,余華抓住了武俠小說的精髓,以戲仿的方式過了一把武俠癮。蘇童的《我的帝王生涯》,則是模仿模棱兩可的正史、野史,以刪繁就簡高度濃縮的方式重寫了一部帝王史,算是較早的駕空小說。他的另一部長篇《碧奴》則是全球“重述神話”寫作計劃的產(chǎn)物。莫言也說過,他曾借用武俠小說的筆法重新講述了一遍《沙家浜》的故事。只可惜這個小說遭到退稿,被莫言投進爐膛生火了,要不然莫言的《沙家浜》應該是堪比《白雪公主》的“后現(xiàn)代小說”了。王小波的“模仿小說”絕不亞于巴斯的《客邁拉》,不亞于巴塞爾姆的《白雪公主》,從作品的藝術感染力看,王小波甚至更勝一籌?!肚嚆~時代》三部曲即是對唐傳奇的重寫,其中的《萬壽寺》不只戲仿了唐人楊巨元的《紅線傳》,還戲仿了的法國人莫迪阿諾的《暗店街》,小說的敘事視角變幻不定,有時是“我”自己,有時是薛嵩,有時又是紅線、表弟,同時又有現(xiàn)代和古代、北京和長安之間的來往切換,其敘事技術游刃有余,小說的樂趣和詩意情懷若隱若現(xiàn),充分展現(xiàn)了重寫的智慧。

      回頭再看《漂流在中國》《御風》,它們雖不及蘇童、王小波那般駕輕就熟,卻也不落俗套,有別于某些平庸討巧的媚俗文本,抵及了精神敘事的層面。對其作者來說,他們已經(jīng)找到蓄勢待發(fā)的酵母,假如還有機會讓它繼續(xù)發(fā)酵,說不定能寫出更加令人嘆服的重量級作品。即以《漂流在中國》而論,若在平直的敘述中拼貼《漂海錄》《送朝鮮崔校理序》及相關史志內容,或可能大大豐富小說的精神維度。假如這篇小說是以崔溥的后人口吻重述,或可以增強小說的歷史縱深感。若是作者(敘述人)重走一遍崔溥當年的漂流路線,并與500年前的漂流故事相互雜糅,也許這個小說是會更有意思。

      “寫,就是再寫?!薄懊恳黄谋径悸?lián)系著若干文本,并且對這些文本起著復讀、強調、濃縮、轉移和深化的作用。”這些說法足以讓“重寫”理直氣壯。每個寫作者都不過是在各種前驅文本的影響下進行著不同程度的重寫,但是重寫又意味著要經(jīng)歷破舊和立新的雙重冒險,只有跨越種種清規(guī)戒律,放棄種種世俗的誘惑,才可能像身懷絕技的獨行俠,在小說的秘境中偷天換日,習練出別具風骨的小說文本。《漂泊在中國》和《御風》顯已邁出了值得期待的一大步,站在這個臺階上,更可以放開手腳,向著更具挑戰(zhàn)性的文學標高靠近。

      而今,后現(xiàn)代早已老矣,約翰·巴斯、巴塞爾姆皆已過時,蘇童、余華們或已無力回天,現(xiàn)代小說無時不面臨終結。然而,先鋒不死,先鋒精神才是小說的靈魂。真正的先鋒未必是跑得最快的人,倒可能是一些負重斷后的人,他們既是終結者,又是創(chuàng)立者,他們通過自我蛻變獲得新生。重寫小說,也是重寫自己,當你擁有無量的酵母,便擁有了無窮的可能。

      責任編輯:陳鵬馬可

      猜你喜歡
      御風列子巴斯
      列子不受粟
      御風飛行的光動力機器人
      科技御風而行 解讀奔馳VISION EQXX概念車
      車主之友(2022年6期)2023-01-30 07:59:50
      LIGHTYEAR巴斯光年正傳
      御風飛翔
      暢談(2019年23期)2019-01-07 06:25:21
      《列子》研究綜述
      名作欣賞(2018年23期)2018-07-18 14:48:24
      東風御風
      七十歲的母親和她的“百歲女兒”——大熊貓巴斯的傳奇故事
      華人時刊(2017年15期)2017-10-16 01:22:21
      《列子》文體的分類梳議
      施飛寧與熊貓巴斯的情緣
      海峽姐妹(2016年3期)2016-02-27 15:17:23
      辉县市| 钟祥市| 科技| 长丰县| 仪征市| 临海市| 永州市| 扎兰屯市| 桂东县| 西和县| 绥棱县| 长海县| 曲周县| 陇西县| 武定县| 台东市| 会东县| 喜德县| 日土县| 兴文县| 凤城市| 郯城县| 乌什县| 乐陵市| 合江县| 长治县| 新兴县| 宜兴市| 张北县| 佛山市| 临澧县| 项城市| 呼玛县| 涡阳县| 济源市| 天镇县| 聊城市| 玉环县| 襄汾县| 博湖县| 永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