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魚
來天津上大學之前,因高中學業(yè)繁忙,我?guī)缀鯊奈闯鋈コ赃^火鍋。開始集體生活后,住在同一宿舍里4個來自天南海北的女孩兒,第一次在校園外吃的那頓“好的”,便是火鍋。如花般年輕的我們,圍坐爐前,看熱氣飄散,吃嫩肉青菜,也學著鄰桌開了瓶啤酒,暢談人生,然后渾身暖洋洋地走進夜色,一起逛街,讓眼睛過足購物癮,再嘻嘻哈哈地一路走回寢室。人生中那第一次的火鍋給足了我們這群來自異鄉(xiāng)的“大孩子”溫暖,也讓我不再那么想家,并從此喜歡上了這樣食物。
大一下學期,我開始了人生第一場戀愛,從此美女四人鍋變成了甜蜜二人鍋。但這場以美好開始的愛情并沒能開花結果,因兩個人未來可能會異地生活而無疾而終。如今想來雖無大礙,但當時卻是撕心裂肺。這時我的美女火鍋四人團又重聚一起,翻騰滾開的一鍋新鮮食物緩和了冬日的蕭瑟和我周身的寒冷,火鍋里蒸騰出來的熱氣逐漸遮蓋住了眼中的淚水。想必這就是我們?nèi)松亟?jīng)的成長。
將諸事拋諸腦后,我全力以赴步入了考研復習階段,并在入學考試結束后嘗試去北京找實習工作。第一次來到偉大的首都,多虧一位相熟的師兄幫忙辦理瑣事,并請我品嘗了人生第一頓正宗銅鍋涮羊肉。不知是不是因為太好吃,我對學長產(chǎn)生了特別親近的感覺。后來,他成為了我的男友、我的丈夫,我寶寶的父親。
寶寶3周歲的時候,我懷揣夢想和對科學的熱愛,來到第三故鄉(xiāng)無錫讀博士。讀博期間仿佛又回到18歲的年華,約上90后小我近十歲的同學們吃火鍋,成為了緊張學習生活的有效調(diào)劑,經(jīng)常光顧的是物美價廉的傣妹和名目繁多、口味濃烈的麻辣燙。雖然和年輕的同學們相處得很好,火鍋也吃得非常過癮,但仍止不住想念家人,特別思念年紀尚幼的寶寶。
讀博生涯接近尾聲,如今女兒也已滿六歲,并榮升小學生。對孩子、對家人的虧欠,我不善表達,每逢寒暑假回家,便帶著一家人出去吃火鍋,張羅給這個下肉,給那個撈菜,再不時撇清湯中的浮沫,自己可能整餐都吃不了兩口,只為圖個團圓、熱鬧,他們開心。
在火鍋的蒸汽中,爸爸媽媽帶有倦意的臉龐和鬢間染黑又新長出的白發(fā)清晰可見,那么近卻又那么遠。他們辛勞一生養(yǎng)大了自己的女兒,如今因我學業(yè)未完還要幫忙撫養(yǎng)我的女兒,一句“抱歉”想要脫口而出,但看他們吃得開心,女兒因久不見我而異常興奮,竟從椅子上站起來大聲唱起新學的兒歌,我又把話咽回去了。只在心中默默想著,我一定會順利畢業(yè),回來賺錢養(yǎng)家,讓父母安度晚年,讓女兒有母親相伴。
生活中,偶爾和朋友小聚,我經(jīng)常會選擇吃火鍋。朋友問起原因,我總是簡單地答一句,“因為確實好吃??!”的確,火鍋的食材有無限的組合性,葷的、素的,不論你怎么挑食,都會有幾樣喜歡吃的。雖然同在一個鍋里撈食材,但你吃你的,我吃我的,各有所好,各取所需。那種因食材豐富而給人視覺上和胃口上的飽足感,會令人頓生幸福之意。
如今,雖然吃過了無數(shù)火鍋,可是我還沒有吃過正宗的重慶火鍋,留個伏筆,等女兒長大了,定要帶著全家一起去賞四川美景,一起去品嘗正宗的重慶火鍋。對了,到時候就去2013年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訪華時去過的那家火鍋店。
十年前我在校園里,十年后我依然在校園里。十年前,我在吃火鍋,十年后,我依然在吃火鍋。對于我來說,火鍋就是我久“煮”不息的青春歲月,是那些年我走過的路,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