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敏
摘 要:近年來,從中央高層直接對話民眾,到地方政府微博的開通,微博問政已成為中國政壇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微博的異軍突起迅速成為備受追捧的輿論新陣地,越來越多的政府部門開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微博成為與民眾溝通的一種新平臺。[1]兩會期間,網友通過微博了解兩會,和兩會代表互動已經成為一種風尚。兩會代表和委員將微博作為傾聽民聲,了解民意的途徑之一。他們將自己的議案提案發(fā)到微博中征求民眾的意見。一些網友通過微博發(fā)出的積極建議,甚至被兩會代表帶到了兩會上成為了議案。[2]官方對微博問政的重視不言而喻。微博問政是中國政治舞臺上備受矚目的新寵,為我國推進民主化建設搭建了可展望美好前景的平臺。
關鍵詞:民眾參政 ;微博;政府
一、微博問政概述
微博,即微型博客, 其特點是簡單易用, 發(fā)布的內容組成只是簡單的只言片語, 字數(shù)不超過140個字。問政之說古已有之,意思是:咨詢或討論為政之道。微博問政即不按傳統(tǒng)的親臨現(xiàn)場的方式,而通過微博這個平臺,進行參政及處理政務。[3]微博問政具有涉及面廣、參與者眾、現(xiàn)場感互動性強、信息發(fā)布迅速的特點。
微博問政主要包括政府問計于民眾和民眾問事于政府兩個方面。具體而言,政府問計于民眾就是黨政部門及其領導人,通過網絡問政于民、匯聚民智,以達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從而實現(xiàn)科學決策、民主決策、解決實際問題、接受民眾監(jiān)督,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民眾服務;民眾問事于政府就是民眾個體或群體通過網絡向黨政部門及其領導人,提出或表達各類訴求和意見,行使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4]
二、微博問政在民眾參政中的作用
所謂民眾參政,一般是指有參與愿望的公民通過一定的途徑試圖影響公共政策和公共生活的一切活動。有人認為,民眾參政就其本質而言就是體制外的弱勢群體通過表達與行動爭取進入體制內,并與決策者分享決策權力的過程,它是對權力資源的一種再分配。[5] 民眾通過微博向黨政部門及其領導人,提出或表達各類訴求和意見,行使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推進了民眾參政,體現(xiàn)了民眾當家作主,同時也推進了我國民主化的進程。
(一) 政府問計于民眾
1.微博問政在政府問計于民眾方面產生的積極作用
微博問政在社會公共事件中的作用凸顯。近幾年,微博事件演化成公共事件越來越頻繁,微博信息不再拘泥于虛擬社會,而對現(xiàn)實社會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政府通過微博便于從交流中了解民情、吸收民意。在微博的幫助下,各級政府機構快速解答民眾提出的各類疑惑,更加有效地服務民眾,拉近了政府同民眾之間的距離。在與民眾互動的同時,政府信息通過微博公開尋找相關線索、澄清相關謠言,安定了民心。如日本地震后,一些地方掀起“搶鹽潮”,相關部門迅速通過微博發(fā)布權威信息,使這一事件很快平息??梢娢⒉﹩栒谝欢ǔ潭壬暇S護了社會的穩(wěn)定,也贏得了民眾的信任。
(1)微博問政便于政府征集民意
(2)微博問政便于政府發(fā)布信息
2.政府對微博問政使用不當產生的消極作用
政府對微博問政使用不當會導致政府公信力下降。微博問政中不少民眾期待與領導溝通,而部分領導或轉移話題、答非所問,或避重就輕、蜻蜓點水,加之部分網絡發(fā)言人對政府政策方針一無所知,又談何問政于民。直接導致民眾對政府失望,使政府的公信力下降。例如一些政府官博在開張大吉后就難得更新,或者干脆成了“空殼”微博,嚴重影響了民眾對政府的信任。
(二)民眾問事于政府
1.微博問政在民眾問事于政府方面產生的積極作用
微博為每個人發(fā)表看法提供了一個暢所欲言的客觀平臺,用戶通過網頁、手機或者短信等多種方式發(fā)表觀點,提出或表達各類訴求和意見。民眾通過微博參與政事,發(fā)表個人意見及看法,微博為民眾意見的表達提供了理想環(huán)境。
(1)微博問政便于民眾表達意見,參與社會管理
(2)微博問政便于民眾與政府溝通,保障民眾的表達權
(3)微博問政拓寬了民眾的信訪渠道,便于維護民眾利益
2.民眾對微博問政使用不當產生的消極作用
民眾對微博問政使用不當會導致虛假信息蔓延。微博當下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各種聲音、觀點、思潮毫無遮攔地通過微博不斷涌現(xiàn),更有甚者,利用微博造謠、誹謗,傳播馬路新聞,發(fā)布非法信息等,混淆了視聽。微博的高度開放性和虛擬性使一些人在網上發(fā)表不負責任的言論,或有意散布虛假信息制造混亂。曾有網友在微博上散布上海某副市長飛機上攜帶春藥被抓的虛假消息,對政府公務員的形象造成極大侮辱,造成對受眾的嚴重誤導。虛假信息或失實報道一旦被眾多博友轉載,會使流言蔓延,對政府公信力造成極大威脅,也使得民眾恐慌,造成了社會混亂。
三、結語
雖然現(xiàn)階段微博問政正處于成長階段,很多地方不盡人意,能否達到人們預期的結果,還有待時間的證明。但是我們相信隨著網絡平臺的拓寬和政府對于輿論環(huán)境的日益寬松, 以及科技手段進程的進一步發(fā)展, 加之官方和民間的共同呵護,微博問政的前景是美好的。
參考文獻:
[1]韓洋.“微博問政”成為“兩會”輿論新寵[J].遼寧醫(y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8):120.
[2]兩會后話:微博問政是否可行?[OL].http://labs.chinamobile.com.
[3]黎福羽.“微博問政”的發(fā)展對策[J].行政領導,2010(8):25.
[4]朱艷秋.“網絡問政”背后的冷思考[J].領導之友,2010(6):26.
[5]許鑫.微博時代的民眾參與新模式——以郭美美事件為例[J].蘭州學刊,2012(2):66.