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齡
?
起步慢也可能贏在終點
?張德齡
在以色列,家庭、幼兒園、中小學、大學、部隊,都是國民教育的一部分。以色列的孩子在開放、自由的環(huán)境中長大,培養(yǎng)了出獨立思考的能力,且勇于挑戰(zhàn)真理。20年內(nèi),以色列這個只有800多萬人的小國誕生了10位諾貝爾獎得主,軍隊更成為戰(zhàn)無不勝的勁旅。
以色列也是新創(chuàng)之國的代名詞,是除了美國硅谷之外,創(chuàng)業(yè)氛圍最佳的地方,平均每1 800人就有一家新創(chuàng)公司,人均創(chuàng)業(yè)世界第一,吸引國際大廠積極投資、挖掘人才。
以色列的義務教育從5歲~18歲。18歲以后,不論男女都要當兵,比起上大學,當兵更重要。在18歲以前,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是非常自由與開放的。幼兒園的小朋友,不是游戲就是玩耍,中小學生沒有太多功課,小學每天下午1點半放學,中學每天下午三四點鐘放學,且不用上補習班。
或許是18歲以前的教育太過自由了,以色列的孩子在各種中國人重視的國際競賽中通常沒有拿過好成績。以色列在OECD評鑒學童學習能力的PISA中遠遠落后,最新調(diào)查顯示,數(shù)學排41名、科學排41名、閱讀排34名。
以色列的科技成就、新創(chuàng)公司與諾貝爾獎這么多,為什么中小學生的表現(xiàn)一點也不出色?難道是他們長大后,“突然”變聰明了?想要了解以色列如何培養(yǎng)出人才與“腦袋”,就必須先了解它的文化。
以色列人口中除了75%是猶太人外,還有阿拉伯人和其他少數(shù)民族,并且猶太人是來自70多個國家的移民,因此,以色列是個多元化的社會,像個“大熔爐”,多元與開放是以色列一大特色。
希伯來文中的Chutzpah,其他語言里沒有,意思是“斗膽,不畏強權”,正代表猶太人的性格。知名的哈佛大學快樂學教授班夏哈,在2012年制作“Israel Inside”中特別提到這個詞?!安唤邮軇e人給你的答案、挑戰(zhàn)真理、直接、當別人都反對,你還是執(zhí)意去做”,以色列的教育就是希望教出追求真理的孩子。這與環(huán)境、文化有關。
以色列社會不太注重階級或權威。在以色列建國前,第一批猶太軍人是沒有軍階的,直到現(xiàn)在,士兵看見長官也不用敬禮,下屬甚至可以否決上司的命令。
第二個教育重點是培養(yǎng)動手做的孩子。即知即行,比只說不做更重要。希伯來文中,學習(Learn)和教導(Teach)是同一個字,引申的含義是:得到知識后,要分享出去,或是有了點子,就要做出來。班夏哈認為,以色列學生是全球出名的有創(chuàng)意,他在跨領域?qū)W院(IDC)教導“正向心理學”,第一堂課后學生覺得非常有趣,認為能夠啟發(fā)小朋友,立刻就將這堂課改編為“兒童版”,放在YouTube上教導更多年紀小的孩子。
位于首都耶路撒冷的希伯來大學,是以色列最早創(chuàng)建的大學之一,包括創(chuàng)校的董事愛因斯坦,有7位諾貝爾獎得主來自希伯來大學。該校還特別修建了一座“諾貝爾墻”,陳列這些校友的照片。
很多人都曾請教過希伯來大學校長班薩森,為什么以色列建國60多年就拿了12座諾貝爾獎,其中10位是過去20年內(nèi)誕生的,而全球諾貝爾獎得主,每5位中就有一位是猶太人?他總喜歡這樣回答:“教育觀點不同,猶太人喜歡創(chuàng)新,并將點子付諸實施,從家庭到學校皆如此?!?/p>
猶太小孩放學回到家,猶太媽媽問的第一句話不是“你今天學到什么”“考了幾分”而是“你今天在學校問了老師什么問題”。不斷地問問題,挑戰(zhàn)真理,是以色列教育的一大特色。以色列不是重視“科學教育”,而是教育的本身富有科學精神,例如鼓勵學生問問題,保持好奇心,富有懷疑的精神,不給標準答案。
曾經(jīng)有個笑話:一個猶太人在某地開了家加油站,因為生意很好,客人愈來愈多,另一個猶太人就想,既然人多,我就在旁邊開個餐廳,結(jié)果生意愈來愈好,另一個猶太人想,既然人愈來愈多,我就來開個旅館。如果換成是中國人情況可能會改變。一個中國人開了家加油站,生意愈來愈好,另一個中國人就在他對面也開家加油站,然后價錢比第一個便宜,后來另一個中國人也在附近開了加油站,價錢比前兩個還便宜。削價競爭的結(jié)果是:大家關門大吉。這雖然只是笑話,卻表現(xiàn)出了不同的思維方式。
中國人和猶太人都注重家庭,也重視教育,但為什么會教出不同的孩子?很多華人重視學習紀律、排名和考試成績,而猶太媽媽也傾向如此,但是會更看重小孩的興趣與天賦,媽媽的天職是將孩子的潛力發(fā)揮到極致。以色列中小學的特色,看似自由、開放,國際競賽成績不佳,但卻啟發(fā)孩子的好奇心、培養(yǎng)了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與閱讀興趣。若說中國的教育贏在起跑點,卻可能輸在終點,那么以色列教育正好相反,雖起步晚,但后續(xù)爆發(fā)力十足,在起跑點看似落后,卻可能贏在終點!
(摘編自《教師博覽》)
編輯/王一鳴
E- mail:512131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