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遠廈門市北區(qū)綠化工程有限公司(361000)
?
現代海綿城市概念于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張志遠
廈門市北區(qū)綠化工程有限公司(361000)
摘要:現代城市建筑面積不斷擴大致使綠地面積越來越少,進而導致城市蓄水功能不斷下降,一旦遭遇較為強大的降水就會出現“水城”現象,因此現代海綿城市設計理念應運而生,并且在城市的多處景觀中得到有效運用,效果非常顯著。重點闡述了現代海綿城市概念在景觀設計中的運用,并以實際案例論證所述觀點。
關鍵詞:現代海綿城市概念;景觀設計;運用;探究
海綿城市概念的由來與海綿關系密切,有一句說是這樣的“時間就像海綿的水一樣,只要愿擠總會有的”。這句話雖然隱含著較為深層次的意境,但從表面分析海綿具有強的吸水性,可以吸附較多的水,而海綿城市的概念正是來源于此。近年來,由于城市建筑空間的不斷增多,留給草木以及花園的空間正在逐漸縮減,導致城市蓄水功能也在失去功效,現代海綿城市設計理念在城市建設中的運用能夠有效解決這一難題,促進城市蓄水功能的不斷提升。在現代海綿城市的設計中,必須具有“海綿體”,它不僅包含河湖這樣的蓄水池,同時也涵蓋了城市配套設施,比如綠地、花園,或是可滲透地面。雨水從海綿體下滲,可以起到滯蓄、精華以及回收功效,剩下水資源通過不同的渠道外排,促進城市排水系統建設更好的發(fā)揮功效。
1)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恢復自然植被
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已經在全球范圍內獲得認可并得到有效推廣,這種建設理念之所以受到追捧是因為它可以起到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作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對于排水系統進行了有效利用,在城市的多個地帶建立雨水儲存系統,比如道路建設、綠化帶以及公園等,增加這些場所蓄水功能,可以恢復城市雨水原本的作用,促使城市水循環(huán)系統發(fā)揮自身功能,達到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目的,同時水資源的合理使用也使城市自然植被長勢呈現良好狀態(tài)。
2)控制水污染
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的有效實施還可以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即控制水污染。海綿城市設計中城市水循環(huán)系統的表現設置非常良好,雨水落到地面之后滲透至海綿體中,一部分水流入循環(huán)系統之中,另一部分水則留在海綿體之中。雖然之前城市綠地建設已經很完善,但是綠地對降水的攔截作用較小,城市海綿體不斷增多,可以將降水中污染物進行沉淀,進而對其進行分解,最后達到凈化作用,實現自然生態(tài)凈化。
3)降低內澇風險
海綿城市建設借助海綿的基本性能展開,將海綿的兩大特征用于城市建設,其一是水分特征,其二是力學特性?,F在很多城市的雨水蓄水功能難以真正發(fā)揮實效,一旦遭遇較大降水,城市地區(qū)都會受到影響,造成內澇現象頻繁,影響人們正常出行。海綿城市建設規(guī)劃將這一弊端得以解決,完善雨水排水系統,將落到地面、草坪以及河湖的雨水得以有效利用。
4)補充城市地下水,促進水循環(huán)
在以往的城市建設中,排水系統設計存在一定的缺陷性,亟需解決。海綿城市設計理念是在城市原有排水系統之上進行完善,讓城市地下水更為充足,這些都需要通過海綿體進行雨水儲存以及循環(huán)利用,海綿體涵蓋多個方面,可以使綠地、道路,還可以使江河湖,將城市地下水長久保持在充足狀態(tài),并通過循環(huán)的形式實現再利用。
1)下凹式綠地
所謂下凹式綠地,就是指低于周圍路面的一種綠地形式,它又被稱為地勢綠地。這種綠地設計的目的在于儲存更多雨水,減少徑流外排,對于下凹式綠地,一般對于深度都會有一定的設計要求,而且對于土質要求極高,必須是未經改良過的土地。它的綠地面可以承載更多的雨水,并且其內部植物幾乎都是土草本植物,具有極好的透水性,建設成本相對較低,這樣在某種程度上減少綠化用水,還可以改善城市環(huán)境,可謂是一舉數得,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在這一方面得到了極好的體現。
2)植草溝
植草溝也是城市海綿建設理念的體現,在城市道路兩旁規(guī)劃這樣的海綿綠化帶,可以讓雨水流入植草溝內,雨水經過溝內植被的過濾,一部分水注入地下,還有一部分水留在植被表層,確保植草溝內植被水分補給充足,減少城市綠化用水,而且還可以減少城市水污染,大大促進周期環(huán)境空氣的凈化,植草溝實際上起到城市排水管道的作用,推動城市水循環(huán)更有效合理的運作。
3)透水地面
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對于道路鋪設的材料進行了改良,這種新型的路面可以促使雨水滲透至土層深處,減少路面積水,這一部分雨水經過透水路面的過濾,進一步實現了城市地下水的凈化,而且能夠保證城市儲水能力變強,確保植被生長過程中不會缺少水資源。
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已經在世界各國經過驗證,效果是非常顯著的,而在很多景觀設計中也引用了這種理念,促使景觀建設更具科學合理化。以某工程為例重點說明海綿城市在景觀中的運用。
這是一個以湖為主體的濕地公園,在未實施海綿城市設計理念之前,該地區(qū)環(huán)境污染比較嚴重,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面源污染,其二是雨水污染,這對于城市景觀建設而言是非常不利的,亟需解決。
近些年來,海綿城市設計理念逐漸應用到景觀設計中并取得了不錯的運用效果,針對景區(qū)存在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也可通過這種理念的具體實施得以改善,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第一,在進行道路設計時,可以采用透水鋪裝,這樣不僅可以容納車輛,同時還可以促使水資源得到有效利用,雨水透過新型路面滲透至地下,在此過程中可以將降水中的污染物或是顆粒消除,這樣就不會污染到地下水資源,促進景區(qū)周邊環(huán)境得以明顯改善,植被水分充足,大大降低了植被綠化所需資金。
第二,種植一些透水性極好的植物,這些植物可以起到凈化雨水的作用,進而促使儲存下來的地下水以及地表水都是沒有污染的水資源,從源頭上將水污染得以控制。
第三,上文中提到下凹式綠地也可以引入綠地規(guī)劃建設之中,這樣的設計可以減少水資源的流失,保障地下水循環(huán)系統的正常運作,同時也可以發(fā)揮自身的功能性,凈化水資源以及儲存水資源。
第四,凈化臺地在景觀水資源的運用于儲存上也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盡量設計較多的凈化臺地,將景觀置于山坡或是較高地帶,下面可以配置相應的花壇或是水池等。這種凈化臺地的建設可以起到管理雨洪的作用,一旦遭遇暴雨,雨水將會至上而下流入臺地周圍類似花壇或是水池,在此過程中,雨水沖擊力不斷減小,起到了防洪作用。
現代海綿城市設計理念在我國城市建設中得到了大面積使用,并且取得相對較好的效果。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這種設計理念在景觀設計中也得到了有效應用,促進了景區(qū)建設更為科學合理。文章簡要介紹了海綿城市設計理念,并以具體事例概述了海綿城市設計理念在景觀設計中的運用。
參考文獻:
[1]仇保興.海綿城市(LID)的內涵、途徑與展望[J].建設科技,2015(01).
[2]孫威.關于“海綿城市”建設理論的運用與思考——以銀川濱河新區(qū)黃河外灘公園休閑旅游觀光道和木棧道工程景觀設計施工為例[J].現代園藝,2015(11).
[3]楊陽,林廣思.海綿城市概念與思想[J].南方建筑,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