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艷
【摘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其個性,面向全體學生,關(guān)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成長過程,蘇霍姆林斯基說:“當學生體驗到一種親自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青少年特有的對知識之興趣的重要條件”。歷史課堂教學必須發(fā)揮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調(diào)動全體學生的內(nèi)部動力,優(yōu)化課堂結(jié)構(gòu),提高課堂效率,達到教師引人入勝的精講、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師生熱烈有敘的討論三者結(jié)合。師生平等,師生互動,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全新的學習方式營造了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在歷史課堂,全體學生始終參與其中,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每個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
【關(guān)鍵詞】主體地位 師生平等 師生互動 感悟歷史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250-01
教育應(yīng)該是教師和學生共度的生命歷程,共創(chuàng)的人生體驗,歷史教育要讓每個生命都有主體精神的煥發(fā),都有創(chuàng)造精神的閃爍。何為有效教學?又何為有效評價?我們的教育目的是弘揚學生的個性還是壓抑學生的精神;我們的教育過程使學生感受到的是愉悅還是痛苦;我們的教育結(jié)果是為學生營造生命的綠洲還是制造心靈的荒漠?這便是衡量教育有效與成功、無效與失敗的準繩。人的一生最美好的時光是在學校中度過的,作為教育者,我們有責任讓學習成為學生生命流程中最富色彩的精神體驗,把課堂營造成學生成長中最具向往的精神家園。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似乎只有教材,沒有教法;只有知識,沒有思想;只有教師,沒有學生;只有生冷的過去,沒有鮮活的歷史;只有太多的墨守成規(guī),沒有更多的創(chuàng)新精神;只有太多的急功近利,沒有更多的人文關(guān)懷。比如,在課堂上有的教師滿堂灌輸并未絕跡,學生死記硬背“濤聲依舊”,師生總在重復(fù)“昨天的故事”,導(dǎo)致教學效率低下,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更有甚者,它忽視學生作為有思想、有感情、有尊嚴、有個性的主體人的存在,忽視學生道德規(guī)范、意識形態(tài)、心理品質(zhì)的培養(yǎng),而著力把學生培養(yǎng)成順從的而非獨立的,模式的而非個性的,記憶的而非求知的,接受的而非探索的,守成的而非創(chuàng)新的人。單向的灌輸,乏味的重復(fù),枯燥的語言,機械的訓練使學生感到的只能是壓抑而不是快樂,只能是痛苦而不是幸福。
在學習完太平天國運動和洋務(wù)運動后,我給學生出了這樣一道題:你眼中的曾國藩是什么樣的?可以通過課外閱讀和上網(wǎng)搜索。結(jié)果同學們的答案很多都出乎我的意料。有的同學的題目是《殺人惡魔曾國藩》,因為曾國藩殘酷鎮(zhèn)壓了太平天國運動而被人稱為“曾剃頭”;有的同學的題目是《洋務(wù)重臣曾國藩》,揭開了洋務(wù)運動的序幕,在中國近代化中起到重要作用;有的同學的題目是《廉潔樸素的曾國藩》——寫到了曾國藩身為朝廷重臣,竟然入不敷出,“亦將欠債”,“決不肯以做官發(fā)財,決不肯留銀錢與后人?!痹偃诩胰艘π泄?jié)儉以不致虧空,這在一般人看來實在是不可思議的事。然而,這卻是實實在在的一個“廉”字,他的起居生活非常簡樸、平素穿著家人為其織的土布衣服,不著綢帛,一件天青緞馬褂,穿了三十年,他升任總督后,其鞋襪仍由夫人及兒媳制作。吃飯上曾國藩也不講究,簡單至極,每頓飯只有一個菜,時人稱為“一品宰相”,并且曾國藩在生活上常以兩袖清風的林則徐為榜樣。還有的同學寫的題目是:《治家嚴謹,教子有方》,寫到了曾國藩在前線打仗的時候,還抽出時間批閱其子女的作業(yè)。正是曾國藩教子有方,才培養(yǎng)出曾紀澤那樣的杰出外交人才和愛國政治家。通過這個案例,我很驚訝學生們的視野和思考角度,學生們也全面了解了曾國藩,也啟迪了自己做人處事的道理。
在教學關(guān)系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其個性,面向全體學生,關(guān)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成長過程,蘇霍姆林斯基說:“當學生體驗到一種親自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青少年特有的對知識之興趣的重要條件”。歷史課堂教學必須發(fā)揮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調(diào)動全體學生的內(nèi)部動力,優(yōu)化課堂結(jié)構(gòu),提高課堂效率,達到教師引人入勝的精講、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師生熱烈有敘的討論三者結(jié)合。師生平等,師生互動,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全新的學習方式營造了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在歷史課堂,全體學生始終參與其中,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每個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
在教學評價上,必須突出學習的積極評價,教師要及時肯定學生,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動力,評價是一盞燈,它能照亮學生前進的航程,讓學生看到希望,令學生享受成功是提高其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每當學生處于一籌莫展或產(chǎn)生失望情緒時,我就不斷激發(fā)學生興趣,開啟學生思路,既讓他們真切體驗“山重水復(fù)”跋涉的艱辛,又使他們充分感受“柳暗花明”賞心的美景,享受學習歷史給自己帶來得樂趣與收獲。這樣,學生在不斷地學習、探索、跋涉、成功這一良性循環(huán)之下,越來越喜歡學習歷史了。
英國詩人雪萊曾這樣寫道:“歷史,是刻在時間記憶上的一首回旋詩?!?歷史豐富多彩、五色斑斕,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作為歷史教師,依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儲備、興趣愛好等方面,充分挖掘教材中生動寶貴的教育資源,領(lǐng)悟教材編寫的精神實質(zhì),對學生進行全面深刻的思想教育。教師用激情點燃興趣,用思想引領(lǐng)觀念,用心靈感染生命;每個學生都用心感悟歷史,用情學習歷史,用理體察歷史,歷史課堂成為教師和學生共度的生命歷程,共創(chuàng)的人生體驗,歷史教育讓每個生命都有主體精神的煥發(fā),都有創(chuàng)造精神的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