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剛
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容易忽略小學生的自主閱讀感悟等相關問題,尤其是一篇篇極有其語文味的文本,學生根本沒有感到其自身的語文味。這給教師帶來的麻煩是,小學生的閱讀缺乏相關的主動性,更缺乏十足意義上的趣味性,當然要想獲取閱讀教學的完美性就更不可能了。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必須努力提升學生品味語言的能力。
利用電子白板的輔助作用
隨著優(yōu)質(zhì)均衡教育的不斷推進,一般小學的教學設施已尤為先進,電子白板技術在江蘇廣大學校得以比較充分的應用。對小學語文教學促進學生的閱讀感悟帶來極大的便捷和功效。但教師需要思考的是,電子白板的使用也不完全就能夠促進小學生的閱讀感悟。所以,在應用電子白板促進學生品味文本語言上,教師需要將文本的內(nèi)容以動態(tài)形式出現(xiàn)在電子白板上,讓學生能夠從動態(tài)形象的視覺欣賞上增強對文本語言的感悟。譬如:《桂花雨》是一篇記事抒情散文,課文題目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課文中極為細膩地描寫了桂花從桂花樹上被搖下來,花雨繽紛,飄墜如雨絲,這是作者童年生活中的一個非??鞓返溺R頭。作者如果不能置身于這快樂的情境中,是寫不出這極為細膩的內(nèi)容的。那么,對于四年級學生來說,光去閱讀文本中的語言,沒有比較切身的感受,是不可能現(xiàn)實地品味出文中語言的細膩的。因此,在教學時,筆者給學生帶來搖桂花的快樂鏡頭。看到那“鋪”,看到那“抱”,看到那“搖”,聽到那“喊”,學生也就情不自禁地“??!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地喊了起來。學生也不僅僅就是這樣喊著,還抓住這關鍵的語句去聯(lián)想,是的,這多像被雨淋的經(jīng)過,這多有那雨絲飄落在頭發(fā)和脖頸上的感受。學生也似乎在這樣感悟著,桂花像雨,有雨一樣的形美,可桂花更有著雨根本不具備的味美——香。我們完全可以做出這樣的設想,閱讀教學缺失了電子白板的輔助作用的發(fā)揮,那學生是根本不可能感悟到如此境界的。
利用學生爭辯的結(jié)果
小學生在學習中是極喜好圍繞一定問題進行爭辯的,小學生語文閱讀學習感悟的爭辯顯得極為大膽踴躍,而且是那樣的毫無顧忌,即使是理屈詞窮,但面部表情也顯得極不認輸。這對小學語文教學促進學生合作互動學習具有很大意義上的幫助,對此,小學中年級語文教學必須利用好這樣的優(yōu)勢??稍谄綍r的教學實踐中,對學生如此意義上的爭辯,需要教師去把握分寸,否則教學課堂上會生亂子,既讓教學任務不能得以順利地完成,也會讓學生的爭辯產(chǎn)生無意義上的效果。這分寸該怎樣去把握呢?筆者以為,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小學中年級學生去爭辯,這引導既有內(nèi)容方面的,也有方式方法和途徑方面的。要讓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通過激烈意義上的爭辯生成出屬于學生自我感悟之比較理想的智慧來。譬如:教學《九寨溝》,筆者沒有讓學生就一下子整體介入教材文本,而是先引導學生看出九寨溝的神奇和所獲取的殊榮,先讓學生去讀“一進入景區(qū),就像到了一個童話世界”。學生在讀時,對關鍵處的處理產(chǎn)生分歧,有學生以為這里的“一……就”需要重讀,也有學生說這里的“童話世界”需要重讀,孰是孰非?筆者沒有去下結(jié)論,而是繼續(xù)讓學生去讀、讓學生去聆聽、讓學生去比較、讓學生去感悟,然后再讓學生去說出各自的理由。在學生陳述理由時,雖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到位,但也有的說得很在理。有學生陳述“童話世界”需要重讀之理由時,只有“童話世界”才是美麗的,即有學生這樣護議,九寨溝是童話里才有的美麗和神奇。可見學生的爭辯還是具有一定效果的,也應當是完全有必要的。
利用言語訓練的能力
教材文本中的語言都是十分生動形象的,這是由語文的本質(zhì)特征決定的,因為語文的魅力本身就是語言的魅力。從平時相關的教學實踐看,學生發(fā)現(xiàn)語言魅力的途徑是廣泛的,讓學生去多讀,多種形式的讀,是可以促進學生品味文本語言的。語文教學中的語言訓練也是促進學生品味語言的基本途徑和策略。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文本語言提高學生發(fā)散思維的能力,獲取真實意義上的品味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文本上的修辭句式,讓學生去掉修辭成分,進行比較,學生可以充分感到運用修辭與不用修辭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譬如:教學《一路花香》這則寓哲理于短小的故事之中的文學作品時,筆者讓學生將“難道你沒有注意嗎……如果沒有你,主人哪能每天欣賞到美麗的花朵呢?”改為一般的陳述句子,然后再讓學生去比較,學生前讀讀,后讀讀,總感到不是滋味,改后所表達的情感總是缺失氣勢的。再比如:在學習敘事性教材文本《李時珍夜宿古寺》時,筆者讓學生抓住“饑餐渴飲”和“曉行夜宿”去進行比較性的品味,即讓學生通過查找一定的資料,了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然后再以意思相近的詞語去替換這兩個詞語,并加以比較。學生發(fā)現(xiàn),改動后的句子失去了意思表達的簡潔。這里也不舉出所有的比較,但有一點是完全可以肯定的,讓學生去多做比較,學生品味文本語言的能力會逐步增強。
小學中年級學生品味文本語言策略是多元的,關鍵需要教師加大學生的感悟?qū)嵺`的力度,并做出比較認真的思考和科學的謀劃。應當說,在具體的實踐中,極有可能出現(xiàn)一些事與愿違的現(xiàn)象,別擔心,只要認真去反思,矯正的策略也肯定會有的。
(作者單位: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