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發(fā)動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為失學女童提供幫助,女性天地雜志社與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婦聯兒童部、廣西婦女兒童發(fā)展基金會聯合舉辦“愛心護春蕾”活動,以《女性天地》為平臺,由各級婦聯組織提供貧困地區(qū)學習優(yōu)秀、家境貧寒的女童作為受資助對象,每期刊出多名受助女童的信息情況,以利于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為她們提供助學資助。本刊將陸續(xù)公布受資助人與女童的結對情況,并向資助人贈送當期《女性天地》。
資助標準為:每名小學生的春蕾計劃資助款為每年400元,一名初中生為每年600元,高中生每年 800元,大學生每年1500元。資助者可將資助款通過銀行匯款至賬戶:20-017301040015847,戶名:廣西婦女兒童發(fā)展基金會,開戶行:農行廣西南寧古城轉萬象支行。郵編:530022,電話:(0771)5527142,聯系人:李瑩。收到款后,我們將向資助人寄去受資助女生的情況登記表、資助卡和收據。如果您想資助的女童已經得到別人的資助,我們將向您推薦另一位情況相仿的貧困女童。
您的一份善心,就能改變一名貧困女童的命運,請伸出您的雙手,為祖國的未來撐起一片充滿希望的藍天!
張丹,漢族,1998年9月出生,廣西欽州市浦北縣安石鎮(zhèn)中學九年級學生。母親于2008年4月出走,至今下落不明;父親于2014年2月去世;家中還有3個弟弟妹妹。姐弟4人無依無靠,生活十分困難。
陳睿,漢族,2002年3月出生,廣西欽州市浦北縣白石水鎮(zhèn)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父親因患重病于2011年去世,母親改嫁他鄉(xiāng)。陳睿和年幼的弟弟隨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爺爺奶奶年事已高體弱多病,靠種田賣菜艱難維持生計。
符小麗,漢族,2005年1月出生,廣西欽州市浦北縣白石水鎮(zhèn)高聯小學三年級學生。母親早年離家出走,父親務農,家中姐弟3人全靠父親一人養(yǎng)活,家庭生活十分困難。
陳慧,漢族,2000年8月出生,廣西欽州市浦北縣六垠鎮(zhèn)中學八年級學生。父親早逝,母親在家務農,祖父祖母年邁且體弱多病,每個月要花費一定的醫(yī)藥費。陳慧和妹妹在上學,弟弟年紀還小,由祖父祖母照顧,家中僅靠母親一人艱難維持生計。
韋雅珍,壯族,2000年5月出生,廣西南寧市武鳴縣城廂鎮(zhèn)第三小學四年級學生。韋雅珍患重度地中海貧血,病史十年,每月輸血兩次,同時使用相關藥物進行治療。由于治病開銷大,家境十分困難。
黃淑俐,壯族,1998年9月出生,廣西南寧市武鳴縣武鳴中學高一學生。父親患病,身體差,在家操持家務;黃淑俐和妹妹都在上學,家庭開銷全靠母親一人打工維持。由于近幾年母親動了幾次手術,家中收入急劇減少,全家生活困難。
蘇奇園,壯族,1997年9月出生,廣西南寧市武鳴縣武鳴中學高一學生。家中田地少,加上父母患病,均不能下地干重活,家庭收入不樂觀。蘇奇園和弟弟都在上學,花銷較大,家庭生活困難。
林冰,壯族,1998年11月出生,廣西南寧市武鳴縣武鳴中學高一學生。父母體弱多病,常年靠藥物治療,家中因此負債累累。母親為了還債,同時也為了讓林冰幾個兄弟姐妹繼續(xù)上學,堅持外出打工,但收入微薄,難以維持生計。
張彩玲,漢族,1999年4月出生,廣西南寧市武鳴縣武鳴中學高一學生。張彩玲和哥哥都在上高中,父母進城務工,但收入微薄,難以負擔姐弟倆的日常開支,全家生活困難。
韋曉培,壯族,1998年7月出生,廣西南寧市武鳴縣武鳴中學高一學生。父母離異,韋曉培一直隨父親生活。后因父親發(fā)生意外失去右臂,導致家庭無勞動力,失去了經濟來源。于是,韋曉培由年邁的奶奶供養(yǎng),家庭生活困難。
唐月青,侗族,2007年4月出生,廣西柳州市融水縣安太鄉(xiāng)洞安村上坎小學二年級學生。家中田地少,加上父親身體殘疾,母親身患多種疾病,因此家庭生產能力較低,經濟來源主要靠政府的低保。由于母親經常患病住院,且需要長期打針服藥,全家生活困難。
周梅,漢族,2003年2月出生,廣西貴港市平南縣丹竹鎮(zhèn)丹竹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周梅是孤兒,家庭特困,無經濟收入,現寄宿于姑姑家。姑姑一家經濟收入低,生活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