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杉醇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清TNF-α和MMPs的影響
郭良蘇
(山東省巨野縣中醫(yī)院 腫瘤科, 山東 巨野, 274900)
關鍵詞:紫杉醇; 非小細胞肺癌; 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 免疫細胞; 細胞凋亡
肺癌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也是發(fā)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1-2]。非小細胞肺癌是肺癌的最常見類型,約占肺癌比例的85%[3-4]。非小細胞肺癌的惡性程度高,患者預后差,5年生存率低[5-6]。因此,分析非小細胞肺癌的發(fā)病分子機制及臨床治療,對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zhì)金屬蛋白酶及其抑制劑是細胞外基質(zhì)發(fā)生降解和重構的主要酶,參與了多種惡性腫瘤的發(fā)生、轉(zhuǎn)移及惡化過程[7-8]。本研究對紫杉醇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效果及對患者血清TNF-α和MMPs的調(diào)節(jié)作用進行研究,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診治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分析。120例患者中男71例,女49例,年齡44~71歲,平均(60.6±8.9)歲?;颊咧绪[癌46例,腺癌44例,腺鱗癌25例,大細胞癌5例,所有患者均經(jīng)過病理學檢查確診為非小細胞肺癌。以同期健康體檢者100例為對照組。2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樣本采集及處理
所有研究對象于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靜脈血5 mL, 3 000 r/min離心15 min,分離上層血清,保存于-80℃冰箱待用。
1.3生化測定
血清CEA、CA199、CA125及CA242水平檢測采用全自動發(fā)光免疫分析測定儀(羅氏,E601)進行檢測。CEA及CA199免疫放射分析試劑盒購自法國Cis生物公司;CA125及CA242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試劑盒購自美國羅氏公司。所有檢測操作均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
1.4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
TNF-α檢測試劑盒購自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Bax/Bcl2檢測試劑盒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Caspase3檢測試劑盒購自美國R&D公司;MMP2/9及TIMP1/2檢測試劑盒購自美國Abcam公司。所有檢測操作均按照說明書進行。
2結果
2.1紫杉醇治療下調(diào)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
研究發(fā)現(xiàn),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清中腫瘤標志物CEA、CA199、CA125及CA242水平明顯升高,且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差異(P<0.01),而經(jīng)紫杉醇治療后上述異常的腫瘤標志物水平得到顯著恢復(P<0.05),見表1。
表1 紫杉醇下調(diào)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腫瘤標志物CEA、CA199、CA125及CA242水平
與對照組相比, **P<0.01; 與同組治療前相比, ##P<0.01。
2.2紫杉醇上調(diào)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免疫細胞水平
研究發(fā)現(xiàn),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清中免疫細胞CD3、CD4比例明顯降低,CD8比例明顯升高,且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差異(P<0.01),而經(jīng)紫杉醇治療后上述異常的免疫細胞水平得到顯著恢復(P<0.05),見表2。
表2 紫杉醇上調(diào)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免疫細胞水平 %
與對照組相比,**P<0.01;與同組治療前相比, ##P<0.01。
2.3紫杉醇影響非小細胞肺癌患者TNF-α、Bax/Bcl2、Caspae3表達
研究發(fā)現(xiàn),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清TNF-α、Bax、Caspae3水平明顯降低,而Bcl2水平明顯升高,且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差異(P<0.01),而患者經(jīng)紫杉醇治療后上述異常的細胞凋亡因子水平得到顯著恢復(P<0.05),見表3。
表3 紫杉醇影響非小細胞肺癌患者TNFα、Bax/Bcl2、Caspae3表達
與對照組相比, **P<0.01; 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0.01。
2.4紫杉醇影響非小細胞肺癌患者MMP2/9及TIMP1/2表達
研究發(fā)現(xiàn),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清中MMP2/9及TIMP1/2水平明顯升高,且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差異(P<0.01),而經(jīng)紫杉醇治療后上述異常的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及其抑制劑水平得到顯著恢復(P<0.05),見表4。
表4 紫杉醇影響非小細胞肺癌患者MMP2/9及TIMP1/2表達
與對照組相比, **P<0.01; 與同組治療前相比, ##P<0.01。
3討論
CEA、CA199、CA125及CA242是腫瘤臨床診斷和治療的重要標志物,也可以作為藥物治療效果的指標。在肺癌患者血清中腫瘤標志物CEA水平變化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CEA和CYFRA21-1及NSE均為肺癌的重要標志物,且三者聯(lián)合檢測可以顯著提高檢測的敏感度和準確度[9]。同時,以往的研究[10-11]也證實CA125和CEA也是卵巢瘤和胃腫瘤診斷的重要標志物,且可以作為臨床分期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發(fā)現(xiàn),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清中腫瘤標志物CEA、CA199、CA125及CA242水平明顯升高,且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差異(P<0.01), 而經(jīng)紫杉醇治療后上述異常的腫瘤標志物水平得到顯著恢復,表明紫杉醇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具有較好的療效。
細胞凋亡是細胞的程序化死亡過程,也是多種抗腫瘤藥物發(fā)揮作用的主要機制[12]。細胞凋亡的主要參與蛋白包括Bax/Bcl2及Caspase蛋白家族[13]。本研究發(fā)現(xiàn),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清TNF-α、Bax、Caspae3水平明顯降低,而Bcl2水平明顯升高,且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差異,而患者經(jīng)紫杉醇治療后上述異常的細胞凋亡因子水平得到顯著恢復,表明紫杉醇可能是通過促進患者非小細胞肺癌細胞凋亡實現(xiàn)的[14-16],且細胞凋亡蛋白Bax/Bcl2及Caspase3參與了此病理學過程。細胞外基質(zhì)的降解和重構過程也與腫瘤的多種病理及生理學過程密切相關,且也可作為抗腫瘤治療的靶點[17-19]。本研究發(fā)現(xiàn)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清中MMP2/9及TIMP1/2水平明顯升高,且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差異,而經(jīng)紫杉醇治療后上述異常的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及其抑制劑水平得到顯著恢復,與以往的研究一致。
參考文獻
[1]段曉陽, 史健. 非小細胞肺癌中microRNAs與EGFR-TKIs繼發(fā)性耐藥機制的研究進展[J]. 中國肺癌雜志, 2014, 8(12): 860.
[2]曹寶森, 李霞, 常茂葉, 等. 外周血IL-8和Fractalkine表達與非小細胞肺癌病理特征的關系[J]. 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3, 12(7): 757.
[3]胡慧, 廖小方, 鄭勤紅, 等.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化療同步放療對Ⅲ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觀察[J]. 中國醫(yī)刊, 2013, 7(6): 63.
[4]喬洪源, 陳建新, 余宗陽, 等. HGF及其c-MET受體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研究進展[J]. 中國腫瘤, 2014, 11(2): 141.
[5]呂柏楠, 石曉明, 吳勝春, 等. 胃癌組織高遷移率族蛋白A2與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表達與腫瘤侵襲轉(zhuǎn)移的關系及預后意義[J]. 河北醫(yī)藥, 2014, 9(6): 819.
[6]宋德坤, 鞏本剛. 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2、9及其抑制劑MMI-166在腫瘤發(fā)展中的作用[J]. 濱州醫(yī)學院學報, 2014, 4(2): 146.
[7]馬艷艷, 劉穎, 張璟卓, 等. 兔肝VX2腫瘤射頻消融術后殘癌中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表達[J]. 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14, 10(28): 5440.
[8]劉宏俠, 汪宏斌, 楊俊泉, 等. 非小細胞肺癌組織MET和EGFR基因擴增與預后相關性分析[J].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 2013, 6(22): 1728.
[9]劉連紅, 羅建祥, 徐月君, 等. 不同病理類型肺癌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CYFRA21-1、NSE和CEA水平的比較[J]. 武漢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5, 9(4): 533.
[10]劉群結. CA125、CEA、HE4與卵巢良惡性腫瘤的關系[J]. 實用癌癥雜志, 2015, 7(4): 482.
[11]王海燕. CEA與CA242在胃腫瘤組織提取液和血清中含量的比較及臨床意義[J]. 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 2015, 4(3): 275.
[12]李國慧, 閆紅, 黃晶, 等. 苦參堿調(diào)節(jié)Caspase-3、Smac及XIAP蛋白表達對腫瘤細胞凋亡的誘導作用[J]. 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5, 11(7): 800.
[13]周璇, 陽學風. 神經(jīng)酰胺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的機制研究進展[J]. 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15, 5(1): 174.
[14]溫福海, 孫連美, 李洪利, 等. 垂體腫瘤轉(zhuǎn)化基因1、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2及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在胃癌組織中表達的意義[J].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 2015, 10(19): 3147.
[15]劉芳, 諸蘭艷. 脂聯(lián)素在非小細胞肺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與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和腫瘤血管生成的關系[J]. 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5, 7(6): 579.
[16]王新, 王雷. 奧氮平聯(lián)合昂丹司瓊預防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所致惡心嘔吐的療效觀察[J]. 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 2012, 5 (6): 12.
[17]梁麗峰, 李佩佩, 常蕊靜, 等. 人 小細胞肺癌細胞H446及其MDR細胞H446/DDP受順鉑沖擊后乳酸代謝與活性氧產(chǎn)生情況[J]. 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 2013(2): 30.
[18]韓越, 呂紅英, 姚如永, 等.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ERCC1 XRCC1基因多態(tài)性與鉑類化療療效研究[J]. 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 2011, 31(8): 638.
[19]桑圣剛, 胡敏, 榮紅. 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基因啟動子甲基化在非小細胞肺癌治療中的作用[J]. 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 2013, 6(3): 35.
收稿日期:2015-10-23
中圖分類號:R 73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03-137-03
DOI:10.7619/jcmp.201603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