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書艷
摘 要: 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與學生對古代文學的興趣、對古詩文的愛好有著必然的關聯(lián),但在很大程度上離不開教師的講解與指導。既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文的濃厚興趣,又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全面掌控中考考點,必須依靠教師在課堂上的正確且有效的指導。教師要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發(fā)現(xiàn)問題時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本文從古詩文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五個方面問題進行全面分析,研究在古詩文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方法及處理相應問題的策略。
關鍵詞: 古詩文 教學方法 教學策略
初中古詩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夠傳承民族優(yōu)秀文化,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而且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古代社會的狀況,更好地掌握古代文字的特點及應用。絕大多數(shù)學生因為古詩文中字詞不好讀,句子不好理解,以致都怕學習古詩文,甚至討厭古詩文。這種現(xiàn)狀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學的枯燥無味造成的。因此,如何讓學生“愛”上古詩文,強化文古詩文的學習效果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古詩文寫錯字的教學
課上,教師通常會考學生古詩文的默寫,而學生在默寫之后,往往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導致出現(xiàn)錯別字。這時我們會怎樣做呢?一次我在檢查學生古詩《江畔獨步尋花》默寫情況時,看到學生默寫錯字連篇。我一改平時批評的態(tài)度,沒有指出錯別字,而是說:“今天,咱們班表現(xiàn)真棒!全班同學都把這首詩背下來了,為我們的出色表現(xiàn)鼓掌!”在學生的掌聲中,我接著說:“我們再把字寫正確就更好了?,F(xiàn)在,大家就找一找哪些字因為馬虎寫錯了呢?”結果,那節(jié)課,學生很認真,老師沒有指出哪個字易錯,可是再次檢測時,卻是100%的正確率。這就是夸獎和欣賞的作用。用夸獎和欣賞的手段關注學生,把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都保護起來,讓它生長、壯大,課堂教學效率才能提高。
2.古詩文朗讀、翻譯的教學
在古詩文朗讀、翻譯教學中,我們的做法主要是學生讀一句,教師翻譯一句,古詩文讀完了,文章就翻譯結束了。學生記住的只是表面上膚淺的內容,長此以往,只會讓學生對古詩文產生摘 要: 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與學生對古代文學的興趣、對古詩文的愛好有著必然的關聯(lián),但在很大程度上離不開教師的講解與指導。既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文的濃厚興趣,又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全面掌控中考考點,必須依靠教師在課堂上的正確且有效的指導。教師要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發(fā)現(xiàn)問題時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本文從古詩文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五個方面問題進行全面分析,研究在古詩文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方法及處理相應問題的策略。
關鍵詞: 古詩文 教學方法 教學策略反感。我在教學《送東陽馬生序》第一課時制定的目標是:熟讀,翻譯。我一改以往逐詞逐句,手把手教的方法,而是放開手,讓學生自主學習。以小組為單位,組長帶頭,借助課下注釋,借助工具書,翻譯文章。質疑問難,組內不能解決,小組之間商討,或者提交班上,師生共同解決。整堂課上,學生熱情極高,參與度極廣,95%的學生都能正確讀文章,準確翻譯文章,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高。這就是以學生為本的益處。把課堂的舞臺交給學生,才能更好、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老師的獨舞秀變成了學生的曼妙群舞,才是一堂生動的、快樂的、成功的語文課。
3.古詩文背誦的教學
背誦是教師在講授完古詩文后一項重要的內容。然而,不論是課上安排的背誦,還是課下作業(yè)的背誦,學生的掌握情況總是不太理想。有一次我在講授完《岳陽樓記》后,安排學生背誦《岳陽樓記》。然后,學生自由背誦。臨近下課時,班內檢測,能夠熟練準確背出的學生寥寥無幾。我想,導致學生背不下來的原因可能是課文太長,信心不足;枯燥背誦,積極性不高。為此,再背誦類似的古詩文時,我采用了循序漸進、長篇變短篇的方法。一段一段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背誦。還把背誦作為了一種獎勵的手段,設計了多種形式的背誦競賽活動,組內競賽,小組之間的競賽,男女生競賽,師生競賽。原本枯燥的背誦課,處處洋溢著激情。一節(jié)課下來,90%的同學能夠熟練背誦。究其原因,目標可觸可摸,學生信心高漲;開展背誦競賽,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生興趣。原來,背誦課,語文教師也需要精心備課,力求上得有聲有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古詩文中詩句賞析的教學
在古詩文教學中,我們通常運用講授法,把對一些詩句的理解賞析,形成現(xiàn)成的文字抄給學生,學生背下來,用以答題??墒牵谧龉旁娋滂b賞題時,抄過筆記的詩句會賞析,而沒抄過,或者課外的,學生就無從賞起。鑒于這種現(xiàn)象,我認為,教師只是“授之以魚”,沒有“授之以漁”。上課時,我們應該給學生找出幾組具有代表性的詩句,采用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思考:這些詩句可以從哪些角度入手賞析?通過觀察比較,學生發(fā)現(xiàn)可從修辭、詞語、哲理、典故、景色等角度入手,聯(lián)系中心,鑒賞古詩句。課堂教學后,學生就能夠找準角度,組織語言,賞析古詩句,而不是在坐等其成。究其原因,是教學過程中,真正做到“授之以漁”,師生共同探究答題方法,那么,在今后的學習中,學生就能夠舉一反三,輕松應答。
5.古詩文的情感理解教學
古詩文中所表達的情感的理解,對于學生學習、掌握知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往往在熟讀課文,翻譯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后,我們就要涉及古詩文所表達的情感。記得一次在分析完《記承天寺夜游》后,我提問:這篇古文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呢?瞬時,課堂氣氛一片沉寂,多時之后,才有一些弱弱的聲音響起:作者對月色的喜愛,與張懷民的深厚情誼等。其實,導致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根源是學生沒有了解寫作背景,不能走進作者心靈的深處,體會其情感。如果能夠讓學生課下搜集作者蘇軾的生平資料,搜集寫作的相關背景,課上交流、總結。在此基礎上,結合課文再次體會作者情感。這時學生就會踴躍發(fā)言:有貶謫的悲涼,有曠達樂觀的心境,有賞月的欣喜,有與好友的同病相憐,也有與好友的互相勉勵,等等。這些思想的火花激情迸濺,讓課堂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獲。究其原因:了解作者,了解寫作背景,讓學生貼近作者的生活,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情感。
總之,在古詩文教學中,我們應該抱著一個信念:讓學生讀懂古詩文中每一個字,每一個詞,翻譯好每一句話,背誦好每一篇古詩文,感受每篇古詩文蘊含的情感。在教學中,我們一定要探討出更合理的教學方法。應對教學中出現(xiàn)問題的策略,讓學生在古詩文學習中勇于質疑、議疑、解疑,幫助他們由淺入深地逐步深化知識。只有讓學生愛上古詩文,才能使學生的古詩文學習水平有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羅海容.古詩文教法初探[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5(08).
[2]顧永豐.(一)古詩文積累[J].初中生世界,2011(Z4).
[3]吳東賢.淺談初中古詩文教學的方法[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0(05).
[4]鄧清華.如何讀好古詩文[J].文學教育(上),2009(01).
[5]羅翔.如何激發(fā)學生誦讀經典古詩文的興趣[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2009.
[6]吳東賢.淺談初中古詩文教學的方法[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