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瑩 鄭珊培
(大連外國語大學(xué),遼寧 大連 116044)
?
【語言與文化】
中葡諺語互譯中存在的困難
韓 瑩 鄭珊培
(大連外國語大學(xué),遼寧 大連 116044)
諺語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包含了大量的元素及象征意義。理解并翻譯諺語對外語學(xué)習(xí)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中國和葡萄牙文化等方面存在差異,一些諺語很難被準(zhǔn)確翻譯。本文解釋和對比了若干兩國的諺語,分析影響中葡諺語互譯的主要困難因素。
中葡諺語;互譯;文化差異;隱喻
根據(jù)《葡萄牙語大詞典》(波爾圖出版社,2004年)可知,諺語是通俗實用的格言、箴言或見解(senten?a moral ou conselho da sabedoria popular)。而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商務(wù)印書館第五版,2005年)中,諺語被定義為:在群眾中間流傳的固定語句,用簡單通俗的話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諺語是俗語的一種,它多是以口語形式流傳于民間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韻語,言簡意賅,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jīng)驗,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是民間智慧的結(jié)晶。[1]
上述定義證明:諺語具有強大的語義內(nèi)容及高度的傳播性,可記錄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宗教信仰和生活理念等。當(dāng)代外語教學(xué)致力于培養(yǎng)學(xué)生的交際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理解并翻譯諺語對外語學(xué)習(xí)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諺語包含了大量的元素及象征意義。由于中葡文化等方面存在差異,一些諺語很難被準(zhǔn)確翻譯。
諺語有諸多特性,因此很難被準(zhǔn)確翻譯,中葡諺語互譯也因這些特性而困難重重,下文便針對諺語所含有的特性入手,研究中葡諺語互譯中存在的困難。
(一)諺語具有文化及習(xí)俗特征
諺語具有文化及習(xí)俗特征,如葡萄牙諺語:Mais vale um castanheiro do que um saco com dinheiro(一棵栗子樹比一袋子錢更有價值)。
為什么一棵栗子樹比一袋子錢更有價值?在葡萄牙的文化及習(xí)俗中,栗子的作用曾與谷物類似,是葡萄牙人基本的糧食。誰擁有了栗子樹,誰就擁有了食物,而有錢卻不一定能買到賴以生存的食物。[2]因此,這條諺語向人們傳達出栗子的重要性,或者說糧食的重要性。如不了解葡萄牙的文化習(xí)俗,則很難理解這則諺語的真諦。
再如,中國諺語:七不出,八不歸。在這條諺語中,如果僅僅把“七”翻譯成數(shù)字七,而“八”翻譯成數(shù)字八,則無法詮釋這則諺語的含義。根據(jù)中國文化,此則諺語中的“七”指的是生活中的七種必需品:柴、米、油、鹽、醬、醋和茶。而“八”指的是八大美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則諺語告訴我們:一家之主,在出門前必須準(zhǔn)備好這七種生活的必需品,安排好家里人的生活才能出門;出門后,要遵守八條做人基本的道德準(zhǔn)則,否則無臉面對家人,不能回家。
這則諺語很難翻譯成葡萄牙語(外文),它含有深刻的中國文化內(nèi)涵,在某種程度上與西方的文化不一致,因此很難被準(zhǔn)確翻譯。
(二)諺語具有地理特征
諺語具有地理特征,如葡萄牙諺語:Vento de leste n?o traz nada que preste(東邊來的風(fēng)是無用的,不能提供幫助)。
理解這則諺語必須結(jié)合葡萄牙的地理和氣候特征。葡萄牙位于歐洲伊比利亞半島的西南端,西部和南部與大西洋相鄰,東部和北部與同處于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接壤。這則諺語中,“東邊”指的是西班牙。葡萄牙是海洋性氣候,海風(fēng)溫潤潮濕,而西班牙多高原山脈,冬季時寒風(fēng)干燥凜冽。因此,從西班牙刮過來的風(fēng)并不受葡萄牙人的歡迎。并且“風(fēng)”也并不僅僅指自然界中的風(fēng),還可以代指人、物,等等。[3]
再如,中國諺語:湖廣熟,天下足?!昂V”是指兩個?。汉虾秃薄F湮挥陂L江邊,被認(rèn)為是全國最重要的糧倉;“天下”代指全國或全國人民。這兩個省盛產(chǎn)水稻,且由于其地理位置優(yōu)越,很容易將水稻沿長江運送到全國各地。因此諺語的意思是:湖南湖北豐收,則天下糧足。
在翻譯這則諺語時,如不解釋說明“湖廣”的地理位置及其產(chǎn)糧的特征,則讀者很難理解諺語所表達的意思。
(三)諺語具有宗教特征
諺語具有宗教特征,如葡萄牙諺語:Quem pariu Mateus que o embale(既然生下馬太就要愛撫他哄他入睡)。
這則諺語與基督教有關(guān)。馬太是希律安提帕的稅吏(其代羅馬人征收捐稅,是猶太人非常鄙視的一種職業(yè)),加利勒亞人,耶穌決定收他為門徒。有人認(rèn)為馬太沒有資格做耶穌的門徒,但耶穌不以為意,對馬太說“跟隨我”,他就起來跟隨了耶穌。之后,馬太在家設(shè)宴款待耶穌,同耶穌及他的門徒一起用餐,法利塞就批評耶穌及他的門徒說:“你們?yōu)槭裁赐惱艉妥锶艘黄疬M食呢?”法利塞認(rèn)為,只有馬太的母親才能善待馬太這個低賤的稅吏,因為她生育了他就要愛撫哺育他。[4]這則諺語告訴人們:每個人都要為自己做過的事情負(fù)責(zé)任。如果不了解這則諺語的宗教起源,只按照字面的意思翻譯,就會給讀者造成困擾,不能理解它的寓意。
再如中國諺語: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則諺語原為道教語。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有1 800多年的歷史,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和濟世救人,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暗馈辈⒉荒芊g成“道路”,而是指“正氣”;“魔”也不能翻譯成“魔鬼”,而是指“邪氣”。本是道家告誡信徒勿受外界誘惑之語,意思是正氣難以修得,而邪氣卻容易高過正氣,比喻取得一定的成功之后,往往會面臨更大的新困難。如不了解這則諺語的宗教背景,而盲目地進行字面翻譯,是沒有意義的。
(四)諺語具有歷史特征
諺語具有歷史特征,如葡萄牙諺語:Inês é morta(伊內(nèi)斯已經(jīng)死了)。
唐·伊內(nèi)斯·卡斯特羅與葡萄牙的王儲佩德羅一世同居,并育有四個孩子,但他們之間的愛情并不被王室及民眾接受。最終,伊內(nèi)斯被國王下令秘密處死。佩德羅知道時,一切都太遲了,他能做的僅僅是給予他們的孩子合法地位。五年之后,佩德羅成為了葡萄牙的國王,但伊內(nèi)斯已永遠(yuǎn)離開了他。根據(jù)這段歷史,人們創(chuàng)造了這則諺語,意思是為時已晚。
再如中國諺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則諺語精煉地概括了西漢建國功臣韓信的成敗得失。蕭何是漢高祖劉邦的丞相,他認(rèn)為韓信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軍事天才,竭力向劉邦推薦韓信。由于蕭何的力薦,韓信被劉邦拜為大將軍,為劉邦統(tǒng)一天下、建立漢朝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但之后劉邦對韓信起了疑心,解除了他的兵權(quán)。韓信郁郁不得志,便圖謀反叛。但有人向劉邦的妻子呂后告發(fā),呂后同蕭何商議,最終由蕭何設(shè)計把韓信騙到宮中,以謀反的罪名殺死。在這段歷史中,韓信成為大將軍是蕭何推薦的,而韓信被殺也是蕭何出的計謀。所以,這則諺語想表達的意思是:不論是成功還是敗亡,都是由于同一個人。
(五)諺語具有隱喻特征
諺語具有隱喻特征,如葡萄牙諺語:Quando o gato sai de casa os ratos passeiam(貓咪離開家,老鼠四處逛)。中國諺語: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對于諺語含義的理解和傳輸往往建立在隱喻的基礎(chǔ)上。在諺語的結(jié)構(gòu)中,常常用一種事物暗喻另一種事物,即諺語中只出現(xiàn)本體和喻體。在上述葡萄牙的諺語中,“貓”和“老鼠”是本體,其代表“領(lǐng)導(dǎo)”和“下屬”(喻體)。此外,貓和老鼠的動作行為“離開”和“逛”也具有隱喻的作用。這則諺語表示:當(dāng)領(lǐng)導(dǎo)不在的時候,下屬借此機會,擔(dān)任領(lǐng)導(dǎo)的職能。
上述中國諺語也表述了同樣的意思。在中葡兩則諺語中,隱喻所表述的意思是類似的,但本體和喻體不同。在葡萄牙的諺語中,采用“貓”作為本體,代指“領(lǐng)導(dǎo)”。但在中國文化中,老虎自古以來就是受尊敬的動物,其代表了權(quán)利和領(lǐng)袖地位,所以在上述諺語中,采用“老虎”作為本體。一般來說,隱喻建立在不同的文化及文化背景之上,也存在不同的隱喻方式,這也為中葡之間的諺語互譯造成了困難。
諺語是對人們生活經(jīng)驗的智慧表達,適用于當(dāng)?shù)厣畹母鱾€方面。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中葡之間不同的文化背景、習(xí)俗、宗教、地理及歷史,是形成各自諺語的基礎(chǔ),同時也是中葡諺語互譯的阻礙。在多數(shù)情況下,只能做粗略翻譯。即便如此,也需要譯者對語言、文化、風(fēng)俗、社會和歷史等知識具有足夠的了解,并不斷更新自身知識儲備。
[1]TM Succi.Os provérbios relativos aos sete pecados capitais[J].Objetos Científicos,2006,(1):25-29.
[2]Liu Mengru.Provérbios e Express?es Idiomáticas em Português e Chinês[J].Disserta??o de Mestrado-Instituto de Letras e Ciências Humanas,2012,(12):74-78.
[3]RENTE,Sofia.Express?es Idiomáticas Ilustradas[J].Lidel,Lisboa,2013,(2):32-35.
[4]張一鵬.中外諺語分類選編:諺語大典[M].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43.
【責(zé)任編輯:董麗娟】
2015-11-25
韓瑩(1981-),女,黑龍江哈爾濱人,講師,主要從事葡萄牙語教學(xué)研究。
H315.9
A
1673-7725(2016)02-015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