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潔瓊
摘 要 近些年,不少的國內(nèi)外專家對有效教學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有諸如學校的有效教學、有效教學方法、有效教學策略等論著出現(xiàn)。筆者參考大量文獻資料,并結合自身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對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以期為有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 初中 語文 課堂 有效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語文學科教學內(nèi)容具有復雜性,諸如:小說、詩歌、戲劇、散文、說明文、議論文、文言文等不同文體,使得單一的教學形式很難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的語文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以實現(xiàn)學生個性和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1有關有效教學概述
1.1有效教學的涵義
有效教學的理念源于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有效教學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xiàn)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教學有效用,即當前的教學方式對以后的學習會產(chǎn)生很好的影響,如可以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實踐能力等,使學生變得更加聰明、有文明。
1.2有效教學的特征
有效教學的特征指有效教學的獨特征象、標志等。即有效教學區(qū)別于低效甚至無效與負效教學的標志。國外研究者歇爾孟指出:“有效教學具備多種特征,其中正確的目標、充分的準備、科學的組織、清楚明了、充滿熱情等五種特征被研究者經(jīng)常地提到?!贝送馄渌芯空哒J為有效教學還有以下特征:促進學生學習、以融洽的師生關系為基礎、高效利用時間、激勵學生。
2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性教學策略
2.1語文課堂教學語言有效性策略
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僅僅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對教師自身的成長也至關重要。
(1)作為語文教師,要時刻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教學語言,追求課堂語言藝術,要巧妙運用導入語,精心設計提問語,仔細推敲講授語,靈活應用評價語。
(2)增強教學語言的功底。教學語言如同寫文章,都是為了表達一定的思想、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因此,提高教學語言的修養(yǎng),包括思想修養(yǎng)、知識修養(yǎng)和語言修養(yǎng)。
(3)要常反思,多動筆。作為教師不僅僅要經(jīng)常反思課堂的表現(xiàn),撰寫教育敘事,記錄教育生涯的點點滴滴,還要善于思考,善于積累。
(4)要不斷錘煉。在公共場合善于表現(xiàn)自己,敢于大聲說出自己的想法,這類人的表達能力自然不會太差。
2.2提高備課效率
備課是一門藝術,它實際上就是課堂教學的設計藝術。教師要想使得教學更有效性,就必須講究備課藝術。備課從本質(zhì)上講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需要獨立鉆研、獨立思考。所以個人的觀點很重要。在個人備課基礎上還需要集集體的智慧于一體,它可以在綜合各自的觀點的基礎上再達成共識,然后選擇最佳方案,盡可能使教學方案實現(xiàn)最優(yōu)化。從備課內(nèi)容看,一次完整的備課應該備全七要素,包括:備好課標,備好教材,備好學生,備好目標,備重難點,備好板書,備好作業(yè)。總之,教師要像對待一門藝術那樣真正備課,巧妙安排教學內(nèi)容,唯有這樣,教師的教才會得心應手,才能充滿靈氣,知識的甘露才會深深沁入學生的心,學生思維的火花才會被點燃,才能在實際的教學中真正貫徹新課程,讓有效的備課成就有效的教學。
2.3激發(fā)興趣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上課不僅是一場學習經(jīng)歷,更是一次充滿情趣愉快的情感旅程。心理學家羅杰斯指出,一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只有在其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皩W生有了興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分”??梢娕d趣是一種巨大的學習內(nèi)驅(qū)力。因此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2.4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氛圍
語文課堂要實現(xiàn)有效教學,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氛圍是必不可少的。課堂上,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語言,多說鼓勵的話語,讓學生感覺到親和力;要注意自身的舉動,教師對學生會心的微笑、親切的點頭、關愛的撫摸、贊賞的眼神等,都能給學生以信心、鼓舞;還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對于課堂出現(xiàn)的偶發(fā)事件(如學生睡覺、搞小動作、交談等等)要冷靜處理,因勢利導,用情趣調(diào)動學生,用幽默感染學生。這樣,課堂才能充滿活力,充滿生氣,才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2.5綜合運用多種教學形式
語文課程改革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傳統(tǒng)教學形式的基礎上豐富了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的形式,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形成和掌握一套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1)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仍是課堂教學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指導者,自主學習的內(nèi)容、方式、討論、評價等環(huán)節(jié)都需要教師的組織和引導,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提出建設性的意見,當學生遇到困難時給予幫助,當學生成功時給予表揚,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和反饋。
(2)合作學習與傳統(tǒng)教學相結合。有效的合作學習實施要和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結合,只有當課文的主題有一定內(nèi)涵、深度和廣度,教師通過傳統(tǒng)問答模式不能幫助學生挖掘出課文的主旨、完此精華,這是合作學習才可以發(fā)揮它的作用,學生們集思廣益,交流想法,共同成學習任務。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應該是一個觀察者、傾聽者、指導者、參與者。
(3)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探究性學習。語文學科和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設探究性學習的情境,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激發(fā)學生提出疑問,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也應積極參與到學生的探究中去,適當?shù)亟o學生鼓勵發(fā)現(xiàn)和體驗。同時,教師使學生在探究學習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成功的體驗、生活的美好。學生還可以通過探究性學習掌握科學的探究方法,學會用推理、演繹、總結等方法進行學習,培養(yǎng)對科學研究的興趣愛好,樹立較強的科學探究意識。
參考文獻
[1] 宮瑞靜.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有效性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3.
[2] 陳燕.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2.
[3] 高酉鳴.對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考試(教研),2011(07).
[4] 柴艷敏.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行為有效性策略研究[D].長春:長春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