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燕
【摘要】自然科學類通識教育是高等師范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也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人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文旨在此基礎上探討通識選修課程開展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將實驗教學作為打造精品通識選修課程的重要措施之一。
【關鍵詞】通識選修課程 實驗教學 新模式
【中圖分類號】G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022-02
全校性通識選修課是高等院校按照學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著眼于完善學生知識結構、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拓展思維方式而開設的可自由選擇修讀的課程。它是強化文理滲透、促進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綜合素質、培育創(chuàng)新人才的重要措施。而當今,我國高校的通識教育在借鑒國外通識教育的基礎上取得較大的進展,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特別是高等師范院校的通識教育課程現(xiàn)狀亟待改善。
一、師范生通識選修課的現(xiàn)狀
1.通識選修課課程設置和管理現(xiàn)狀
大多數(shù)師范院校中開設的通識選修課只是本科生專業(yè)課程以外的附加課,對于師范生的通識選修課的課堂情況還是不容樂觀,特別是大二大四的學生。解登峰等調查了300名師范生的課堂現(xiàn)狀,大一學生能專心聽課的9%,大二只有1.4%,大三有所上升為7.2%,而大四基本沒人認真聽講。根據(jù)重慶師范大學近三年來的通識選修課的開課情況調查來看,師資力量中教授和副教授的比例只有近40%,而講師以下的職稱占絕大多數(shù)。經調查,開通選課會存在以下兩類教師:一是為課時費而上課的教師每學期開12周課。二是部分在職讀研或讀博的教師,利用晚上或周末的時間為學生開選修課。因此教師對于學生課堂出現(xiàn)的問題管理松懈,導致許多學生從網上下載下來就直接提交了,而教師默認學生交了就算合格。
2.師范生自然科學類的通識選修課的現(xiàn)狀
全國師范院校特別是高等師范大學都是以教育為主,師范大學的學生以文科生偏多。因此在教育部開設通選課的主要目的和意義下,要求師范生特別是文科生必須選修一些自然科學類的選修課來豐富自己的課程[4]。但是對于文科生來說,實驗性的自然科學類選修課,如果只是理論授課,更加空洞更加難以理解。因此需要配合一定的實驗來輔助教學。
二、自然科學類通識選修課開展實驗的探討
1.通識選修課開展實驗的重要性
對于自然科學類專業(yè)課來講,學生只有進入實驗室才能感受到自然科學的神奇。例如,重慶師范大學曾經開設了一門《花卉學》,如果只是用多媒體介紹花卉的種類等知識,學生只能上課時有印象,課后完全就忘了。所以開課的羅老師就采取到實地去講解,帶領學生到大學城的各大高校實地講解,這樣學生既感興趣又親身感受到了,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如生命科學基礎,通識選修課程中能開設3-5個生物科學中最基本的實驗,使他們在從來沒有進過生物科學實驗室,快速掌握基本操作方法,對自然科學產生強烈的好奇心,通識選修課程開設試驗后,可以將課程考核變更為課堂教學中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動手實驗能力和專題小論文相結合。
2.通識選修課開展實驗課的可行性
通識選修課程一般都是面向非專業(yè)的學生開設大班上課,學生人數(shù)多,專業(yè)不同,知識背景差異大特別是實驗操作技能差等,都阻礙著通識選修課程的實驗開展。首先是實驗條件不足,實驗室調度困難。其次是辦學成本提高,各專業(yè)實驗室現(xiàn)有的實驗儀器臺套數(shù)有限,購買實驗材料等低值易耗品實驗經費開支增大,辦學成本提高。最后是教學任務重管理難度大,教師需要大量的時間投入,實驗中教師的指導任務重。為提高通識選修課程的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與動手能力,更好地建設示范性本科高校,現(xiàn)以通識選修課程《食品衛(wèi)生與安全》為例探討通識選修課程如何開展實驗教學。首先,可以經過研討靈活選擇幾個操作相對簡單,實驗經費開支不大,不用貴重而復雜儀器設備的實驗項目;其次合理安排實驗時間。
三、師范生自然科學類通識選修課的其他教學模式探討
由于師范院校是培養(yǎng)中小學教師的搖籃,其通識教育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未來基礎教育師資力量的強弱。師范生的最大特點就是將來即將走上講臺教書育人,所以對于自然科學類通識選修課可根據(jù)自身課程的優(yōu)點,結合師范生的特長,可安排小組討論,分組根據(jù)自己感興趣的做專題介紹。例如《食品衛(wèi)生與安全》,在講到食品安全時候,食物中毒是大家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可分成幾個小組來做PPT,讓學生自己搜集材料,自己上講臺講解并討論。這樣能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可以活躍課堂氛圍。
參考文獻:
[1]解登峰,謝章明.高校師范生通識選修課現(xiàn)狀分析與優(yōu)化路徑探討[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2011(5),112-114.
[2]唐春,夏睿.師范大學通識教育課程設置與優(yōu)化分析[J].教研,2010(10),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