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翠芹
摘 要: 運動學問題是高中物理的難點之一,也是高中物理知識的重點。應(yīng)用初等數(shù)學中的圖像方法,可以巧解抽象復雜的運動學問題,用速度—時間圖像能巧解運動學問題。
關(guān)鍵詞: 速度—時間圖像 運動模型 運動學問題
速度—時間圖像,是反映物體的速度大小隨時間變化的數(shù)學學語言,它能深刻反映運動物體的速度、時間、位移、加速度、路程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它具有如下特點:因速度是矢量,故速度—時間圖像上只能表示物體運動的兩個方向,t軸上方代表的“正方向”,t軸下方代表的是“負方向”,所以“速度—時間”圖像只能描述物體做“直線運動”的情況,如果做曲線運動,則畫不出物體的“位移—時間”圖像;“速度—時間”圖像沒有時間t的“負軸”,因時間沒有負值,畫圖要注意這一點;“速度—時間”圖像上圖線上每一點的斜率代表的該點的加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負表示加速度的方向;“速度—時間”圖像上表示速度的圖線與時間軸所夾的“面積”表示物體的位移。掌握了以上特點,用速度—時間圖像能巧解物理高考題。
例1:(2009年廣東理科基礎(chǔ))下列運動圖像中表示質(zhì)點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是[1]( )
答案:C
例2:(2009年山東卷)某物體做直線運動的v-t圖像如圖甲所示,據(jù)此判斷圖乙(F表示物體所受合力,x表示物體的位移)四個選項中正確的是[2]( )
圖甲
圖乙
答案:B
解析:由圖甲可知前兩秒物體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所以前兩秒受力恒定,2s—4s做正方向勻加速直線運動,所以受力為負,且恒定,4s—6s做負方向勻加速直線運動,所以受力為負,恒定,6s—8s做負方向勻減速直線運動,所以受力為正,恒定,綜上分析B正確。
例3:(2009年廣東理科基礎(chǔ))物體在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線運動的v-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表述正確的是[3]( )
A.在0—1s內(nèi),合外力做正功
B.在0—2s內(nèi),合外力總是做負功
C.在1—2s內(nèi),合外力不做功
D.在0—3s內(nèi),合外力總是做正功
答案:A
解析:根據(jù)物體的速度圖像可知,物體0—1s內(nèi)做勻加速合外力做正功,A正確;1—3s內(nèi)做勻減速合外力做負功。根據(jù)動能定理0到3s內(nèi),1—2s內(nèi)合外力做功為零。
例4:(2009年全國卷Ⅱ)兩物體甲和乙在同一直線上運動,它們在0~0.4s時間內(nèi)的v-t圖像如圖所示。若僅在兩物體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則物體甲與乙的質(zhì)量之比和圖中時間t1分別為[4]( )
A.■和0.30s B.3和0.30s C.■和0.28s D.3和0.28s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圖像問題。根據(jù)速度圖像的特點可知甲做勻加速,乙做勻減速。根據(jù)a=■得3a■=a■,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得■=3,由a■=■=10m/s■=■,得t=0.3s,B正確。
例5:(2009年江蘇物理)如圖所示,兩質(zhì)量相等的物塊A、B通過一輕質(zhì)彈簧連接,B足夠長、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觸面均光滑。彈簧開始時處于原長,運動過程中始終處在彈性限度內(nèi)。在物塊A上施加一個水平恒力,A、B從靜止開始運動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5]( )
A.當A、B加速度相等時,系統(tǒng)的機械能最大
B.當A、B加速度相等時,A、B的速度差最大
C.當A、B的速度相等時,A的速度達到最大
D.當A、B的速度相等時,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大
答案:BCD
解析:處理本題的關(guān)鍵是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和運動過程分析,使用圖像處理可以使問題大大簡化。對A、B在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如圖,F(xiàn)■為彈簧的拉力;當加速度大小相同為a時,對A有F-F■=ma,對B有F■=ma,得F■=■,在整個過程中A的合力(加速度)一直減小而B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增大,在達到共同加速度之前A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大于B的合力(加速度),之后A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小于B的合力(加速度)。兩物體運動的v-t圖像如圖,tl時刻,兩物體加速度相等,斜率相同,速度差最大,t■時刻兩物體的速度相等,A速度達到最大值,兩實線之間圍成的面積有最大值即兩物體的相對位移最大,彈簧被拉到最長;除重力和彈簧彈力外其他力對系統(tǒng)正功,系統(tǒng)機械能增加,t■時刻之后拉力依然做正功,即加速度相等時,系統(tǒng)機械能并非最大值。
通過以上例題可以看出速度—時間圖像涉及運動學的五個基本概念,聯(lián)系到整個高中所學到的物理核心內(nèi)容,突出考查考生應(yīng)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首先,能直觀看到物體的速度和時間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其次,能看到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快慢,就是速度時間圖像的斜率,它能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從而反映物體受到的合外力。再次,速度時間圖像和時間軸包圍面積的代數(shù)和反映位移的大小,其絕對值之和反映物體的路程。最后,力和位移的乘積是力對物體做的功,速度平方的變化反映物體動能的變化。因此師生要加強研究和總結(jié),用速度—時間圖像巧解物理高考題。
參考文獻:
[1][3]2009年廣東省物理高考試題[M].教育考試院,56;9.
[2]2009年山東省物理高考試題[M].教育考試院,2009理科綜合17.
[4]2009全國高考試題[M].教育部考試中心,理科綜合(全國卷Ⅱ)15.
[5]2009江蘇高考試題[M].教育考試院物理試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