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彩紅
(高臺縣光彩幼兒園,甘肅 高臺 734300)
?
幼兒文明禮儀教育之我見
袁彩紅
(高臺縣光彩幼兒園,甘肅高臺734300)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越來越多的人都認識到文明禮儀教育在幼兒成長中的重要作用。禮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的行為規(guī)范與準則。它是德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道德修養(yǎng)的外在體現(xiàn),是一個國家文明的標志。目前,仍有好多家長忽視幼兒的文明禮儀教育,以致孩子身上存在傲慢、自私、沒禮貌、貪心、懶惰、脾氣大等問題。本文認為,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刻不容緩。
關(guān)鍵詞:幼兒文明禮儀教育
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不僅僅是塑造幼兒健全人格、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奠基幼兒人生最佳開端的工作,更是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需要。俗話說:“不學禮,無以立?!币虼耍槍χ邪嘤變旱哪挲g特點:孩子模仿能力強、愛表現(xiàn)等,我從幼兒園、家庭兩方面入手,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家長的積極配合,營造出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yǎng)。下面我結(jié)合自己的工作實踐,談談如何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孩子是通過觀察和模仿學習的。他們學習和模仿的對象可以是教師、家長、同伴,也可以是文學作品中的形象。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榜樣的力量培養(yǎng)幼兒文明禮貌習慣,以此感染和熏陶他們,對幼兒進行言傳身教。
1.教師榜樣
教師是幼兒模仿的重要對象。教師的日常行為、言談舉止和情感態(tài)度隨時都對幼兒的發(fā)展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們常常觀察教師,并自覺不自覺地模仿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教師應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給予幼兒正面教育。在幼兒園里常??梢月牭竭@么一句話:“什么樣的老師帶出什么樣的孩子來?!庇變簩處煹母叨瘸绨菪睦恚顾麄儗處煹母鞣N行為表現(xiàn)都認真地模仿和學習。教師每天站在門前接待家長時,都會面帶微笑并主動和小朋友問好,開展問候禮儀教育時,教師的行為就是最好的榜樣。幼兒在學習和游戲時經(jīng)常會發(fā)生爭奪和爭執(zhí),我會根據(jù)發(fā)生的事例并結(jié)合教材,交友禮儀的內(nèi)容讓孩子們懂得如何與同伴相處。幼兒的一日三餐是孩子學習進餐禮儀的最佳時間,我會用贊語表揚表現(xiàn)好的幼兒:××小朋友用餐的姿勢真正確啊、××的桌子上沒一粒飯粒、××用勺子吃飯不用手抓、××喝湯沒有聲音,等等。教師的言行舉止要對孩子起到榜樣作用。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師首先要做到,給孩子一個正確、規(guī)范的示范。不穿奇裝異服、不化濃妝、不戴華麗的首飾、不留長指甲和涂指甲油,保持良好的站姿和坐姿,經(jīng)常面帶微笑,使用禮貌用語,和孩子游戲時也要排隊,遵守活動規(guī)則等,用自己規(guī)范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教師與教師之間也應熱情有禮貌地打招呼,特別是本班教師之間的默契、融洽、文明,會對幼兒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平時只要一點一滴地給幼兒做好示范,就會起到真正的表率作用。
2.同伴榜樣
同伴也是幼兒觀察學習的榜樣,幼兒自己的經(jīng)驗也是學習文明舉止的源泉。幼兒觀察同伴行為的好壞,比評定自己行為的好壞要快,而且看得清楚。因此,我就有目的地對幼兒行為加以引導。每天我都要把新的發(fā)現(xiàn)告訴小朋友。如我對小朋友們說,今天睡午覺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王洋對趙祎說,“請你幫我解一下背后的扣子”,并說了聲“謝謝。”然后,趙祎對王洋說,“不客氣!”只要發(fā)現(xiàn)幼兒有禮貌的行為我都會告訴其他小朋友,并希望更多小朋友像他們那樣做。漸漸地,通過不斷模仿其他小伙伴的文明禮貌行為,漸漸地養(yǎng)成文明禮貌的習慣。實踐證明,同體榜樣對增強幼兒的文明禮貌意識具有顯著作用。
3.文學作品的影響
主題活動《我對你說》,故事《魔語》中的波波在學說了老爺爺教他的“魔語”后,受到別人完全不同的對待,這一明顯的對比,使幼兒清楚地意識到:有禮貌地對別人說話,會使自己與他人之間更友好、更融洽,也更容易得到關(guān)愛和幫助。因此,變得有禮貌的波波就成了小朋友模仿的對象。在情境講述《好聽的話》中,通過作品中的形象,我們鼓勵幼兒將“協(xié)商的話”“有禮貌的話”“親切的話”講給大家聽,幼兒都說得非常好。
愛心教育要從幼兒生活的環(huán)境開始,由近及遠、由淺入深、逐步升華。比如引導幼兒說說:“你從小受到誰的照顧?他們是怎么照顧你的?你們又該如何對待他們?”由此,開展學會關(guān)心、學會愛的主題活動,如《我愛我家》《我愛小朋友》《我愛老師》等。讓幼兒通過親眼觀察,體會教師、父母的辛苦,從而懂得關(guān)心父母、教師,并把這種關(guān)心付諸行動和言語,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當這種活動深入幼兒的心靈,他們就會有愛的行動。如父母下班回家后,會給父母拿拖鞋換,并說:“爸爸(媽媽)辛苦了?!备改缸黾覄諘r幼兒會說:“爸爸媽媽我來幫助你?!痹谟變簣@教師上完課,有的小朋友會跑過來說:“老師讓我來給你捶捶背吧?!弊層變赫J識和體會到不同職業(yè)的勞動價值,理解生活離不開各種職業(yè)。同時,在和小朋友交往時能學會謙讓,懂得用禮貌用語和別人交往,學會尊重別人,禮貌待人。
幼兒文明禮貌習慣的養(yǎng)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從一點一滴、一招一式的細節(jié)抓起。幼兒園可通過多種主題活動,制訂相關(guān)的教育活動方案,生動活潑地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促進幼兒文明習慣的養(yǎng)成?!爸v文明懂禮貌”需要有目的有計劃,由近及遠多層次地貫穿于幼兒各項活動中。如:通過欣賞文學作品“誰是好娃娃”、“小紅花找朋友”、“我來幫助你”,讓幼兒感受團結(jié)友愛、文明禮貌帶來的好處和快樂;同時,在日常學習、生活活動、交往過程中幫助幼兒學習使用禮貌用語“請”、“謝謝”、“不用謝”等,并可通過故事、兒歌、歌曲、情境表演、談話等方式,如學唱《對不起,沒關(guān)系》、《好孩子有禮貌》等歌曲,幫助幼兒鞏固文明禮貌用語;通過參與游戲,讓幼兒體驗同情人、照顧人、幫助人的角色,使幼兒身臨其境,在真實、自然的交往中學會使用文明語言和禮儀。通過主題活動,讓幼兒做到“三會”,即會使用尊稱,對長輩不直呼其名,不給他人起外號;會使用謙讓語,如“對不起”、“沒關(guān)系”、“麻煩您”等;會在一定場合使用問候語,如“早上好”、“晚安”。
家庭教育直接影響著幼兒行為習慣的形成。我們要求家庭與幼兒園教育保持一致性與持續(xù)性。把對幼兒文明禮貌教育的內(nèi)容及具體要求,通過家園聯(lián)系告知家長,要求家長以身作則,言行一致,盡量給孩子提供一個文明禮貌的生活環(huán)境。家長應嚴格要求自己,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來向老人請安問好,孩子自然會敬重爺爺奶奶,對爺爺奶奶有禮貌。父母平日在家中,應無論自己是否喜愛看書,也最好把書捧在手上,培養(yǎng)孩子愛看書的習慣。父母日常在家,應該注意言行舉止。孩子有很強的模仿能力,父母所說,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有人說“孩子的心靈就像是一張白紙”,孩子這一張“白紙”畫得好還是壞,父母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此外,家長每天還可以讓孩子背誦一些經(jīng)典,如《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兜茏右?guī)》是學童的生活規(guī)范,是依據(jù)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編成的,包含了日常生活中應注意的禮儀和道德規(guī)范。家長每天可以教孩子一兩句,讓他們背誦,讓他們落實在生活中,時間長了就會見到效果。這樣不僅讓他們學到做人的道理,而且增強幼兒的記憶力,是一舉兩得之法。
從小養(yǎng)成孩子的文明及禮貌習慣,學會說禮貌用語,對孩子的發(fā)展和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在日常教育中,家長應與老師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教育工作,為孩子一生的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chǔ)。
總之,樹木只有根深才能葉茂以至開花結(jié)果,想要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就需要教師做大量工作,同時需要家庭、社會的配合,更需要幼兒的實踐行動。只有這樣,文明禮儀之花才會在幼兒心中扎根,使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成為健康、活潑、品德優(yōu)良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耿向陽.幼兒禮儀啟蒙教育的探索.上海教育科研,2003(01).
[2]王志國.怎樣教育好孩子.延邊大學出版社,2007.3:106-110.
[3]陳莉.淺談日常生活中幼兒的文明禮儀教育.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2009.
[4]王利.淺談幼兒禮儀行為的培養(yǎng).學周刊,2011(04).
[5]馮秋艷.淺談幼兒禮儀教育的措施.中國教師,2011 (01).
[6]丁亞靜.身教與言傳相結(jié)合的禮儀教育.新課程(教研),2011(06).
[7]錢曉春.讓文明教育催開禮貌之花.甘肅教育,2011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