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衛(wèi)國
兩千多年前大思想家荀子說:“木直中繩,其曲中規(guī),鞣使之然也。”在《勸學》這篇閃耀著中國古代樸素教育思想的文章中,形象化地說明了遵循規(guī)律的重要性。那么,語文學習有什么規(guī)律可循?學生學習語文有什么規(guī)律呢?語文教師應該怎樣遵循語文教學的規(guī)律,開展指導學生語文學習實踐活動呢?這些都是每一個語文教師不能回避的問題。下面筆者就如何遵循學生學習語文的規(guī)律,激活課堂教學,談談自己的思考與研究。
一、學生語文學習的心理分析
1.學習興趣
喜新厭舊,追求新奇。面對日新月異變化的時代,眼里看到、耳中聽到、隨手觸摸到的都是不斷翻新的信息,更讓他們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心,什么都想親手試一試;但耐挫能力弱,一遇挫折就打退堂鼓,興趣不夠持久。
2.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
渴望獨立,千方百計地要掙脫父母和老師的羈絆,自主地學習自己想學的東西。但是一旦遇到疑難問題就依賴老師和父母,盼望給一個現(xiàn)成的答案,很少獨立地追根究底。有對事物或現(xiàn)象的不同看法,要與人辯論,不肯盲從;腦子里充滿無數(shù)個問號,但不能深入地鉆研,探求問題的根源。為數(shù)不少的孩子還沒有養(yǎng)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還徘徊在“明日復明日”的低谷里。
3.學習方式、學習情感和學習能力
學習方式大多來自父母教誨和老師的點撥,比較零亂;在語文學習上多數(shù)采用“讀讀、背背、記記”的方法進行語文知識的積累;絕大多數(shù)的孩子沒有自己的電腦,不能采用網上學習的方式;對感興趣味的課文能投入,對自己喜愛的語文老師有感情,上課也賣力,能動情;對不感興趣的課文和不太喜愛的語文老師只是看看聽聽而已,產生心理隔膜;有一定的自學能力,且可塑性極強,只要引導得當,其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就不可限量。
二、教師要轉變觀念,樹立語文的人文觀
面對這些新蕾初綻、急盼雨露滋潤的鮮活的花朵,語文教師應該站在歷史的高度,從振興中華民族的長遠目標出發(fā),深入領會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實質,讓語文課從“基礎知識課”、“工具課”真正轉變?yōu)楹⒆觽兿矏鄣摹罢J識生活,了解社會,展望未來”的人文基礎學科,實實在在地引導孩子們在語文學習的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能力,陶冶情操;在合作學習中學會生活,學會生存的本領;在語言文字的運用中,感悟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神,領略祖國語言文字的無窮魅力。
首先,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明確語文教學目標,把握其正確的指向性,了解新《課程標準》提示的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性,讓教學在語言文字內在規(guī)律的指導下進行,從而避免“盲人摸瞎馬”式的亂打亂撞或“零打碎敲”式的肢解分析。
其次,要深入研究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以學設教”,“以學施教”。備課時真正想學生所想,精心設計教案,思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怎樣想,會怎樣學?在課堂教學中,要緊緊圍繞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正確人生觀的逐步樹立實施教學。這樣才能真正讓語文課堂教學“活”起來,讓課文中蘊含的人文觀發(fā)出奪目的光芒。
只要做有心人,一切從學生學習語文的規(guī)律出發(fā),就能讓語文課堂成為人文思想涌動的生動活潑的人生舞臺。
三、激活課堂要讓語文課充滿“語文味”
在世界語言大家庭中,漢語有其獨特的魅力,散發(fā)出濃郁的書香墨氣。正如深圳市語文教研員程少堂老師所說:充滿“語文味”。這種特有的語文味,熱愛生活、充滿情趣的語文老師都能從中真切地感受到。它通過“語”與“文”把“人文性”與“工具性”融為一體,讓學生從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賞析與品味,從對作品“道、情、趣、韻”及組織語言的結構、技巧和方法的感悟,真切地感受和體驗出來,產生與作者“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共鳴。筆者在教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詩時,讓學生們多元解讀“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學生感受到這“綠”字,文味十足。學生通過對詩眼“綠”字的細細賞析、品味,聯(lián)系蘇南的美麗春景,展開豐富的想象,七嘴八舌,爭相發(fā)言,讓綠遍江南縱橫交叉的小河,綠滿逶迤起伏的丘陵,綠上柳梢,綠映紅花春天,走進課堂,走進入心田。他們在春意盎然的意境之中,聽小鳥歌唱,看鮮花怒放;在“春宵一刻值千金”中,感悟到時間的寶貴,人生的價值。在這滿活力、涌動張力的課堂里,孩子們與作者進行人性的溝通,在和諧而親切的氣氛中被理想課堂的磁力所吸引,升華情感,陶冶性格,體驗生活,增強美感。孩子們在充滿語文味的學習實踐中,情趣盎然,美感洋溢。
新課程改革為語文教師提供了一個大展身手的舞臺,造就了一個歷練自身素質的大熔爐,展示了語文教學一片光明、錦繡燦爛的美好前景。只要“以情激情,以心動心,以才導才,以人育人”,憑借教師德才兼?zhèn)涞娜烁聍攘Γ`活而嫻熟地用好手中的新教材,就能不斷地點燃孩子們心靈深處的希望之火;通過采用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就一定能讓孩子們心中追求“真、善、美”的希望之火,永遠燃燒,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