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曉鵬
(河南省新鄉(xiāng)市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 453000)
?
奶牛乳房炎的綜合防控策略
郝曉鵬
(河南省新鄉(xiāng)市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 453000)
奶牛乳房炎又稱為乳腺炎,是乳腺因感染、外傷等原因所出現的炎性反應,是奶牛養(yǎng)殖過程中最常見、病因極其復雜、投入藥費最多、防治最困難的一種疾病[1]。據統計,全世界約有30%的奶?;加胁煌潭鹊娜榉垦?,尤其是隱性乳房炎最為普遍。呂貞龍[2]報道指出,在我國,由于奶牛飼養(yǎng)較分散,飼養(yǎng)環(huán)境衛(wèi)生差、檢測手段不完善,隱性乳房炎的發(fā)病率高達40%~80%。由此可見,奶牛乳房炎是制約奶牛養(yǎng)殖業(yè)快速、健康發(fā)展的一種疾病。重視乳房炎的危害,積極采取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奶牛乳房炎對奶牛養(yǎng)殖產業(yè)積極的影響。
1奶牛乳房炎的危害
1.1降低泌乳量
當奶牛乳房受到致病菌,如大腸桿菌、葡萄球菌、沙門氏桿菌、無乳鏈球菌、停乳鏈球菌等的感染后,便發(fā)生乳房炎癥。為了消滅菌原菌和修復操作的組織,機體產生大量的白細胞。隨著病情的不斷發(fā)展,白細胞不斷聚集,從而慢慢堵塞了部分乳腺管,使其分泌的乳汁無法排出,從而導致泌乳量逐漸減少。高樹新[3]報道指出,一個乳區(qū)的輕微感染可導致一頭奶牛的泌乳量降低15%左右。若一頭奶牛每天分泌25 kg鮮奶,那么每天每頭奶牛將損失3.75 kg,一個泌乳期按300 d計算,就會損失1 125 kg鮮奶。由此可知,乳房炎對奶牛泌乳量影響非常大。
1.2影響牛奶及其制品的質量
奶?;既榉垦缀?,由于奶中含有大量的體細胞及治療過程中使用的抗菌藥物的殘留,從而使牛奶受到一定程度的病菌和抗菌藥物的污染,從而導致牛奶品質下降[2]。另外,隨著體細胞數增加,也減少了牛奶及奶產品的存儲時間。奶?;寂R床型乳房炎后,乳汁中的乳糖、鈣、乳脂的含量分別下降47.8%、55.6%和77.3%,乳汁出現不良滋味和氣味。
1.3影響人體健康
乳房炎患牛奶中含有大量炎性因子、病原微生物及其產生的毒素。人們飲用后,可引起嘔吐、腹瀉、高燒、脫水等中毒癥狀,特別是對老年人及嬰兒危害性非常大。再者,奶牛乳房炎治療過程中使用的抗生素會產生一定殘留,人們長期食用后會使機體對細菌產生耐藥性,一旦生病后,治療效果會很不理想。另外,乳中這些有害菌一旦形成則能抵抗高溫和干燥,如化膿性鏈球菌是人體化膿性咽喉炎或化膿性扁桃體炎的病原菌,人飲用了未消毒或消毒不達標的牛奶而引起生病[4]。
1.4影響奶牛的利用年限
袁康文[5]報道指出,奶牛乳房炎會導致奶牛的經濟利用年限,是奶牛過早淘汰的主要原因,占淘汰奶牛的15%,從而給養(yǎng)殖戶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2綜合防治對策
對奶牛乳房炎,尤其是隱性乳房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預防。依靠科學的預防,堅持“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原則,方可收到較好的效果。
2.1預防措施
2.1.1加強飼養(yǎng)管理每天及時清掃欄舍衛(wèi)生,嚴格執(zhí)行消毒制度。夏季應注意降溫和通風,冬季或早春季節(jié)應注意保溫,保持欄舍干燥衛(wèi)生。日常飼養(yǎng)中給奶群提供優(yōu)質的飼料和飼草,做到“先粗料、后精料”,精粗料比例為4∶6,精飼料特別是要注意微量元素硒、鋅及微生素A、D、E等的含量要充足,這樣可以有效降低乳房炎的發(fā)生率。
2.1.2正確使用擠奶設備和維修保養(yǎng)正確使用擠奶設備,特別是橡膠杯襯,在使用1 000次左右就要更換。擠奶員在擠奶過程中要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每次擠奶前要對設備進行清洗和消毒,用熱的消毒液清洗乳頭,清洗后盡量做到1奶牛1塊擦洗毛巾或干紙巾。擠掉最初幾把奶,嚴禁乳頭發(fā)生交叉污染,并在每次擠完牛奶后進行嚴格消毒和清洗。
2.1.3干乳期和圍產期科學護理制定科學的護理方案,干乳期進行預防和治療,可有效減少一個泌乳期乳房炎的發(fā)生。具體操作方法:在最后一次擠凈牛奶后,向乳房內注入長效抗菌藥物或干奶安,然后用土霉素軟膏將泌乳孔封住,連續(xù)用藥5~7 d。乳頭藥浴,在每頭牛擠完奶后,用殺菌溶液浸漬乳頭,干乳的最初7 d及產犢前7 d,每天進行一次藥浴。
2.2治療措施
2.2.1乳房灌注擠完奶后,青霉素80萬U,注射鹽水100 mL稀釋后注入乳頭內。同時,青霉素300萬U或四環(huán)素30萬U,靜脈或肌肉注射,2次/d,連用3~5 d。也可使用先鋒、頭孢噻肟鈉等進行治療。
2.2.2對于癥狀較重的奶牛,可用葡萄糖生理鹽水1 500 mL+25%葡萄糖液500 mL+維生素C和維生素B各適量,靜脈注射,2次/d。注意,為了防止酸中毒,可用5%碳酸氫鈉液500 mL,一次靜脈注射。
2.2.4中藥療法組方:蒲公英、魚腥草、金銀花、川芎、蒼術各80 g;當歸、雙花、連翹、全瓜蔞、生干草各50 g;青皮、紫丁地丁、連苕、荊芥、通草各20 g。水煎去渣,取汁內服,1劑/d。重癥奶牛2劑/d,連用5~7 d。
3參考文獻
[1]尹榮蘭,張乃生,楊正濤.奶牛乳腺炎防治研究進展[J].動物醫(yī)學進展,2007,28(5):79-82.
[2]呂貞龍,尹召華,楊章平,等.奶牛隱性乳房炎發(fā)病規(guī)律的初步研究[J].中國奶牛,2008,(2):39-40.
[3]高樹新,王國富,邵志文,等.奶牛乳房炎的危害及其檢測方法探討[J].中國乳品工業(yè),2008,36(2):58-64.
[4]張世杰.奶牛乳房炎的防治[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8,29(6):76-77.
[5]袁康文,沈留紅,曹隨忠,等.中西藥結合治療奶牛急性乳房炎[J].中國獸醫(yī)雜志,2008,44(1):72-73.
中圖分類號:S858.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739(2016)03-0056-03
收稿日期:2016-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