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映春(甘肅省渭源縣人民醫(yī)院,甘肅 渭源 748200 )
?
射頻治療口腔疾病的療效分析
張映春
(甘肅省渭源縣人民醫(yī)院,甘肅渭源748200 )
摘要:探討射頻治療口腔疾病的療效?;仡櫺苑治龈拭C省渭源縣人民醫(yī)院2008年8月至2014年1月射頻治療470例口腔疾病的資料。438例口腔疾病射頻一次性治愈466例,治愈率99%。本組無一例發(fā)生感染及傷口愈合不佳。射頻治療口腔疾病,探及范圍廣,操作時視野清楚,不出血,操作方便,由于其選擇性電熱作用,減輕了周圍組織的損傷和細胞的破壞,特別是皮下脂肪液化性壞死少;術后恢復快,瘢痕不明顯,無色素沉著,非常適合應用于口腔部位。
關鍵詞:口腔疾??;射頻;操作方法;療效
射頻是一種電磁波,射頻治療系統(tǒng)由主機和電極兩部分組成。主機提供高頻無線電波,電極分為發(fā)射極和接受極兩極之間產生無線電波場,在通過組織時,產生的阻力使組織內的水分子瞬間產生快速震蕩,從而在兩極之間產生一種急劇沿電力線方向的來回移動或振動,不同離子在振動過程中互相摩擦或與周圍的媒質摩擦。射頻的治療是利用頻譜范圍在0.MHz5~100GMz之間的電磁波直接作用于病變的組織細胞,致其產生強烈的分子運動,使組織形成特殊的內生熱效應(60~80℃),組織蛋白因較低溫度而凝固,病變區(qū)出現(xiàn)無菌炎性反應,血管內皮腫脹,血栓形成而阻塞血管,血供減少或終斷,以達到止血、消炎、使增生的纖維組織繼之纖維化或病變腫脹萎縮,甚至壞死、脫落的目的。從而達到使增生性病變組織相應縮小或消除的治療目的。
甘肅省渭源縣人民醫(yī)院對2008年8月至2014 年1月射頻治療470例口腔疾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1臨床資料
2008年8月至2014年1月射頻治療口腔疾病470例,男202例,女236例,年齡5~78歲,血管病變18例,瘢痕整復12例,止血78例,牙齦修整50例,口腔內頰、舌部位疣狀增生物及各種贅生物的切除123例??谇粷兊闹委?6例,牙齦瘤及粘膜腫瘤的早期切除32例,冠周炎治療及阻生智齒的拔除79例,口腔粘膜病12例。
設備應用國產康普XVC_II型五官科射頻治療儀中國西安萬智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生產(輸出功率<160W+10%,頻率750KHz±15%,連續(xù)可調輸出功率,治療手槍開關。)
1.2治療方法
采用2%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潤麻醉或神經(jīng)阻滯麻醉,接受極片表面置浸水的濕紗布,貼于病變附近皮膚上,根據(jù)病變部位大小及病變形態(tài)選用不同大小及形狀的球形或尖形射頻電極,輕輕接觸病變部位,功率30~50mA作用時間2~4s,直到病變部位熱凝即可。
射頻一次性治愈466例,拔牙后牙槽窩出血未治愈3例,經(jīng)碘仿紗條填塞縫合治愈;復診時殘余少許病變1例,再次射頻熱凝后病變痊愈。治愈率99%,本組無一例病變部位感染發(fā)生。
用2%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潤麻醉或神經(jīng)阻滯麻醉,然后根據(jù)使用目的選擇正確得波形,根據(jù)病變部位大小及病變形態(tài)選用不同大小及形狀的球形或尖形射頻電極。在接受極敷濕生理鹽水紗布,置于病變附近的皮膚表面。操作時先啟動開關,再接觸組織,切割時輕拿輕放,若探頭上附著切割組織,應及時用自身的蒸汽清洗功能或酒精棉擦拭干凈,以免引起額外阻力,影響治療效果。
4.1血管病變
口腔頜面部血供豐富,是血管瘤等血管病變的好發(fā)部位,并且傳統(tǒng)的手術等治療創(chuàng)傷大,出血多,療效差,會對功能、美觀等方面造成極大影響,不易為患者所接受。射頻治療局部溫度僅60~80℃,組織蛋白因較低溫度而凝固,病變區(qū)出現(xiàn)無菌炎性反應,血管內皮腫脹,血栓形成而阻塞血管,射頻治療可應用于血管瘤,毛細血管擴張和靜脈血管曲張的治療。
4.2止血
止血是射頻技術的最基本功能,也是最大優(yōu)勢之一。對于牙齦出血、拔牙后牙槽窩出血,由于口腔黏膜脆性大,難以縫合,射頻可準確使病變部位熱凝止血。療效滿意。
4.3瘢痕整復
口腔頜面部的瘢痕組織,直接影響患者的儀表儀容,給患者造成嚴重的心里障礙,臨床上利用射頻技術的熱整復作用,使增生的纖維組織纖維化或病變腫脹萎縮,疤痕減小,取得滿意的療效。
4.4牙齦修整
應用射頻的切割-止血功能,可達到精細平滑切割,使牙齦恢復正常形態(tài)。
4.5口腔內頰、舌部位疣狀增生物及各種贅生物的切除
傳統(tǒng)的手術治療創(chuàng)傷大,出血多,影響手術視野,有時遺留病變組織,術后縫合困難,而采用射頻,可使病變組織形成特殊的內生熱效應(60~80℃),組織蛋白因較低溫度而凝固、壞死、脫落,術中無出血,術后無需縫合傷口,療效確切。
4.6牙齦瘤及粘膜腫瘤的早期切除
射頻技術的無壓力切割功能和良好的凝固止血作用,有最大的穿透力,可精確破壞內部組織,射頻熱療可使營養(yǎng)血管閉塞,使腫瘤縮小或消除,取得滿意的療效。
4.7口腔潰瘍的治療
復發(fā)性口腔潰瘍及腺周大潰瘍因其易復發(fā)及局部痛感強烈,使患者進食困難,給患者造成極大痛苦。射頻治療時以病變組織出現(xiàn)白點或白環(huán)為宜,需達深層者可呈白斑狀。治療后潰瘍呈無菌壞死,疼痛消失,一般5d左右壞死組織脫落,潰瘍愈合。
4.8冠周炎治療及阻生智齒的拔除
冠周炎時,齦瓣與牙冠之間形成盲袋,細菌及食物易嵌塞于盲袋內,炎癥反復發(fā)作,往往造成患者張口困難,齦瓣切除時由于患者張口受限,切除時出血多,造成術者操作困難,患者極大的痛苦,而用射頻切割齦瓣,重度張口受限也可進行,且無出血,效果較好。阻生智齒因其變異復雜,術野受限,術后易出血及感染而成為臨床操作的難點。在需要翻瓣、去骨智齒拔除中,應用射頻技術去除多余的齦瓣,治療的同時血管被凝固,故基本不出血,手術始終在清晰視野下進行,降低智齒拔除的難度,并降低術后風險。
4.9口腔粘膜病的治療
如扁平苔蘚、粘膜白斑等采用射頻,可使病變組織蛋白凝固、壞死、脫落療效確切。
1)射頻機的輸出功率、組織破壞程度與其功率成正比。
2)發(fā)射極與局部組織接觸的時間、組織破壞程度與作用時間成正比。
3)發(fā)射極與組織的接觸面積、組織破壞范圍與發(fā)射極接觸面積成正比。
4)組織內水分含量、作用效果與組織內水分含量成正比。
5)操作者的經(jīng)驗技術。
射頻技術適用范圍廣泛,通過選擇不同能量和波形可實現(xiàn)不同功能,但不能用于裝有心臟起搏器的患者。射頻的治療是利用頻譜范圍在0.5MHz~100GMz之間的電磁波直接作用于病變的組織細胞,致其產生強烈的分子運動,使組織形成特殊的內生熱效應(60~80℃),組織蛋白因較低溫度而凝固,病變區(qū)出現(xiàn)無菌炎性反應,血管內皮腫脹,血栓形成而阻塞血管,血供減少或終斷,以達到止血、消炎、使增生的纖維組織繼之纖維化或病變腫脹萎縮,甚至壞死、脫落的目的。射頻治療過程中,射頻熱能產生于組織內部,使組織
蛋白凝固時,組織表面僅形成白斑或白環(huán),發(fā)射極本身不發(fā)熱,無電流通過人體,減輕了周圍組織的損傷和細胞的破壞,特別是皮下脂肪液化性壞死少。射頻電波刀對組織側面的熱損傷僅為15μm,對周圍組織幾乎無損傷,術后恢復快,瘢痕不明顯,無色素沉著。射頻能通過皮膚、粘膜作用于其深部的組織,功率和時間控制適當,射頻基本上能在不損傷皮膚和粘膜的情況下,治療皮下和粘膜下組織的病變,這也是電凝、激光、冷凍甚至YAG激光皆無法比擬的。射頻技術電極種類多且可制成多種形狀,探及范圍廣,由于射頻治療時探頭附近組織僅在60~80°C溫度作用下使組織蛋白凝固、血栓形成而致血管閉塞,故有良好的止血效果;且不像電凝、激光那樣,由于溫度高而導致組織細胞液煮沸、組織細胞炭化或汽化產生有害的煙霧,影響手術視野,故射頻操作時視野清楚,不出血,且電極可重復使用,使成本大大降低,且操作方便;口腔頜面部血運豐富,手術部位常較深,臨床操作困難,所以射頻非常適合應用于口腔疾病的治療。
參考文獻:
[1]錢佑.Nd:YAG激光器在口腔治療中的應用[J].
[2]管永昱,崔凱,郭宗勛.中國基層醫(yī)藥[J].2012,19(15)12-14.
[3]吳成富,余四海,李靖.射頻技術在疼痛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學會疼痛學分會第八屆年會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論文集,2009.
[4]時霄冰.特發(fā)性三叉神經(jīng)痛患者三叉神經(jīng)節(jié)的脈沖射頻治療[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
[5]梅新宇.射頻技術治療痔術后大出血8例,中西醫(yī)結合大腸肛門病研究新進展[J].2010.
[6]張震康,俞光巖.實用口腔科學第三版[J].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6.TSBN978-7-117-11190-4.
中圖分類號:S8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