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曉婕 滁州學院
元分析方法在國內外經濟管理研究中的比較分析
金曉婕 滁州學院
元分析方法是較為常見且應用較為廣泛的研究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可以通過量化平均效果的提供保證研究結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本文從元分析方法的概念入手,對元分析方法在國內外經濟管理研究中的比較進行分析和研究。
元分析方法 國內外 經濟管理 比較
由于經濟管理的研究能夠為管理者在經濟方面的決策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因此,經濟管理文獻研究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在文獻的常用研究方法中,元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應用優(yōu)勢,因此可以將該方法應用在國內外經濟管理文獻研究中。
(一)元分析方法的概念
元分析方法屬于一種定量分析方法,這種方法是指針對過去的研究結果,利用某種特定的研究方法對其進行系統(tǒng)化分析。
(二)元分析方法的應用優(yōu)勢
元分析方法的應用優(yōu)勢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第一,降低解釋結果的不確定性。部分研究內容的特殊性,使得研究者所描述的解釋結果具有不確定性特點,對此,應用元分析方法可以有效改善這一現(xiàn)象。第二,對同類型的研究結果進行定量綜合。在實際的研究過程中,人們常常面臨如何合并、比較同類型研究結果的問題,元分析方法的應用可以有效解決該問題;第三,降低負向研究結果對最終結果有效性的影響。與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應用元分析方法所得分析結果的綜合性較強,它可以將由錯誤結果對最終結果的影響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第四,有效控制判斷偏差。在實際研究過程中,偏差是影響判斷準確性的主要因素。元分析方法的應用建立在對研究資料進行特征編碼的基礎上,這種編碼操作可以實現(xiàn)對判斷偏差的有效控制[1]。
(一)元分析方法的應用步驟
該方法的應用步驟主要包含以下幾種:第一,根據研究需求確定問題,并完成研究方案的設計;第二,根據研究目標從文獻庫中篩選出相應的文獻;第三,將研究數據錄入數據處理系統(tǒng),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評價;第四,對所得的數據數據進行計算,并對計算結果進行合理的解釋[2]。
(二)元分析方法在國內外經濟管理研究中的比較分析
這里以CNKI為檢索對象,以1990年至今為時間范圍,進行國內外經濟管理文獻的檢索。按照研究要求,將不符合的文獻剔除,最終選擇90篇國外文獻和31篇國內文獻作為最終的研究對象。這里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對元分析方法在國內外經濟管理研究中的比較進行分析:
1.選擇統(tǒng)計模型。應用元分析方法的目的是獲得具有量化特點的平均統(tǒng)計量,并通過該數值的統(tǒng)計判斷和檢驗得出有效的置信區(qū)間。通常情況下,由于變量資料具有復雜性特點,為了保證元分析方法應用的有效性,需要根據資料類型以及實際需要解決的問題選擇適宜的分析方法。在上述列舉的文獻中,國內外文獻都對元分析模型的種類、原理選擇進行了分析。在所使用的元分析模型中,F(xiàn)isher r-Z的使用頻率相對較高[3]。
2.樣本容量。在研究過程中,所選擇的樣本容量會從一定程度上影響元分析方法的分析結果。就分析結果有效性而言,其對樣本容量的規(guī)定為大于30。這里所選的國內外文獻中,符合抽樣容量條件的文獻比例為37.1%。該數據表明,部分研究人員對樣本容量具有合理的認識,但不符合抽樣容量條件的現(xiàn)象仍然存在。
3.統(tǒng)計軟件。
4.效應值。在元分析方法的應用過程中,效應值的作用是用該單位對所有研究樣本進行度量,進而使得不同的研究樣本之間存在可比較性。云分析方法需要利用某個合并效應值將不同研究的綜合效應表示出來。因此,需要將文獻數據資料的實際類型作為主要的參考依據,通過對類型的分析將能夠反映研究效應的統(tǒng)計指標確定出來。常見的數據資料類型主要包含以下幾種:第一,假設檢驗統(tǒng)計量。這種類型的效應值主要包含F(xiàn)值、P值以及χ2值等。第二,計數資料。這種資料是指離散型的二分類變量。這種類型資料的效應值主要包含OR、RD等;第三,連續(xù)性變量。在這類資料中,其效應值主要包含加權均數差以及相關系數等。就上述所選的文獻而言,在外國文獻中,約52%的文獻以相關系數r作為效應值;在國內文獻中,以相關系數r為效應值文獻的比例約為56%。這種現(xiàn)象是由相關系數不需要測量且易于理解等特點引發(fā)的[4]。
5.檢驗效應值。在應用元分析方法的過程中,效應值同質性檢驗是極其重要的步驟之一。在同質性檢驗過程中,若不同效應值之間的差異處于規(guī)定范圍中,則表明被檢驗效應值之間具有異質性特點;若不在范圍內則表明為同質效應值。就上述文獻而言,對效應值進行同質性檢驗的外國文獻數量占90篇總數比例的52%;國內文獻中應用效應值同質性檢驗的文獻比例為57%。
6.出版偏倚。出版偏倚現(xiàn)象是指,文獻內容的研究結果會對文章的整個出版過程產生影響進而引發(fā)相應偏差。由于元分析方法對已發(fā)表文獻的依賴性較強。因此,在應用元分析方法的過程中,很容易引發(fā)出版偏倚現(xiàn)象。為了保證元分析方法所得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可以將失效安全數引入其中。失效安全數與元分析方法分析結果準確性之間呈正相關關系。就上述文獻而言,外國文獻中的29.3%并未考慮出版偏倚現(xiàn)象,國內文獻中并未考慮出版偏倚現(xiàn)象的文獻比例為48.7%[5]。
結論:元分析方法具有降低解釋結果不確定性、有效控制判斷偏差等作用,因此,應用這種研究方法進行分析所得的結果更加可靠。就所選國內外經濟管理研究而言,其對效應值、統(tǒng)計模型選擇方面的應用效果較好,但對抽樣容量以及出版偏倚現(xiàn)象的考慮較為不足。這種現(xiàn)象表明,部分研究人員對元分析方法的掌握不夠全面。
[1]王永貴,張言彩.元分析方法在國內外經濟管理研究中的應用比較[J]. 經濟管理,2012,04:182-190.
[2]宋娟.基于作者共被引和元分析的知識管理流派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
[3]李蒙.基于物元分析的供應鏈績效評價研究[D].長安大學,2011.
[4]劉琛.基于元分析的供應鏈績效評價指標綜述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3.
[5]劉菁.基于物元分析法的施工項目管理績效考核應用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